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梅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重慶 400061)
關系小句是指一個句子嵌在名詞短語結構中做修飾語或限定語,其表現是一個對象與其自身或與其他對象在特征屬性以及情境等方面的關系。關系小句分為限定性和非限定性關系小句,其中,限定性關系小句主要表現在該小句從時間、處所、領屬等方面對中心語加以限制的小句,其作用在于指出中心語所表示事物的范圍。而非限定性關系小句在確定所指上可有可無,如果沒有關系小句,該句法結構也完整。根據關系小句參與項之間的語義關系分類,關系小句主要有集約型、環境型和屬有型三種類型[1]。同時,關系小句具有關系標志詞和無關系標志詞標引的句法特征。對于佤德語支來說,根據其語序類型特征來說,其名詞短語結構中的關系小句通常放在中心名詞右邊。在句法結構中,關系小句同樣分為限定關系小句和非限定關系小句。傳統的句法結構常采用二切分法表現句子的結構(圖1):

圖1 關系小句傳統句法結構
佤德語支涉及世居云南的德昂、布朗和佤族三個少數民族,屬于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其中,佤族有語言,有文字,德昂和布朗族有語言,無文字。該語支族群呈現大雜居、小聚居的形式,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和區域民族結構影響,語言結構、發音和詞匯形式都在逐步發生演變。其中,佤族主要居住在中國云南省西南部的滄源、西盟、孟連、耿馬、瀾滄、雙江、鎮康、永德等縣和緬甸的佤邦、撣邦等地。德昂族在中國境內主要分布在德宏州芒市、瑞麗、盈江、梁河、隴川、保山隆陽區、臨滄地區的永德縣、鎮康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其中芒市的三臺山德昂族鄉和臨滄市鎮康縣的軍弄鄉是德昂族居住比較集中的地區。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保山木老元、擺榔、臨滄的瀾滄、鎮康、耿馬、永德、普洱的景東、墨江、西雙版納布朗山等地。該語支句法結構具有典型VO語序類型特征,根據Greenburg提出的語言共性特征來說,關系小句的置于中心名詞后,在句法結構中,既具有從句關系詞的標引特征,也具有無關系詞標引關系小句的特征。
對于關系小句結構來說,其句法成份分為核心成份和從屬成份。核心成份和從屬成份的標記是語法關系的表現形式,語法關系的標記類型有:附核標記類型、附從標記類型、雙標記類型、無標記類型等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特征主要表現在:對于附核標記類型而言,核心名詞后接標記成份,領有名詞成份省略;附從標記類型的領屬結構標記附著在領有成份上;雙標記類型表現在領屬短語中從屬語和核心語都有標記成分;無標記關系小句結構中,領屬短語中從屬語和核心語均無標記。從標識和價值結構上來說,王遙和李景娜[1]16-18認為,語言的標記性在實際運用中往往要受到各種條件的制約,如被認同者與認同者結構、信息結構等。其中,標示和價值的不同配置方式決定了關系小句能夠以編碼或解碼的方式展現關系雙方的認同關系[2]149。從語義關系來說,文旭和劉潤清[3]31指出限定性關系小句與中心語之間的所指聯系,取決于其語義條件和語用條件。其中,語義條件為:一個關系小句描寫一個狀態或一個事件。該狀態或事件中的一個參與者與該小句所修飾的中心語共指;另一個語用條件為:說話人并不斷言關系小句的命題,而是預設該命題為聽話人所知或所熟悉的內容,在聽話人就當前語篇中的情景記憶中可及。關系小句往往附屬于核心名詞,常由一定的話題標識說明小句和核心詞之間的屬性,同話題、屬性一樣,話語標記的語義轄域會延伸至后面多個小句,話語標記常常附加于其后的第一個小句[4]85-86。根據調查發現,標記詞的位置與語言的總體語序類型特點有關,發現,“標記詞+小句”的語序在VO和OV型語言中都可以出現,而“小句+標記詞”的語序出現在OV型語言中,顯示標記詞總體上表現為整個從句的核心[5]19。
綜上所述,關系小句在句法結構中是名詞短語的修飾語,分為限制性從句和非限制性從句。從關系從句標記來看,關系從句有標記詞和無標記詞兩類,由于語言類型特征的不同,標記詞在句法結構中的位置也不同,“標記詞+小句”的語序既可在VO語言中出現,也會在OV語言中出現,但是“小句+標記詞”的語序出現在OV型語言中。限定性關系小句的與中心語的所指聯系,有兩個條件,即:語義條件和語用條件。對于佤德語支來說,佤德語支屬于典型的VO語序語言,其名詞短語的語序類型特征符合普遍語法的類型特征。
從句法結構上來分,佤德語支分為限定性關系小句和非限定性關系小句。其中,限制性關系從句放在核心名詞前或后,詞序結構發生變化。其語序變化的類型特征表現在:SVO→VSO,即,關系小句句法結構由SVO語序轉化為VSO語序語言的類型特征。
1.佤語
A1.ta?si?i?? ?h?k ?? pla?? sa? ?i??la??
