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現代體育在英帝國的傳播及功用

2024-01-18 17:12:48楊松
史學集刊 2024年1期

楊松

摘 要: 文化治理策略是英帝國殖民統治的關鍵要素。18—19世紀,英國人發明了符合現代社會的新型體育,并賦予其文化標準和道德規范。現代體育以英帝國的外擴性為動力,通過多種路徑持續傳播,在帝國空間內建構起“共有”的體育傳統,呈現出帝國擴張與殖民權力的增長。現代體育是英帝國擴張與治理的重要工具,它強化了公學畢業生為帝國服務的意識,培養出優秀的管理者和繼承人。在維系英帝國層面,現代體育所具有的象征意義加強了帝國統治的合法性及殖民地對帝國的忠誠感,是影響英帝國秩序的一股重要力量。作為啟發式工具,現代體育在帝國的傳播及其功用反映了英國的殖民擴張、治理方式,以及文化與帝國主義間的關系。

關鍵詞: 英帝國;現代體育;體育傳播;治理模式

體育學的跨學科性質及其在歷史研究中彰顯的重要意義日益受到史學研究者的關注,現代體育所具有的政治、文化象征及跨國界意義成為研究英帝國的理想視角。作為“共有的歷史”,現代體育是英帝國殖民擴張和實施治理的重要方式,承載著諸多功用與意義。19世紀便有關于體育的書籍和小冊子問世,涵蓋各類游戲形式,探討普通民眾的娛樂、消遣與運動。①

西方學者對現代體育的研究及專業性期刊的創辦始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諸多歷史學家、體育科學專家和相關學科的學者投身其中,他們借助自身專業優勢,以跨學科形式,從社會史和文化史等角度對相關論題展開深入分析。②其后,受英帝國史中“所謂文化的、語言的、帝國的或其他一系列‘轉向’”的影響,③現代體育被部分學者納入英帝國框架內進行探討,涉及板球、足球乃至狩獵運動,地理上囊括南亞、西印度群島和非洲等殖民地。④但無論是整體性研究,還是將運動項目作為個案納入帝國研究的視角,關于現代體育在英帝國的傳播及其影響的研究都略顯單薄,并多有值得商榷之處。在國內,歷史學界較少關注體育史領域,體育學中關于體育史的研究則處于相對封閉與邊緣化狀態。2018年11月,中國體育學界與歷史學界聯合召開體育史研究論壇,強調并號召“體育史研究應當回歸史學本體”,體育史開始更多地受到史學界的關注。體育學與歷史學的交流,可以為史學研究提供新思路,激發原創力,構建新的研究領域和學術增長點。基于此,本文將體育史引入帝國史書寫范式,在挖掘并爬梳大量文獻資料基礎上,從文化帝國主義角度分析現代體育在英帝國的傳播,以及統治者如何利用體育運動促進帝國觀念的形成,以期更深刻地理解其在英帝國征服與統治中的功用和意義。

一、英帝國文化治理策略與現代體育的興起

近現代以來,隨著英國人持續三百多年的海外征服,一個規模龐大并具有多樣性的殖民帝國逐漸建立起來。巔峰時期的英帝國擁有336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約5億多人口。二戰以前,其殖民地大致分成五類:早期在加勒比地區建立的殖民地;以移民墾殖為主形成的殖民地,后演變為自治領地;數量最多的皇家殖民地;保護領或保護國;一戰后委托英國進行管理的托管地。在19世紀80年代以前,英帝國殖民地主要由前三種類型構成。在充滿復雜性的帝國中,英國政府試圖從政治、文化和軍事等多個層面展開治理,以期達成有效的統治與管理,其中文化擴張策略被證明是保證英國人在殖民地社會進行有效擴張并維持帝國穩定的重要因素。現代體育是英國文化的關鍵部分,是英帝國治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載體。

在帝國早期,英國統治者非常重視與殖民地的貿易關系,政治上的控制則較為寬松,沒有一個機構專門負責管理帝國。在殖民地事務上,諸多統治機構各自為政,彼此之間缺少配合,議會也沒有制定相關法律且較少干涉殖民地事務。進入19世紀,隨著帝國不斷擴大,英國人開始在政治上采取差異化治理手段,對不同類型的殖民地采用不同方式實施統治。如在以移民為主體的殖民地,建立了責任制政府;在非洲新近擴張的殖民地,存在借助特許公司進行政治控制的傳統;對于皇家殖民地的治理則是通過倫敦派出總督,建立專制政府的形式。政治差異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帝國利益,試圖僅憑直接與間接統治相結合的管理體制來治理龐大的殖民帝國。以英國在印度的合同文員為例,直到20世紀,印度文員的數量才增至千人以上。1939年,印度文員人數增至1384人。在非洲殖民地,整個管理骨干階層只有約1200人,管理著12個殖民地的4300萬人。馬來島文員有220人,管理著320萬居民。東非的一個殖民地官員記述道:“在非洲中心地帶,我們只有3個白人、20個黑人士兵及50個黑人警察,卻要管理并統治超過50萬具有良好裝備的野蠻人,維持該殖民地的治理,而離這里最近的醫生和帝國的增援部隊卻駐扎在68公里之外。”

