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腹直肌分離是很多產婦在分娩后常見的問題。本期“醫學新進展”欄目中,廣東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的羅思等概述了產后腹直肌分離的高頻超聲特征及其與分娩方式相關性,并探討了分娩方式與產后腹直肌分離的高頻超聲特征之間的關系,可為準確評估和監測產后腹直肌分離提供一些參考。
近50 多年來,世界各國特別是工業發達國家,肺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南陽市中心醫院的白小航等采用安羅替尼聯合多西他賽治療TP/PD-L1 靶向化療失敗后非小細胞肺癌老年患者、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的王文燕等觀察了超前鎮痛技術對改善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患者呼吸功能及應激狀態的影響,均可以為肺癌的臨床治療提供一些參考。呼吸道與外界相通,全身血液均流經肺臟,故肺臟易遭受身體內外微生物的侵襲。病毒和細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最為常見。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江寧等分析了小劑量多巴胺對重癥肺炎患者康復進程的影響、聊城市第三人民醫院的辛亞男等觀察了乙酰半胱氨酸與布地奈德聯合霧化給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可為臨床提供一定參考。
甲狀腺疾病是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主要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炎、甲狀腺囊腫以及甲狀腺瘤等,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聊城市第三人民醫院的趙昌乾等探討了常規超聲聯合血清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水平診斷橋本甲狀腺炎的價值、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中醫院的朱林青分析了外周血微小RNA 表達與甲狀腺激素水平的相關性及對甲狀腺功能異常的預測效能,而泰安市中醫醫院的周良軍自擬“消癭湯”肝、脾、腎三臟同調辨治橋本甲狀腺炎患者,均在甲狀腺疾病的診治上提供了一下他們的見解。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一種感染性疾病,一旦感染若不經過治療則不會自行消除,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消化不良等常見胃腸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因此,抗幽門螺桿菌感染對預治胃部疾病至關重要。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的謝嘉欣在廣東省中醫院胃腸腫瘤中心刁德昌主任帶領的團隊指導下,系統評價了序貫療法聯合益生菌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效果和安全性,可為臨床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提供一些循證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