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漢學家司登德的歌謠翻譯及其海外傳播研究

2024-01-14 15:21:18姜靜
外國語文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歌謠;司登德;民俗;翻譯傳播;民間文學

作者簡介:姜靜,文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助理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文學翻譯和翻譯史。

一、引言

隨著華人勞工遠赴海外,傳教士、外交官和其他西方人士來華,中國民間文學開始被帶到海外。歌謠部分最受關注,在英語世界流傳最廣。早在19 世紀下半葉,英國人司登德(George Carter Stent)在北京生活期間,就開始收集印刷的、手寫的以及口頭表演的歌謠,并出版了《二十四顆玉珠串:漢語俗曲、歌謠選集》(The JadeChaplet in Twenty Four Beads: A Collection of Songs, Ballads, &c. from the Chinese)(1874)( 以下簡稱《二十顆玉珠串》) 和《“ 活埋” 及其他俗曲、歌謠》(Entombed Alive andOther Songs, Ballads, &c.)(1878)(以下簡稱《活埋》),此后還有意大利外交官威達雷(Guido Amedeo Vitale)的《北京歌謠》(Pekinese Rhymes)(1896)和美國傳教士何德蘭(Isaac Taylor Headland)的《孺子歌圖》(Chinese Mother Goose Rhymes)(1900)。

司登德是較早將中國民歌翻譯傳播到異域西土的學者①,因此被尊為“ 中國民歌的先驅”(張志娟 35),其“ 所搜集的大部分為清代北京地區流行的說唱文學”(崔蘊華23)。作為民間文學的重要部分,歌謠也是語言民俗之一,其中“ 承載了民族知行觀念,描述了日常生活景象,其具體內容則涉及民俗活動、禮儀、信仰等不同方面,顯現出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傳承的喜好、風尚、習俗、禁忌等多樣性主題”(朱慧靈 43),“ 其中的說唱方式、地域特色、文化傳承均成為不可分割的重要構件”(朱慧靈 43)。司登德在兩部歌謠作品中采用英文譯文加曲目相關背景和信息注釋的方式,傳遞著歌謠的說唱信息和文化內容,是西方世界了解明末清初時期民間文學和民俗文化的重要史料,其獨特的韻律體歌謠譯法對詩歌翻譯亦有重要參考價值。

隨著民俗學和民間文學研究的興起,《二十四顆玉珠串》和《活埋》這兩部歌謠輯譯作品逐漸進入研究者們的視線。不少學者都是在研究19 世紀末威達雷的《北京歌謠》和何德蘭的《孺子歌圖》時,留意到這兩部歌謠作品的存在。近年來學界對這兩部歌謠作品的興趣漸濃,但少有系統研究。哈佛大學的漢學家伊維德(Wilt Idema)是為數不多的對司登德的民俗文學作品進行過專門分析和探討的學者,其中較多關注歌謠的來源出處和翻譯特色,對歌謠中獨有的文化內容,以及歌謠作品的傳播著墨不多(2017)。由此,本文將梳理司登德的歌謠代表作《二十四顆玉珠串》和《活埋》的內容構成,探討這兩部作品的輯譯和傳播特點,以期為民間文學“ 走出去” 傳播民俗文化提供有意義的參照。

二、司登德的漢學成就與北京歌謠翻譯

司登德1833年6月15日出生在英格蘭東南部的坎特伯雷,19世紀60年代中期來到北京,任英使館護衛隊隊員,并開始自學北京話。1869年3月,司登德加入大清海關,在煙臺、上海、溫州、汕頭等地海關任職。1883年調至臺南打狗關,即現在的高雄。在中國生活工作的時間里,司登德非常熱衷于中國語言文學和社會文化的研究,并撰寫了相關方面的著作,由此成就了他的漢學聲望。