在擴大和保護帝國領土方面,英國軍隊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亞洲部分地區。然而,軍隊對帝國治理的貢獻不應被夸大,赤裸裸的武力鎮壓只能顯示帝國治理效率的低下。在維多利亞時代,英國軍隊在人數上相對較少,分散在全球各個殖民地,軍隊的武力威脅有時更多地被看作是帝國的虛張聲勢。“19世紀的大不列顛帝國并沒有如此強大的軍事干預能力,讓自己能夠隨意操控地球上每一片土地的命運”。統治者既不希望,也不試圖完全用軍事力量統治殖民地人民。軍事力量只是帝國統治者可以使用的一系列手段之一,是簡單但時常不具吸引力的選擇。以強制和高壓手段治理帝國更是作用有限,甚至可能導致殖民地反抗運動的高漲和諸多不利結果,例如:訴諸武力進行的殖民戰爭會使自由主義者將帝國譴責為軍國主義,引起國內激烈爭論;以戰爭直接干預和擴張會刺激歐洲列強,使帝國主義國家間的關系變得復雜;以武力鎮壓殖民地的反抗往往導致相反的效果,祖魯戰爭和布爾戰爭都使殖民者在軍事上蒙羞,動搖了英國人的自信。

在如此廣袤的帝國疆域內,英國能長期保持穩定,對各個殖民地的統治權力絕不僅僅是建立在赤裸裸的官僚組織和軍事強制之上。一個更有解釋力的因素正是文化治理策略,即以認同和服從為基礎進行的文化擴張、控制和影響。不同于強制性的武力鎮壓,文化滲透較為溫和,它在英國文化發展與對外傳播中逐漸生成,從而確立起帝國主導的意識形態,建立起統治的合法性。“英國霸權領導下的國際秩序被稱為‘不列顛治下的和平’。一個國家的擴張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這既表現在物質層面,也表現在精神層面。英國能發展成為龐大的帝國,恰恰是在堅實的文化軟實力支撐下完成的……英國積極地在全世界扮演‘文明使者’的角色,大力輸出和傳播英帝國商業文明和自由帝國理念及其文化主張”。例如英格蘭人早期對愛爾蘭的強行統治,他們提出“上帝賦予了英格蘭人‘占領及改造’這個‘野蠻’民族的責任,英格蘭人的任務是培養愛爾蘭人勤勞工作及其社會正義,用我們英格蘭的法律和禮儀禮貌教化他們,使他們逐步戒除搶劫、偷竊和殺戮行為”。[美]托馬斯·R.梅特卡夫著,李東云譯:《新編劍橋印度史:英國統治者的意識形態》,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6頁。

19世紀60年代,馬修·阿諾德(Matthew Arnold)指出,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開始與民族或國家聯系在一起,它是“實踐、符號和意義的共同組合”,區分著“我們”和“他們”,文化是身份認同的源泉,文化成為“一切”,具有主導價值。文化成為殖民主義的重要內容,新傳入的文化形態通過殖民征服和統治技藝進行重構和改造,在殖民者與被殖民者、歐洲與亞洲、現代與傳統、西方與東方,甚至男性與女性之間創造了新的范疇和對立。在英帝國對外征服與殖民過程中,殖民者將文化觀念向外輸出和擴張,施加于印度和非洲等帝國勢力范圍,用差異性的等級秩序確保英國人的中心地位。正是一系列有關社會行為的語言、思想、價值觀,以及法律、規則和慣例等維持了帝國的穩定和延續。在19世紀,英帝國將文化概念引入意識形態,包含英語、文學和現代體育等文化載體。作為顯性的文化形式,英語是傳遞信息的重要媒介,在某種程度上反映著共同的價值觀念。小說不僅使讀者從中獲得樂趣與教益,而且是殖民進程的組成部分,對于形成帝國主義觀念具有重要作用。文學對于帝國的文化觀念就好比君主立憲制在英國,居于中心地位。此外,現代體育也是英帝國文化治理策略的有效載體。

在近代早期,傳統體育流行于英國社會。上層階級因財富和權力關系,不惜每年花費千磅資金租借場地,占據龐大活動空間,進行彰顯特權階層獨特氣質的活動。狩獵延續著中世紀的觀念,具有豐富的政治和文化內涵,既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又與土地和經濟地位密切相關,是英國精英群體中最廣泛、持續時間最長的運動。即使在維多利亞時代,以狩獵為代表的傳統體育依然受到新興中產階級的歡迎。普通民眾則鐘愛節日狂歡,每一個城鎮或村莊都有固定的球類游戲、田徑賽跑及各類斗獸運動(斗雞和斗公牛運動較為活躍)。傳統體育依附于舊有的農耕生產、季節性慶祝及宗教慶典,種類豐富且形式多樣,廣泛分布于英國。18世紀,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傳統體育的轉型。賽馬、拳擊和板球最先發生質變,它們在貴族贊助下與商業相結合。例如,1725年《日報》刊載的一場板球賽事,由里士滿公爵和威廉·蓋奇爵士帶隊進行,其投注金額巨大,展現了一場高水平的比賽。在此過程中,板球等體育項目的運動規則日漸透明,賽事組織不斷完善,現代體育雛形開始顯現。

在英國傳統體育與現代體育間并無絕對“真空期”,在整個工業革命時期,前者逐漸式微而后者慢慢興起,各類殘酷的斗獸活動在法律施壓下日趨衰落,混亂的木球、足球等球類運動不斷規范;新興工業資產階級的影響力日益滲透并控制現代體育領域。在維多利亞時代初期的公學及牛津、劍橋等大學,板球和足球等部分傳統運動項目第一次發生了本質轉變。在中產階級領導下,人們制定現代體育的運動規則,增加新式體育項目,成立運動協會,并組織全國性競爭比賽。英國足球協會(1863年)、倫敦業余田徑俱樂部(1866年)和英式橄欖球聯盟(1871年)等相繼成立,舉辦了一系列比賽。此外,依托于日益成熟的工業技術與科學方法,現代體育運動不斷被量化和規范化,輔之以具有科層化性質的組織機構與管理形式,確保規章制度的普遍適用和各級聯賽的順利進行。

