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進

癌癥是嚴重威脅人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每年的4月15日~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2003年第29個腫瘤防治宣傳周,主題是“癌癥防治、全面行動——全人群、全周期、全社會”。面對癌癥,很多患者都可能遭遇了身體痛苦、精神創傷、生活變化、家庭經濟、人情冷暖等難關,難免會產生各種不良的心理問題。我們誠摯地希望癌癥患者能夠正確應對與調適各種心理問題,實現帶瘤生存,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臨床上,不同階段的癌癥患者心理反應各有不同,一般都會經歷否認期、憤怒期、妥協期、抑郁期、接受期五個時期。在診斷為癌癥后,患者往往會表現出否認和震驚,即不相信自己會患癌,惱怒自已為什么會患癌。接下來,患者會焦慮、抑郁、緊張、恐懼,出現食欲、睡眠等生活、作息節律紊亂,有的患者會有輕生的念頭,出現自傷、自殺行為,或精神、行為、性格異常。
在治療階段,患者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身心反應,如對治療缺乏信心,或擔心疾病的治療效果,等。在腫瘤復發階段,患者對治療的信任感明顯降低,因有著強烈的對生命的渴求和希望,常常亂投醫。在臨終階段,患者常見的情緒反應是恐懼和絕望,表現出對生命的留戀,或因痛苦而失去與癌癥斗爭的勇氣。
心理狀態是把雙刃劍,可以救人,也可以殺人。良好的情緒就像一劑特效藥,對癌細胞的強大殺傷力,是任何藥物所不能比擬的。但如果患者的消極情緒長期存在,也會影響癌癥的治療效果。
1.消極情緒可以使癌癥患者不積極采取必要的治療措施,從而延遲或耽誤有效的抗癌綜合治療,失去確診后的早、中期有利治療時機。
2.消極情緒可以使癌癥患者不主動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使本來有效的治療措施不能發揮作用。
3.消極情緒還可能使病人飲食銳減,因營養不良而迅速消瘦,抵抗力下降。
4.消極情緒使癌癥患者錯誤地認為癌癥是不治之癥,采取聽天由命、任其發展的態度。
臨床醫生在長期醫療實踐中發現,同樣的腫瘤病人,經過同樣的治療后病情緩解,情緒樂觀者復發率低、生存期長,情緒悲觀者復發率高、生存期短。此外,在預后不好的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不是因為疾病的本身,而是由于心理問題起了作用。

不幸被確診為癌癥,有的病人惶恐不安,吃不下睡不好,感覺非常無助;有的則是希望用上最好的藥物、最好的治療手段,盡快把癌細胞殺死。其實,這些心理狀態都不對,最好的狀態就是保持積極的態度,正確認識癌癥。當然,患者要先確定一個目標,然后采取長期行動,慢慢地就會養成一種習慣,形成特定性格,隨之命運就可能發生改變,實現癌癥康復或帶瘤生存。
具體來說,癌癥患者可以試著如“禪師”一般,平靜心情,平和心態,讓生活悠著點,讓生活的節奏慢下來,改變以前做事風風火火的習慣,聽聽音樂,看一場電影,到公園走一走,用心去聆聽生活,不要熬夜。此外,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保證充足的睡眠、營養,才能增強自身抗癌能力,有利于腫瘤的治療與康復。
1.癌癥≠死亡。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癥防治指南中指出:1/3癌癥可以預防,1/3癌癥可以治愈,1/3癌癥可以運用醫療延長生命。
2.盡可能將不良情緒宣泄出來,而不是整天將自己關在家里,在沉默中掙扎。要主動獲得家庭、朋友、醫生等社會支持。
3.多接觸大自然,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去大自然中活動。
4.自己要有意識地進行心理自我調節,如通過深呼吸放松、太極、瑜伽、冥想、養生氣功、體育鍛煉等。這些都是調節心理的良好方式,可有效控制恐懼和不安。
5.許多心理痛苦不是自己想擺脫就能擺脫掉的。需要心理醫生幫助時,一定要去看心理醫生。許多心理治療方法和技術以及一些藥物,對改善焦慮、抑郁、失眠等各種情緒癥狀是非常有效的。
6.不要低估內心的痛苦。尤其是睡眠問題,對健康的影響非常大。睡眠障礙的出現也往往不是吃一粒安定就能很好解決的。要讓心理醫生找出引起失眠的真正原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7.不要以為是自己造成了癌癥而責怪自己。即使您因為抽煙或其他行為增加了患癌癥的風險,責備或是痛打自己一頓也無濟于事,改正錯誤行為才是最重要的。
8.用“過好每一天”的態度來應對癌癥,努力讓自己的內心永遠活在當下。不要總去后悔昨天,或總去預期明天,只有將今天活好才是最真實最重要的。
9.尋找一個和您相互尊重、信任,并能接受您提出任何問題的醫生。堅持在治療過程中與其合作,問清楚治療的副作用并為之做好準備。事先想一想可能遇到的問題,這樣能讓您在真正遇到這些問題時更加從容。
10.不要對您最親近的人隱瞞您對自己身體或心理癥狀的擔憂。讓您最親近的人陪伴您去看醫生,共同談論治療方法,親人還能幫助您闡釋和記錄醫生所說的話。
“我需要忌口嗎?”“我能不能喝牛奶?”……在腫瘤門診,總有不少患者這樣咨詢。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機體還有能力抗擊腫瘤嗎?不錯,癌癥患者是應該適當忌口,但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吃。過分燥熱或者寒涼的食物不吃,但雞、雞蛋等普通食物都可以吃,而且要搭配著吃,增強營養。
癌癥患者要注意營養均衡,可以試著做“廚師”,把飯菜做得可口、有味。均衡、美味的飲食既可提高患者的食欲,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況,增強病人的免疫能力、抗癌能力,又能提高腫瘤病人對手術治療、放療、化療的耐受性。
不少癌癥患者在確診后,不聽信醫生的告誡,隨意聽信和采用民間偏方,不僅延誤病情還導致病情惡化。其實,癌癥患者可以學做一名“藥師”,掌握一些基本的醫藥知識,比如應該了解自己服用的藥物的藥性、有哪些副作用,如果有了副作用該怎么處理,等。服用中藥治療的患者也應該了解怎么煎藥,怎么服用,服用藥物期間是否還可以配合食療,等。如果沒有專業的醫學背景,患者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
“你要好好休息!”醫生常常這樣建議癌癥患者。但好好休息不等于整天躺在床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什么也不做,這其實有悖養生之道。醫生說的“好好休息”,指的是癌癥患者應該遵守正常的作息時間,不要過于勞累。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干點工作、家務,或做做適合自己的運動,這樣會使心境更輕松愉快,有利于癌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