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科普探索之旅,從未知到熟知;這是DV創作之旅,從手足無措到信手拈來;這更是學生成長之旅,從懵懵懂懂到堅定信念。自2020年開始,河北省臨城實驗中學堅持開展科學DV探究活動,帶領學生體驗不一樣的科學之旅。
河北省臨城實驗中學地處太行山東麓,近年來,學校把“立德樹人,實踐育人”作為核心價值追求,以豐富多彩的科技創新教育活動為載體,以通用技術課為抓手,利用創客空間科技社團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提高學生的科技水平和科學素養。科學DV探究活動就是一次很好的展現。
活動收到了很多優秀作品,其中張子健、范凌旭、趙雨欣團隊,楊星雨、李子康團隊的作品獲得師生的一致好評,分別在第36屆、第37屆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作品名:來自泜水河畔的榫卯探究與文化傳承
作者:張子健 范凌旭 趙雨欣
指導老師:李翠 陳秦玉
創作背景:
在通用技術課上,經典的力學結構——榫卯結構讓學生大開眼界:一榫一卯相互駁接,不用一顆釘子、一塊鐵,一座房屋就能拔地而起,使用上千年也不會倒塌。
紫禁城就是用榫卯結構制造大規模建筑的典范,臨城縣的息波亭和普利寺塔也是榫卯結構的標志性古建筑。這一結構引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和探究欲望。
作品簡介:
張子健擔任組長進行協調統籌,并負責撰寫劇本,攝影及剪輯,解說詞及后期錄音獨白的校對。范凌旭負責與輔導老師、扎刻技藝傳承人呂勝強老師以及物理學科張偉聰老師溝通,聯系拍攝場地和時間。趙雨欣負責素材的收集與分類工作。
我們前后拍攝了榫卯結構的動態演示視頻、跟老師學扎刻技藝、臨城縣標志性古建筑息波亭和普利寺塔、探究榫卯結構中蘊含的力學原理等素材56個,最后剪輯的DV成品主要由七部分組成,總時長為7 分 01 秒。
(欄目編輯? 秦銀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