英國現代體育包括由傳統運動轉變而來的賽馬、拳擊、板球和足球等,此外還有新式的橄欖球、槌球、羽毛球和乒乓球運動,水上的劃船與賽艇,以及各類田徑項目等。在廣播、電視和新媒體出現前,報紙與期刊是將各類新聞傳播到人們手中的最便捷的載體。英國報紙發展初期就與體育運動聯系在一起,在1750年以前,板球已成為倫敦諸多報紙的主要內容之一,常被作為頭版頭條,并往往與精英群體的城市活動相聯系。在此期間,英國社會還創辦了很多專業性體育報刊,如1792年于倫敦創辦的《體育雜志》(The Sport Magazine,or Monthly Calendar of the Transactions of the Turf,the Chase and Every Other Diversion Interesting to the Man of Pleasure,Enterprize,and Spirit,1792)所刊載文章涉及拳擊的歷史起源和發展規劃;《貝爾的倫敦生活》(Bell’s Life in London,and Sporting Chronicle,1822)從一份針對倫敦工人階級犯罪現象的周刊,轉變為報道體育運動的報紙;《運動場》(The Field,1853)關心賽馬和諸多戶外運動。媒體不僅宣傳體育項目、報道最新體育賽事,而且助推了體育組織的創辦,以及地區乃至全國聯賽的舉行。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英國傳統體育多有式微,現代體育迅速崛起。有學者總結說,站在1880年時間點上,回看百年以前的體育運動,1780年似乎已經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非常遙遠的世界。

18世紀和19世紀的英式新型體育并不止于娛樂、保健等體育運動本身的價值,中產階級試圖發明“業余主義”(amateurism)概念,以“公平競爭”和不求回報的原則塑造現代體育的道德規范。“從更廣的層面來說,業余主義反映了英國中產階級的態度,他們希望同時擁有資本主義的經濟競爭和等級森嚴的社會秩序。換言之,他們想要一場保證勝利的比賽”。在英帝國范圍內,現代體育所表現出來的則是強調服從權威、進行社會控制與隔離,其蘊涵著統治者的意識形態,即限制與社會底層階級的接觸。特別是板球運動,被英國人視為國家的一個象征,板球的重要性及其蘊含的價值觀被19世紀的政治家、哲學家、傳教士和詩人自由表達,在詩歌、小說甚至流行音樂中頻繁出現,成為盎格魯—撒克遜人宣稱文化至上的表現。當然,新式體育運動并非完全表現為精英性質,它最初被認為是工業革命的產物。隨著工業化持續深入,生產力的發展帶來工人階級工資收入的提高和閑暇時間的增多,使他們既成為體育的參與者,又成為觀看競技比賽的主要群體,大眾體育市場的形成使英式體育具有更廣泛的適用性。“在19世紀的最后三十年,英語國家體育的巨變幾乎如工業革命一般,從消遣娛樂發展到專業運動員和創辦人的邊緣性商業活動,再成為極為流行、觀眾人數眾多、經濟規模達數百萬的娛樂行業。橄欖球、棒球和板球已不再是一個階級或一個區域的興趣,而是整個國家和所有人口的興趣”。現代體育被英國人看做“世俗的宗教”,是其社會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形態。

在英帝國海外殖民中,現代體育與其文化擴張和治理模式密切相關。帝國的殖民與治理不僅依靠英國強大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實力,而且需要眾多文化力量來維持,體育運動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尼爾·弗格森指出:“當英國人統治一個國家,或者僅僅通過軍事和金融力影響當地政府時,他們也在有意識地傳播著英國社會與眾不同的特征。其中比較重要的包括:英語、英式的土地使用期限制度、蘇格蘭和英格蘭式的銀行業、法律、新教、團隊體育、政府權力有限的‘守夜人’國家、議會體制和自由的觀念。”其中,“團隊體育”無疑是重要的媒介之一,在19世紀逐漸傳播并滲透到殖民地,影響著英帝國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生活。因此,“不管人們怎樣把帝國主義理論化,也不管人們是否強調把殖民主義本身或這個時代的其他現象,如資本主義發展、工業化、城市化甚至反殖民的民族主義等作為理解帝國主義的最重要因素,顯然,殖民者對體育的傳播和他們的文學與藝術傳統的影響一樣,是文化帝國主義的一個方面”。在整個19世紀甚至20世紀初,現代體育是英帝國文化治理策略的關鍵要素,它建立在英帝國權威、權力與社會等級之上,有一套完整的規則體系,是英國人身份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可以傳播至英帝國任何地區,在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中發展起“共有”的體育傳統,維持帝國的穩定。

二、現代體育在英帝國的傳播

現代體育的傳播是英帝國最常見的文化現象之一,從整體上看,它與殖民帝國的構建和世界市場的開拓相同步。在帝國主義框架下,現代體育遵循著殖民時期的貿易與政治控制的路線,進入世界諸多角落。然而,英式體育在向外輸出中,體現出鮮明的時段性特征。英帝國崛起時,傳統體育已伴隨英國人的海外殖民及移民浪潮以不自覺的方式傳播到早期殖民地,英國移民的“英格蘭屬性”發揮著主要作用,尤以在北美殖民地為最。此時,英式體育與英國國內娛樂項目大同小異,較為傳統、血腥和低俗。19世紀以后,英國體育的傳播無論在目的上還是范圍上都有明顯改變,且越來越成為灌輸帝國主義思想的工具。它是英帝國文化擴張與治理模式的組成部分,從僅作為英國人社交、娛樂的活動到納入殖民地精英群體的生活之中,再到統治者有意為之的行為,體育在殖民地不斷得到推廣,構成了英帝國共有的文化傳統。從傳播范圍看,現代體育不僅滲透到英帝國實際控制的廣大殖民地,而且在以阿根廷和巴西為主的拉美國家,也充斥著各類英式體育項目。至20世紀初,英帝國已經將具有英國屬性的“現代體育”鑄就成世界性的運動項目。