司登德的研究貢獻體現在:一、字典編撰。1871年,上海海關出版社(The Customs Press)出版了司登德編纂的《漢英合壁相連字匯》(A Chinese and English Vocabulary in the Pekinese Dialect),并于1877年重印,1898年再版②。1874年,又出版了《漢英袖珍字典》(A Chinese and English Pocket Dictionary)。1884年9月,司登德尚未完成編寫他的第三部漢英字典——《英漢口語辭典》(A Dictionary from English to Colloquial Mandarin Chinese),便永遠擱下了筆。《英漢口語辭典》最終于1905年在上海出版,1916年修改后再版。二、中國太監研究。1877年司登德的長文《中國太監》(Chinese Eunuchs)刊登在《皇家亞洲學會北華分會學報》,之后還出版了德文版《中國的宦官:起源、特性、習慣、職責及手術準備》(Chinesische Eunuchen: oder, Der Ursrung, Charakter, Habitus, Obliegenheiten und Zurichtung der H?mmlinge Chinas)(1879)③。三、民間歌謠、故事和戲曲的研究。歌謠方面司登德譯介作品除了《二十四顆玉珠串》和《活埋》之外,還有《中國歌謠》(Chinese Lyrics),并譯介了京津歷史建筑的民間傳說《中國故事》(Chinese Legends)和戲曲《黃鶴樓》等。司登德翻譯的歌謠大部分來自說唱文學,如子弟書、馬頭調、打夯歌、蓮花落等(崔蘊華 23),反映的是北京市民的市井生活,這種熱衷于當地風土人情與通俗文化的特殊情懷,是他譯介歌謠的重要原因。

2.1 《二十四顆玉珠串》中的俗曲唱本和歷史故事

1874年,司登德輯譯的第一本歌謠集《二十四顆玉珠串》在倫敦出版,書中譯介了24首民歌俗曲。根據內容,這些歌謠大致可分為如下幾類: 第一類是基于歷史傳說的歌謠,源自莊周試妻的《扇墳》和《試妻》,漢朝楚漢相爭的《四面楚歌》,西漢時期的《昭君出塞》,三國時期歷史故事《長坂坡》和《趙子龍》,隋唐時期的《仁貴歸來》,以及與唐明皇和楊玉環愛情故事有關的《蝴蝶之選》《楊貴妃》《夢幻樂曲》《貴妃之死》《貴妃墓》。第二類是與愛情故事有關的俗曲民歌,如《連環謎》《絲質的網》《十二月歌》《五更調》《大西瓜》等,具有時調小曲的特點。歌謠《十二月歌》描寫了一位丈夫出門征戰,獨守空房飽受相思之哭的女子在一年十二個月中的悲傷和憂慮。歌謠最早于1871年刊登在《皇家亞洲學會北華分會學報》第二期上,歌謠中女子用孟姜女到長城尋夫的悲傷來形容自己的心情(Stent, The Jade Chaplet 51),這或許是首次提到孟姜女哭長城傳說的英文記錄。第三類是關于北京風物或傳說的歌謠。《魔幻的槐樹》中介紹了皇宮里一棵會唱歌的槐樹,在朝代更迭或帝王過世時會哭泣或呻吟,有忠臣或明主出現時會歡快地歌唱,但美妙的音樂卻很難響起。歌謠里傳遞著老百姓對當時朝廷的不滿。《秀才背女子過河》源自民間故事,講述了一位赴考秀才背一位秀美女子過河,在河中不禁開始吟誦詩句贊美女子的美貌,但女子當即嘲笑其詩句拙劣,不應高中狀元,而秀才最終也未能如愿。

