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彩云南以其優美的景色和多元的民俗文化令人神往,為了了解云南的獨特文化和歷史變遷,本期國寶探秘小分隊成員將帶領同學們走進云南省博物館。從設計精巧的貯貝器到具有獨特造型的牛虎銅案,再到金光閃閃的銀鎏金鑲珠金翅鳥,每一件鎮館之寶,都會讓你們拍案叫絕!
在云南省博物館,珍藏著各式各樣的貯貝器。相傳在兩千多年前,云南昆明滇池地域有一個古王國——滇國,直至20世紀50年代云南晉寧石寨山、江川李家山等地出土了一批古滇國貨幣和青銅器,滇國的人文、自然歷史畫卷才徐徐向我們展開。
貯貝器是滇國特有的青銅器,顧名思義,主要用來盛裝滇國的貨幣——貝殼。因此可以說它是當時滇國人的“存錢罐”。貯貝器的器蓋上裝飾了許多立體雕像。這些雕像既有人物也有動物,雕琢細膩,形象生動。
周維:這尊疊鼓形戰爭場面銅貯貝器就刻畫了步兵協同騎兵作戰的場面。你可以仔細數一數,小小的頂蓋上鑄有將士22名,戰馬5匹。
余雨桐:我看中間這名形體較大的騎兵,好像是一名威武的主將。你瞧,他右手執矛,正在進行激烈戰斗。
周維:除了藝術鑒賞價值,它也為研究古代戰爭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此外,云南省博物館還藏有反映各種人物生活場景的貯貝器,四牛鎏金騎士銅貯貝器展現了貴族的優雅,疊鼓形狩獵場面貯貝器刻畫了三人狩獵的場面……
案,又稱“俎”,是中國古代一種放置肉祭品的禮器。牛虎銅案就是用來放置獻祭牛牲的,這是古代祭祀中最重要的獻祭。
周維:戰國牛虎銅案,是一尊古代祭祀用的禮器,器物主體為一頭大牛,你看它牛角飛翹、傲視前方,尾部還裝飾著一只縮小了比例的猛虎。虎用力一躍、咬住牛尾的樣子被鑄造得特別逼真。一頭小牛橫立于大牛前后腿中間,好像正躲在大牛腹下尋求庇護。
余雨桐:真是太精妙了!這樣的設計也增強了器物的穩定性。那它又是如何被發現的呢?
周維:它出土于江川李家山墓葬群,經過兩年時間的修復才得以呈現在我們面前。
自初唐時期蒙舍詔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統一六詔,建立南詔,而后,段思平在其基礎上建立大理國,那時候云南的社會經濟水平不斷發展,佛教也日益興盛。這件宋大理國銀鎏金鑲珠金翅鳥就是當時的產物。
余雨桐:它金光閃閃,好像一只鳳凰啊。身上還鑲著水晶珠!
周維:這是宋大理國銀鎏金鑲珠金翅鳥,它被譽為“大理的保護神”。相傳金翅鳥是一種非常兇猛的鳥,甚至連龍都可以馴服。
余雨桐:那它一定具有重大的意義吧?
周維:沒錯,它反映了大理人的原始信仰,反映出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也代表了大理國金銀器工藝的高超水平!
其實, 作為一個綜合性博物館,云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展現了云南多元文化交融的地域特點,本期國寶探秘小分隊只帶領同學們參觀了一些鎮館之寶,除了這些藏品,明金鑲紅藍寶石冠、三枝俑燈等都是珍貴文物,期待同學們有機會能去云南省博物館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