在英帝國早期,英國國內土地壓力與宗教矛盾迫使人口大量遷移,而持續的殖民擴張使海外從屬地區不斷吸收本土過剩人口,17世紀或許為英國首個人口向外移民多于向內移民的世紀。18世紀英國人依然在帝國內尋找機會,北美殖民地為眾多移民提供了生存空間。據統計,從1715—1750年間,北美殖民地人口從40萬增至125萬,到1763年已達到200萬。英格蘭裔居民構成當地人口的主體,他們眷戀“古老歐洲”的生活與行為,將具有英國特色的建筑、服飾和體育運動傳播至此。在傳統體育中,賽馬是最先引入殖民地的運動之一。這一方面由于賽馬與英國地方紳士及上層階級聯系緊密,他們不僅投資日益商業化的賽馬大會,而且將其看作社會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賽馬與賭博的結合能夠吸引不同群體參與,為他們帶來狂歡與幻想贏得大獎的欣喜。“賽馬在南部上層社會擁有眾多的愛好者……在較大的城鎮,賽馬的跑道略好。馬里蘭的安納波利斯從18世紀初開始,每年9月舉辦賽馬會,成為海濱地區的一大盛事。查爾斯頓也是一個賽馬之都,賽馬跑道很多。年輕時代的喬治·華盛頓頗好此道,是這種賽馬會的常客”。

北美殖民地流行的板球、保齡球和拳擊等項目同樣源于英國,即使在美國革命時期,這些項目也非常受歡迎。1778年5月4日,一位駐扎在福吉谷(Valley Forge)的士兵在日記中清晰地記錄了華盛頓與軍隊士兵一起進行類似于板球的運動。殖民地下層人民聚集在旅店和酒館等地方,進行斗雞、擲骰子和九柱戲,儼然英國普通民眾參與傳統體育的模式。在北美殖民地,傳承于英國的“娛樂活動同樣體現了階級、種族和性別的分野。從事打獵、釣魚、喝酒、賽馬和斗雞等活動的人,社會地位大體接近,往往形成比較固定的圈子,窮人、婦女和黑人都不能參與。有許多社會性的娛樂乃是白人男子的特權”。早期英國體育的傳播并不是統治者“有意栽花”,而是“無心插柳”的結果。顏紹瀘、周西寬:《體育運動史》,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 320頁。體育運動的傳播尚處于自發階段,體育中沒有嚴格的規則、組織機構、專門的等級及特定的時間或地點,除賽馬和斗雞外,觀眾對比賽結果很少關注。

進入19世紀,持續的殖民征服直接拓寬了英帝國的地域范圍,也為現代體育的傳播奠定了遼闊的空間基礎。板球運動充分反映了這一進程,“哪里插著英國國旗,哪里就有板球運動,板球的地理分布、傳播與殖民擴張相契合”。在印度,第一場被記載的板球比賽出現在1721年古吉拉特邦的東印度公司;澳大利亞第一場有組織的板球賽事距其成為英國殖民地不到20年;1806年,巴巴多斯成立圣安妮板球俱樂部;兩年后,南非《開普敦公報》提到兩支英國板球隊上演精彩的對抗比賽。“哪里只要有20多個英國人,哪里就會出現板球運動”。即使在直布羅陀地區,英國士兵也在休閑時舉辦板球比賽。

同時,在帝國殖民地與自治領城鎮建立起的諸多體育俱樂部,最初僅作為統治者社會生活的特征及專屬權力,用以與殖民地居民相隔離。板球運動員以考究的著裝和具有象征性的儀式,保持著統治者的優越感,同時,他們對體育的參與可以調節身在異鄉單調的生活,并使新移民融入殖民社會的小世界之中。對于喜歡體育運動的英國人來說,“無論身在何處,我們的人民都喜歡我們的體育運動,這是帝國自然性的一種有益表達”。

19世紀30年代以后,板球逐漸傳播到印度土著精英群體之中,他們對體育的參與和熱情助推了英式體育在印度的持續傳播。第一個打板球的群體是孟買的“買辦階級”,即以拜火教徒為中心的宗教式族群,他們通過與英國人在商品貿易和服務方面的合作,獲取巨大經濟利益和社會財富,屬于較為西化的群體。“買辦階級”對英式體育的共同參與可以被視為其與英國統治者加強聯系的方式,以尋求并提升社會階層的流動。1848年,孟買成立了印度本土的第一家板球俱樂部,即“東方板球俱樂部”,在其后的20年里,孟買先后成立了30多家板球俱樂部,并以英國總督、政治家及羅馬諸神的名字為俱樂部命名。拜火教徒對板球的參與很快引起印度次大陸其他群體對板球的熱愛。1866年,印度教徒成立“孟買聯盟”板球俱樂部,成員多為帕布(Prabhu)種姓的年輕人。1883年,第一家穆斯林板球俱樂部成立。隨后,板球在南部港口城市的天主教徒、葡萄牙人統治下的果阿地區及孟買的猶太人中間不斷傳播。板球在孟買獲得了真正的吸引力,每周都有數十場板球比賽在獨立廣場舉行。1877年,印度拜火教精英群體成立的本土板球隊第一次被邀請與歐洲人組成的孟買板球俱樂部進行比賽,最終形成著名的孟買四角杯聯賽,即歐洲人、拜火教徒、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球隊之間的比賽,這些比賽進一步推動了板球在殖民地的傳播。板球在印度的普及使殖民地出現了很多專業的體育出版物,它們報道相關體育比賽,刊登統計數據。

