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成炬,照亮一座城。
2023年,“平凡之善·尋護照亮城市的文明之光”城市公益宣傳系列活動中,167位市民用凡人善舉弘揚時代精神,以實際行動照亮友善公益之城。
“牛肉面不要牛肉”的暖心暗號
“如果您在成都沒有收入遇到困難,您可以來本店,告訴本店人員來份‘牛肉面不要牛肉’,吃完直接走就好,不必客氣!”2023年,成都一家面館在網上火了。
發帖人表示,自己是吃夜宵偶然看到了免費吃面的招牌,被老板的善舉打動,于是發帖,并稱這家面館的老板“保護了每個有困難的人的自尊”。帖子下,各地網友紛紛給面館點贊,有網友說“萍水相逢時幫人固然可貴,這份尊重更讓人肅然起敬”。
這家愛心面館開在武侯區廣和一街毗鄰火車南站,門前街道的人流量不低,“免費吃面”的紅色牌子就放在進門處,十分顯眼。店里一份牛肉面正常銷售價格為20元。
開店的老板姓肖,來自四川自貢,他說自己創業過程不易,對其他遇到困難的人感同身受,覺得有的人想吃東西時不一定方便說,“我可以在保護他自尊的前提下把這件事辦好,而不是搞噱頭。”肖老板說,“免費吃面”的活動從去年5月份就開始了,“只要這家店繼續營業,這個事情我就會一直堅持下去。”
幫流浪37年聾啞人找到親人
2018年年底,在郫都區的一個立交橋下擺攤賣盒飯的黃永國、王德琴夫婦遇到了住在橋洞下的聾啞流浪漢“啞哥”,他們收留了啞哥,為他提供食物,并隨后為他租了一個單間,與他們一家一起生活,讓“啞哥”有了一個穩定的住所。
幾年來,雖然“啞哥”不能提供任何有用的身份信息,但黃永國夫婦并沒有放棄幫助他尋找親人。他們通過網絡尋親、采集血樣等方式,希望能找到“啞哥”的親人。經過多次嘗試和篩查,在夫婦倆的不懈努力、浙江警方和網絡尋親志愿者的合力幫助下,終于在2023年10月幫“啞哥”找到了親人。失散37年后,“啞哥”與遠在內蒙古的親人團聚了。
一起干了件了不起的大事
2023年10月3日下午,重慶渣滓洞景區一位游客突發疾病暈倒,正在旅游的成都護士劉婉和另外兩個素不相識的人相互配合,跪地搶救,被人拍下發網上后,這段視頻迅速沖上熱搜。和劉婉一起救人的是鄭江、于文春夫婦,兩人在重慶大足區經營著一家診所,善良的人萍水相逢,一起干了件了不起的大事。
對于被頒發“平凡之善卡”,褒揚她見義勇為、挺身而出,劉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只是一件普通的小事,是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的天職。被問及當時是否有過擔心和害怕,萬一病人救不回來會不會有心理負擔,劉婉肯定地告訴記者,完全沒有擔心和害怕過,“如果我不救,他就完全沒希望了,如果我救了還有一線希望。”
劉婉說,這不是她一個人的功勞,是眾人參與的生命接力,“急救是與重慶大足來的于醫生、鄭醫生夫婦共同做的,還有許多景區的工作人員、民警和熱心的群眾。”
(綜合自成都文明網、紅星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