《二十四顆玉珠串》中不少歌謠源自俗曲唱本,從說唱文學改編而來。在司登德看來,中國最好的戲是三國戲(王燕 574)。三國時期英雄輩出,但最著名的當屬趙子龍。他對趙子龍的青睞,在《二十四顆玉珠串》中可見。該書有兩首歌謠與趙子龍相關:一是《長坂坡》;一是《趙子龍》,其中《長坂坡》源自《長坂坡子弟書》,由戲劇《長坂坡》改編而來。《仁貴歸來》源自京劇故事,講述的是唐將薛仁貴從軍歸來,因害怕兒子取代他的位置,因此殺死兒子薛丁山的故事。書中還收錄有源自元雜劇的歌謠《竇娥冤- 六月飛雪》。據書中注釋,歌謠《扇墳》和《試妻》可能源自子弟書《蝴蝶夢》,其中不乏譯者的個人創作成分,《扇墳》和《試妻》 此前已經以散文形式,作為趣聞軼事而不是翻譯作品出版,而此前的形式不足以表現原作中的冷幽默,因此譯者將故事以格律詩的形式錄入本書中,將其分為上面兩首歌謠(Stent, The Jade Chaplet 6)。

《二十四顆玉珠串》中司登德收錄的歌謠多取自清代北京地區流行的俗曲唱本,其中包含子弟書、戲本等,多以歷史故事為主題,對研究當時傳唱和流行的戲曲民謠有重要價值,有學者認為“ 這本歌謠集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司登德個人的學術追求”(張志娟 116)。相比而言,歌謠及其注釋的內容也多與中國歷史故事或人物相關,涉及北京地域特色的民俗風情在這本歌謠集中相對較少。

2.2 《活埋》中的民間故事與民俗文化

1878 年,司等德在倫敦出版了第二部詩集《活埋》。《活埋》與此前出版的《二十四顆玉珠串》一脈相承,體現著司登德對北京民間俗曲和唱本的熱愛。正文包含28 首歌謠體的敘事詩,收錄了較多與北京民間傳說有關的歌謠,其中包含多篇長篇敘事詩。

這些作品像此前的譯作一樣取材于民間,其中一些歌謠與清朝皇室的故事或傳說相關,是研究清朝歷史或皇室故事的歷史文化資料。《活埋》第二首詩歌《咸豐逃往熱河》的注釋揭示了當時不便公開的一些內容:“ 這是一首政治諷喻詩。1860 年盟軍攻打北京時,咸豐皇帝逃往熱河,這首詩顯然出自某位陪同逃往的官員之手。當時一發表,就被列入北京的禁書目錄”(Stent, Entombed Alive 6)。據伊維德考證, 這一歌謠可能改編自牌子曲《熱河嘆》,但并不一定是皇帝陪同所寫(Idema, George CarterStent 125)。《清朝的傳說》中明末鄧將軍奉命攻打順治,卻不幸被捕,砍頭也寧死不屈,而順治不得不承諾入關登基后,在殿堂上供奉明末鄧將軍的排位。司登德認為這首歌謠在當時對籠絡漢人民心頗為有利。《被囚的少女》中乾隆皇帝娶了新疆喀什少女為妃,為解愛妃的相思之愁,在皇宮邊上建了一座望家樓,并允許陪伴妃子的隨從住在樓里。歌謠的注釋中,司登德闡明望家樓當時位于皇宮一側,回子營房的對面,特別介紹了回民的墓葬習俗,并與英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習俗進行了對比,體現出民俗研究意識。王文寶主編的《北京風物傳說故事選》中《望家樓的故事》(23-25)里關于香妃的傳說,最早由常惠先生搜集,傳說乾隆為香妃在皇宮外修建了一座兩三丈高的伊斯蘭禮拜寺,與《被囚的少女》中的望家樓故事頗為相似。《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北京卷)》中收錄的故事《香妃與香界寺》(109)中也有乾隆為香妃興建土木的記載,但修建的是回部街。這種差異體現出口述文學的不確定性。《活埋》還收錄了清朝崇禎皇帝上吊自殺的歌謠《歪脖樹》④,歌謠記錄著當時的政治風云,也反映普通百姓對明末皇帝和朝代更迭的態度。