天神 問 原因 殺害大象 耶拉爾
(天神就問大象殺耶拉爾的原因。)
A2.plo? p?ih ??? l?k ?ap
茅草 背著 我 怎么 著火
(我背著的茅草怎么著火了?)
以上佤語的關系小句結構中,被小句修飾的核心名詞在句法結構中分別做動詞賓語和主語,該限定小句和被修飾的核心名詞表領屬關系,兩者之間的關系為指稱關系。A1中,關系小句修飾核心名詞“??(原因)”,表原因的特指性,小句語序由SVO語序轉換成VSO。A2中,“plo?(茅草)”由“p?ih ???(背我)”主謂關系的小句修飾,其中,被修飾名詞在關系小句中是動詞“p?ih(背)”的賓語,同時也是整個句子中謂語動詞“?ap(著火)”的主語。從句的語序結構為VS。因此,可以推斷,佤語的關系小句語序在句法結構中發生演變,其演變軌跡為:SVO→VSO/N_Rel,該公式表示,當小句修飾名詞,置于核心名詞后時,關系小句的語序由SVO轉化為VSO語序的語言類型特征。
2.德昂語
B1.gwen mai g?i ba b?ei v?: b?ei
男孩 在 地里 除 草
(在地里除草的男孩。)
B2.i: eh mei di/d? gwen b??
那罵 丈夫 她 女人
(那個罵丈夫的女人。)
以上名詞短語結構可見,由關系小句做定語,修飾和限制核心名詞,被修飾的核心名詞在關系小句中做主語。B1中,關系小句的位置符合VO語言的普遍類型特征,滿足前置詞語言句法結構的表現形式:NP→NRel,關系小句置于名詞的右邊。但在B2中,被修飾的核心名詞“gwen b??(女人)”則置于關系小句的右邊,從句的語序特征表現為:SVO→VOS語序的類型特征,具有OV語言的典型類型特征,即Po→RelN。該類型特征表現形式為:對于后置詞語言來說,名詞短語結構中,定語類修飾詞置于核心名詞的左邊。根據德昂語以上關系小句類型特征表現,德昂語的關系小句既可以置于核心名詞前,也可以置于核心名詞后。當被修飾的核心名詞置于后面時,該名詞短語出現表后指功能的指示代詞“i:”,從而表征該指示代詞和核心名詞共同在關系從句中做主語。
3.布朗語
C1.kwen n? i: kwei kwen ?ao bei tshwen
男孩 那一個 在 里面 地 除/拔 草
(在地里除草的男孩。)
C2.pen n? i tsa pei di/ni i t?ha pen pei a
女人那一個罵丈夫她那一個 罵 女人丈夫她
(那個罵她丈夫的女人。)
由此可見,布朗族語言同佤語一樣,具有典型的VO語序語言的類型特征,關系小句置于核心名詞后面,被修飾的核心名詞既是該短語的核心名詞,同時也是關系小句的主語。核心名詞由“n? i:(那一個)”限定,所指聯系項為核心名詞。該指示代詞既可以修飾核心名詞,同時也可在小句中單獨作謂語動詞主語。其中,C1中,核心名詞“kwen(男孩)”置于關系從句的前面,它既是該短語的核心名詞,也是關系小句中動詞“bei”的主語,其句法結構(SVO)中的語序結構特征未像佤語一樣發生變化。C2的核心名詞“pen(女人)”出現雙向回指(n? i和di)的特征,該回指現象在句法功能上表強調,其中“di”在從句中做主語,同佤、德昂語一樣,其句法結構詞序演變軌跡為:N_RelC/SVO→VOS語序的語言類型特征,該公式表示當名詞短語帶關系從句時,關系從句的詞序由SVO語序轉為VOS語序的類型特征。
從標識特征來分,佤德語支關系小句分為有標記關系小句和無標記關系小句。判斷因素取決于其句法結構中是否具有標記關系小句的標引特征。
1.佤語
A5.??? sa? s?k pui ?au ?a? ti? ti? ka?.