在某種程度上,現代體育的海外傳播也是英帝國統治者及精英群體有意為之的行為,如曾被賦予眾望的馬里波恩板球俱樂部,主要承擔著組織英帝國殖民地板球巡回賽的職責。俱樂部的性質還體現在其成員的社會背景上,成員大多由統治集團官員組成,成員補充與換屆通過提名完成,俱樂部的政策制定主要由少數人控制。在19世紀末,很多議會議員是俱樂部成員,包括喬治·漢密爾頓勛爵、哈里斯勛爵和愛德華·斯坦霍普等,他們是板球運動員,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帝國主義者。馬里波恩板球俱樂部被英帝國所有板球運動員視為最偉大、最受尊敬的權威機構,是板球領域的“梵蒂岡”,控制和仲裁英國及帝國范圍內的板球運動。哈里斯勛爵在擔任孟買總督期間熱情地支持體育運動在印度的傳播,將其作為一種統治工具。1905年,他在南非板球運動員年會上宣稱,板球不僅是一場比賽,而且是具有教育意義的偉大媒介,他很欣慰板球在南非取得主流運動項目的地位。兩年后,他又發起澳大利亞、英國和南非之間的板球巡回賽,并商定管理三方間板球對抗賽的規則。

英國現代體育的傳播既與殖民帝國的構建相伴隨,又因自由貿易和對世界市場的開拓傳播到以阿根廷為代表的拉丁美洲地區。在帝國主義推進過程中,英國新興的工商業資產階級成為主要實踐者,他們在追求世界市場的同時,也不斷輸出相應的文化理念和體育運動。“如果貿易跟隨帝國主義的旗幟而來——這也是帝國主義支持者的一貫做法——帶著球的人也就不遠了”。古特曼強調:“英國海軍的強大力量打開了世界市場,企業家隨處可見,曼徹斯特的經濟和文化影響力遠遠超出了倫敦政治控制的范圍,曼徹斯特最喜歡的運動是足球。”1867年5月,英國人宣布成立布宜諾斯艾利斯足球俱樂部,這是阿根廷足球歷史上的標志性事件。亞歷山大·沃森·赫頓(Alexander Watson Hutton)將體育引入阿根廷學校課程,建立足球俱樂部。1893年2月,赫頓創建阿根廷足球協會,它是南美洲歷史最悠久、也是歐洲以外最古老的足球協會之一。查爾斯·米勒(Charles Miller)則是英式足球輸出到巴西的核心人物。1894年,米勒從英國帶回足球協會印刷的規則手冊和一個足球,激起巴西人對足球的熱情。10年以后,米勒談及足球在巴西傳播的新潮,“你們將會很驚訝地聽到,足球已成為這里風靡的運動。光是在圣保羅市就有不下六七十家足球俱樂部……每場聯賽總會有兩到三千人到現場觀戰,但決賽就會有6000人……在過去的12個月中,這兒賣出了2000多個足球:在這兒幾乎每一個村子都有一家俱樂部”。足球為巴西人營造起頗具特色的公共空間,鑄造起桑巴舞者的足球王國。

現代體育在英帝國的廣泛傳播與其自身影響力密切相關,它的向外傳播與滲透并不總是出于高尚的動機,而是源于帝國對外擴張的特性。18—19世紀,英國持續的大規模移民浪潮、帝國主義擴張和追求新市場的商業貿易逐漸盛行,使英國人覺得他們在不經意間就征服和殖民了世界上二分之一的領土和人口。英國的殖民與擴張是現代體育向外傳播的直接動力。遷徙和定居世界各處的英國人將國內日益普及的板球和足球等運動項目不斷輸出,移民式擴張成為體育運動最有效的傳播模式;驚人的地理擴張給世界帶來強烈的沖擊,在帝國疆界向外推進時,體育運動緊跟殖民擴張步伐,波及范圍不斷擴大。對商業利益與貿易特權的追求使英國人的資本和技術傳播到整個世界,與之相應的是文化理念的輸出和體育運動的持續傳播。至20世紀初,英國依靠帝國影響力,通過多種路徑使體育運動在帝國范圍內持續傳播,并借此將道德觀念與帝國意識形態擴散至各個殖民地,對英帝國的海外殖民、統治及管理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現代體育在英帝國的功用