《活埋》一書中收錄的一些歌謠與現今仍流傳甚廣的民間故事相關。司登德譯介的《孟姜女去長城》的故事可能是英語世界中最早關于孟姜女傳說的完整記錄,但其所選底本卻并非來自北方的孟姜女傳說,據考證可能是源自南詞《重編孟姜女尋夫哭倒萬里長城貞節全傳》版本(Idema, Meng Jiangnü 81)。有關魯班爺的傳說在北京民間故事中有多個版本。《獨眼魯班》中魯班爺一只眼睛失明,制作工器時會閉上失明的眼睛,因此而被工匠們效仿。注釋闡明了魯班爺在中國民間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魯班廟中魯班雕像大多只有一只眼的原因,并描述了乾隆登基第一年,京城流傳的魯班爺半夜顯靈裝飾白塔寺頂的故事。歌謠《盧溝橋上的石獅子》感嘆盧溝橋上石獅子何其之多,與仍在北京流傳的民間故事《盧溝橋上的獅子數不清》(鐘敬文 538-539)相互呼應。值得注意的是,司登德在注釋中對盧溝橋的位置和歷史的簡單介紹:“盧溝橋距北京約30里,位于彰儀門(今廣安門)以西。明朝時太監劉瑾修建了一條泥石路通往盧溝橋,盧溝橋本身則比這條路年代更久遠。據推測,盧溝橋在唐朝時建成”(Stent, Entombed Alive 22)。歌謠《盧溝橋的方鐵棒》的故事背景也是唐朝時期(公元618-907年)。而據史料記載盧溝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司登德對盧溝橋建造朝代的敘述顯然有誤,可能當時對盧溝橋的建造歷史并無清楚認識。

《活埋》中也收錄了描述北京風物的民謠,如:北京西山潭柘寺里的《帝皇樹》、西山戒臺寺的《活勁松》、北京英國公使館旁的《骷髏樹》、高大又挺立的《白楊樹,笑著的樹》。此外,單弦牌子曲馬頭調《闊大奶奶逛西頂》⑤描繪了西頂寺一年一度的廟會,以及廟會上出售的老北京的器物,如咂壺兒、菜斗兒、傘輪子。歌謠《白楊樹,笑著的樹》的注釋里,司登德介紹了民間流傳的乾隆皇帝給椿樹封王的傳說,而《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北京卷)》收錄的《封樹王》中“萬樹之王,椿樹為王”的故事卻是始于東漢光武帝劉秀(鐘敬文 620),現在民間也比較流行這一說法。

《活埋》一書的部分歌謠介紹了北京城的一些奇聞逸事。歌謠《活埋》是根據東四牌樓的春都老爺的閨女跟下人私奔,被抓回來后在東直門附近被活埋的故事寫成。將歌謠《活埋》的標題作為全書的名字,且列為全書第一首歌謠,譯者似乎在試圖吸引西方讀者對這一現象的關注。此外,《真相大白》里幫父親買妻的姑娘,因發現賣主陰謀,不幸被謀害。《用水試探》中北京西直門附近發生丈夫殺害妻子和其情夫的奇聞。發生在道光年間的《借新娘》講述地主家小姐跟家里幫工相愛并懷孕,卻被父母許配給另一戶鄉紳家庭,為保全家里的名聲,地主借來農戶的女兒來代替小姐出嫁,最后鄉紳兒子愛上農戶女兒。這些歌謠內容可謂荒誕,卻反映著當時北京地區百姓的婚戀思想和社會觀念,這些作品以及書中的故事背景和民俗文化信息對于了解大清帝國晚期北京的社會生活具有特殊的文獻價值。

歷史歌謠一直是司登德喜愛的題材,《活埋》中收錄了歌謠《皇位爭奪賽》《虞姬之死》《霸王坐騎之死》《昆蟲的語言,霸王之死》等關于西漢楚霸王項羽的傳說。此外,還有漢武帝欲娶長公主女兒阿嬌為妻,并金屋藏嬌的《黃金宮殿》,以及關于宋朝包公斷案的《泥制茶盆》。當時北京地區流行的動物歌謠《蟈蟈先生的生老病死和葬禮》和《冥府的鼠和貓》⑥也收錄在《活埋》中。