我 想 找 人 者 使喚 自己 一 個
(我想找一個可以使喚的人。)
A6.n?h sa? m?h ?au pr?? k?npui sa?
他 將要 是 者 保護人類 以后
(他以后會是保護人類的那個人。)
由上可見,佤語的關系小句屬于無標記關系小句。其作定語的功能主要取決于小句所在的位置和句法語義特征。在A5的句法結構中,核心名詞“pui(人)”和“?au(者)”具有共指性,該名詞在關系小句中做動詞“?a?(使喚)”的賓語,該關系小句在句法結構中做定語,但是無關系小句標記詞標引。在A6中,“?au(者)”在關系小句中做動詞“pr??(保護)”的主語,同樣,該句法結構中,關系小句無標記詞標引,該小句句法結構語序表現為SVO的語序類型特征。由此可以推斷,當核心名詞在關系小句中做主語時,從句的語言類型特征為SVO語序類型特征。但是如果核心名詞在從句中作賓語時,關系小句的語序由SVO語序轉化為OVS的語序類型特征。同時,該關系小句屬于無標記關系小句結構。
2.德昂語
B5.gya? i: b?h w?n g?au r??.
房子 一 開 窗 洞 墻
(窗子開著的那間房子。)
B6.gya? ?en g?i a br? dya? h?u dau? d?
房子 建 在 大 旁邊 樹 大
(坐落在那棵大青樹邊的寺廟。)
在以上德昂語的句法結構中,關系小句置于核心名詞后面,符合VO語言的語序類型特征,在B5中,關系小句的語序結構表現為VS,但“i:”是否具有關系小句標記的特征還有待于商榷。在B6句中,核心名詞“gya?(房子)”和關系小句的動詞“?en(建)”之間具有被動的關系,該動詞和表處所類的介詞短語構成定語,修飾核心名詞,屬無標記關系小句。因此,總體上說,德昂語的關系小句結構屬于無標記詞的語法結構特征。如果有標記詞的出現,那么該標記詞為指示代詞“i:(那)”。
3.布朗語
C5.kwen n? i t?? dei n? pe? tshan i dw?.
男孩 這 一個 給那 女孩 花 一朵
(這個男孩兒給了一朵玫瑰花的女孩兒。)
C6.p?? n? mu ba y?u g? w?? hai mu ky?.
女孩 那一 助詞 游 過 河 一 條
(游過這條河的女孩。)
在布朗語句法結構中,關系小句和佤語一樣,置于核心名詞后。根據C5的句法結構來看,該關系小句屬于無標記詞標引的關系小句,修飾核心名詞“kwen(男孩)”。在C6中,關系從句和核心名詞短語間有助詞“ba”標引后面的VP短語,說明該短語在句法功能上修飾和限定核心名詞,另外,該核心名詞在關系從句中是動詞“y?u(游)”的主語。根據以上分析可見,布朗族語言的關系小句既屬于有標記詞語言,也屬于無標記關系小句的語言類型特征。
關系小句通常有兩種類型,名詞后類型和名詞前類型。根據修飾名詞在句法結構中的功能表現來說,關系小句和所修飾的名詞具有一定可及性:主語>直接賓語>間接賓語>旁格>領屬者>比較賓語。其中,主語在關系從句的可及性高于其他成份,比較賓語的可及性相對最低。也就說被修飾名詞在關系小句的可及性取決于該名詞在小句結構中的功能。
對于佤德語支的名詞短語關系小句結構來說,其關系小句的可及性等級主要表現形式為:主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旁語,即核心名詞在關系從句中做主語的可及性高于其他成份。
1.佤語
A7.tosat ?ih ne? ?uik
動物 吃 肉 全部(定指)
(所有吃肉的動物。)
A8.rh?mk?t n?h m?h keh ku?? k?i keh k?i ?um.
