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疾病,也是兒童青少年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約占小兒惡性腫瘤的5%~10%。該病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常見并發癥包括出血、感染和骨髓衰竭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最常見的急性白血病類型,兒童在6歲前發病率最高。本文將對兒童青少年急性白血病的發病情況及防治方法進行介紹。
目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但相關研究表明,以下幾點因素可能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發病有關:
輻射:電離輻射能損傷造血干細胞,導致淋巴細胞系白血病的發生。
化學因素:甲醛、苯等化學物質可能會導致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發生。
病毒感染:造成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遺傳因素:白血病的發病與遺傳因素有關。例如:某些類型的白血病與染色體異常有關,唐氏綜合征、先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也是誘發因素。
其他疾病:部分血液疾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均可能導致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可根據患者病史、臨床表現、血液和骨髓檢查、染色體和基因檢查等進行診斷。
臨床表現:該病起病急,會出現發熱、出血、貧血及肝、脾、淋巴結腫大等癥狀。
血常規:白細胞數量顯著增多,可見數量不等的原始及幼稚淋巴細胞,血紅蛋白值及紅細胞值低于正常,出現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同時血小板數量減少。
骨髓檢查:有核細胞數量明顯增多,以原始和幼稚淋巴細胞為主,一般>30%,有的可高達50%~90%,白血病細胞形態學特點核染色質呈泥漿狀或咖啡色顆粒狀,胞漿嗜堿性,流式細胞儀檢測原始和幼稚淋巴細胞比例增加,紅細胞、粒細胞、巨核細胞系統均明顯受抑制,血小板減少。
免疫學檢查:通過白血病細胞表面不同的分化抗原可進行診斷并分型,對判斷預后及指導治療具有一定價值。流式細胞儀檢查可確定細胞免疫表型。
染色體和基因檢查:有助于確診并指導后續治療和預后。
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主要治療方法為化療。目前,常用的化療藥物包括細胞毒類藥物(阿糖胞苷、環磷酰胺、柔紅霉素等)、靶向藥物(達沙替尼、克唑替尼等)。
避免接觸有害物質:避免接觸苯及其衍生物等有毒、有害物質。在進行放射檢查時要做好防護,避免電離輻射對機體造成損害。
提高身體素質:兒童青少年應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身體素質。平時多運動,增強機體免疫力,降低白血病的發生風險。
飲食注意事項:飲食要營養均衡,少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多攝入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的新鮮蔬菜水果。飲食應規律且不宜過飽,以免造成消化功能紊亂。
避免濫用藥物: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家長應帶孩子及時就醫,避免自行使用藥物治療。應盡量避免濫用藥物,如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