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55歲了,想問問醫生不通過手術切除,痛風石自己能溶嗎?
廣東廣州 宗勝林
痛風石往往是在痛風長期未規范治療、血尿酸持續處于高水平的條件下發生的,因體內血尿酸濃度過度升高,超過其飽和度而在關節、組織等處析出白色晶體。最常出現在腳趾、手指、腳腕、手腕、手肘等處,外觀為隆起的黃白色贅生物,若表面皮膚破潰,可流出白色粉狀或糊狀的豆渣樣物質。
首先,痛風石的形成與病程和尿酸水平相關,病程越長、尿酸水平越高,發生痛風石的概率越大。研究顯示,血尿酸在535微摩/升以上時,50%的患者可發生痛風石,未經規范治療的痛風患者5年發生痛風石的風險約為30%,10年約為50%,20年可達72%。其次,痛風石的形成還與年齡、遺傳易感性、是否合并代謝綜合征有一定的關系,但是具體機制暫不明確。對于較小的痛風石,如果通過積極有效的治療,使血尿酸維持在300微摩/升以下2~3個月后,痛風石是有機會完全消退的。這是由于形成時間較短的痛風石,經過降尿酸治療后,沉積的尿酸鹽結晶可以被吸收入血,再由腎臟排出。但是,如果痛風石已經持續生成3個月以上,或者痛風石較大,想要通過口服藥物使其溶解需要數年甚至更長時間,甚至完全無法消退。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評估是否適合通過手術切除痛風石。
手術切除痛風石,除能夠改善肢體功能和外觀外,更重要的是減少痛風石庫的儲存量和降低體內尿酸總量,以免高尿酸進一步加重對身體重要器官的損害。但是,術后并發癥多,往往有切除部位皮膚愈合不良、壞死,部分患者術后結果較術前更差等風險。再者,如果術后患者仍未采取有效的降尿酸治療措施,痛風石還可能重新長出。
中醫學認為,痛風屬“痹證”范疇,痛風石是疾病過程中的一種臨床表現與轉歸。痛風石的產生是因為痛風患者日久不愈,從而導致痰濁內生或瘀血阻絡、痰瘀痹阻,進而出現結節。因此,治療痛風石可采取消痰軟堅、活血化瘀、破結開瘀、通絡止痛等治法。常用的有針灸療法、推拿療法、貼敷療法等。
廣東省中醫院 黃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