想法 他 是 使 萬物 有 生 有 死
(他有讓萬物有生老病死的想法。)
A9.plak glip si?ai?
方向 落下 太陽
(太陽落下的方向。)
由以上例句可見,關系小句修飾的核心名詞在小句中作主語、直接賓語、間接賓語、旁語等,說明主語、直接賓語、間接賓語和旁語在關系小句中具有可及性。其中,A7中被修飾的核心名詞“tosat(動物)”在關系小句中是動詞“?ih(吃)”的主語,根據小句結構和短語語義結構表現判斷,確定該小句為關系小句,“?uik(全部)”具有回指的功能,所指對象為核心名詞,同時,該指示代詞在小句中還做謂語動詞的主語,其語序結構為VOS語序特征。A8中,“rh?mk?t(想法)”在關系小句中是動詞“m?h(有,是)”的直接賓語,該關系小句的語序結構為SV。在A9的名詞短語結構中,核心名詞“plak(方向)”在關系小句中表動詞發展的方向,做方位狀語,表明關系小句結構中的方位名詞作狀語可及。
2.德昂語
B7.kwe slei ka: na byen mo
洗 碗 那個(定指)是 小孩 我
(洗碗的那個孩子是我的孩子。)
B8.?u ?u gru nen g?i la ?iswan?i.
我 買 衣服 那件 在 上面 計算機
(我網購的衣服。)
B9. ?o be ?a? me.
菜 做 你
(你做的菜。)
B10.? dei gwen mai li: ? ba
給 男孩i 書d 一 本
(我給了他一本書的男孩。)
以上德昂語短語結構中,B9的核心名詞放在關系小句的左邊,核心名詞“?o(菜)”由關系小句修飾和限定,在從句中作賓語,小句結構的語序形式表現為VS類型特征。另外,B7、B8、B10的關系小句位置放在核心名詞的后(右邊)。其中,B7中,當被修飾的核心名詞在關系小句中做主語時,該小句的語序結構表現形式為:VOS語序類型特征;B8短語的結構特征主要表現在:當核心名詞在關系小句中做賓語時,小句的語序結構表現為SVO的類型特征。B10中,動詞“dei(給)”后接雙賓語,即間接賓語“gwen mai(男孩)”和直接賓語“li:(書)”,短語的核心詞為“gwen mai(男孩)”,因此,可以說明德昂語句法結構中,間接賓語具有可及性。
3.布朗語
C7.n? ?hì p?n n? mu yo you ?i.
女孩 定指 一 玩 游戲
(正在玩游戲的孩子。)
C8.gwen su d? t? p?en n? mu.
學生 見到 女人 那一 個
(這個學生見到的女人。)
C9.?u dei kwen n? i: na ?u i ben
男孩i定指(男孩)定指(書)書d一 本
(我給了他一本書的男孩。)
C10.pen n? mu vai ?u ??u d? da ?i
女孩(定指)是 和 我 去 山地 找 柴
(和我一起去山上找柴的女孩兒。)
對于布朗族語言的關系小句結構來說,其結構模式具有以下特征:名詞短語主語有可及性;當被修飾的核心名詞在關系小句中做主語時,關系小句的語序結構形式為SVO語序類型特征,C7中的“p?n(女孩)”既是從句的主語,也是小句修飾的核心名詞;C8的短語結構中,被修飾名詞“p?en(女人)”在關系小句中是動詞“d?(看見)”的賓語。在C9關系小句結構中,動詞“dei(給)”后面接了雙賓語,一個是直接賓語“?u(書)”,而男孩在句法結構中為動詞的間接賓語,該名詞短語的句法結構表現為:NP→CenNOi+NOd,該公式表示中心名詞(間接賓語)+名詞(直接賓語)。
綜合以上布朗族名詞短語的結構發現,布朗族語言中關系小句被修飾的核心名詞均由“n?(這,那)”表定指,在短語結構中成為核心名詞的標識詞。
從句法結構上來說,佤德語支關系小句在句法結構上表現為無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小句的位置通常放在核心名詞后,但在部分德昂語句法結構中,關系小句出現置于核心名詞前的現象,這類現象主要表現在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本族語的句法結構更趨同于漢語語序類型特征。這種現象的產生是由于該語支的語言受漢語方言的影響,從而導致了其句法結構產生變異的結果。
1.佤語
A11.pla?? pui ?a? ghiat lo?
