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靈川潭下那片被綠水青山環抱的土地上,珍藏著我童年最溫暖的回憶,那是一段關于母愛、成長與故事交織的時光。每當夜深人靜,或是夏日午后,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老屋的青石板上,我的思緒便不由自主地飄回那些簡單而幸福的日子,尤其是那個關于插秧與講故事的溫馨場景,如今想來,依舊歷歷在目。
我的家鄉,靈川潭下,就是一個被小山、稻田環繞的小村莊,四季分明、風景如畫。四周金峰山、長蛇嶺、筆架山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小山,把鎮子圍起來,像搖籃似的守護著潭下。
春天,是播種希望的季節,也是農人最忙碌的時候。那時的我,還是個懵懂無知的孩子,總愛跟在母親身后,踩著她的影子,在田間地頭嬉戲。母親是一個勤勞而堅韌的農村婦女,用她那雙布滿老繭的手,養育了我們兄妹4人,也教會了我們許多生活的道理。
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早晨,那時剛分田到戶不久,父親坐骨神經痛,做不了事,像犁田這類農活,自然也落在了母親身上。母親硬是用她瘦弱的身子,扛犁、趕牛、犁田、耙田。那日母親像往常一樣,早早地起了床,準備下田插秧,她輕聲細語地喚我起床,說是要帶我去體驗農活。我跟在母親身后來到田間,看見了一大片等待耕耘的水田。
母親教我插秧的方法,我跟著母親的動作,將秧苗插得歪歪扭扭。
母親插秧的動作迅速而有序,一把把嫩綠的小苗在她的手中彷佛成了一支旋轉的舞蹈隊,隨著太陽逐漸升高,水田里的秧苗也一排排地立了起來。
后來母親幫我把沒插好的秧苗扶正,怕我太累讓我去田邊休息。我看到汗水浸濕了母親的衣服,辛勞壓彎了她的脊背。我想到了一個幫助母親緩解疲勞的方法,“媽,我給你講故事聽吧!”
母親愣了一下,隨即被我的提議逗笑了,她寵溺地摸了摸我的頭:“好,那就這么說定了。你講故事,我插秧。”
于是,我坐在田埂上,開始了我的“故事大會”。從《西游記》里的孫悟空大鬧天宮,到《安徒生童話》中的丑小鴨變白天鵝,再到我自己編造的奇幻冒險,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童真與想象。母親一邊專注地干活,一邊聽我講故事,偶爾抬頭,眼中閃爍著溫柔的光芒,那份滿足與幸福,我至今難以忘懷。
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母親為何總是那么樂觀堅強,因為在這片養育了我們的土地上,每一滴汗水都蘊含著對未來的希望與憧憬。
歲月如梭,如今母親已離我而去,但每當我想起那個春天,想起那個“我給母親講故事”的場景,心中便涌動著無盡的思念。偶爾回到老家,我會獨自去曾經講過故事的田梗邊,蹲下來,回憶當年的情景。那些經歷不僅是我與母親之間美好的回憶,更是她留給我最寶貴的財富——對生活的熱愛與堅持。在靈川潭下這片充滿故事的土地上,我學會了感恩,學會了珍惜,更學會了如何像母親一樣,用愛與勤勞去書寫屬于自己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