現代體育的傳播與英帝國殖民擴張的車輪齊頭并進,被傳播到帝國最遙遠的角落,在帝國統治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被統治者視為一種道德隱喻、政治象征和文化紐帶,是英帝國重要的精神輸出載體。現代體育的傳播對英帝國具有諸多功用,它不僅是英帝國殖民征服和實施統治的重要基石,而且是維系英帝國穩定的重要力量和文化紐帶,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維多利亞時代的公學和高校的體育教育強化了英國人為帝國服務的意愿,塑造和培育了帝國優秀的管理者,使他們走向馬德拉斯、開普敦和墨爾本等殖民地。19世紀30年代,一種崇尚體育教育的思想逐漸發展起來,為帝國的擴張與鞏固奠定了基礎。皮埃爾·德·顧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指出:“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期間大英帝國不可思議的對外擴張和空前強盛,很大程度上都應歸功于這一教育制度。”公學中的體育教育不僅使學校中的男孩保持身體健康,塑造勇敢、團結的男性氣概,而且強化了他們為帝國服務的意識,學會履行職責。很多公學的校歌包含著體育運動和為帝國服務的詞匯,建立起有力的共生關系,鼓舞著英國學生在畢業后為帝國服務的強烈意愿。例如,哈羅公學的《三米》(Three Yards)、《十月》(October)、《積極比賽!》(Play up!)等校歌都滲透著為帝國服務的意識。《四十年》(Forty Years On)由愛德華·鮑恩(Edward Bowen)作詞,反映了他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對公學的感情和對帝國的情結:“畢業已有四十年,猶記我們唱的歌。……上帝讓我們保衛帝國和參加運動,無論是嚴肅的還是有趣的……為無畏的人而戰,為渴望的人而奮斗,二十年、三十年和四十年。”據統計,在1874年至1876年期間,哈羅公學學生畢業后為帝國服務的比例從34%上升到38%,隨后20年保持在37%;伊頓和拉格比公學學生為帝國服務的比例與之類似,切爾滕納姆公學的學生選擇去殖民地公職機構工作的比例最高,而且非常穩定,在1874—1876年期間,有61%的畢業生在殖民地擔任公職,十年后略有增加,達到68%,其后十年則達到69%。

在整個19世紀甚至20世紀中期以前,分布在英帝國廣大范圍內的公職人員是帝國穩定、有序運轉的重要因素,對他們的家庭與階級出身、教育模式,以及傳統價值觀和服務精神的深入分析也能夠看出現代體育對其產生的影響。事實上,在選擇殖民地行政官員時,身體上的優勢與天賦也被考慮在內。據統計,在蘇丹政治事務部被任命的300多名英國高等學校的畢業生中,不少于93人——大約每3人中就有1人——是牛津或劍橋大學的校隊運動員。有職員回憶說:在一次出差旅程中,有7位公職人員坐在1節車廂,而他們能被選拔進入公職系統的共同點在于熱衷體育、保持著一項體育記錄,且身體健康。德國人對英帝國的公職人員所擁有的體育優勢也非常推崇,“英帝國中的公職人員不是書呆子,他們往往具有堅強的性格和充沛的體力……我們常常羨慕他們完成任務的能力,特別是在帝國的管理與運作方面,而這種能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們對體育的熱衷”。

18—19世紀,英國已逐漸發展為世界強國,其原因之一得益于英國的體育教育。“今天英國學校中的男孩是明天的政治家和管理者。他們手中掌握的是英帝國的未來,愿他們證明他們自己能夠承擔應有的責任……做出巨大的努力,贏得偉大的勝利!”19世紀90年代,作為牧師、學者和堅定的帝國主義者,詹姆斯·韋爾頓也強調:“體育運動在很大程度上創造了英帝國。英國人在智力、工業、科學或者戰爭裝備等方面并不優于法國人或德國人。那么,英國人的優勢是什么呢?正是體育運動帶來的健康和優秀品質使他們與眾不同。比如勇氣、精力、毅力、自制力、紀律、合作和團隊精神,這些都是在板球或足球運動中塑造的成功品質,正是這些優秀品質使英國人在和平或戰爭中贏得勝利……在英帝國歷史中,英國的統治權歸功于她的體育運動。”可以說,體育運動是英帝國殖民與擴張進程中的重要基石。

其次,現代體育作為治理媒介,是英帝國實施殖民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體育運動,英國人能夠更好地治理殖民地,攫取控制權。19世紀,英國殖民者對體育的熱情使狩獵和板球等運動在帝國殖民地廣泛普及,大量報刊和書籍不僅記載關于各類體育項目的比賽規則和著裝,而且也記載了關于遵守社會規范與帝國秩序的內容。

狩獵是英帝國早期殖民者最主要的一種活動,將體育和征服整合在一起。英帝國一旦征服一片殖民土地,大型的狩獵便將上演。這時的狩獵不再僅僅表現為狩獵者簡單的英雄主義,而是變成殖民者炫耀昂貴武器裝備和進行殘忍屠殺的象征,以此建構所謂偉大的白人獵人形象。“歐洲人無疑在海外殖民地延續了貴族狩獵的傳統……他們狩獵的目的是展現自己發現、調用和組織資源的能力,并以此來宣傳自己在鄉野地區的卓越管理技術;最后,狩獵活動成了一種野外公開的劇院,人們可以在其中檢驗、證明和贊賞英勇的行為”。狩獵是英國統治者與殖民地建立聯系、維護殖民秩序的運動之一。為更好地實施治理,英國殖民者往往使殖民地土著精英加入狩獵之中,以此保持彼此的良好關系。例如“在印度,獵虎成為鞏固英國殖民者與本地諸侯之間聯盟的一種方式,兩者的聯合對英屬印度的穩定是不可或缺的。一位印度土邦主和一位殖民政府的高官很難有太多共同語言,但是,他們卻可以在狩獵這一生活方式上找到志趣相投的話題”。