懲罰 人 不 聽 話
(懲罰不聽話的人。)
A12.n?h k?m m?h d? ?ot ?e?
它 就 是 地方 居住 我們
(它就是我們居住的地方。)
A13.r?m r?mlh?? ?i? d? tiam k?m m?h du? mai nh??
水 雨水 流處低矮 就 是 潭 和 湖
(流到低處的雨水就形成了湖泊和水潭。)
A14.ta?si?i?? t?k kl?h mai ?? pa ?uh ti?
天神 老是 玩 和 東西(助詞)造 自己
(天神老師和自己造的東西玩。)
由以上例句可見,佤語的定語從句(關系小句)屬于無標記詞標引的類型特征。被修飾的核心名詞在句法結構中做主語或賓語,關系小句的句法結構由SVO向OVS型轉換。關系小句的位置放在被修飾核心名詞右邊。在A11和A12中,被修飾的核心名詞“pui(人)”和“d?(地方)”在整個句法結構中分別是謂語動詞“pla??(懲罰)”和判斷動詞“m?h(是)”的賓語。在A11句中,關系小句修飾的核心名詞在從句中是動詞“ghiat(聽話)”的主語,這時,關系小句句法結構表現為VO語序的類型特征。而在A12中,核心名詞為方位名詞,在關系小句中是動詞“?ot(居住)”的方位狀語,關系小句的句法結構表現為:OVS。在A13中,核心名詞在整個句法結構中是謂語動詞“m?h(是)”的主語,其關系小句句法結構表現為:SVO語序的語言類型特征,關系小句置于核心名詞的右邊。A14的核心名詞在整個句法結構中屬于介賓成份,被關系小句修飾和限定,關系小句的句法結構表現形式為:VS語序類型特征。綜上所述,佤語的關系小句屬于無標記結構,當核心名詞在句法結構中做主語,同時又是關系小句的賓語時,其關系小句總是置于核心名詞右邊,但關系小句語法結構有差別,當核心名詞在句法結構中做主語時,小句結構為SVO型,當核心名詞在句法結構中為賓語時,關系小句句法結構表現形式為VOS型的類型特征。
2.德昂語
B11.gw?? mai gau d? ?? bai b?an ? ji? ? lu: d?:
男人 那 買 馬 我見到一匹那
(那個男人買下了我見到那匹馬。)
B12.? da mao me a ? lu l? mu iva?.
我用石頭 打 狗一條是 黑色
(我用石頭打的那條狗是黑色的。)
B13.?yao han ?? ji? lu: i: gau d?,hao ba ya.
小 韓 見到 人 一 那 走(助詞)
(小韓見到的那個人離開了。)
B14.? ?? ji? lu: i: ? gau d?,a ? di sau ya.
