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季節早晚溫差較大,且花粉濃度較高,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哮喘在春秋季節最容易反復發作。青少年哮喘如果無法有效控制,反復發作,會對他們的肺功能產生影響,甚至無法正常生活和學習。因此,本文將介紹青少年哮喘如何治療,以及一些常見的誤區,旨在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以氣道高反應性和慢性氣道炎癥為主要特點的呼吸系統疾病,主要癥狀為喘息、咳嗽、氣促和胸悶等,且多在夜間或清晨發作或病情加重。哮喘在青少年群體里發病率和復發率均較高。誘發青少年哮喘發作的因素包括接觸過敏原、冷空氣、物理化學性刺激、呼吸道感染、劇烈運動及過度通氣(如大笑、哭鬧)等。
青少年哮喘大多是由于過敏或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誘發哮喘的過敏原會逐漸增多。青少年群體中運動型哮喘的發生率高于成年人,青少年哮喘的預后亦不同于成年人,通過標準化治療,如預防感染、脫離過敏原、改善肺功能等,約60%的青少年哮喘會在青春期后消退,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成年后復發。如果青少年哮喘沒有得到正確的診斷和及時的治療,就有可能對肺部發育產生不良影響,特別是在多過敏原、重度哮喘的青少年中,80%~90%會發展為成年人哮喘,且發展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風險也會顯著增高。
哮喘是一種具有多基因遺傳傾向的異質性疾病,在家族中表現出一定的聚集性。研究表明,如果父母任意一方患有哮喘,其子女的哮喘患病率是其他人的2~5倍;如果父母雙方均患有哮喘,其子女的哮喘患病率可高達50%。除遺傳因素以外,環境因素也是導致哮喘發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過敏原暴露、吸煙、環境污染及新生兒免疫耐受形成等多種因素。盡管有哮喘家族遺傳病史的兒童更易患哮喘,但應盡量規避環境因素,增強對哮喘的認知,達到有效預防和控制哮喘的目的。
如果出現頻繁的咳嗽、喘息、胸悶、活動時呼吸困難等一種或多種表現,或者監測呼出氣峰流速測量值小于預計值的80%,說明有哮喘急性發作的可能。此時可以通過吸入短效β2受體激動劑及短效抗膽堿能藥物,或者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以緩解支氣管痙攣。β2受體激動劑是臨床上使用最多的一種支氣管舒張劑,包括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一般幾分鐘內可起效,藥效持續4~6小時,是治療哮喘急性發作的首選藥物,且適合所有年齡段的患者。β2受體激動劑與短效抗膽堿藥聯合使用可增強支氣管舒張作用。甲潑尼龍、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也是哮喘急性發作的一線用藥。在病情嚴重時,需要同時應用糖皮質激素及吸入速效支氣管舒張劑,以快速緩解哮喘癥狀。吸入是哮喘發作時的首選用藥方式,在急性發作1個小時內,每隔20分鐘吸入1次,直至癥狀緩解。如果青少年的哮喘癥狀未見改善,或者還需要持續吸入藥物,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1.孩子小時候得了哮喘,長大了可能就好了,還用治嗎?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小,如果患有哮喘,不需要進行正規治療,隨著年齡的增長,哮喘會自行痊愈。這是一種誤區,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哮喘癥狀較輕微,此時正是治療哮喘的最佳時期,及早進行干預可以改善遠期預后。如果此時不進行治療,很有可能因多次發作影響兒童青少年的肺功能,更有可能在成年后發展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孩子哮喘癥狀消退了,還需要繼續用藥嗎?
答案是需要。切記,治療哮喘是不能擅自停藥的!哮喘的治療是一場“持久戰”,要確保青少年的“久安”,就必須“長治”。哮喘患者在停藥前,必須由專業的醫生對其進行評估、調整用藥方案和監控病情。建議家長每隔1~3個月帶青少年到醫院進行1次復查,評估哮喘的控制程度、肺功能、藥物不良反應和用藥劑量等情況,如果符合停藥指征,醫生會指導患者停藥。
3.治療哮喘的藥物含有激素,會不會危害孩子的健康?
目前,用于治療哮喘的藥物主要為吸入性激素。大量臨床數據顯示,吸入性激素在哮喘治療中是安全、有效的,反之,若不規范診治,使哮喘反復發作,對青少年的危害更大。一些家長對于“激素治療”是非常害怕和抗拒的,因為害怕孩子應用激素后會影響身高、體重,或者出現過早發育。但是,吸入性激素是哮喘治療的基石,由于其可以直接通過呼吸道吸入,用量較小,僅作用于局部,在體內血液循環中可以忽略不計,且藥物不良反應極少,因此家長不必擔心。
4.確診哮喘后,孩子是不是不能運動了?
可以運動,而且適量的鍛煉有助于哮喘的康復。當青少年哮喘癥狀控制較好時,應讓他們適當進行一些有氧運動,如游泳、散步、慢跑等。這些運動可以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肺部功能。而在哮喘急性發作或身體不適時,應避免運動,最好臥床休息。
5.哮喘治療有沒有關鍵節點?
當然有!哮喘的治療原則就是早發現、早治療。通常有3個治療的關鍵節點,即嬰幼兒期(2~3歲前)、學前期(5歲前)和青春期前(11歲前)。治療哮喘的最佳節點是嬰幼兒時期,最晚也要在青春期前進行治療,不然會導致病情難以得到有效控制,有可能會發展為成年人哮喘,需要終生用藥治療。
6.哮喘是因為孩子肥胖引起的嗎?
肥胖和哮喘之間確實有一定關聯。研究表明,肥胖與哮喘發病風險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女性在懷孕前若肥胖,其子女在3歲以內存在較高的哮喘發病風險。青少年在嬰幼兒時期和兒童時期體重過重也會提高哮喘的發生風險。肥胖型哮喘兒童對糖皮質激素的敏感性較低,使其病情難以控制,導致生活質量較低。哮喘也可以導致肥胖,因為重癥哮喘兒童在治療期間需要靜脈注射或口服激素藥物,以控制疾病進展,所以會導致兒童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