板球是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殖民者傳播到殖民地的最理想的運動。1857年的印度兵變是整個帝國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對英國統治者而言,這場叛亂動搖了帝國日益增強的自信心。于是,他們試圖打造親英的殖民地精英階層,使土著融入英國人的生活之中。體育運動則是整個計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他們認為選定的親英群體如果能接受板球比賽及其規則規范,就可以承擔一定的政治責任。為此,英國人引進了一種有生命力的機制:體育俱樂部。最初,建立俱樂部是為了給殖民地職員提供英式的娛樂活動,后來它成為殖民者和被殖民者文化共生的地方。土著中的上層人物被吸納為俱樂部成員,英國殖民者教導并希望他們順應英式體育和英國的生活方式。在印度,最具影響的板球手是庫馬爾·什里·安吉提斯基(Kumar Shri Ranjitstinhji),他被英國人賦予很多標簽,被認為是板球歷史上最杰出的擊球手之一,號稱為板球界的魔術師。他代表英國參加板球比賽,也代表著印度當地大多數精英的身份立場,印度王公們支持板球,為的是與英國統治者為伍。這種現象說明,那些遵循英國體育規則的非白人板球運動員,會受到祝賀和表彰。因為他們

有“很好的判斷力”,能夠認可英國人的優越性。

那些非白人種族者接受英國人的板球運動和價值觀念,則被認為是具有一定優越性的證明。

現代體育在阿根廷的傳播及英國的文化影響力,使兩國之間聯系密切。在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阿根廷并非英國殖民地,英帝國與阿根廷的聯系不是通過政治與征服,而是通過金融資本及體育文化,英國進而牢牢控制著阿根廷的經濟命脈。體育史學者曼甘指出,如果在19世紀下半葉沒有英阿文化上的共融,英阿經濟的緊密性則會另當別論。英國人以體育為媒介的文化滲透,對阿根廷人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得到阿根廷精英階層的廣泛接受,有助于阿根廷“親英”意識的增長,以此維護兩國共有的利益。如1861年一段鐵路修建完成后,阿根廷一位領導人宣稱:“世界上部分國家擔負著改變和教化其他民族的使命,英國無疑是最突出的代表……英國是我們最好的朋友。”英式現代體育吸引著阿根廷人不斷模仿,板球、橄欖球和馬球等運動在阿根廷社會得到持續傳播,足球更是發展為全國性運動。現代體育在阿根廷乃至整個拉丁美洲的傳播,主要由英國人完成,無論這些運動發生多大變化,它們都被視為英國人的遺產。

最后,現代體育也被認為是將英帝國各部分聯系在一起的黏合劑,維系著英帝國及英聯邦的穩定。“在民族國家中,通過各種符號來建立認同感,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因素。而認同感的構建對帝國而言,其重要性至少不在民族國家之下。帝國可以利用它來替代那些相對薄弱的融合力量,發揮功能性作用”。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帝國對體育運動的宣傳和利用及各類體育賽事的舉辦,使體育在帝國框架內傳達一種統治的合法性。其中,以板球、橄欖球、賽艇及田徑運動等項目為主的巡回賽,日益成為英帝國文化生活的常見元素。

1861年,英國一支板球隊第一次訪問澳大利亞,引起殖民地社會的普遍興趣,墨爾本兩份日報和一份體育周報爭相報道:生活在澳大利亞的人,在他們所有的感情和娛樂上,基本上都與英國保持一致;在澳大利亞,他們依然對母國的體育運動及所展現的男子氣概保有熱愛。近20年后,當澳大利亞板球隊訪問英國時,哈里斯勛爵宣稱:“板球運動使英國和殖民地團結在一起,它比多年的有益立法所起到的作用更大。”

19世紀末,以哈里斯勛爵為代表的帝國主義者宣稱:“政治家們以諸多條約、公約制定宏偉的計劃來維系我們和我們的殖民地……但是,我們認為加拿大賽艇隊員對泰晤士河畔亨利鎮的訪問,會超越那些數量眾多的外交與貿易協議,能使我們與同胞更好地聯結起來。”1902年冬,英國板球隊開啟在印度和緬甸的巡回比賽,塞西爾·黑德勒姆說,這是帝國統治最有益的影響之一,它融合起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遠比僅僅去學習莎士比亞的戲劇和麥考利的一篇文章更有價值。

英式現代體育的傳播及巡回比賽的開展,使很多英帝國主義者和帝國公職人員認同體育運動在英國與殖民地間發揮著一定的效用。現代體育作為一種公正和友善的媒介,比很多商業條約或政治條約更能發揮作用。英國人用球棒、板球和橄欖球進行的互訪對于維持彼此的關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英國橄欖球聯盟的高層管理者羅蘭德·希爾(Rowland Hill)表示,現代體育巡回賽對英帝國有巨大的價值,它將母國和海外殖民地緊密團結起來,對帝國的穩定有重要意義。《圣詹姆斯報》(St.James’s Gazette)則指出:“整個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心中都有一種對運動的熱情及對競爭的強烈喜愛,我們已經習慣了澳大利亞板球運動員和加拿大足球運動員的來訪,即使在英國僅停留一段時間的殖民者,也絕不會錯過一場德比(賽馬)或一場劃船比賽。帝國的穩固與強大需要民族的聯結,需要以商貿作為紐帶,更需要一些體育賽事凝聚起‘心的紐帶’。”