我 見到人 我 狗 他 生病(助詞)
(我見到了那個人,他的狗生病了。)
根據以上例句結構可見,當被修飾的核心名詞在整個句子中做主語時,且該核心名詞在關系小句中是謂語動詞的賓語,關系小句和核心名詞的語序為SVO語序,其中,?在從句中為賓語,在整個句法結構為主語。在B12、B13中,“a ?(狗)”和“lu: i: gau(那個人)”分別是謂語動詞“mu(是)”和“hao(走)”的主語,也是關系小句中動詞“me(打)”和“?? ji?(見到)”的賓語,在名詞短語結構中,也是名詞短語的核心詞,該名詞短語小句化結構的表現形式為:RelN。而在B11中,核心名詞“b?an(馬)”置于關系小句左邊,符合VO語序的語言類型特征,其句法結構表現形式為NRel。在B14中,“di(他)”指的是前面的賓語“lu: i:(人)”,前一個句子為話語主題句,后一句為說明補充句,兩個句子屬于從屬關系,后一個句子的表現為非限制性定語從句。該句可以理解為“我見到他的狗生病了的那個人了”,其語法結構表現形式為:NRel。由以上各句法結構的表現形式來看,德昂語關系小句的類型特征表現為:當核心名詞在整個句子中做主語時,關系小句的位置置于核心名詞前,當被修飾的核心名詞在整個句法結構中做賓語時,關系小句的位置置于核心名詞的右邊。
3.布朗語
C11.?u d? pe?? gai i ni i.
我 看見女人 唱歌 那一個
(我看見了那個在唱歌的女人。)
C12.Momo d? kwen ni i ba ??u g?.
默默看見男人 那一(助詞)離開
(默默看見的那個男人離開了。)
C13.?yao han d? u n? i ba ??u go.
小 韓見到 人那一個(助詞)離開
(小韓見到的那個人離開了。)
C14.nj? n? mu ?yan ly? na ktha b?n su.
貓 這 一只 追 老鼠 吃 發霉 面包
(這只貓追那只吃了那塊發霉面包的老鼠。)
根據以上例句可見,布朗族語言中的關系小句位置取決于被修飾的核心名詞在整句中所處的位置和功能,當關系小句修飾的核心名詞在句法結構中做主語時,關系小句的置于核心名詞左,當核心名詞在句子結構中做賓語時,關系小句的位置放在核心名詞右邊。C11和C14中,核心名詞“pe??(女人)”和“ly?(老鼠)”在句子結構中分別是動詞“d?(看見)”和“?yan(追)”的賓語,同時也是關系從句中動詞“gai(唱)”和“na(吃)”的主語,關系小句置于核心名詞右。而在C12和C13中,“kwen(男人”和“u(人)”在整個句子結構中謂語動詞“??u(走,離開)”的主語,這時,修飾核心名詞的關系小句置于核心名詞的左邊。因此,布朗語同德昂語一樣,當核心名詞在句法結構中做主語時,關系小句置于核心名詞左,同時,該核心名詞也是關系小句的賓語。當核心名詞在句法結構中做謂語動詞的賓語時,關系小句置于核心名詞的右,其語序類型特征表現為NP→RelN,當該核心名詞也是關系小句的主語時,其語序類型特征表現為NP→NRel。
綜上所述,佤德語支關系小句為無標記標引關系小句的類型特征,關系小句結構通常由核心成份在句法結構中的功能及句法位置確定,其具體表現存在以下特點:1.佤語的關系小句通常放在核心名詞右,其句法結構表現形式為NRel的語序類型特征。當被修飾的核心名詞在句法結構中為整個句子的主語時,關系小句的句法結構表現形式為SVO語序類型結構。但如果被修飾核心名詞在整個句子結構中為賓語時,關系小句的句法表現形式為OVS的語序類型特征。其中,如果被修飾核心名詞在句法結構中既是整個句子的賓語,同時也是關系小句的主語,則小句結構表現形式為VO語序的類型特征。2.對于德昂語和布朗語來說,關系小句既可以放在核心名詞左,也可以放在核心名詞右。當被修飾的核心名詞在句子結構中做主語時,同時也是關系小句的主語時,關系小句的結構為VO語序語言類型特征,但當被修飾的核心名詞在關系小句中做賓語時,關系小句置于被修飾核心名詞右,關系小句的語序類型特征為OVS的類型特征。當被修飾的核心名詞在句法結構中做賓語時,而核心名詞在整個句子中做主語時,關系小句放在核心名詞左。3.佤德語支的關系小句均為限定性定語從句,屬于無標志性定語從句,其結構模式和位置的確定由句子語義特征確定。對于非限制性定語從句來說,佤德語支具有表所屬關系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該關系小句在句法結構上往往由人稱代詞在小句中出現,具有回指功能,從而回指前面出現的名詞,形成非限制性定語從句的類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