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出現頸部腫物,大多是由先天性疾病、炎性病變和腫瘤等原因引起。超聲檢查在兒童青少年頸部腫物的診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將重點講解超聲檢查在兒童青少年頸部腫物診斷中的相關知識。
首先,超聲檢查是一種無輻射、無創、安全的成像技術,操作簡便,只需在頸部相應部位涂抹適量的耦合劑,然后將超聲探頭放置在皮膚上即可進行檢查,檢查過程快速,特別適合對疼痛敏感或配合度較低的兒童青少年。其次,超聲圖像具有較高的分辨率,能夠清晰顯示頸部腫物的形態、邊界、內部結構及血流特點,對各種類型的頸部腫物診斷具有較廣泛的適用性。由于兒童青少年較成年人個體小,超聲的高分辨率使其較其他影像學檢查更有利于判斷腫物與周圍細微組織結構間的關系。再次,超聲檢查可重復性高,可以定期跟蹤頸部腫物的變化,評估疾病的發展情況,并可以進行腫物的術后隨訪工作,監測有無復發。最后,超聲檢查的費用相對較低,不會對兒童青少年患者家庭造成較大負擔。
超聲檢查憑借上述優點已成為診斷兒童青少年頸部腫物的首選方式。超聲檢查既可以獲得兒童青少年的頸部腫物的影像學信息;又可以在超聲引導下進行穿刺活檢,通過活檢病理明確診斷,指導后續治療。
首先,雖然超聲圖像具有較高的分辨率,但如病變范圍較大或位置過深,則可能需要借助CT或MRI等影像學檢查方法。其次,由于超聲成像原理的局限性,其無法顯示含氣臟器及骨骼,如頸部腫物來源于咽喉、食道或頸椎等,可能會顯示不清。再次,超聲檢查的質量高度依賴醫生的操作經驗和技術水平,不同的醫生在手法、解讀圖像等方面可能存在差異,這可能會影響診斷結果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最后,超聲沒有膠片,不同醫院間超聲圖像多不能共享,故有時需要重復檢查。在實際應用中,臨床醫生會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并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和診斷方案。
兒童青少年頸部腫物可分為先天性、炎性、腫瘤性3類,其中以先天性和炎性病變為多。先天性疾病主要包括血管瘤、淋巴管瘤、甲狀舌管囊腫、鰓裂囊腫、皮樣囊腫等;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淋巴結炎、腮腺炎、組織間隙膿腫等;腫瘤性疾病主要包括毛母質瘤、甲狀腺瘤、淋巴瘤、橫紋肌肉瘤、神經母細胞瘤、轉移瘤等。
在進行超聲診斷前,超聲醫生需仔細了解患者的病史、臨床癥狀、檢查目的及已有的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對于病程有學者提出“3個7”原則:病程7天多為炎癥,病程7個月多為腫瘤,病程7年多為先天性。超聲醫生進行超聲檢查時要充分暴露腫塊部位,并盡量在患者放松的狀態下完成檢查,以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性,然后根據腫物位置、超聲特征對頸部腫物進行綜合判斷。

如病變為囊性,先天性病變為多,可通過位置來判斷來源。頸中線區的囊性腫物多可能為甲狀舌管囊腫、皮樣囊腫、甲狀腺囊腫等。甲狀舌管囊腫多在舌骨與甲狀腺之間,可隨吞咽移動,多為薄壁,合并炎癥時壁可增厚,囊內可表現為無回聲、充滿細密點狀回聲或均勻低回聲,低回聲者需注意與異位甲狀腺相鑒別;甲狀腺囊腫多位于甲狀腺內,多為濾泡囊腫,少數為單純性囊腫或出血性囊腫。濾泡囊腫和單純性囊腫都為透聲好的囊性結節,濾泡囊腫內可見點狀強回聲伴彗星尾征的膠體結晶,而出血性囊腫多有頸痛病史,隨時間推移大小及囊內回聲會發生變化;皮樣囊腫好發于胸骨上窩。側頸部的囊性腫物多可能為鰓裂囊腫、淋巴管瘤、血管瘤等。鰓裂囊腫多為規則、壁薄、囊性腫物,多來源于第2鰓裂囊腫,位置位于下頜角至肩胛舌骨肌之間,發生炎癥時壁可增厚,透聲性也會減低,若破潰可出現鰓裂竇道或瘺管,呈纖細管道樣結構向表皮延伸;淋巴管瘤呈多房囊性,分隔細、薄,形態欠規則,透聲好;血管瘤也呈現多房囊性,但多可探測到血流信號,少數內還可見強回聲的靜脈石。
如病變為實性,先判斷此病變為淋巴結病變還是其他實性病變。若為淋巴結病變,超聲醫師會按頸部淋巴結分區描述位置。兒童青少年淋巴結腫大多為淋巴結炎,為病毒或細菌感染,多因上呼吸道感染或口腔炎癥引起。病變淋巴結有疼痛及壓痛,超聲上表現為淋巴結短徑與長徑之比≤0.5,皮質增厚,淋巴門結構存在,中央型豐富血流;當淋巴結內出現液化壞死或鈣化時,要考慮到淋巴結結核的可能;無痛性的淋巴結腫大要警惕淋巴瘤,其為兒童青少年頸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超聲可表現為淋巴門消失,但有時難以與淋巴結炎或其他淋巴結疾病相鑒別,故往往需要活檢明確診斷。非淋巴結的實性病變也可通過位置加以判斷。甲狀腺區域的腫物可能為甲狀腺腫大或甲狀腺腫瘤,而位于甲狀腺下方的,可能為向頸部延伸的正常胸腺或異位胸腺,特征表現為“星空征”,即低回聲腺體內伴多發點狀高回聲;胸鎖乳突肌位置的腫物多為頸纖維瘤病,即先天性斜頸,此病多見于嬰幼兒,源于難產或產傷,表現為一側胸鎖乳突肌梭形增厚;腮腺位置的腫物多為腮腺炎或腮腺腫瘤,兒童青少年以腮腺炎多見;皮下的腫物以毛母質瘤及脂肪瘤多見,毛母質瘤位于表皮組織深部與皮下脂肪層交界處,表現為邊界清晰的結節,內部回聲不均,顯示斑片狀及細點狀的鈣化強回聲,后伴聲影;脂肪瘤位于皮下脂肪層,多呈現邊界清楚、形態規則的高回聲結節。非淋巴結的頸部實性病變種類也比較多,如遇到一些少見病或不典型病例,常規超聲不能明確診斷時,還可以進行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超聲造影、彈性成像或進行其他影像學檢查綜合判斷。尤其是遇到形態不規則、質硬、體積較大或是增長速度較快的腫物時,一定要警惕惡性腫瘤。
兒童青少年頸部腫物的病因雖然多種多樣,但大部分頸部腫物都是良性的,家長發現頸部腫物不要恐慌,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明確病因后針對病因進行規范化治療。超聲檢查能為頸部腫物診斷提供重要信息,可幫助臨床醫生制訂科學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