文|王枍

2013 年11 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并專程到孔子研究院召開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發出了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號召,提出“四個講清楚”的重大課題,賦予山東重大文化使命。十年來,山東牢記總書記囑托,在省委堅強領導下,發揮“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的比較優勢,推動文化“兩創”工作不斷走深走實,出彩出新,標志性成果不斷涌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齊魯大地煥發新的時代光彩。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落實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立體呈現十年來山東文化“兩創”的標志性成果,由山東省委宣傳部舉辦的《“深耕人文沃土 譜寫齊魯華章”——山東省文化“兩創”成果展》于11 月27 日在曲阜孔子研究院開展,通過平面展板、多媒體屏幕、互動平臺、沙盤模型等多種形式,立體呈現10 年來山東文化“兩創”的標志性成果。
深情似海寄齊魯,厚望如山看擔當。邁入孔子研究院主樓展館,從一層踏上“泰山十八盤”主題的階梯,就來到了展覽序廳——牢記囑托走在前。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文化“兩創”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首先映入眼簾。這些重要指示要求為山東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走在前、開新局,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把推動文化“兩創”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加強頂層設計,召開系列會議,強化戰略部署,出臺制度文件,搭建起了文化“兩創”的“四梁八柱”。

山東文化“兩創”成果展在孔子研究院開展(曹英瀚/攝影)

“山東文脈”構筑新時代“文化泰山”展區,看山東優秀傳統文化的活水源頭

現場展示《中國字 中國人》等代表性讀物

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理論成果在本次展覽集中呈現

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品牌影響持續擴大展區的數字視覺裝置,向觀眾展示歷屆論壇舉辦情況(孔勇/攝影)
第一展區為“重大理論與實踐研究彰顯高地效應”展區。展區全面展示了山東在“建設兩大中心”“打造四大高地”方面的具體舉措。由山東省委宣傳部組織編寫的入選2022 年度中國好書的《中國字 中國人》;寓教化于故事之中,激發小讀者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興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少兒繪本大系》以及《學習的方法》《講清楚“四個講清楚”》《自信的理由》等一大批通俗理論讀物集中展出,廣受觀眾好評。展墻前方還設置了數字點播一體機,點擊即可選擇觀看《理想中國》等精彩節目。
在“山東文脈”工程構筑新時代“文化泰山”展區,《儒典》《齊魯文庫》《尼山文庫》等重大文化工程成果一字排開,一本本對傳統典籍進行編纂與現代化闡釋的著作,不僅承載著先賢之志,也是山東守好文化遺產、傳承歷史文脈的擔當作為。展區工作人員介紹,手動滑動大屏,還可以通過觀賞紀錄片、綜藝節目等,以大眾化的方式,了解全球視野下齊魯文化對世界文明的歷史貢獻。
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品牌影響持續擴大展區最引人注目的是3 米多高的立體大屏,觀眾在這里佩戴上3D 眼鏡,就如同“親臨”尼山圣境,將孔子像、大學堂、尼山講堂等壯觀美景盡收眼底。展區中間設置了數字視覺裝置,全景式展現尼山圣境、尼山講堂等論壇舉辦地概貌,并通過視頻形式展示歷屆論壇的舉辦情況。展區講解員李大瑋說,“數字化呈現古典文明,這樣的參觀方式很容易為年輕人所接受。”
“最美”山東人長什么樣?截至今年10 月,全省共評出“山東好人”8456名,1139人入選“中國好人榜”,20 人被評為全國道德模范、60 人榮獲提名獎,數量居全國前列。在美德健康新生活引領社會新風展區,通過一面可雙向交互的觸摸屏,只需點擊頭像,即可了解歷年來“山東好人”“齊魯最美”“道德楷模”的個人信息和事跡。
“齊魯文藝高峰計劃”推出大批精品力作展區展出了“實施影視振興計劃”“打造網絡文藝精品”“樹立‘好戲山東’形象”“塑強‘文學魯軍’品牌”“實施百花競艷計劃”“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六個版塊內容。系統性展示了山東在舞臺劇、電視劇、文學、網絡劇等各個領域取得的優異成績。在“深化文化惠民工程”版塊,墻上展示的一張張照片,則是山東抓緊抓實文化惠民工程的生動體現。
文化體驗廊道建設激活文化資源富集優勢展區讓人眼前“一亮”,墻上懸掛的“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數字沙盤可以看到我省在文化體驗廊道建設中的豐碩成果。點擊文化片區的名字,就能跳出相應的圖文視頻簡介。此外,每條文化體驗廊道都設置了單獨的展區,一條條熒光帶將各地文化空間、文旅資源串珠成鏈,配合當地特色好品,提供更豐富文旅體驗。

