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大園
(南京市鍋爐壓力容器檢驗研究院,江蘇 南京 210019)
工業管道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鋼鐵、電力等行業領域,承擔各種介質的輸送。按照《特種設備安全法》的有關規定,工業管道應開展定期檢驗。工業管道的定期檢驗關乎工業管道以及生產裝置的安全運行。開展工業管道定期檢驗前,檢驗人員要開展工業管道原始技術資料審查工作,有時會發現存在未登記、超期未檢的情況、管道級別劃分有疑問、資料缺失等問題,這時檢驗人員應注意處理,防止對工業管道的檢驗工作產生不利影響。
《特種設備安全法》第三十三條規定了工業管道使用單位應辦理工業管道使用登記的要求;第四十條規定了工業管道使用單位應在特種設備檢驗合格有效期到期前一個月,約請特種設備檢驗機構開展定期檢驗工作,特種設備未經過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不得繼續使用。TSG 08—2017《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則》第2.2 條使用單位的主要義務也明確使用單位應辦理使用登記,領取《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及時開展定期檢驗[1]。從這些法律、安全技術規范可以看出,辦理使用登記和按時申報定期檢驗是工業管道使用單位按法律、規范的規定,履行特種設備安全主體責任的基本要求之一。
使用單位內的工業管道如果存在未辦理使用登記的情況,長期未開展定期檢驗或報檢時已經屬于超期未檢的情況,就已經違反了《特種設備安全法》的規定,也沒有按照《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則》第2.2(4)和(7)的要求履行使用單位主要義務。此時建議檢驗機構按照《特種設備安全法》的規定,立即向特種設備使用地市場監管部門報告,檢驗工作應先暫停,在經過特種設備使用地市場監管部門同意后才能進行檢驗。
目前檢驗機構對在用工業管道開展定期檢驗工作,主要依據TSG D7005—2018《壓力管道定期檢驗規則—工業管道》,在這本安全技術規范中管道級別有GC1、GC2、GC3 三個級別,還分別列出了GC1、GC2、GC3 的檢驗項目和要求[2]。同時自2019 年6 月1 日起,按照TSG 07—2019 《特種設備生產和充裝單位許可規則》,工業管道級別劃分為GC1、GC2、GCD三個級別[3]。工業管道的級別影響工業管道定期檢驗方案的制定和檢驗項目、比例的確定。
由此出現一個情況,TSG 07—2019 《特種設備生產和充裝單位許可規則》規定了新的工業管道級別劃分方法,新設計安裝的工業管道必須按照新的要求進行級別劃分。同時,新設計安裝的管道在實施定期檢驗時,按照新的級別開展定期檢驗。具體應用如下:
以苯管道為例,如果是2019 年6 月1 日前投用的,采用的是TSG D0001—2009 《壓力管道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工業管道》附錄A 的級別劃分辦法[4],根據GB 5044—1985 《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苯毒性危害程度為I 級(極度危害),是劃分為GC1 級的。TSG 07—2019 《特種設備生產和充裝單位許可規則》中規定了工業管道按照《危險化學品目錄》區分管道毒性,根據《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苯沒有備注急性毒性。而2019 年6 月1 日后新設計的苯管道,有的就出現工業管道設計單位將其劃分為GC2 級的情況。級別的變化將導致檢驗項目和比例的變化,特別是2019 年左右投用的且滿3 年要首次全面檢驗的原GC3 級管道,按照GC2 級檢驗要求將要在檢驗時對管道焊接接頭進行一定比例的埋藏缺陷抽查。
參考TSG R0004—2009 《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簡稱《容規》)編制說明3.3 壓力容器類別劃分方法中的一段話“新的壓力容器類別劃分方法將于《容規》正式實施時啟用,在《容規》實施后,新設計制造的壓力容器必須按新方法進行類別劃分。而實施日期之前設計制造的壓力容器以及在用壓力容器,其類別不再重新劃分,仍按原來的類別進行設計制造及使用管理。”即在用的壓力容器類別在新的《容規》實施后無需重新劃分。
目前工業管道領域的安全技術監察規程正在修訂,現行的TSG D0001—2009 《壓力管道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工業管道》和TSG D7005—2018 《壓力管道定期檢驗規則—工業管道》中都有GC1、GC2、GC3。而TSG 07—2019 《特種設備生產和充裝單位許可規則》中注的是壓力管道設計、安裝許可參數級別。
即便是要求將在用工業管道統一重新劃分管道級別,一般情況下也已經開展過了首次全面檢驗。按照工業管道定期檢驗規則的相關要求,如果首次沒有發現危險性超標缺陷,再次開展定期檢驗一般不再進行埋藏缺陷檢測。級別的變化只影響檢驗比例,不再影響檢驗項目。只有上次發現了危險性超標缺陷或檢驗人員有懷疑的時候,才需要增加埋藏缺陷檢驗項目。
根據上述情況,建議檢驗機構在開展定期檢驗時,對設計文件已明確劃分級別的在用工業管道無需提出更改管道級別的要求。對首次檢驗的原GC3 級工業管道,建議有條件時,仍應增加埋藏缺陷檢驗項目,這對檢驗機構和檢驗人員更好地檢驗出焊接缺陷、確定管道安全狀況等級、消除安全隱患有幫助。
