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各行各業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國有企業在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增長的過程中發揮出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企業在經營運行的過程中,物資采購是極其重要的一項內容,供應商管理的方式以及效果直接影響著物資采購的結果。但是由于國有企業運營的過程中涉及的供應商比較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供應商管理的難度。作為國有企業,如何才能做好供應商管理工作就成了相關工作人員高度關注的話題。本文首先對當前國有企業供應商管理過程中的難點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然后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國有企業;供應商管理;難點分析;應對措施
國有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物資采購直接關系著企業的運營情況,在企業的運營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逐步發展,國有企業的管理模式也在逐步改進,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新時期社會對國有企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國有企業加強了對采購模式的調整。比如,近年來國有企業在物資采購方面的模式主要以集中采購為主,并且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集中采購規模也呈現出了逐年擴張的趨勢,隨著高科技技術在多個行業中的廣泛應用,國有企業物資采購與管理制度正在向著集中化、標準化和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國有企業在進行物資采購的過程中,完善的管理制度對提高供應商的管理效果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應用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國有企業的經濟收益,才能提高對供應商的管理水平。但是我們發現,大部分國有企業在物資采購方面只注重了物資采購能力,忽略了對供應商的管理,導致在物資采購時未能嚴格審核供應商的資質,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從而對國有企業的利益造成了損害,甚至對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造成了影響。
一、當前國有企業在供應商管理方面存在的難點?
(一)缺乏對供應商管理的意識?
目前,一些國有企業采購部門工作人員缺乏供應商管理意識,很多采購人員表現出了錯誤的觀念,認為供應商都會想盡辦法來與自己維護合作關系,并且日常生活中也會想盡辦法來維持這種關系,所以根本就不需要自己主動去對這種合作關系進行維護,更不會談及對供應商的管理,正是由于受到這種思想意識的影響,導致很多國有企業的供應商不能穩定、長期、友好地與國有企業進行合作[1]。其實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也是由于國有企業缺乏對采購人員的現代化管理,導致采購人員缺乏供應商管理的意識,對國有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關系缺乏正確的認識,尤其忽略了供應商管理對國有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導致國有企業與供應商無法建立長期穩定的關系。比如,國有企業采購人員在物資采購中只是由于某個項目或者某種利益與供應商建立了合作關系,在這種條件下建立的合作關系,雙方的信任度非常低,對于國有企業或者供應商而言,自身的利益都無法得到長期的保障,當合同執行過程中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時,雙方就會互相推卸責任,造成合同終止。對于國有企業而言,正常生產會受到影響,甚至只能在別的供應商處進行高價材料采購,導致國有企業自身生產延誤,生產成本增加,嚴重的還會引發糾紛。
(二)缺乏完善的供應商準入制度?
目前,大多數國有企業在供應商準入制度方面并不完善,甚至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或者標準對供應商的準入情況進行管理和限制,以文件形式下達對供應商準入資格管理的相關規定更是少之又少,正因為如此,大多數供應商在與國有企業合作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甚至出現收受賄賂、一句話就搞定等情況。在供應商管理方面,國有企業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文件或者明確的管理制度對其進行管理,導致供應商管理工作顯得比較混亂。國有企業供應商管理人員未能對供應商的資質、產品的質量等進行嚴格的審核,大部分工作流于形式,或者現有的供應商資質以及產品質量審核制度比較寬松,從而在供應商選擇方面混入了一些商業信譽比較差、物資質量未能達標以及資質不合格的企業,對國有企業物資采購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三)缺乏有效的供應商評估體系和標準?
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在管理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國有企業經營觀念依然顯得比較保守,尤其是并沒有將供應商選擇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重視起來,單方面認為國有企業只能根據自身需求去選擇供應商,但是忽略了供應商也有選擇供應企業的權利。大部分國有企業的規模比較大,在相關物資采購方面大多只是局限于生產性的物資采購,但是近年來,國有企業在進行物資采購中涉及的一些非生產性物資比例在逐年增加,面對多個供應商,增加了企業進行供應商管理的難度。正是由于國有企業在供應商管理方面缺乏一個完善的評估體系和評估標準,認為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物資生產以及供應任務就行,忽略了質量控制,甚至對國有企業的社會信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2]。
二、國有企業提高供應商管理質量的具體措施?
(一)增強供應商管理方面的意識?
國有企業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加強供應商管理,可有效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高效的供應商管理一方面能夠為國有企業物資質量做好保障,另一方面能降低國有企業經營成本方面的支出。所以,國有企業采購部門的工作人員首先要具備供應商管理意識,才能在工作中更加規范地管理自身行為,提高物資采購的效率,為國有企業穩定經營與發展提供保障。國有企業相關管理人員要加強對采購人員進行供應商管理意識相關知識的培訓,比如為采購人員提供專業的管理鏈培訓知識以及教育機會,其中涉及供應鏈戰略、供應商評估、供應商選擇、供應商績效管理等多個方面的知識,通過培訓及教育,使其能夠全面地意識到供應商管理對促進國有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國有企業采購部門在進行采購人員招聘方面,應選擇一些經驗相對比較豐富的人員,尤其是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具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員,這樣在進行供應商管理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準確地理解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也能更快地掌握供應鏈管理的具體方式。不斷增強采購人員供應商管理的意識,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友好的合作關系。國有企業相關管理人員要充分地發揮出自身職責,根據國有企業的具體情況不斷提高采購人員供應商管理的能力,為國有企業自身與供應商雙方的利益做好保障,促進國有企業與供應商的共贏。
(二)建立完善的供應商準入制度?
