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所以愿意走入影院,就是因為那里面的人物脫胎于我們庸常的生活,保留了我們的骨血,蒸騰出一個我們為之仰望的靈魂。這也就是所謂的,成功商業電影迎合了觀眾的價值觀,而電影《三大隊》的耐人尋味之處正是,那個讓人為之仰望的靈魂,是一個污點英雄。
由于嫌犯在審訊過程中意外死亡,刑警隊長程兵和他的隊員們人生發生了逆轉,破大案無數的刑偵“三大隊”墜落成為階下囚,即使因他們而死的是一個強奸殺害14歲少女的惡魔,即使所有人都覺得死者罪有應得,“刑訊逼供”依然成為程兵和三大隊隊員的鐐銬和枷鎖,他們付出了法律的代價。出獄之后,脫去警服的程兵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追兇之路,因為強奸殺人案還有一個犯罪嫌疑人逍遙法外,他從此開始了12年的苦行僧之路,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花季少女,為了追兇途中腦溢血的師父,程兵不僅賠上了職業生涯,還賠上了自己的人生。
影片《三大隊》改編自網絡紀實文學《請轉告局長,三大隊的任務完成了》,據說原著讓很多網友在網上發起呼吁,希望看到有導演把這個故事搬上大銀幕。現實中刑警程兵12年追兇的故事已經足夠厚重,網友的呼吁源自被程兵喚醒的英雄主義,人們從中真切的感受到執法者對正義的渴望,當這種渴望超越了職業的范疇,可以用人生去獻祭,讓普通人感到無比的心安,因為人們看到了自己心中的善良、同情、正義得到了真正的實現。
這種實現的過程在現實中往往一言難盡,個中辛酸無以言表。《三大隊》巧妙拍出了這份艱難,并且獲得了觀眾的極大共鳴。正義感誰人沒有,又有幾個人能為了實現他人的正義而永不回頭,影片中三大隊隊員的抉擇,像是一面面鏡子,讓我們看到了自己,隊員們會在師父的墓前一腔熱血,選擇和程兵一起追兇,然而自古“行百里者半九十”,路越遠,人越少。選擇了愛情,你就是徐一舟,選擇了家庭,你就是馬振坤,選擇了健康,你就是蔡斌,選擇了孩子,你就是廖健。我們理解三大隊的每一個人,對他們的牽絆和放棄感同身受,因為我們大都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個,心中的微光若不被照亮終將被膽怯所吞噬,心中的理想最終變成夜晚的白月光。所以,我們懂得追兇到底的程兵如此珍貴,那是這個社會的真正的“脊梁”,總有這樣的人,在暗夜中舉著火把,在風雪中為他人抱薪,總有這樣的人,舍得一身剮,終究讓魑魅魍魎看到天道王法。并且,我們愿意相信總會有程兵這樣的人出現,甚至,我們中的有些人,會在想到程兵的時候,選擇成為程兵。
影片《三大隊》直抵人心的力量,正是因為讓程兵這樣一個“污點英雄”映照出了人們內心對正義的渴望和追尋,階下囚的生涯,淬煉了黑白分明的靈魂,脫下警服的遺憾,彰顯了不滅的警魂,程兵的“污點”恰是人間正道是滄桑的生動注腳,走通了少有人走的路,在絕望中尋找到希望的,才是值得被仰望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