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平
國際公認的垃圾處理“3R原則”的第一條就是“減量使用”,其后才是“重復使用”和“循環使用”。其實,在生活中改進一些細節,就能輕松為家庭垃圾“瘦身”,從而更好地保護我們的環境與家園。
減少廚房垃圾 采購食物時,不要一次買太多,以防蔬菜、奶制品等食物囤積時間太長而變質;做飯按人數合理搭配、適量控制,人少時不要炒太多菜,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提倡“光盤行動”,減少剩飯、剩菜產生。
減少消耗一次性用品 選擇能反復使用、可回收、可修補的耐用品,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杯子等物品。
減少紙張浪費 票據盡量“無紙化”,如設置電子銀行自動繳納水、電、燃氣費,甚至保險費,并讓銀行打印電子發票。
減少有害垃圾 使用天然產品代替有毒的化學合成家居用品;盡量不用含汞電池;家中不儲備太多藥品,以防過期浪費或誤吃而產生毒害。
少喝瓶裝水 在家盡量不喝瓶裝水,可以考慮配備飲用水過濾器或使用桶裝水,減少家中塑料垃圾的產生。
改變常吃外賣、網購隨意退換貨等行為 外賣食品、網購快遞都需要大量包裝,最后會產生很多垃圾。吃飯優先考慮自己下廚,健康又環保;網購時要認真挑選優質產品,盡量避免退換。
快銷服飾要少買 一件件“可有可無”的便宜快銷服裝,在加工過程中的碳排放很大,污染環境,且會增加衣柜負擔,也可能很快變成垃圾。
不盲目跟風買電子產品 有些年輕人喜好電子產品,新款手機、新款電腦上市就想買回來。這樣的消費觀既不理性又不環保,還花費了大量錢財。
選包裝少的商品 避免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這樣家里就不會多出一堆塑料紙、盒子、袋子。
發揮舊物品“余熱” 每個家庭都有用不著的舊衣、舊物,既占空間又浪費資源。我們可以將它們進行分類清理、改造,如將舊衣物做成墊子,兒童的衣服清洗后送人,舊家電、家具送去二手市場等。
循環利用袋子和箱子 布袋、紙箱等包裝不要只用一次就扔,布袋可以折疊后儲存起來備用,紙箱子能用來囤放書籍、玩具等,還可以折疊起來以備搬家時使用。另外,建議大家準備一些大口的布袋,放在門口顯眼位置,出門購物時攜帶,以減少塑料袋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