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福 劉虹宏

盛夏時節,走進太和北城中學,教學樓上一行“為學生想三十年”的標語格外醒目。“教學生三年,為學生想三十年,為太和教育想六十年”,這是學校自建校起就確立的教育理念。
歷經歲月洗禮,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批教育人勵精圖治,推陳出新,讓這所創辦只有十年的學校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不只教學成績令人矚目,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當地也是首屈一指,是老百姓口中真真正正的好學校。
廣闊平臺拓寬隊伍成長空間
教師隊伍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對北城中學這樣一所新建學校而言,人才的培養更是重中之重。一直以來,該校通過培訓、學訪交流、班子論壇、掛職鍛煉等方式,不斷培養親力親為、能征善戰、攻堅克難、能服于眾的班子團隊;通過目標引領、良性競爭、監督提醒,打造年級團隊;通過舉辦班主任培訓班、班主任交流會、班級問題診斷會、一對一幫扶等形式,打造班主任團隊;通過名師工作室、師徒結對、教研組長包保,打造教師團隊。
該校制定的“三六九”教師成長規劃:三年成為校級骨干,六年成為縣級骨干,九年成為市級骨干。指引教師一步一個腳印,在示范協作中共同進步。
北城中學校長陶建介紹,學校每周的集體備課,定人員、定主備人、定主評人,主備人把教學設計分發給本組成員進行說課,學科組成員針對主備人的教學設計提出自己的建議,進行二次備課,立足大單元,備精每一課。同時,強化分層次培訓,尤其是開展好對新入編教師和年輕教師的業務培訓班。此外,名師示范課、觀摩課、專題講座等豐富多彩的校本教研專題培訓會,高標準、高要求、高起點,快速提升教師學科專業素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自建校以來,該校一直堅持全員參與的周冠軍、月冠軍、年度冠軍評選。每周一個主題,周冠軍積分靠前的老師進行月冠軍評選,月冠軍靠前的教師,最終進行年度冠軍大比拼,通過多輪的業務競賽,推出了一批批名師,為學校的名師名校戰略提供了不竭動力。
該校還充分挖掘教師自身潛力,打通向上通道,引領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勇于挑重擔,善于迎接挑戰,善于挑戰自己能力范圍以外的領域,多嘗試“第一次”。
剛畢業的年輕老師徐玉玲、李亞楠、段嬌嬌等人,一到學校便接手班主任工作,在大家的幫助下,很快站穩了講臺,管穩了班級。同時,學校還引導年輕教師勇于爭取并珍惜每一次機會,力爭脫穎而出。該校的李冬冬老師,入職不到六年,通過自身的潛心鉆研和同伴的幫助,榮獲2022 年安徽省初中物理優質課大賽一等獎第一名。數學教師于少龍,入職不到四年,榮獲市、縣數學優質課大賽一等獎,并在去年代表阜陽市參加安徽省數學優質課大賽,榮獲二等獎。
多彩活動豐富學生成長體驗
為實現全面育人目標,建校以來,北城中學根據辦學定位及發展方向,精心打造了“六大八小”、小先生制、田園種植、社會實踐和家校共育五個特色活動,不斷豐富學生成長體驗。
該校堅持大處著眼,總體構思,抓實“六大活動”,即“大德育”“大課間”“大閱讀”“大寫字”“大社團”“大展示”。通過“六大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夯實學生聽說吹拉彈唱舞的才藝,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做的特長。與此同時,堅持小處著力,抓細“八件小事”,即動左手、做家務、練記憶、開講啦、學審題、品格言、寫日記和唱起來。通過“八件小事”,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
另一項特色活動小先生制,北城中學自建校起便開始滲透到教育教學各個環節,尤其是成為中國陶行知實驗學校之后,更是不斷拓展小先生的內涵和外延,堅持讓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讓學生一對一結對,一對一輔導,一對一檢測,一對一目標量化與評比。同時,每組一個小先生,每學科一個小先生,尤其是在課后服務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中,小先生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學校的田園種植體驗活動,尤其受學生歡迎。陶建介紹,學校利用新開辟的種植園,分給每個班級一塊地,讓師生合作耕種蔬菜、瓜果和莊稼,從平整土地、播種、澆水,到田間管理、采摘、收割,既實實在在開展了勞動教育,又讓學生體驗到勞動的艱辛收獲的快樂,形成尊重農民的意識和養成節儉的習慣。
與此同時,近年來,該校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拓展學習的外延,培養社會責任感。此外,學校歷來堅持家校共育,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合力。堅持問計于家長,問需于家長,問情于家長。
一項項特色活動、特色課程,真正踐行了“為學生想三十年”的教育理念和既讓學生考好試,又讓學生讀好書、健好體唱好歌、跳好舞的培養目標。“從北城中學走出去的學生,不僅成績優異,而且能力出眾,發展后勁十足,深受高中甚至大學老師的好評。”陶建表示。同時,北城中學的特色活動和課程極大彰顯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和辦學品牌,極大彰顯了北城中學教育教學質量的張力和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