《活埋》一書收錄了不少與北京民間故事、傳說和風物等相關的歌謠,輔以注釋進行解釋和補充,記錄了19 世紀時的北京民俗風情、歷史文化,具有鮮明的北京地域特色。書中折射出19 世紀時北京民眾的婚戀思想、風俗禮儀、社會觀念、民族心理,是研究19 世紀北京民間文學和民俗風情的重要文獻。司登德喜歡民間故事,這在其1873 年發表于《皇家亞洲學會北華分會學報》上的《中國故事》就可讀出,其中涉及北京的鐘樓、北京朝陽門三官廟的傳說。

三、19 世紀《二十四顆玉珠串》與《活埋》在歐洲的傳播

1874 年,《二十四顆玉珠串》出版后在英國和歐洲得到廣泛好評,《活埋》一書的結尾附上了當時各大報刊雜志對《二十四顆玉珠串》的贊譽。因為《二十四顆玉珠串》的巨大成功,司登德在民歌翻譯領域繼續深耕細作,并于1878 年出版歌謠主題和文本類型更為豐富的《活埋》。法國漢學家亨利· 考狄(Henri Cordier)(1849-1925) 所編《西人論中國書目》是西方自16 世紀中葉至1924 年關于中國書的總目,包括用各種歐洲語言寫成的有關中國的專著和文章。該書“ 詩歌” 的類別下,收錄了司登德的《中國歌謠》《二十四顆玉珠串》和《活埋》等歌謠類著述(Cordier 829-830)。由此可見,19 世紀時期,《二十四顆玉珠串》和《活埋》兩部歌謠作品剛出版之際,在西方確實產生了一定的反響。其原因大致可以總結為如下幾點:

其一,兩部歌謠集以長篇敘事歌謠為主,結合抒情短歌的方式,在口述文學中記錄著北京的民俗風情和北京方言詞匯(崔若男 101),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當時西方讀者獵奇的心理。從司登德輯譯歌謠的目的來看,歌謠承載的中國民眾的思想觀念、文化風俗是司登德關注歌謠的重要原因之一。《二十四顆玉珠串》強調歌謠輯譯的目的是將“ 新鮮和陌生” 的主題帶給英語讀者(Stent, The Jade Chaplet iii),并表示作為人類家庭中重要部分精神狀態的示例,中國歌謠在英語世界的譯介不無價值(v)。《活埋》前言表明歌謠輯譯的目的是將中國歌謠民曲中的“ 奇特趣味”“ 異域風俗”(Stent,Entombed Alive v-vi )介紹給英語讀者。《二十顆玉珠串》出版后,《晚間速遞》(TheEvening Courier)對其中的內容頗為贊賞,他(司登德先生)“ 打開了一個富礦,揭示了中國民眾的情感、傳統、迷信、愿望及幻想,并以一種可讀性很強的方式展示了他自己的初步勞動成果,同時迎合了西方世界不斷增長的對于中國的普遍關注”(Stent,Entombed Alive 253)。

司登德關注歌謠的思想和內容,使讀者不僅可以從歌謠作品獲取歌謠曲調和內容所傳遞的情感和思想,也可以了解歌謠相關的歷史背景、故事傳說、民俗風情等,為西方讀者了解中國語言、文學和文化提供了有用的資料。司登德的歌謠輯譯對中國民俗研究在中西方的確立發揮著重要的先導作用。

其二,司登德采用獨特的韻律體歌謠譯法,在翻譯中關注歌曲的體例、韻律和主題的結合,使其譯作頗受關注。在《二十四顆玉珠串》的前言中,司登德談到自己的翻譯風格時說:“在翻譯這些歌謠時,有些歌謠我自由地選擇了我認為適合歌謠主題的韻律;有些歌謠我采用與中文字字對應的譯介方式;無論何種譯法,目的都是為了選擇恰當的方式來呈現歌謠的主題”(Stent, Entombed Alive iiv-v)。司登德對曲調和思想的關注,使得其賦予俗曲歌謠特別的音韻感。翻譯中,為了讓譯文更加貼近目標語言的表達習慣與文學范式,司登德多會進行詩化處理,常有意地在翻譯中使用了尾韻,在大部分“詩行”中應用了抑揚格,甚至在翻譯中巧妙地將中文單詞發音編入歌謠的韻律節奏里,例如:

How came the great iron bar at Lu-kou?