20世紀初,體育運動作為一種文化紐帶仍然具有相當大的力量,它通過多種途徑傳達了共同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進而將帝國權力與多數有影響力的殖民地聯系在一起。這種文化統一最具象征意義的表現形式是英聯邦運動會。關于英聯邦運動會的理念與設想,早在19世紀末便由約翰·阿斯特利·庫珀(John Astley Cooper)提出的“泛不列顛節”(Pan-Britannic Festival)加以展現,他試圖以英國民族文化、工業成就和體育運動三個領域為基礎設立一個慶祝節日,號召帝國殖民地與自治領及其他殖民地共同參與,以實現帝國更真實、更緊密的結合,推動英帝國主義事業發展。其中,庫珀將板球、劃船和田徑等運動納入進來。他認為,共同的感情是每個人做事的重要動機,而熱愛體育是英國人的特征之一,在成為政治家、軍隊士兵甚至是商人之前,英國人都曾在公學中接受體育教育,是一個熱愛體育的民族,共有的愛好將聚集起澳大利亞、南非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英國人,提醒大家同屬于一個民族。在足球運動場上,對共同愛好的追逐與喜愛使樂觀的人感到滿意,他們認為無論在政治上發生什么,他們所具有的英國精神是永恒的。庫珀指出,通過體育的接觸,帝國中的青年人相遇,促進彼此團結,“泛不列顛節”可能為帝國與殖民地間更緊密的政治鋪平道路。同時,他向帝國以外的國家傳遞出“非侵略性的”思想,進而維系帝國的穩定與未來。1891年底,“泛不列顛節”中的體育運動在帝國范圍內被積極接受。英國國內的大量報紙、周刊及殖民地報紙都進行了大力宣傳。“泛不列顛節”的理念不僅在各國運動員和教育家中,而且在海內外的政界人士中受到青睞,成為一股博愛的力量。

盡管“泛不列顛節”最終受制于個人能力、計劃缺陷及奧運會的沖擊而遭受挫折,但庫珀的先見之明與“泛不列顛節”的核心思想得到延續。“在1930年第一屆大英帝國運動會及英聯邦運動會中都得到了考驗。作為英帝國的遺產,英式體育成為英聯邦最重要的紐帶之一”,是英國與前殖民地之間保持友好政治聯系、凝聚在一起的媒介,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即使二戰后的非殖民化時代,英帝國的許多前殖民地仍屬于英聯邦成員國,英聯邦運動會是這些國家間的盛大聚會,體育運動使英國能夠以更友好的方式施加影響。作為重要的交流平臺,以體育運動聯結起來的運動會有效維系了英聯邦的團結,不僅帶動英聯邦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協同發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強了英聯邦在國際上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結 語

在現代世界歷史中,文化治理的策略常常沿著與政治和經濟相聯系的軸線向前推進。在18—19世紀,現代體育在商業規則與工業革命中誕生,并契合了英國中產階級領導的資本主義新秩序。他們重新詮釋了現代體育的價值,塑造了標準、公平競爭和普遍適用的原則,賦予現代體育以帝國的道德規范,并使其在帝國空間內得到極大的普及。現代體育的傳播與英國強大的影響力相關聯,通過帝國統治者搭建的多種傳播路徑,遵循殖民時期政治控制與貿易擴張的路線,傳播到世界多個角落。作為共有的想象與記憶,現代體育在英帝國時期承載著諸多功用及一整套文化和意識形態上的意義,發揮了重要作用。現代體育不僅是英帝國擴張與統治的重要基石,而且是維護英帝國殖民統治的工具及加強帝國團結的文化紐帶。

現代體育在英帝國時期意義重大,但其傳播與向外輸出具有明顯的侵略性、不平等性和殖民主義色彩。英式體育不僅對原有殖民地諸多傳統運動構成災難性沖擊,而且極力壓制非西方國家體育話語權的表達,體現了帝國中心與邊緣國家在權力上的不均衡。在20世紀民族主義興起的背景下,體育也成為殖民地國家表達民族訴求、尋求國家認同和提升國際形象的載體。例如,愛爾蘭創辦蓋爾運動協會,確立了復興和培育愛爾蘭民族傳統體育、保護愛爾蘭語言和文化的宗旨,以抵制英式體育的滲透。印度通過板球本土化,將其作為非暴力手段挑戰英國人統治,成為表達自我身份的工具。現代體育作為英國引入殖民統治和支配帝國文化的關鍵紐帶,與帝國主義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相互交融,是理解英帝國對外征服及其與殖民地關系的典型視角。現代體育后來也成為殖民地抵抗并反對英國統治的重要媒介,激發著殖民地人民對民族統一的強烈訴求。

The Diffusion of Modern Sports around

the British Empire and Its Function

YANG So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62,China)

Abstract:The strategy of cultural governance was a key element of the colonization of the British Empire and its rule.In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the British invented a new form of sports in line with modern society,and gave them cultural standards and ethics.Modern sports are driven by the expansion of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ntinue to spread through various propagation paths.They have built a “shared” sports tradition within the Empire,showing the expansion of the Empire and the growth of colonial power.Modern sports is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of the British Empire which has strengthened the consciousness of public school graduates serving the empire and cultivated excellent empire managers and heirs.At the level of maintaining the British Empire,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modern sports expresses a sense of legal domination and colonial loyalty to the empire,and is a cultural force and bond that affects the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As a heuristic instrument,modern sports has a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to the British Empire,which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lonial expansion,governance,physical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Key words:British Empire;modern sports;sports diffusion;governance model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婷婷| 久久青草热| 国产91在线|中文| 99视频国产精品|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在线看AV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99热最新网址| 国产农村1级毛片|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亚洲床戏一区| 国产一级毛片yw|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色综合婷婷|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色综合婷婷|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99热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手机看片1024久久精品你懂的|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www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基地| 久久综合干|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在线播放欧美字幕|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亚洲—日韩aV在线|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四虎亚洲精品|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思思热精品在线8| 成年人福利视频|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 91精品国产福利| 日本久久网站| 婷婷午夜天|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另类综合视频| AV网站中文| 欧美成一级|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靠逼视频|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精品三级网站|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久久亚洲天堂|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成人综合网址|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亚洲嫩模喷白浆| 成年A级毛片|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免费一极毛片| 日韩成人午夜|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四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