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小紅 董盈盈|文
從傳統友好的“全天候朋友”,到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隨著中贊兩國關系開啟新篇章,中國有色集團在贊企業也將以實際行動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為贊比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智力和人才支撐,為書寫新時代中贊全天候友誼新篇章貢獻中國有色力量。
2023年是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有色集團”或“集團”)成立40周年,也是中國有色集團走進非洲25 周年。其中,中國有色集團走進非洲25周年是以集團所屬中色非洲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色非礦”)1998年入駐贊比亞為起始節點。
從傳統友好的“全天候朋友”,到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隨著中贊兩國關系開啟新篇章,贊比亞總統希奇萊馬也對中國有色集團提出了“充分釋放在礦業領域的專業優勢、技術優勢和產業優勢,為中贊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貢獻新的更大的力量”的新希望和新期待。2023年9月23日-29日,記者有幸受邀前往中國有色集團在贊比亞的部分所屬企業調研采訪,以期在這個富有歷史和時代意義的時間節點上,深入了解他們的發展現狀和光輝未來,借此向行業、向國家、向世界客觀真實地呈現中國有色企業在海外發展的奮斗、成就與貢獻。

當地時間2023 年9 月26 日,正在贊比亞調研的中國有色集團董事長奚正平一行應贊比亞總統希奇萊馬邀請,在中國駐贊大使陪同下前往總統官邸拜訪希奇萊馬總統
中國有色集團是中國有色金屬行業落實國家“走出去”戰略的先行者。開發中國在境外投資的第一座有色金屬礦山——謙比希銅礦,建設中國在境外投資的第一座大型火法煉銅廠——謙比希銅冶煉有限公司(英文簡稱“CCS”)和第一座濕法煉銅廠——贊比亞謙比希濕法冶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濕法公司”),設立中國在非洲的第一個境外經貿合作區——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截至目前,中國有色集團已在贊比亞累計投資超過25億美元,擁有14 家出資企業,打造了一條從科研、設計、勘探、采礦、選礦到冶煉加工的完整產業鏈,激活了贊比亞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價值,推動礦產采掘冶煉產業升級,并為當地創造了超過1.2萬個穩定的就業崗位,提供各類捐助4 560萬美元。
作為中贊“全天候友誼”的忠實踐行者,在中贊兩國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25年來,中國有色集團始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參與贊比亞經濟建設。2023年9月14日,以中國有色集團為代表的中資企業為贊比亞經濟社會作出的突出貢獻,得到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希奇萊馬總統的高度稱贊。事實上,在為贊比亞經濟社會作貢獻的同時,中國有色集團在贊企業也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奮斗,不斷進步,成績斐然。