Who placed it there?

In the bed of the river? Does any one know

The reason its square?

Twas the spear of a blood-thirsty pirate, tis said-

By name Wang-yeen-chang

If he could whirl that iron bar round his head,

He must have been strong. (Stent, Entombed Alive 22)

上文《盧溝橋的方鐵棒》中盧溝(Lu-kou)和王燕章(Wang-yen-chang)等字眼的發音很自然地融合在英文音韻節奏中。《二十四顆玉珠串》中故事《絲質的網》描寫一位妃子被皇帝逐出宮后,痛苦絞斷青絲,卻很快又被召進宮,再次卷進情網之中。譯者套用西方的文學概念,將譯文的文體歸納為中國的阿納克里翁體詩⑦ , 以便于英語讀者更好地理解詩歌韻律和主題的特點。如下例:

“If ever I part with this dear lock of hair—

Or slight you—or love you less dearly than now,

My bosom be tortured by grief and despair,

And ‘Dark Heaveenfail me, if I fail in my vow!”

How potent is Love! —Yang-fei knew its power,

She, a short time before, from the Court had been driven;

Her hair, with the message, had gone scarce an hour,

When he sent in answer, “Come back, youre forgiven.” (Stent, The Jade Chaplet 128)

司登德的歌謠翻譯策略非常靈活,注重形式和內容的協調統一,因此他的譯介巧妙靈動、饒有情趣。《中國評論》(The China Review)稱贊道:“ 司登德先生的詩行是那么的流暢,其韻律又是那么的悅耳,原因在于他給中國詩歌的古雅意象,穿上了一件英語的衣裳”(Stent, Entombed Alive 253)。《德臣西報》(The China Mail)評論道:“ 除卻其(司登德)在純語文方面的成功,所有讀過其俗曲民謠譯作的人都承認,他具有保留原作神韻,又同時像詩人一樣成功賦予歌謠韻律的能力”(253)。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司登德的歌謠譯介仍具有研究價值,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這些歌謠為韻律體翻譯提供了范例,“ 司登德的輕體詩譯介表明一個富有天賦的詩人可以做到用韻律體譯詩”(Idema, Georger Carter Stent 132),這也是其譯作在19 世紀頗受關注的原因之一。

其三,在《二十四顆玉珠串》和《活埋》出版之前,司登德作為漢學家的聲名業已確立,他出版了多本供國外讀者學習漢語的字典,撰寫了一些關于中國民俗文化和歌曲的書,這有助于讀者對其歌謠譯作的關注。在《活埋》的扉頁上,譯作者姓名的下方標注了司登德的身份和貢獻:“ 喬治· 卡特· 司登德,任職中國皇家海關總署,《漢英合壁相連字匯》《漢英袖珍字典》《二十四顆玉珠串》等書的作者”,書末附上各大報刊雜志對其所著作品的評價,以體現其作品的社會影響。這樣的標注方式顯然較為容易引起讀者對作品的閱讀興趣。

此外,司登德輯譯的部分歌謠作品先刊發于知名英文報刊雜志,然后再結集成冊,由國外出版社出版,這種出版方式也更利于引起讀者的關注。《二十四顆玉珠串》和《活埋》的前言介紹中都有提及,其中收集的歌謠有的已在其他雜志或刊物上發表,然后再整理編輯成書。《中國歌謠》首先發表在 《皇家亞洲文會北華支會會刊》第7 卷(1871-1872 年)。《中國歌謠》中共收錄了五首歌謠,分別是《王大娘》《十二月歌謠》《煙花柳巷》《玉美針》及 《小刀子》(Stent, The Jade Chaplet 93-135),其中《十二月歌謠》后又被收入《二十四顆玉珠串》。《活埋》一書中有四首歌謠最早登載于《遠東雜志》,《遠東雜志》連續發表了司登德翻譯的長篇敘事詩:《闊大奶奶逛西頂》《莫娶寡婦》《顛倒事實》《真相大白》(王燕 566)。在當時,司登德已是頗負盛名的中國詩歌譯者,也是《遠東雜志》詩歌欄目的主筆。