TSG D7005—2018 《壓力管道定期檢驗規則—工業管道》第1.3 條規定“定期檢驗應當在年度檢查的基礎上進行”,這里對定期檢驗的開展作出了明確規定。目前檢驗機構經常碰到一些使用單位壓力管道未辦理使用登記,在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檢查后,使用單位才向檢驗機構申報了定期檢驗。對這種情況,如果檢驗機構沒有查看到年度檢查報告,而直接對管道開展定期檢驗,則會存在一定的問題隱患,特別是在一些管道使用單位未嚴格按規定落實主體責任的情況下。
年度檢查是定期檢驗工作開展的基礎。TSG 08—2017 《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則》中規定了使用單位負特種設備安全主體責任,開展年度檢查是使用單位的主要義務之一。如果定期檢驗周期定為5 年或者6 年,在這個周期內,檢驗機構開展了1 次定期檢驗,而使用單位則應按規定開展5 次或者6 次年度檢查。正是在工業管道使用單位按照《特種設備安全法》的規定,嚴格落實特種設備安全主體責任,組織開展年度檢查的基礎上,檢驗機構定期開展檢驗才能補全特種設備安全的重要一環,否則單靠間隔幾年一次的定期檢驗難以保證特種設備安全運行。
有些人認為定期檢驗開展的項目比較全,年度檢查就是看看外觀,其實不然,例如開展定期檢驗時,TSG D7005—2018 《壓力管道定期檢驗規則—工業管道》第2.4.2.10 安全附件與儀表檢驗只規定了“安全閥、有檢定要求的壓力表是否在校驗有效期,爆破片裝置是否按期更換,緊急切斷閥是否完好”四項內容。但開展年度檢查時,TSG D7005—2018 附件A3.5安全附件與儀表檢查中規定了各類安全附件和儀表的幾十項檢查內容。定期檢驗中看似簡單的安全附件與儀表檢驗內容正是在年度檢查更詳盡內容基礎上開展的。
工業管道年度檢查與定期檢驗的不同之處有:
(1)實施主體不同。年度檢查由使用單位自行開展,也可委托具有工業管道定期檢驗資質的檢驗機構進行。定期檢驗必須由具有工業管道定期檢驗資質的檢驗機構開展。
(2)實施時機不同。年度檢查是在工業管道正常運行狀態下開展的,而定期檢驗一般在工業管道停車期間開展,只有極特殊情況,按照基于風險的檢驗(RBI)的要求,可在管道運行狀態下實施檢驗。
(3)實施頻次不同。年度檢查每年開展一次,定期檢驗按周期開展,首次檢驗一般在投用3 a 之內開展,以后根據上次定期檢驗安全狀況等級和確定的下檢期開展。
(4) 檢查項目和內容不同。工業管道年度檢查的項目和實施要求按照TSG D7005—2018 附件A 進行,而工業管道定期檢驗的項目按照TSG D7005—2018第2 章要求,安全狀況等級按照第3 章評定。如年度檢查中工業管道組成件及焊接接頭的泄漏和振動情況的檢查內容,在運行狀態下可以開展,而在定期檢驗時,工業管道已停止運行,幾乎無法開展。
如果工業管道使用單位未開展年度檢查的,針對這種情況,建議使用單位先按照TSG D7005—2018的規定開展年度檢查,再由檢驗機構開展定期檢驗。
工業管道資料,特別是設計和安裝資料的缺失,會對檢驗工作的開展帶來不利的影響。工業管道設計資料是工業管道的基礎,包含了設計單位資質、管道參數、管道材質、管道介質、軸測圖等信息。安裝資料中包含了安裝單位資質、管道材質證明、焊接記錄、無損檢測報告、試驗記錄、竣工圖等信息。這些信息是核對管道基礎信息、開展符合性檢驗、分析可能出現的損傷模式、確定定期檢驗項目和比例、確定檢驗結論參數等的關鍵。
《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局關于特種設備使用登記有關問題的復函》(質檢特函〔2016〕 1號)文中對承壓類特種設備,如果存在資料缺失等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指導意見。依據該文要求,建議檢驗機構在審查工業管道原始資料時,應注意:
(1)設計、安裝單位資質。如果不能確定設計、安裝單位是否具備相應資質,或能夠確認設計、安裝單位無證設計、施工的,應停止檢驗,先報監察部門處理。
(2)壓力管道無使用登記證的。應停止檢驗,先報監察部門處理。
(3)無設計、安裝資料的。定期檢驗時應嚴格按照《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局關于特種設備使用登記有關問題的復函》(質檢特函〔2016〕 1號)的相關要求,先由使用單位補齊資料,然后開展檢驗。
(4)缺少設計文件但使用單位能夠提供安裝竣工資料等相關證明材料。證明管道經過正規設計單位設計的,可由使用單位出具有效力的證明文件和管道臺賬。管道基礎信息如運行參數、起止位置、管道規格、管道材質、管道介質等能夠核實的應核實無誤,管道位置與結構、管道支吊架等無明顯異常情況的,可以開展檢驗。
(5)設計資料齊全但缺少安裝竣工資料的。應要求使用單位補齊資料,證明管道安裝質量(含管道材料的選用、焊接、無損檢測、檢驗與試驗等)符合安全技術規范和設計文件要求,經核實無誤的可以開展檢驗。必要時還可以增加材質分析、無損檢測、耐壓試驗、泄漏性試驗等項目。
(6)資料審查及資料補充完善情況應在檢驗記錄和報告中如實記載。
(1)發現未登記、超期未檢的管道應先報監察部門,經監察部門同意后方可開展檢驗。
(2) 對設計文件已明確劃分級別的在用工業管道無需提出更改管道級別的要求。對首次檢驗的原GC3級工業管道,建議仍應增加埋藏缺陷檢驗項目,有利于更好地檢驗出焊接缺陷、確定管道安全狀況等級。
(3)定期檢驗應在年度檢查基礎上進行,如果管道使用單位未開展年度檢查的,建議使用單位先按照相關規范要求開展年度檢查,再開展定期檢驗。
(4)缺少設計、安裝原始資料的,應先由使用單位補齊資料,然后開展檢驗,必要時增加驗證性檢驗項目。資料審查及資料補充完善情況應在檢驗記錄和報告中如實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