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8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中藥1.1類創新藥①參郁寧神片上市。參郁寧神片可以益氣養陰、寧神解郁,適用于輕、中度抑郁癥中醫辨證屬氣陰兩虛證。
參郁寧神片能夠成功上市得益于2020年修訂的《藥品注冊管理辦法》—該法強調中醫藥理論與臨床實踐價值,淡化了“有效成分”“有效部位”的相關要求。自修訂版《藥品注冊管理辦法》實施以來,4款抗抑郁中藥1類創新藥②被提交上市申請。其中,蘇夏解郁除煩膠囊于2021年獲批生產,成為國內首款中藥抗抑郁藥,參郁寧神片為第二款。參郁寧神片的上市為抑郁癥患者提供了又一用藥選擇。
一、抑郁癥及藥物治療現狀
2023年7月2日,歌手李玟因抑郁癥在家中輕生,于2023年7月5日經搶救無效去世……對于這條新聞報道,相信歌迷朋友們仍沉浸在巨大的悲傷之中,不愿提及;但不容忽視的是,抑郁癥的治療現狀以及抑郁癥患病率逐年上升的趨勢: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7年報告,全球抑郁癥患者超過3億,約占全球總人口的4.4%。
其實,抑郁癥離你我并不遠。之所以這么說,不僅因為抑郁癥患者就在我們身邊,而且“抑郁”與我們自身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2022年6月,我國發布的《2022國民抑郁癥藍皮書》顯示,62.36%的人經常感到“抑郁”。在抑郁癥患者群體中,50%為在校學生,青少年抑郁癥患病率為15%~20%。另外,進入信息時代之后,抑郁癥患者數量明顯增多,這可能與患者獲取抑郁癥知識的渠道更加廣泛有關,與信息爆炸式地傳播也不無關系。
但是,“抑郁”或者說有“抑郁情緒”,不代表就是抑郁癥。那么,什么是抑郁癥呢?
抑郁癥屬于西醫的疾病名稱,是指以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活動能力減退、思維與認知功能遲緩為臨床主要特征的一類情感性精神障礙(可見,對于偶爾發生的、短期出現的抑郁情緒,無需在意)。目前,抑郁癥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等治療手段。但是,受地區差異和各種條件限制,藥物治療成為抑郁癥患者最常見也是最“現實”的治療手段。
在抗抑郁中藥上市前,抑郁癥的治療藥物僅有西藥。抗抑郁西藥主要通過影響神經遞質(如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γ-氨基丁酸)的信號傳遞而發揮作用。
1988年上市的鹽酸氟西汀(百憂解)曾被宣傳為改變世界的“靈丹妙藥”。但是,2004年,鹽酸氟西汀被美國FDA懷疑增加了青少年自殺傾向并發出最高級別黑框警告。自此,抗抑郁西藥在國外引發長期爭議。目前,雖然臨床治療抑郁癥的一線藥物(如西酞普蘭等)治療效果和患者接受度良好,但由于藥品價格以及患者個體差異導致的藥物副作用、起效時間等因素,長期服用仍有一定困難且多數患者治療后未能獲得足夠的緩解。
隨著患者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有效且安全的抗抑郁治療中藥似乎更令患者期待。在傳統中醫藥理論中,注重人體整體調節的中藥具有靈活性和安全性等特點,相比抗抑郁西藥具有明顯的優勢。根據臨床表現和特征,抑郁癥相當于中醫的郁病、失眠、善忘、癲證、百合病、梅核氣等范疇。中醫認為,抑郁癥以精神抑郁為主,兼見興趣索然,煩躁,思維遲緩,疲乏無力,失眠,善忘,性欲減退,食欲下降。需根據以下六個證候辨證施治:腎虛肝郁、肝郁脾虛、心脾兩虛、心腎不交、肝膽濕熱、心膽氣虛證。因此,辨證施治的中藥將會成為今后藥物研發的重要發展趨勢。
二、參郁寧神片的作用
參郁寧神片是在臨床經驗方基礎上研制的中藥創新藥,由郁金、酸棗仁、西洋參、五味子4味組成。藥理作用機制研究顯示:參郁寧神片可明顯改善慢性束縛應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樣行為;不同程度改善前額葉皮質、海馬和下丘腦區域的損傷和細胞凋亡水平;改善前額葉皮質和海馬腦區域的小膠質細胞過度活化水平;不同程度改善TLR4/NLRP3信號通路(介導免疫/炎癥反應與抑郁癥的形成和發展密切相關)指標,對TNFα、IL-1β和IL-18(促炎因子,導致神經元微損傷并伴發神經營養因子減少、神經元再生和神經炎性活性增強,最終出現抑郁癥癥狀)的調節作用尤為明顯。
