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現代媒體技術的加持,使得學科育人的手段愈加豐富,途徑愈加多樣,教學效果顯著提升。本文就如何利用CAD軟件中的“面積”功能來測量高中物理實驗中不規則圖形的面積,進行了介紹和探討。
關鍵詞:不規則圖形;面積測量;數格法;CAD軟件
高中物理實驗經常會涉及不規則圖形面積的計算,例如人教版新教材實驗“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需要計算水面上覆蓋的單分子油膜層的面積(見圖1)。如何精確地計算出這些非規則幾何形狀的面積,對于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十分重要。
中學階段在估算不規則二維圖形的面積時,一般采用“數格法”。這種方法是將該幾何圖形置于標準方格紙背景上,數出幾何圖形覆蓋的“方格子”數量,然后用“格子數”乘以每個正方形格子的面積,從而得到圖形的總面積。然而從實驗操作和實驗精度的角度來看,這種方法存在以下弊端:①輪廓邊緣處計數時,一般認為超過半格算一格,不足半格則舍去,這種方法過度依賴人的主觀判斷;②由于格子數目龐大,統計時費時費力,在數的過程中很難保證不出錯(特別是邊緣格子數)。上述問題均會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由此得出的數據是否可靠,而誤差到底有多少?有沒有更精準的方法來進行測量或驗證呢?下面介紹筆者在教學中向學生展示的一種方法。
1 軟件應用方法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和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復雜的測量工作已變得簡單。在計算機輔助設計領域的軟件中,筆者選取了一款易學好用的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制圖軟件,用于解決高中實驗中不規則圖形面積的測量問題。這款軟件名稱為“風云CAD編輯器”,官網下載安裝后,桌面圖標如圖2所示,軟件基本操作步驟如下。
第一步:引入相關實驗照片
雙擊桌面上的軟件圖標,打開軟件后,依次單擊中的“文件”—“打開”,導入事先拍攝好的帶方格子背景的圖片。這時圖像會出現在軟件主菜單中的“查看器”頁面內(見圖3),通過轉動鼠標滾輪,可以隨意放大和縮小圖片,以便進行后續操作。
第二步:選擇面積測量功能
此時,觀察主菜單的左上角,可見“查看器”下方有一個名為“面積”的功能圖標(如圖4中虛線框內所示)。點擊“面積”圖標按鈕后,鼠標指針會變成“+”形光標,同時在圖形右側會出現測量數據記錄窗口欄(見圖5)。
第三步:勾勒圖形邊界輪廓
將“+”形光標置于輪廓邊緣線上的任意位置,點擊一下作為起點。然后,通過光標沿圖形輪廓游走,軟件會自動跟蹤輪廓邊緣線,并以閃動的虛線進行提示。對于跟蹤不太正確的位置,可通過單擊鼠標的方式進行人工輔助調整。當光標沿輪廓線回到起點時,雙擊鼠標,軟件會自動確認封閉曲線的勾勒已結束。此時,可以觀察到整個不規則圖形的邊緣被閃動的虛線覆蓋(見圖6),表明對測量區域的選取工作已經完成。
第四步:讀取相對測量面積
在邊界輪廓封閉虛線生成的同時,旁邊的“測量記錄窗口”中會出現三行數值(見圖7),第一行顯示的就是所選區域的面積,數值為432774.12un2(un是軟件自定義的長度單位),第二行顯示所選區域的周長,為3755.24un(如果要測質點的運動路程,可以使用這一功能)。
第五步:獲取單位參照面積
由于測得的面積數值并不是圖形的真實面積,所以還需要選擇一個已知面積的形狀作為參照。背景方格子就充當此角色。用同樣的方法,通過“+”形光標勾勒出一個方格子的封閉區域(見圖8),“測量記錄窗口”中就會同步給出其對應的面積為1719.78un2(如圖7第5行所示)。
第六步:計算圖形實際面積
通過計算432774.12un2÷1719.78un2≈252,可以得到單分子油膜層的面積相當于252個方格子的面積。由于方格子的實際邊長為1cm,故單分子油膜層的真實面積為252cm2。這一測量結果與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三教師教學用書第13頁參考答案與提示給出的257cm2非常接近,相對百分比誤差僅為2.0%。兩個結果相互印證,效果很好。
2 實驗教學啟示
2.1 彰顯物理思想,體現學科應用
物理學習不僅在于傳承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思想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無限分割”是一種經常用到的重要的思想方法。在求單分子油膜層面積時,我們依據這種思想“化整為零”,將形狀不規則的大圖形分割為形狀規則便于測量的許多小正方形,然后再對小正方形的面積求和,先分再聚,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微積分”思想的美妙。這也是教材編者采用“數格法”的初衷所在。
利用軟件來處理,看似使用了不一樣的方法,但實際上它恰恰是對教材方法的“升華與升級”。在學生用數格法完成實驗后,教師可以接著讓學生思考,如果要提高“數格法”的測量精度,“格子”是大一些好還是小一些好?學生一定會認識到格子越小越好。但是,格子越小,數量越多,統計起來也越麻煩。而將數格子這個“簡單的重復勞動”交給計算機后,就可以進一步使格子更小,直至成為一個“點”,而這個“點”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屏幕的“像素”。點越小,像素越高,圖像顯示就越平滑清晰,面積測量就越精準。通過以上分析,學生會理解軟件所測的面積,實際上就是圖形所占用的屏幕像素的個數。
此時,學生就會發現,看似高大上的軟件技術,其實就是平常課堂所學的物理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這一發現能堅定學生學好物理的信心。
2.2 合理使用技術,助力學科教學
“科學探究”能力是高中物理四大核心素養之一。當代學生對計算機及相關軟件技術非常熟悉,合理運用現代媒體技術,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課內外教學,提升實驗質量,助力學科教學。例如,在教材實驗“用傳感器觀察電容器的放電過程”中(見圖9),也可以運用面積法的思想,借助本軟件測量電容器放電前所帶的電荷量。
有理由相信,現代媒體技術一定會成為現代課堂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讓物理學科育人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