中色非礦東南礦體膏體充填站

中色盧安夏穆利亞希濕法冶煉廠全景
中色非礦是贊比亞第一家中資礦業公司,它通過打造“發展共同體、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身體力行地踐行習近平主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思想,在贊比亞首家采用“膏體充填采礦技術”,積極培養本土人才、培育本地“供應鏈”,并應用最先進的自動化、機械化設備,實現生產過程管控數據實時共享,基本建成非洲大陸的首家“數字化礦山”。據悉,礦山年采選生產能力超過450萬噸,年產銅精礦含銅量超過7萬噸,幫助本地5 600人實現就業,累計上繳稅收超過3.5億美元,贏得了贊比亞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和尊重,是忠誠實踐“一帶一路”倡議的“排頭兵”、非洲大陸的“標桿礦山”。
中色盧安夏銅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色盧安夏”)作為“走出去”中資企業國際化運營最成功的企業之一,是中國有色集團于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成功化“危”為“機”、實現低成本并購的經典案例。中色盧安夏的成立,使一座百年礦山實現了“鳳凰涅槃”式的重生。公司成立以來,先后開展了巴魯巴地下礦山的復產建設,投資開發了穆利亞希露天銅礦,建設了年產4萬噸陰極銅的濕法冶煉項目,企業發展后勁不斷增強。十四年的建設發展,已成為百年礦山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公司貢獻了盧安夏地區90%的GDP、90%的稅收和70%的穩定就業。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晶軍告訴記者,十四年來,在中國有色集團黨委的正確領導下,中色盧安夏在科技創新方面持續投入,通過對工藝的改進、指標的改善、技術的升級,終于破繭成蝶、鑄就輝煌,在產品產量、質量效益等方面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突破。公司已累計生產銅金屬超55萬噸,營業收入超38億美元,實現利潤超6.5億美元,回報股東1.7億美元,社會責任方面累計支出3 365萬美元。
CCS 不僅是中國在海外投建的第一個銅火法冶煉公司,也是中國有色集團在贊比亞投資最大的粗銅冶煉項目。CCS于2006年由中國有色集團(60%)、云南銅業(40%)共同組建,2009年1月建成投產。該項目引進了世界先進的“艾薩(ISA)富氧頂吹熔池熔煉”煉銅技術,一期生產能力為年產粗銅15萬噸,投資總額3億美元,獲得了“中國境外建設工程魯班獎”。2014年,CCS完成二期擴建,設計產能提升到年產粗銅25 萬噸、硫酸70 萬噸水平,2021 年、2022年連續兩年粗銅、硫酸產量實現二期產能,經濟效益再創新高。2021年,CCS榮獲國務院國資委“管理提升標桿企業”稱號。2023年8月,3#陽極爐精煉技改項目竣工投產,為公司銅產品產量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自2006 年公司成立以來,CCS 不但在贊比亞扎下了根,而且為1 800名贊方員工解決了就業,累計在贊比亞當地繳納各項稅費超過2億美元,累計向當地社會公益事業投入約400萬美元,解決就業超5 000人次,員工本地化率達到92%以上,與當地300余家供應商開展合作,有力促進了贊比亞當地經濟的發展,成為中贊友誼、中非友誼和中國有色集團的一張海外亮麗名片。
濕法公司是中國有色集團在海外建設的第一家銅濕法冶金企業,是一家以濕法冶金為核心,集采、選、冶為一體的礦業企業,項目總投資1 900萬美元,2006年建成投產,年產陰極銅8 000噸。濕法公司作為集團公司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的“排頭兵”,在贊比亞收購了兩個礦權,礦山面積約330平方公里。在剛果(金)投資建設了2個濕法冶金公司,形成了“三廠兩礦”的格局,實現了年產陰極銅40 000 噸、銅精礦2 000 噸金屬量、硫酸40 000噸產能,資產總額達到3億美元。2016年在中國有色集團戰略布局和稅務籌劃的背景下,濕法公司全面退出剛果(金)市場經營和管理活動,進行了企業內部重組。重組后,濕法公司堅持“穩中求進、提質增效”發展規劃,自2017年起,產量連續4年實現正增長,2021年產品產量和凈利潤創歷史新高,并從2019 年開始累計實現兩次分紅。追溯中國有色集團海外濕法煉銅的歷史,濕法公司堪稱海外濕法冶煉“發源地”和海外濕法冶煉人才“搖籃地”。中國有色集團董事長奚正平今年9月下旬在贊比亞考察出資企業時指出,濕法公司是集團海外濕法煉銅人才的“黃埔軍校”。濕法公司具備了選礦和濕法冶煉聯合處理中低品位氧化礦、混合礦、硫化礦資源的技術優勢,積累了在中南部非洲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礦山和冶煉廠的豐富的經驗優勢,積淀了敢闖、堅韌、務實、有為的“小黃牛”企業精神,培養了一批敢想實干、善于在艱難的環境中尋求突破和發展的人才隊伍。
有的企業在努力深耕技術,有的企業則在不斷拓展業務領域,為扎根贊比亞夯實基礎。

CCS 陽極板澆鑄
2007年2月,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和贊比亞時任總統姆瓦納瓦薩為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揭牌并題詞“中贊合作,共同發展”,合作區開創了中國企業集群式“走出去”的新模式。截至目前,園區企業累計投資超過25億美元,其中園區直接投資額達2.4億美元,累計向東道國上繳稅費超過8億美元,累計銷售收入超過240億美元,累計入園企業達86家,常年為當地提供約1萬個就業崗位。近5年來,合作區通過轉變經營思路,優化功能定位,整合市場資源,加強產業協同等措施,使公司各個業務和功能板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平臺功能在過去單一的供電、廠房租賃等硬件服務的基礎上拓展了物流、保稅、清關、集采、領事服務等軟性服務功能,呈現了多元化發展的態勢,合作區與入園企業之間的聯動越來越深,黏性越來越強,這一系列的改革與發展加快了合作區轉型升級的步伐,并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濕法公司攪浸車間概貌

