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 姚德貴
黨的十九大以來,數字化正在逐步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為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注入強勁動能。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順應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融合發展趨勢,圍繞數字中國建設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不斷加快數字電網構建。國網河南電科院作為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的“創新高地”,始終以數字化轉型驅動高質量發展為己任,堅持將數字技術、數據要素融入生產保障、管理決策中,深入推動業務流程優化和工作效率提升,為公司和電網發展增智賦能。
充分發揮國網河南電科院深耕電網全環節優勢,組建柔性支撐團隊,強化“集團作戰”,注重核心能力建設,為公司數字化轉型提供重要保障。服務公司數字化轉型系統規劃。先后承擔公司生產管控中心、輸電全景監控平臺、配電自動化云主站等10項建設工作,牽頭制定公司設備管理數字化轉型暨PMS3.0建設應用工作方案,支撐公司形成數字化總體框架和發展重點。同時,積極對標、承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數字化工作,在國家電網系統內率先實現配電物聯終端設備的安全接入與狀態感知,完成國網數字化專項示范任務等多項重點工作,有力提升了公司影響力。加強數字技術攻關。持續推進人工智能、無人機、5G等新技術研究,搭建人工智能訓練平臺,賦能基層單位算法模型的訓練和迭代升級。建成國內首個5G全頻段+電力專用切片的配電網保護真型試驗環境,為公司5G示范應用提供支撐。完成公司無人機自主巡檢平臺部署,實現全省1000余架無人機管理全覆蓋,絕緣子、異物、均壓環等缺陷識別精度超過80%,巡檢效率提高3倍以上。研發上線“豫電生產”“電力氣象預警”2個移動應用,推動公司數字移動業務應用水平提升。
在標準與規范、管理與治理上下功夫,讓每一個有效數據發揮最大價值,持續推進數據質量提升和融通共享,為公司業務流程數字化奠定基礎。規范數據管理。給數據接入定標立規,完成公司“兩個替代”建設實施細則等編制,完善輸電線路可視化裝置招標采購技術規范,強化感知終端管理,確保新入網裝置數據全量可靠性接入。編制《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設備專業數據管理指導意見》,明確數據及傳輸要求,進一步規范設備臺賬圖形、運檢業務、實時量測等三類數據的錄入時限和接入方式。推動數據融合。先后完成D5000、供電服務指揮平臺等16個業務系統重點數據歸集,實現主變重過載監測、重大隱患督辦、重要保電實時監測、作業安全風險管控、變電站和線路防汛風險預警等融合應用,為生產管控體系高效運轉打下基礎。保障數據安全。承擔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電力監控系統漏洞隱患治理、新型電力系統網絡安全防護方案等重點工作,構建5G承載電力業務安全測試及新型電力系統典型業務靶場虛擬環境,完善全場景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同時,注重以攻促防、平戰結合,常態化開展網絡實戰攻防和漏洞隱患治理,持續提升防護能力。在“強網杯”網絡安全賽事中獲得能源行業第一名,連續三年榮獲中國工業互聯網安全大賽一等獎,在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攻防演習中,助力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取得央企第一名。
聚焦電力保供、安全生產、設備管理等重點領域,讓數據在平臺上說話、在管理中應用,服務公司核心業務,保障各項工作高效順暢運轉。建成河南新能源氣象監測與功率預測平臺。將氣象因素嵌入新能源功率預測全過程,匯聚新能源場站實測、國內外預測等氣象數據源,研發“新能源功率預測+氣象演變”聯合可視化系統。每日開展全省新能源功率預測服務,讓氣象將新能源功率預測變得更加精準。平臺建設入選公司大數據應用示范項目。承建生產管控平臺。聚焦“業務流程信息化、設備狀態在線化、數據分析智能化、生產指揮集約化、運檢管理精益化”,完成5類核心業務22項功能的開發和完善,協助公司構建兩級生產管控體系、開展“三個延伸”,有力提升公司設備風險預控、運檢業務管控和決策指揮能力。完善安全風險管控監督平臺。堅持“多平臺錄入、一平臺集約”,與e基建、PMS3.0等系統貫通數據鏈,構建監督檢查、領導督導、反違章、準入管理四類功能體系,統籌做好事前預防、事中監督、事后評價,數字化安全督查指標長期位居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前列。圍繞“執行過程可視、作業環境可見、人員狀態可控”要求,深化近電作業風險預警、違章行為智能識別等技術研究,以科技興安為切入點,降低作業安全事故率。打造電力氣象預測預警平臺。開發“電力氣象一張圖”,完成省內重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氣象監測裝置部署,實現全省5×5千米、重點區域1×1千米“分鐘級”精細化預測預警。滾動發布日報、周報等各類氣象預報300余期,常態化為遼寧、湖北等11個網省公司提供舞動預警。在極值高溫、極端暴雨、風雪冰凍等情況下,持續發布定時、定點、定量氣象預測,為公司防災減災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搭建河南大氣污染防治電力綠色調控平臺。實時監控省內140余臺統調燃煤機組、93臺供熱機組、4.5萬家工業企業能耗信息,緊盯燃煤機組污染排放指標,優化綠色調度策略,實現發電環保減排全局最優,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山”理念。2023年上半年,全省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僅為國家標準的24%、58%和71%,助力公司連續3年獲得全省大氣污染防治駐豫央企先進單位稱號。
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中,如果說數據是基礎、應用是目標,那么算法就是核心競爭力。下一步,國網河南電科院將緊抓算法這個關鍵之鑰,促推公司整體業務向數字化、智能化進一步提升。以算法驅動數據。站位公司發展大局,充分考慮公司層面數字化應用需求,通過制定設備檢測裝置配置原則和技術規范,提升設備入網監測能力,豐富設備運行狀態感知與評價手段,進一步統一數據歸集需求及規范標準,引領數據歸集。加快推動物聯網、5G、邊緣計算等技術的規范應用,著力解決制約公司數字化發展的技術瓶頸,破除信息孤島,建立開放式數字發展生態,使準確、全面、實時的數據成為精準決策的關鍵依據。以算法驅動管理。全面分析業務管理中面臨的問題,系統規劃專業發展目標及實現路徑,通過算法應用,實現業務流程的數字化重構,推動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可追溯和智能高效,打造公司和電網轉型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持續強化核心算法研究,將生產運維與技術成果、專家經驗與設備特性、歷史數據與仿真結果,兼容并包于算法中,在全量數據中快速智能識別關鍵數據,由被動數字化有效轉變為主動數字化。
創新引領是電科院的價值追求,轉型發展是國網河南電科院的使命所在。面對數字化轉型這張“新考卷”,國網河南電科院將秉承“從嚴管理、和諧共贏、創新發展”的工作理念,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主動作為、勇于擔當,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答卷人”,在公司實現“大而強”的進程中全力貢獻數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