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媛媛

村頭高大的牌坊上有耀眼醒目的三個金色大字:三澗溪。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在這里展開(邵凱/攝影)

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考察時強調,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責任如山催人進,使命如磐再奮蹄(邵凱/攝影)
我們剛到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就有人在詢問滑雪場怎么走。滑雪場是村里今年新上的產業項目,12 月1 日正式營業。這只是村里眾多產業中的一項,如今的三澗溪在村黨委書記高淑貞的帶領下,一二三產業齊頭并進,村民生活蒸蒸日上。
自2018 年6 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三澗溪村以來,他們牢記囑托,開拓思路,創新路徑,從種植、養殖為主,向農業、工業、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邁進,拓寬了鄉村致富路,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樂享幸福生活。
要想治好村子,首先要抓好班子。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三澗溪時指出,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好配強黨組織帶頭人,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為鄉村振興提供組織保證。
三澗溪村的“蝶變”正是得益于黨建引領。作為村里的帶頭人,高淑貞認為:“堅持黨建引領始終不能變。”每月15 日晚上,村里的主題黨日活動雷打不動,老黨員講歷史和經驗、中青年黨員講新知識新技能、外出回鄉黨員講見聞和信息。“抓黨建是村書記的天職,但抓黨建不是空喊,黨建就是干實事。”

在這間會議室里,高淑貞(中)接待了一波又一波來村里參觀學習的人們(郭笑/攝影)

在高淑貞(中)的帶領下,村里的工作一項一項從紙上的規劃變成了現實(邵凱/攝影)
在三澗溪村黨群服務中心,有這樣一塊展板,全村每個黨員的名字、要發揮的作用都明確標注在展板上,向村民公開。據村黨委委員王立麗介紹,村“兩委”委員大都在村里組建的合作社中發揮帶頭作用,“像‘95’后李其曉,他是村委委員,退伍返鄉賣多肉植物,積極創業,也積極參與村內事務。負責美食街運營的村黨委副書記李東剛、負責三澗溪村官方新媒體賬號運營的劉亞楠都是鮮活的例子。”
就像高淑貞說的那樣:“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黨支部就是‘家’字頭上那一‘點’,是村里各項工作的核心。” 村“兩委”班子事事想在前面、走在前面。“產業增長點在哪里,合作社就建在哪里,黨組織就延伸到哪里”,是三澗溪村一直遵循的發展思路。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三澗溪的大家庭,相親又相愛(邵凱/攝影)

俯瞰三澗溪,高樓拔地起,大棚連成片
在三澗溪村北部,一棟長76 米、高13.5 米的粉紅色豬形建筑,十分顯眼。它叫“章小福”,是濟南源虎食品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元虎打造的一個企業IP。
據工作人員張璐璐介紹,王元虎夫妻倆是三澗溪村第一批創業大學生。2009 年,他們在三澗溪村黨委書記高淑貞和村“兩委”的幫助下,克服資金困難,流轉土地200 多畝,建起生態養殖場,潛心鉆研黑豬養殖。目前,公司已探索出“用養豬基地的豬糞養蟲子、用蟲子喂雞、用蟲糞種瓜果”四位一體養殖模式,打造出集研學旅游、勞動體驗、農事科普等為一體的農業園區。

在三澗溪,小豬從產業變成了IP(郭笑/攝影)

粉色的“章小福”,是村里的一處風景(郭笑/攝影)

王元虎的農場,喜獲豐收
在離這座農業園不遠的地方,有一座萌寵樂園,它的主人也是返鄉創業青年。每天都被小貓小狗圍著的高燕,開朗又活潑,“我一發朋友圈,小貓就很快被預訂出去了” 。她養的寵物貓,現在根本不愁賣。
在三澗溪,返鄉創業的青年有百余人之多。在高淑貞看來,產業振興的關鍵是人才,“我們還有鄉村振興合伙人,引進經營人才帶動三澗溪的發展”。位于三澗溪生態客廳的悅然三澗溪酒店,就是村里鄉村振興合伙人帶來的項目,這里提供的宴會、婚慶、預制菜等服務,已經能夠輻射整個章丘區。
北有農創園,南有工業園,中間就是三產融合的文化街。“我們的產業既有高大上的,高端酒店、冷鏈物流等,也有接地氣的,炸油條、做燒餅等。”不管大產業還是小產業,都是高淑貞和三澗溪的驕傲。

農場里的研學活動,孩子們玩得十分開心
“鄉村振興需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來抓。怎么樣把鄉親們變成鄉村振興的主人是關鍵,讓他們不僅是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建設者,更是受益者。”高淑貞的話里,滿是對鄉親們的關切。

新開的大型超市,方便了村民的生活(郭笑/攝影)

華燈初上,美食街變得熱鬧起來(邵凱/攝影)

榮譽墻上書寫著三澗溪的蝶變之路(郭笑/攝影)
產業多了,村民們的就業機會也多了起來。在今年開業的大型超市里,村民高瑞蘭正在果蔬區理貨,她以前在外打工,如今回村的生活讓她很滿意,“在這里上班,離家近很方便”。超市不僅給村民帶來了就業崗位,還讓村民的生活更加智能、便利。
超市所在的三澗溪村鄉村振興綜合體,還引進了電子商務項目。“村里為項目提供場地和服務,他們有自己的運營團隊。”王立麗介紹道,村集體通過租金和項目分成獲取收益。電子商務項目為村里的年輕人提供了就業機會,還吸引了很多院校的大學生來此實習。三澗溪的特色農產品,也可以通過項目的直播間賣到全國各地。
“書記昨天還給我們說,她在抖音上發的章丘大蔥短視頻有好幾十萬人觀看呢。”王立麗眼中的高淑貞書記無時無刻不記掛著村子,不放過任何一個推介村子的機會,“她經常在個人的抖音上宣傳我們村子”。

直播間里,年輕的主播正在推薦產品(郭笑/攝影)

悅然三澗溪,給鄉村帶來了新活力(郭笑/攝影)
村子的知名度打響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入駐三澗溪。村民們可以在企業里找到工作,也可以在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里找到活兒干。高淑貞口中的“人人有事干、戶戶有錢賺”的夢想,已經變成了現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三澗溪村考察時強調,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五年過去了,三澗溪大變模樣,景色優美,人們安居樂業。去年,村集體收入超過1200 萬,人均收入超過了3.2 萬元。
王立麗指著遠處成片的、嶄新的樓房告訴我們:“這是去年剛剛交房的小區,村民們都住進了現代化的樓房,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如今的三澗溪,就像去年的熱播劇《三泉溪暖》里展示的那樣,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擁抱未來,三澗溪的振興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好(邵凱/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