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辦公大樓

中色桂林院與濕法公司簽約儀式

十五冶非洲公司謙比希項目部在CCS 陽極爐項目合影
成立于2012 年的中色贊比亞地質勘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贊比亞地勘公司”)是中國有色集團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色桂林院”)的全資子公司,其成立初衷是為了直接對接中國有色集團非洲業務,充分發揮其“抓資源”的先鋒作用。經過十余年經營,目前贊比亞地勘公司已在中非銅鈷成礦帶形成四個比較穩定的項目基地,業務單元從單一的資源地質勘查,到工程勘查、工程檢測、水井等民生地質業務拓展,從發散精力實施零散小項目,到集中開展大項目運作,從零到一,從無到有,他們一步一個腳印地取得信任,贏得掌聲。截至2022年,贊比亞地勘公司累計完成主要大型項目50項,協同中國有色集團在贊出資企業新增銅金屬當量342.62萬噸、升級321.14萬噸。
2008年,依托中國有色集團“走出去”的東風,中國十五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在贊比亞注冊成立十五冶非洲建筑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十五冶非洲公司”)。采訪時,十五冶非洲公司董事長李文杰向記者表示,當前,公司發展穩健向好。十五冶非洲公司業務涵蓋建筑業、采礦業兩大板塊。其中,建筑業服務作用明顯,技術實力卓越,曾參與贊比亞政府出資的保障房建設、醫療設施建設等民生項目,極大地拓展了中國有色集團在贊的社會影響力,并使其成為集團在贊保障鏈的重要一環;采礦業務在盧安夏采礦項目做強做優的基礎上,接手了穆旺巴希露天采礦項目,年剝采總量達到2 500萬噸以上,并同步跟蹤做好礦山項目露天轉地下各項工作,實現規模和業務的再擴大。建筑與采礦兩大業務板塊的互補有無,資源協力,為公司在“十四五”期間取得更高質量發展夯實了穩定的產業基礎,未來可期。
中國有色集團出資企業在贊比亞的25 年,是白手起家、艱苦奮斗的25 年,是迎難而上、堅韌不拔的25年,是勵精圖治、馳而不息的25年,是履行責任、持續發展的25年,是努力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25年。從努力適應到積極融入,從蹣跚起步到勇創一流,從篳路藍縷到璀璨輝煌,中國有色集團在贊企業一路披荊斬棘,乘風破浪。2023年9月,中國有色集團董事長奚正平在贊調研過程中,充分肯定在贊企業取得的成績,他稱贊廣大海外一線干部職工憑借頑強的拼搏創造了境外資源開發“全產業鏈”的好成績,生動詮釋了習近平主席視察集團總部時指出的“中國有色集團有一股子闖勁、有一股子韌勁”精神。
歷史于時序更替中前行,夢想在接續奮進中實現。在中贊兩國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大背景下,在中國有色集團1+4發展戰略的指引下,在贊企業又將以昂揚的姿態邁向新的起點,開啟新的奮斗。
中色非礦董事長李占炎在公司成立25周年慶祝大會上表示,中色非礦將以成立25周年為全新起點,推進全員“二次創業”。公司將積極響應希奇萊馬總統提出的“年產300萬噸銅”的目標,計劃新增投資4億美元,加快推進主、西礦體深部資源開發,東南礦體擴產工程實施,繼續建設好非洲大陸“首座數字化礦山”,當好非洲大陸“智能化礦山建設”的“排頭兵”,將銅產能提升到11萬噸/年,成為贊比亞乃至非洲最先進的高效地下礦山,使贊比亞礦業開采水平進入世界礦業領先水平。
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中色盧安夏堪稱中國有色集團“之最”的幾個案例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投資運營前公司留下的技工學校,并將其升級為中贊職業技術學院,引進中國國內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標準,新增8個專業。2023年中色盧安夏又投資290萬美元新建校區。該案例被教育部以插畫形式寫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中國夢、我的夢”章節。2022年,中贊職業技術學院項目作為國家職業教育“走出去”的示范工程,榮獲中國在非企業社會責任聯盟《“百企千村”國企力量藍皮書》十大經典綜合案例榮譽稱號。二是在屬地化管理上邁出新步伐,中色盧安夏已成為中國有色集團境外企業本地化用工比例最高的企業,員工本土化率超過93%,總經理助理及以上級別的本地化高級人才達4人。在公司未來發展方面,王晶軍表示,將在繼續履行社會責任的基礎上,以黨建為統領,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導航定向,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強化創新引領,推動公司可持續發展。積極組織好穆利亞希濕法廠技改項目,加快推進集團公司“揭榜掛帥”項目——28#豎井項目研究計劃及配套項目,加大資源接續勘探和投入力度,開展低品位“廢石”資源化的技術攻關。同時,公司將堅持抓好用好人才這一“第一資源”,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中色非礦東南礦體率先打造非洲“首座數字化標桿礦山”

