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湖南 岳陽)

畫家劉良武
劉良武,1977年出生于湖南瀏陽,原湘潭師范學院美術系畢業,后獲中南大學公共管理碩士,現供職于湖南省財政廳,系湖南省財苑書畫院首任院長,湖南省散文學會黨支部書記、副會長,湖南省省直書畫協會理事,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漫畫藝術委員會專業委員,湖南省楹聯學會會員,長沙市天心區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工作之余,筆耕不輟。藝術作品及事跡被《人民日報》海外版、《湘江文藝》《詩詞報》、新湖南等媒體發表和報道。
劉良武在瀏陽農村長大,父親是勤勞樸實的農民。村子處于丘陵地帶,村民們伴山而居,在田與地間勞作。鄉里有句老話叫做“男看田邊,女看布邊”,講的是通過對田地與布料的邊角處理能夠評價出男女的勞動能力。在劉良武的記憶里,他的父親在田里栽完水稻后總會在田邊上再種上一行豆子,每每稻子金黃時也就是豆子豐收的季節,父親告訴劉良武,田間肥沃,田邊也是極好的土壤,不栽種東西就浪費了,多花些心思勞動就多收些瓜與豆……
父親樸實的種植理念自小就影響了劉良武。如今的劉良武在某省直機關工作,每日在公務里繁忙,在有限的閑暇時間里,他也會像父親一樣閑不下來,于是便鋪紙研墨,揮毫盡興。拿他的話來說,就是時間太珍貴,多利用下也就多收了些“瓜與豆”。
劉良武的“種豆栽瓜”并非業余愛好,他是地道的科班專業,畢業于湖南科技大學美術學院,先后師從于水墨名家楊國平先生、書法名家胡紫桂先生。專業的教育為劉良武的藝路打下了扎實的根基,而豪爽的性格也讓他結交了不少藝術圈的好友,圈里但有新作新展,他一定會一睹為快、細心揣摩。此種交流讓他的藝術閱歷不斷豐富之余,也讓他自己的書畫家身份越來越被人熟悉。
在較長一段時間里,劉良武的山水畫受楊國平先生的影響較為明顯。在他的大學階段,楊國平先生彩墨交融、絢爛華滋的寫意山水給了劉良武極深的印象,同樣生長于山間鄉野的經歷,也讓他對楊先生筆下的“山野之氣”有著心有靈犀般的理解。有時他會將自己的山水新作呈楊先生過目,看到與自己早期創作高度相似的山水畫,楊先生不禁大笑,或許是從中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
寫意山水是中國經典的傳統藝術形式,入門容易出師難,跟隨楊國平先生的劉良武亦須歷經一次“得其神而忘其形”的艱難蛻變。他利用假期遠赴西藏,將自己置身于迥異于秀美丘陵的高山大川之間??囱┥轿《耄胁孛耧L情,回頭就創作了巨幅的西藏山水。這些筆墨氣勢磅礴、色彩跳躍耀眼的作品雖只是劉良武的階段性嘗試,但這一階段大幅度的轉型讓他擺脫了慣性思維的山水創作,開始了“我寫我心”的自由追尋。
因為空間與時間所限,現階段劉良武的山水畫多為小幅小景。這些山水可以理解為劉良武在城市里對大自然的向往,亦可解讀為他對家鄉風土人情的迷戀。他筆下的山是瀏陽老家環繞的山林,起起伏伏、連綿不絕;他筆下的樹或許是村口的老樹,年歲有加,仍吐崢嶸;那些放養的牛羊在畫里閑逸安詳,或許是劉良武內心世界寧靜平和的寄托。在筆法與技法上,劉良武的嘗試是多方面的,有時他甚至借鑒了版畫的刀法,以筆代刀,將一些農家屋舍畫出了綽綽光影,別有風味。在跟隨胡紫桂先生學習書法之后,他在線條上的表現開始初顯張力,為其筆墨增添了更多的韻致,也讓他在未來的寫意山水里多了一種個性化的可能性。
因為校友的緣分,我有幸見證了近些年劉良武在藝路上的探索,看到了這位業余時間創作的專業書畫家不斷地進步,感嘆其勤奮和癡迷,更欽佩其好學和明悟,每站在他一堆堆的新作之前,便恍如置身田野垅邊,看著他又多收了滿滿一季的“瓜與豆”。

云起疊山翠 國畫 劉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