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然 薛少紅 張曉英 王丹丹 張慶銀 李燕
中圖分類號:S668.4文獻標識碼:BDOI編碼:10.19440/j.cnki.1006-9402.2023.04.016
近年來,設施草莓產業迅猛發展,但因設施草莓連作以及水肥藥投入不合理等問題,導致土壤元素失衡、病原物累積,土傳性病害問題尤為突出,連作障礙愈發嚴重。傳統的氯化苦消毒已被禁止使用,當前防治土傳病害最主要的方法是采用棉隆、威百畝土壤熏蒸,二者均為廣譜性土壤熏蒸劑,對土壤中多種非目標微生物的生長和生物活性物質負面影響較小,應用范圍比較廣泛。日光消毒是指使用塑料薄膜覆蓋潮濕土壤,利用太陽輻射對土壤的增溫作用,使土壤長期保持較高的溫度,利用熱能殺死土壤中的有害菌群。在熏蒸消毒前配合日光消毒可以進一步加強土壤真菌滅殺效果,達到抑制土壤真菌和降低草莓死苗率的效果。
因此,為提高設施草莓土壤消毒及修復效率,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蔬菜課題組利用日光消毒結合熏蒸消毒,同時通過微生物菌劑對土壤進行修復,有效提高了草莓產量,增加了經濟效益,現將該技術介紹如下。
1 適用范圍
本技術規定了設施草莓土壤消毒及修復技術的基本要求,本技術適用于設施草莓土壤中根腐病、枯萎病等土傳病害發生嚴重地塊(一般為連續種植草莓2年以上或上茬生產中根腐病、枯萎病等土傳病害發病率達20%以上)。要求生產草莓的日光溫室、塑料拱棚,配備滴灌設施,便于中、小型翻耕設備作業。其中,棉隆、威百畝的運輸、儲運、使用及廢棄物處理,應符合GB12475-2006的要求[1]。
2 土壤消毒
2.1 日光消毒
2.1.1 時間 一般在6-7月高溫期間進行。
2.2.2 清理棚室 在前茬草莓或蔬菜瓜果種植結束后,及時拔出前茬殘株,并將雜草清理干凈。然后開始敞棚淋雨,地面晾干后施入有機肥。最后用旋耕機旋耕25~30 cm,使土壤顆粒細小而均勻。
2.2.3 地面覆膜、棚室覆蓋 旋耕后立即選擇整塊塑料地膜將地面全部覆蓋,將地膜四周用土壓實。封閉棚室并檢查棚膜,修補破口漏洞,并保持清潔和良好的透光性。
2.2.4 高溫悶棚 密閉棚室,保持設施內空氣溫度達60 ℃以上,一般需悶棚7~10 d。
2.2 熏蒸消毒
2.2.1 消毒劑選擇 日光消毒結束后,選擇棉隆或威百畝土壤消毒劑進行熏蒸消毒。
2.2.2 消毒條件 設施內土壤12~18 cm土層溫度為15~30 ℃;土壤相對濕度為55%~65%。
2.2.3 安全防護措施 施藥人員在稱量、施藥和揭膜放風過程中,應配戴口罩和乳膠手套并穿戴防護服,避免皮膚直接接觸藥劑,操作規范符合GB12475-2006的要求。施藥后徹底清洗用過的衣物和器械。
2.2.4 棉隆消毒
2.2.4.1 施藥 667 m2用量20~25 kg。將棉隆均勻撒施于地面(包括立柱周圍)。旋耕25~30 cm,使藥物與土壤混勻。
2.2.4.2 覆膜 采用厚度為0.04 mm以上的聚乙烯原生膜密閉土壤,采用反壓法(開溝壓邊法)將薄膜四周壓實,覆膜應該在2 h內完成,密閉消毒15~20 d。如發現薄膜破損,應用塑料膠帶粘貼修補,不要直接用土壓蓋。
2.2.4.3 揭膜放風 消毒結束后,如棚室封閉,先打開通風口,次日揭去薄膜。
2.2.4.4 旋耕 揭膜后翻耕土壤,深度為20~25 cm,晾曬10~15 d。
2.2.4.5 土壤安全檢測 消毒后撒播少量白菜等易發芽的種子,如出苗正常,可進行草莓苗定植。如出苗不正常,繼續晾曬。
2.2.5 威百畝消毒 先清水滴灌5~10 min;再滴灌威百畝,667 m2施藥量為25~50 kg,結束后再灌溉清水5~10 min,將管道中的消毒液全部施入土壤中。其它操作步驟同棉隆消毒。
3 土壤修復
熏蒸消毒結束10~15 d后或在定植時,隨水施入微生物菌劑,1 kg哈茨木霉菌1億活孢子/g或4 kg放線菌20億活孢子/g等。微生物菌劑質量符合GB 20287-2006的規定[2]。
參考文獻
[1] GB 12475-2006,農藥貯運、銷售和使用的防毒規程[S].北京: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6.
[2] GB 20287-2006,農用微生物菌劑[S].北京: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