2023 年11 月17 日,中國在非企業社會責任聯盟團組到中贊職業技術學院考察
據CCS 董事長王闐介紹,當前CCS總體處于一個穩定發展的成熟期,即工藝穩定、產量穩定、人員結構穩定、利潤穩定、中贊員工比例穩定、跨文化管理穩定等,未來發展所面臨的挑戰或許更大于機遇,比如電價上漲帶來成本增加,贊比亞、剛果一些新的火法冶煉廠的投產和擴產,將使CCS 外部原料和硫酸市場面臨較大的壓力,公司需要積極開拓新的資源渠道和硫酸銷售渠道。“當然,中國的持續快速發展和和平崛起,是我們在海外能夠挺直脊梁的最大背書。我們將敢于直面挑戰,迎難而上。”
未來3~5年,濕法公司將不斷加強資源整合和開發力度,錨定“用3~5年再造一個濕法公司,實現年產3萬噸銅”的奮斗目標,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以更加優異的成績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采訪時,濕法公司董事長張培文動情地表示:“我始終堅信中國有色集團昨日的輝煌如精美畫卷,歷久彌堅;今日的非凡成就如日掛中天,輝煌耀眼;明天的宏圖將如鯤鵬展翅,一飛沖天。我們作為其中的‘一份子’,倍感榮光,責任重大。我將肩負光榮使命,勇接傳承薪薪之火,不斷追尋榜樣足跡,凝聚奮進力量,帶著時代的考題,揚帆起航,乘風破浪,奮力書寫新時代‘有色人’的滿意答卷。”
采訪時,贊中合作區董事長廖子彬表示,中國有色集團成立40 周年、走進非洲25周年和“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都是值得慶祝的里程碑,它們展示了中國在全球經濟和貿易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在這個特殊時刻,應該更加關注可持續發展和國際責任,為建設更加和諧的世界作出貢獻。合作區未來發展的規劃是圍繞有色金屬礦業,通過提升產業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提高創新能力,推動園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力打造貫穿上下游產業鏈、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多功能服務平臺。

CCS 廠區全景

謙比希濕法冶煉有限公司1000t/日選礦廠全景

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董事長廖子彬和贊比亞總統哈凱恩德·希奇萊馬
2023年8月,中色桂林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國高一行在贊比亞開展主題教育調研。當他看到茫茫的荒野被員工們親手建成了花園般的基地時表示,這里的每一塊磚、每一塊瓦都凝聚著員工的辛勤汗水,每一株草、每一朵花都體現著員工的心血,項目現場的一幕幕,見證了“釘釘子”“打楔子”精神在海外一線的強大力量,彰顯了中色桂林院人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堅定信念。對贊比亞地勘公司未來的項目建設,他提出:一要統籌處理好安全、質量、成本、工期之間的關系,確保項目人財物、品牌形象安全;二要以中國有色集團兄弟企業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創新為手段,以創效為目的,拓寬創新思路,從生產中總結方法、經驗,提出創新突破的方向,加快成果轉化,提升核心競爭力;三要按照中國有色集團對中色桂林院提出的“聚焦科技、服務集團、厚植創新力”總體要求,進一步明確發展戰略,加快資源整合,為集團公司的資源戰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技術支撐;四要搶抓發展機遇,找準市場和業務定位,創新發展思路,在非洲市場推廣“礦業管家”商業模式。
在海外工作近15 年,李文杰感受頗深:“克難、奮進、收獲,成長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酸甜苦辣,我們企業和個人的發展正如贊比亞的雨季一樣,雨不會停,但陽光正好!十五冶非洲公司和我個人都將迎著不斷而來的風雨,在正確的航路上,風正帆懸,奮斗不止。”對于公司未來發展,李文杰表示,世界整體政治經濟形勢復雜,未來發展面臨的外部挑戰增加,十五冶非洲公司將繼續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思想,認真貫徹落實中國有色集團、中色十五冶要求,與其他在贊企業一同協力共進,確保在步子邁大的同時更要邁穩,逐步將十五冶非洲公司建設成為具備一定地區影響力的優質國際化工程公司。
中國有色集團在贊企業的發展充分詮釋了“獨行快,眾行遠”的真諦。他們不僅自身在產業鏈上是互為上下游的關系,同時,他們也十分注重聯合國內優勢企業共同“走出去”,與寶鋼集團、中國西電集團、中國西部水泥公司、北京礦冶總院等企業在境外資源開發等領域開展了深度合作。今天的中國有色集團已然成長為贊比亞極具影響力的中資企業,并成為不斷推動中贊命運共同體建設和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標志性企業。

中色桂林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國高一行與非洲項目部施工員工合影
希奇萊馬總統一行到訪中國有色集團時,奚正平董事長表示,未來,中國有色集團將認真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最新重要共識,落實好中非合作論壇成果,持續加大在贊投資力度,積極帶動更多優秀中國企業到贊投資,建設中國—贊比亞銅鈷資源綜合利用聯合實驗室,擴建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以實際行動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為贊比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智力和人才支撐,為書寫新時代中贊全天候友誼新篇章貢獻中國有色力量!
“走出去”追尋無數個挑戰,我們相信,中國有色集團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充滿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