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延樂,徐 進,李學瑞,李常銀,尹華江,陳 銘
(1.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宜賓 644000;2.四川省巴中市農林科學研究院,四川 巴中 636000;3.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甘肅 蘭州 730046;4.四川省興文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興文 644400;5.河南省信陽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信陽 464000)
馬鏈球菌獸疫亞種是導致羊鏈球菌病的病原,革蘭氏染色后,它展現出革蘭氏陽性菌的特性。顯微鏡下菌體為圓形或橢圓形,大小各異,呈鏈狀排列。在液體培養基內培養時,該菌的鏈狀結構會變長,但并無芽孢生成,也缺乏鞭毛來驅使運動。由于營養需求大,一般需用腦心培養基來滿足其需求,菌落通常透明或呈灰白色。對于常見消毒液,如2%的苯酚溶液、1%的煤酚皂溶液和0.1%的苯扎溴銨溶液等,該菌非常敏感。
根據羊的感染隱藏期和表現出的病狀,該病主要分為極急性、急性、亞急性和慢性四種類型。
極急性型羊不表現出明顯癥狀即突然死亡。急性型羊的臨床特征包括體溫迅速升高(一般超過41℃),失去食欲,不愿移動,眼結膜充血并釋放出黏稠的分泌物,呼吸困難,排泄物可能帶血或黏液,母羊可能會發生流產。這種類型發病周期通常在1~2周左右,病羊最后可因窒息而亡。亞急性型羊的癥狀與急性型相似,病程同樣,但病羊一般不會死亡。慢性型羊輕度發熱,食欲減退,部分羊會患關節炎。盡管慢性型羊經治療一般會自愈,但患病時間過長的羊可因繼發感染而死亡。
病羊胸腔有粘連,肝臟有出血點,膽囊腫大,腹腔內有積水,腸道出血、氣脹,腸內分泌物增多,其余部位無明顯變化。
采集發病羊心、肝、脾、肺、腎、淋巴結和腸道等組織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結果見大量單個存在或形成短鏈狀的球形細菌。
無菌條件下對病料進行分菌操作,37 ℃連續培養24~48 h 后,瓊脂板上生長的菌落呈灰白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平滑,有光澤,其直徑約為0.5~1 mm,像是突出的圓球。后經16S rRNA鑒定為羊鏈球菌,將拼接序列與GenBank 上發表的20株參考毒株進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結果表明核苷酸同源性為91.9%~99.1%,并構建遺傳發育進化樹,本研究毒株與毒株MK614256 在同一分支上。
病羊隔離,選用鏈球菌敏感的抗生素,如頭孢喹肟、頭孢噻呋、氨芐西林、青霉素、阿莫西林、磺胺嘧啶等進行治療。為取得理想效果,可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給藥,2次/d,連用3d。
持續高熱的羊可用氟尼辛葡甲胺或氨基比林進行退熱。伴有嚴重呼吸道問題的,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鈉緩解。食欲喪失的,需要進行液體補充和心臟強化處理。出現局部癥狀的,可將局部皮膚、關節切開,剝離潰爛組織,擠盡膿汁后,用過氧乙酸溶液或0.1%高錳酸鉀溶液或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再在創口撒上青霉素粉或涂抹紅霉素軟膏作抗感染處理,切面較大時需要進行縫合。
6.1 加強生物安全管控 羊糞每日清理,并集中無害化處理,圈舍地面及走廊保持干凈整潔。規模化羊場可使用羊床飼養,加強舍內通風,保持環境干燥。病死羊遠離生產區剖檢,之后無害化處理。
購進新羊前需要進行嚴格檢疫,以防引進病羊。新購羊隔離觀察至少一周,確認無病的才能進入生產區。
防止人員、車輛將病原帶入養殖場,車輛進入養殖場前必須進行徹底消毒。除工作人員外,限制其他人員進入養殖場,工作人員不應在羊舍中停留過久。工作人員進入羊舍前需更換衣物,并做好消毒工作,離開時必須進行二次消毒、更衣。
6.2 做好飼養管理 提高飼養管理水平,根據不同生長階段羊的營養需求提供營養全面、豐富的高品質飼料,注意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的補充,并供給羊干凈無污染的飲水。嚴格控制養殖密度,一般小羊的活動面積不低于1.5 m2,成年羊的活動面積至少要3 m2。定期對羊群進行疫情監測,病羊及時進行隔離和治療。
6.3 接種疫苗 羊鏈球菌弱毒和滅活疫苗可根據當地羊鏈球菌病的流行情況選用。通常首次免疫時間在羊2 個月大,滅活疫苗每只羊皮下注射3 mL,14 d 后完成一次加強免疫,弱毒疫苗可皮下注射一次,羔羊的用量要減半。注射后14~28 d 內進行抗體檢測,免疫效果不理想的需要及時進行補免。抵抗力較弱或患病的羊不打疫苗,應待其病愈或免疫力恢復后再行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