四、《二十四顆玉珠串》與《活埋》在當代的沉寂

盡管19 世紀,《二十四顆玉珠串》與《活埋》曾在西方引起關注,但是此后一百多年間,這兩部歌謠作品都并未再被重印或再版。漢學家伊維德也是在撰寫《孟姜女哭長城的十譯本》(Meng Jiangnü Brings Down the Great Wall: Ten Versions of a Chinese Legend)(2008)一書的過程中,才因為同事曾聽荷蘭漢學家龍彼得(Piet van der Loon)提及才得知這兩部歌謠作品(Idema, George Carter Stent 130)。相比而言,19世紀末威達雷的《北京歌謠》和何德蘭的《孺子歌圖》的出版,吸引了更多中西方歌謠愛好者和民俗研究者們的視線,對五四歌謠運動也產生了直接而深遠的影響。近些年隨著民俗研究者們對北京歌謠的關注,才逐漸注意到司登德的歌謠譯作。《二十四顆玉珠串》和《活埋》沒有如《北京歌謠》和《孺子歌圖》般在當代產生影響,甚至隨著時間流逝,在過去的百年間幾乎被人遺忘。

盡管司登德關注歌謠傳遞的思想和內容,但其輯譯的歌謠曲目內容蕪雜、質量參差不齊。這與司登德收錄歌謠的目的有一定關系,在《二十四顆玉珠串》的“前言”中司登德表明,有些歌曲在語言、思想和情感上可能被貶斥為粗俗低級,仍把這些歌曲錄入了書中是為了展示歌曲主題和風格的不同(Stent, The Jade Chaplet iv)。歌謠《大西瓜》的注釋里寫道,“這首歌曲純粹是垃圾糟粕,但顯示了中文詼諧歌曲與我們這類歌曲之間的相似性”(Stent, The Jade Chaplet 113)。從中可知,司登德在歌謠中探察中國文化心理,具有民間文學和文化比較意識,但所選民曲歌謠非精挑細選的經典代表,加之其收錄作品并非純粹的民謠,以長篇敘事歌謠為主,有的自戲本俗曲等改編而來,涉及多種文體和多方面內容,缺乏分類梳理和理性分辨,難以提供系統的民俗文化信息,因此逐漸淡出西方讀者的視線。

《二十四顆玉珠串》和《活埋》輯譯時沒有明確的文體分類,歌謠俗曲的出處也無明確的標注,僅提供歌謠英語譯文。輯譯的歌謠有的基于說唱文學文本進行改編,有的選自已出版的作品,有的是在路邊聽來,司登德請他的中國老師盡可能詳盡地記錄下來(Stent, The Jade Chaplet iii)。將這些作品譯入英文后,他并沒有仔細標注歌謠的文體類型和采集形式,排版也沒有采用漢英對照的方式,因此很難追蹤歌謠的來源出處。跟《二十四顆玉珠串》和《活埋》不同,威達雷的《北京歌謠》和何德蘭的《孺子歌圖》大多是流行于老百姓口中的街邊童謠,排版時采用中英對照的形式,因此更易于保存和流傳,以至于《中國歌謠集成(北京卷)》(2009)中有些歌謠直接采自《北京歌謠》或《孺子歌圖》。據筆者統計,威達雷的《北京歌謠》共介紹170首歌謠,至今部分或全部收錄在《中國歌謠集成(北京卷)》(2009)的有大約100首;何德蘭的《孺子歌圖》共介紹152首兒歌,其中部分或全部收錄在《中國歌謠集成(北京卷)》(2009)的有60多首。