國有企業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供應商準入標準管理制度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也是企業物資采購環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對保證采購物資質量尤其重要。首先,國有企業采購部門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明確自身職責,相關管理人員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供應商準入制度,工作人員要各負其職,對供應商以往的信譽、物資質量以及資質等進行全面的審核,保證采購物資的質量達到相關標準要求。采購部門工作人員要加強對供應商資質的評估,進一步提高物資采購的效率,通過供應商資質的評估,選擇資質合格的供應商,降低國有企業經營風險。等供應商拿到國有企業的供給合同后,也要嚴格按照合同規定的時間進行產品的生產和供應,保證相關產品能夠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內送達,保證國有企業經濟收益。通過對供應商以往信譽的評估,選擇一些信譽可靠的供應商,遵循一定的原則,嚴格按照合同為國有企業提供相關產品,整個過程中均可遵照一定的道德規范,避免賄賂行為的發生。通過建立并應用完善的供應商準入標準,能夠幫助國有企業采購人員及時、準確地掌握供應商的實力以及其他相關資源的信息,根據企業的需求進行相關物資質量、供應商供貨能力的評價,從而降低國有企業生產物資方面造成的經濟損失。
(三)制定完善的供應商評估體系和標準?
國有企業在對供應商管理的過程中,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良好的供應合作關系,對提高國有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力水平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國有企業要將供應商的考核評估工作重視起來,詳細記錄與供應商的合作過程,待物資供應合作完成后,還要對供應商在整個服務過程中的表現、供貨情況、供貨質量等進行全面的評估。國有企業要嚴格按照供應商認證質量體系標準對供應商的供應質量進行全面的評估,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對供應商進行評估實際上也是量化供應商行動效率和有效性的完整過程[3]。標準比較多,比如是否滿足國有企業生產業務的需求、供應商的基礎、供應商的績效,供應商發現降低成本、降低風險以及持續改進的機會。國有企業要定期對供應商的物資供應能力進行評估,比如供應商所提供的產品的質量、為國有企業服務的風險、供應商是否能夠與國有企業形成一個互惠互利、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4]。國有企業可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供應商評估標準,比如除了物資交付時間、交付物資的質量、物資成本、財務狀況等,還要根據國有企業自身所采購的物資的種類、企業內部的采購流程等提出一些新的供應商評估標準,如,物資交貨時間是否穩定,是否按照合同中的規定進行物資交付,供應商在材料生產的過程中是否應用了先進的生產能力,供應商是否有產品自主開發、自主設計的能力等,通過收集相關資料,判斷供應商是否能夠滿足國有企業現在和未來物資供應方面的要求,根據分析供應商以往庫存的數據,對供應商正確供應商品的能力情況分析,還要對供應商在改進商品以及降低物資成本方面所實施的創新性策略和提出的改進性計劃進行評估,當然,還要評估供應商的組織管理情況,通過評估,讓國有企業自身以及供應商雙方都能夠意識到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5]。
(四)加強集中采購,為供應商公平競爭提供一個公平的平臺?
為了進一步提高國有企業供應商管理的水平,在物資采購方面應該加強集中采購,為供應商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最終采購模式的應用能夠實現集中化物資采購的目標,通過大批量采購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資的成本,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可降低生產成本的支出。比如,目前大部分國有企業在物資采購方面會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供應商的招標,整個過程公開透明,各個供應商之間能夠進行公平競爭,讓資質合格、實力比較強的供應商能夠有更高的概率獲得供貨資格,為物資質量做好保障。作為國有企業,在進行供應商選擇方面也應該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全面審核供應商的資質以及以往信譽,從而選擇最為合適的供應商合作伙伴。實際上隨著市場對物資需求量的變化,國有企業采購部門也要按照相應的計劃進行物資采購,在此過程中要嚴格把控采購的物資質量以及數量[6]。
(五)應用信息化技術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
國有企業在進行供應商管理的過程中還應該充分地應用信息化技術,建立一個智能化供應鏈管理平臺,對物資供應鏈全流程進行整合,比如在共享采購、供應商協同管理以及集中采購等思想的指導下,不斷推進國有企業采購方式的變革,讓國有企業既能夠完成物資采購業務,實現物資采購業務的專業化,提高其對物資采購的可管控能力,僅能夠充分發揮出采購管理系統的靈活性,提高國有企業物資采購供應鏈與價值鏈之間的協作能力,通過供應商管理能夠不斷享受到高水平的服務[7]。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可以應用信息化系統對供應商進行篩選和評估,匹配與本企業需求相符的供應商,全面了解供應商的各種信息。
三、結束語?
總之,隨著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國有企業面對的競爭壓力也在逐年增加,想得到長期穩定的發展,就要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通過篩選、評估,選擇一個與國有企業發展相適應的較為穩定的供應商,才能保證各項物資質量達到標準要求,同時使物資商品的價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在此基礎上,提高國有企業在市場環境中的競爭力,促進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助力我國社會經濟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凌峰.探討當前國有企業供應商管理的難點與措施[J].中國民商,2021,18(12):142-143.
[2]王子同,吳清財,劉鎮洋,等.區塊鏈在集團企業供應商信息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制造業自動化,2022,44(6):120-123.
[3]郭海寧.基于等級醫院評審標準的醫用耗材管理改進[J].醫療裝備,2019,32(7):69-71.
[4]倪劍,周孝慶.國有流通企業客商管理內部審計的應用研究[J].冶金財會,2019,26(7):45-47.
[5]鄧夏露.國有企業小額采購存在的問題及審計對策[J].法制與經濟,2021,30(11):131-134.
[6]曹洪龍.軌道交通行業供應商分類管理的難點與方法[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20):159-160,163.
[7]涂偉麗,錢英.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公立醫院體外診斷試劑的管理與改進[J].中國醫療設備,2023,38(3):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