文化體驗廊道建設激活文化資源富集優勢展區用熒光帶將文旅資源串珠成線(孔勇/攝影)

展覽專門設置了“匠心手造”互動體驗區(孔勇/攝影)
有“手造”的地方,總有煙火氣,總不缺人氣。“山東手造”促進中華傳統工藝振興發展展區專門設置了“匠心手造”互動體驗區,濟寧市級非遺面塑代表性傳承人張震拿著自己制作的透明切刀與撥子,切雕著手中褐色的面團,不一會兒,一個Q 版的孔夫子就初具雛形。“在景區,這類以儒家文化為主題的面塑人偶賣得格外好。”張震告訴記者,他與幾位合作伙伴組建了自己的團隊,既能賺錢,還能傳承面塑技藝。

面塑傳承人現場展示傳統技藝

非遺展示吸引媒體關注

VR 技術豐富展示形式

山東畫報社出品的《山東文化“兩創”十年》圖文書與展覽同步出版發行(楊超/攝影)
“沉浸式”文化旅游展現發展活力展區讓我們看到了山東多元文旅消費場景和消費品牌的魅力。從藍色海洋到運河之畔,從漫步城市到丘陵山岳,一幅幅展現高質量發展活力的沉浸式文旅畫卷鋪陳在齊魯大地上,觀眾可以通過多媒體觸控屏,配合感應式方向盤和駕駛座椅,一鍵切換場景,沉浸式欣賞美景、感受文化底蘊。
數字文化發展形成項目集聚優勢展區匯集了山東數字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從數字文化新平臺到數字文化新業態,再到豐富的數字文化應用,山東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現場還放置了歌爾創客數字時空XR+數字影院展示區,戴上VR頭顯,體驗者便可“駕駛”戰機,翱翔在天地之間。
講好中華文明故事更具傳播力影響力展區的數字大屏滾動呈現“文化山東”“視聽山東”的相關活動及紀錄片視頻,點擊即可選定觀看。這些視頻印證著我省著眼共融共通、共情共鳴,堅持以文化人、以情動人的國際傳播理念。在這里,觀眾可以充分了解山東如何充分挖掘豐厚人文資源,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展覽期間,《山東文化“兩創”十年》《山東文化“兩創”實踐案例》《山東文化“兩創”面面觀》三部圖書及四集電視紀錄片《齊風魯韻》同步推出,立體展示山東文化“兩創”十年取得的豐碩成果。
十年探索實踐,不僅逐漸立起山東文化“兩創”新標桿,也“劇透”著齊魯大地文化深度參與強省、強國建設的精彩未來。步入展覽的最后一個部分“擔當新的文化使命”,一股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油然而生。十年間賡續文脈,薪火相傳。“深耕人文沃土 譜寫齊魯華章”——山東省文化“兩創”成果展,既是一張答卷,也標注了新的起點。認真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立足山東文化優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將煥發更加絢爛的時代光彩。

四集紀錄片《齊風魯韻》登陸山東衛視

在齊魯大地這片熱土上,傳承文脈、融匯古今的生動實踐正在不斷續寫(蘇昕/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