司登德輯譯這些歌謠作品更多是出于其個人對中國俗曲歌謠的喜歡和愛好,因此《二十四顆玉珠串》和《活埋》中的歌謠收集和整理并無明確的目標受眾,歌曲收錄時也有較大的隨意性。與此相比,《北京歌謠》和《孺子歌圖》都有較為清晰的定位和明確的目標讀者。《孺子歌圖》的創作目的是向美國兒童展現中國兒童的日常生活,呈現他們的家庭生活及其平時所做的游戲等(Headland 6)。而《北京歌謠》則是為了幫助西方漢語學習者“掌握部分不常見到的詞和短語”,介紹中華文化,使讀者“了解中國日常生活的現象和細節”,并“ 在歌謠中找到真正的詩歌”(Vitale VII)。

從《二十四顆玉珠串》和《活埋》內容選擇和編排特點可看出,作為清末時期歌謠輯譯的重要代表人物,司登德藉由對民間文學的譯介,開始探察我國的民俗文化、民族心理特征,找尋中西民間文學和文化的異同,顯現出早期的民俗學學科意識,“ 或許是最早系統采錄并以科學眼光關注中國民間歌謠的西方人”(張志娟 116)。但與此同時因缺乏科學系統的民俗學分析方法,其在歌謠輯譯中表現出標注不清、分類不明、內容雜陳、選材參差不齊等問題,這體現出其民間文學觀念和民俗意識尚處于初始的萌芽狀態。

五、結論

《二十四顆玉珠串》和《活埋》中收錄的俗曲和歌謠包含19 世紀時期流行于北京街頭的民間故事、風物傳說、俗曲戲劇。《活埋》一書收錄的歌謠尤其具有典型的北京地域特征,折射出19 世紀北京民眾的婚戀思想、風俗禮儀、社會觀念、民族心理,是我們了解一百多年前北京的民間習俗和社會觀念的重要歷史文獻,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司登德輯譯的歌謠作品注重對中國民間風俗和觀點的傳遞,獨到的歌謠譯法,展現了北京歌謠朗朗上口,韻律鏗鏘的節奏特點,因此在英語世界產生過一定的影響,但這些歌謠作品在當今英語世界早已沒有了19 世紀時期的光彩。毫無疑問,民間文學是記錄民俗的重要文學形式,民俗文化也是民間文學譯介的重要內容。本文對司登德歌謠輯譯作品《二十四顆玉珠串》和《活埋》的翻譯和傳播研究表明,民間文學要“ 走出去” 成功傳播民俗文化,單純有譯者的喜愛和熱情,以及高超的翻譯技巧,并不足以實現理想的傳播效果。整體來看,民間文學的翻譯作品需要注意四個維度上的考慮:(1)譯作需要有明確的翻譯目的和讀者定位;(2)根據翻譯目的和讀者定位,采用科學合理的分類和標注方式,提供精妙的選材構思和內容編排;(3)譯者的翻譯技巧,以及譯者身份和影響力對譯作的傳播和接受具有一定影響;(4)選擇更易對讀者產生影響的出版方式。將中國古老而優秀的民間文學和民俗文化傳播到英語世界,使西方讀者對中國歷史和民間文化有正確的認識,還需從“ 他者” 出發,從傳播目的和效果出發,進行綜合的思考和準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免费可以看的无遮挡av无码|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久爱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乱人伦99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五月| 在线毛片网站| 欧美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青青网在线国产| 成人永久免费A∨一级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 伊人AV天堂|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91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美女久久久久不卡|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国产www网站|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日韩无码视频网站|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国内精品视频| 国产日本视频91|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久久国语对白|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国产精品va|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原创第一页在线观看|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97在线国产视频|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www.精品国产| 欧美一区国产|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99国产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高清| 男女性色大片免费网站| 孕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亚洲激情区|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区第一页|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中日韩欧亚无码视频| 男人天堂伊人网|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久热精品免费| 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五月天天天色| aaa国产一级毛片|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五月天天天色| 日韩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