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瑋,畢經偉,薛 偉,田 軍,高 博,譚麗萍
(赤峰市農牧科學研究所,內蒙古赤峰 024031)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 屬菊科菊亞科向日葵屬植物,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耐鹽堿、耐干旱、耐瘠薄、適應性強的特點,在我國內蒙古、新疆、東北地區廣泛種植。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統計結果顯示,2019 年我國種植面積超過85.00 萬hm2,總產量240.00 萬t[1]。向日葵以其較高的食用價值和廣泛的用途,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和油料作物。
葵花籽是向日葵的果實,主要作為休閑零食及制作糕點的輔料,在全世界普及。葵花籽中富含綠原酸、亞油酸、甾醇、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有益于人體健康。我國有嗑食葵花籽的傳統習慣,是食葵的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國[2],2013—2014 年度,我國的葵花籽消費總量為191.1 萬t,而在2019—2020 年度,則猛增至307 萬t;其中,食用葵的消費量從156.3 萬t 增至216.0 萬t[3]。近年來,隨著向日葵產業的迅速發展,不同品種和質量的葵花籽由于品質的區別,價格也存在較大差異。人們對葵花籽的外在感官及內在品質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需要注重提高向日葵的綜合品質,以適應市場需求。
與其他食品相同,葵花籽的品質是一種復合評價因子,由產品外觀和許多內在因素共同構成,主要分為感官品質和營養品質[4]。感官品質是指可以通過人的視覺、嗅覺、觸覺和味覺進行綜合評價的品質特性,葵花籽的營養成分及營養品質已有較多相關研究[5-6],但對于其感官品質的評價尚未見報道。
食品感官評價是食品綜合質量評價的一種重要方法,是由食品感官評價者通過各種人體感知渠道(如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等) 對其屬性做出綜合評價的系統分析方法[7],能夠比較完整、全面地描述食品的感官特征。因感官評價一般采用評分法,許多數據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和模糊性,導致評價結果具有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和局限性。
模糊數學綜合評價法以模糊數學的隸屬度理論為基礎,對由多因素制約的食品感官品質做出總體評價,可量化一些不易定量、邊界不清或是不能準確描述的因素,避免受到人為主觀性影響和不確定性,并且能較為全面地反映食品感官的各項信息,提高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客觀性[8]。近年來,模糊綜合評價法在果蔬營養品質、食品配方工藝優化評價等方面應用較多[9-14],但在葵花籽感官品質評價方面的研究尚無相關報道。
6 份當年收獲的食用向日葵籽實,均由赤峰市農牧科學研究所提供,經初步篩選,剔除蟲蝕、干癟籽粒,清洗后晾曬0.5 h 瀝干水分。經由微波爐烘焙至熟,不添加任何調味品。
由10 名品評人員組成評價小組,按照葵花籽品質評價標準對6 份葵花籽樣品進行評定(評定標準見表1)。評價前要求品評人員充分了解各種感官評價指標的含義和評價標準。在評價過程中,評價人員需保證客觀公正,各樣品評定之間要用清水漱口。樣品評價后,對評價結果進行統計分析[10]。

表1 葵花籽感官評定標準
葵花籽感官評定標準見表1。
6 份葵花籽樣品,依次進行編號,分別為S1,S2,S3,S4,S5,S6, 得到評價對象集S={S1,S2,S3,S4,S5,S6}。
因素集U={u1,u2,u3,u4},其中u1表示形態,u2表示色澤,u3表示氣味,u4表示口感,即U={形態,色澤,氣味,口感}。
評語集V={v1,v2,v3,v4},其中v1表示優,v2表示良,v3表示中,v4表示差,即V={優,良,中,差}。
根據形態、色澤、氣味、口感在葵花籽感官評價中的作用,可采用強制決定法來確定各因素的權重。評價權重集A={a1,a2,a3,a4}。將形態30%、色澤20%,氣味10%和口感40%作為權重系數的分配依據,形態、色澤、氣味、口感的權重系數分別為0.3,0.2,0.1,0.4,總和為1,即權重集A={0.3,0.2,0.1,0.4}。
模糊關系綜合評判集:
式中:Y——葵花籽感官指標綜合評定結果;
A——權重集;
R——模糊矩陣。
按照制定的感官評價方法和標準,10 名感官評定人員對6 份葵花籽的感官品質進行評定。
6 種葵花籽感官評定結果見表2。

表2 6 種葵花籽感官評定結果/分
由表2 可知,根據感官評定結果,10 名評定人員認為葵花籽S1形態優的有2 人,良的有4 人,中的有2 人,差的有2 人,則得到U1=(0.2,0.4,0.2,0.2);同理,U2=(0.6,0.2,0.2,0),U3=(0.5,0.3,0.1,0.1),U4=(0.4,0.2,0.2,0.2),把得到的4 個因素的評價結果組成一個矩陣為:
同理,
對矩陣進行模糊變化,由模糊關系綜合評判集Y=A×R
同理,
將評價結果的等級優、良、中、差依次賦予分值90,80,70,60 分,將模糊變化后綜合評判結果的各個量,分別乘以相應的分值,并進行加和,可得出每個樣品的最后得分:
同理,可得H2=84.4,H3=77.4,H4=74.5,H5=81.5,H6=69.9。
因此,以上6 份葵花籽樣品的感官品質評分從高到低依次為S2>S5>S1>S3>S4>S6。S2和S5的綜合得分高于8 分,這2 份樣品被評價為優、良,綜合表現為籽粒長或長卵型,大小一致,寬、長適宜,畸形籽粒無或少;籽粒皮殼條紋無或少,光澤度較好,有香氣、無異味,口感好;S1、S3和S4綜合得分在7~8 分,這3 份樣品被評價為良、中,綜合表現為籽粒大小較一致,寬、長較適宜,有畸形籽粒,籽粒皮殼有條紋,光澤度較差,口感一般,香味較淡;S6的綜合得分低于7 分,該樣品被評價為中、差,綜合表現為籽粒寬卵形,不整齊,寬、長較適宜,畸形籽粒較多,粒色雜,皮殼光澤度差,霉斑或銹斑多,口感差,咀嚼性差。
以6 份熟制葵花籽為試驗材料,以色澤、形態、氣味、口感等為感官品質權重指標,利用模糊數學綜合評價法,確立因素集、評語集、質量因素權重集,建立模糊評判矩陣,應用模糊綜合評判法對這6份樣品的綜合品質進行了評分和排名,排名越高,說明綜合品質越優,反之越差。結果表明,6 份樣品中S2的得分最高,說明綜合品質最優;S6的得分最低,說明綜合品質最差。
在模糊數學綜合評價法中,權重的確定非常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最終的評價結果。研究根據強制決定法確定了各因素的權重,而在實際應用中,要按照不同年份的市場行情、消費者偏好及加工目標等方面要求對各因素給予不同的權重系數[10]。
食品感官評價具有多變性和復雜性等特點,其結果與評價人員的個人喜好、飲食習慣等因素密切相關,但在某種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對于同一類食品,感官品質中的某些指標(如葵花籽的外觀色澤、大小、硬度等) 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因此,應進一步建立健全葵花籽的綜合品質評價標準和方法,最大程度地摒除由人為主觀影響引起的評價結果的不確定性,保證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客觀性和準確性。
葵花籽的營養成分相關指標可由儀器測定分析得到。旨在探索建立一種感官評價的方法和模型,將模糊數學評價法和儀器分析方法相結合,對葵花籽進行更準確的品質評價,進一步完善葵花籽品質評價體系,為優質食葵品種的選育和篩選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