針對參郁寧神片開展的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于2018年5月開始登記,2020年11月完成)顯示:試驗組(口服參郁寧神片)療效優于安慰劑組,與鹽酸氟西汀組療效相當。試驗對有效率進行組間比較,主要療效指標根據漢密頓抑郁量表③(HAMD-17),評分減分率≥50%為有效(具體臨床試驗數據未檢索到相關文獻)。據之前報道的Ⅱ期臨床試驗顯示:高、低劑量組參郁寧神片治療抑郁癥氣陰兩虛證的療效均優于對照組;在中醫單項癥狀改善方面,高、低劑量組均優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公開信息資料(尚未見到藥品說明書),參郁寧神每片的重量為0.62 g(相當于飲片的3.76 g)。使用方法為:每天分3次口服,每次4片;需連續用藥8周。
三、中藥臨床試驗的意義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接受中成藥,這與傳統中藥煎煮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從而不可避免地會對工作和生活造成影響有很大的關系。不過,從傳統中藥到中成藥并不是簡單的“照搬”,而是需要經過科學評價,以證明其安全有效—這種科學的方法就是“臨床試驗”。
在這之前,傳統中醫自由配制中藥,包括配方、生產工藝等均由“自家”制定,中藥的質量、功效靠聲譽維持,具有更多的不確定性。而臨床試驗是從不確定性到確定性,是通過獲得藥品在人體內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從而得出藥物是否有效、安全的初步結果。關于藥物臨床試驗,國際人用藥品技術要求協調理事會(ICH)建立了國際一體化標準,世界各國均統一遵循GCP原則。只有嚴格遵守相關的GCP原則,才有可能被國際認可為高質量的臨床試驗—這點對于助力我們的中藥走出國門尤其重要。
三、關于抗抑郁中藥及中藥創新藥
不過,一種新藥是否安全有效,除了需經臨床試驗,還要經過上市后擴大人群的臨床應用來驗證—抗抑郁藥物尤其如此,因為抗抑郁藥物治療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醫生需要反復調試藥物的種類或劑量,尋找最適合的治療方案。隨著參郁寧神片、蘇夏解郁除煩膠囊等抗抑郁中藥創新藥的上市,中藥抗抑郁的最佳給藥時機以及給藥模式探索都面臨新的挑戰,我們對此拭目以待。
通過今天介紹的參郁寧神片,我們可以“管中窺豹”:近幾年,中藥新藥研發和上市速度明顯加快。據NMPA最新發布的《2022國家中藥監管藍皮書》顯示,2021年獲批上市了12個中藥新藥,3個來源于經典古方、8個在臨床經驗方基礎上研制而成。2022年批準10個中藥新藥上市,其中5個中藥創新藥,2個中藥復方制劑來源于經典名方。隨著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中醫藥也迎來了更好的發展機遇。
①中藥1.1類創新藥:指由多味飲片、提取物等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組方而成的復方制劑。
②中藥1類創新藥:指處方未在國家藥品標準、藥品注冊標準及國家中醫藥主管部門發布的《古代經典名方目錄》中收載,具有臨床價值,且未在境外上市的中藥新處方制劑。
③漢密頓抑郁量表:臨床上評定抑郁狀態時應用得最為普遍的量表,英文全稱為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HAMD的第一版最初由Hamilton于1960年編制,包含21個項目,為非結構化評定;后來經不斷改良,出現了6項、8項、17項、23項、24項、25項、27項、36項等版本。
賀飛,腫瘤臨床藥師,副主任藥師,200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部。就職于國家癌癥中心/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