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振 郜玉嬌 賈繼宗
河南省中醫院重癥醫學科,鄭州 450000
重癥肺炎是常見的呼吸系統危重疾病,多因下呼吸道感染發病,而老年患者免疫機能下降,身體虛弱,且多合并高血壓、糖尿病、支氣管擴張等慢性疾病,一旦發生重癥肺炎,臨床治療難度大,病死率高[1]。既往臨床多給予抗菌藥物、氧療、營養支持等治療,然而,隨著細菌變異、耐藥等問題日益突出,重癥肺炎整體療效不甚滿意[2-3],仍面臨較大的挑戰。近年來,中醫藥輔助治療重癥肺炎的效果得到廣泛肯定,中藥貼敷是中藥外治療法之一,利用藥物與穴位相互作用,使藥物通過體表穴位經皮吸收藥物,刺激經絡,聯絡臟腑,進而達到內病外治的目的[4]。該療法簡便、安全,適用于老幼虛弱患者,既往研究報道穴位貼敷能幫助改善肺炎患者呼吸力學指標[5]。重癥肺炎起病急,病情復雜、進展快、并發癥多,需配合有效的護理模式緩解重癥肺炎患者癥狀,預防并發癥,促進病情轉歸[6]。達標護理是護患共同制定目標,共同參與護理措施,進而實現護理目標,李園園等[7]報道達標護理能夠提高腦腫瘤患者康復效果。鑒于此,本研究開展隨機對照試驗,將中藥貼敷聯合達標式護理用于老年重癥肺炎患者治療中,觀察其對病情轉歸的影響,以期為臨床干預提供參考。
選取河南省中醫院2020 年8 月至2022 年7 月收治的94 例老年重癥肺炎患者開展隨機對照試驗,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常規組,各47 例。試驗組男、女各27、20 例,年齡61~84(71.84±6.12)歲,合并疾病:糖尿病6 例、高血壓11 例、支氣管擴張3 例;常規組男、女各29、18 例,年齡60~82(70.96±6.22)歲,合并疾病:糖尿病5 例、高血壓10 例、支氣管擴張5 例。兩組性別、年齡、合并疾病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本研究通過河南省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審批號:202007-002)。
納入標準:年齡≥60歲;符合《中國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 年版)》[8]中重癥肺炎診斷標準;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精神疾病;心肝腎功能衰竭;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疾病、惡性腫瘤;過敏性體質患者;中藥貼敷穴位皮膚完整性受損患者。
常規組給予常規治療和護理。(1)心電監護,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并對癥控制血壓、血糖、補液等;(2)抗感染治療,經驗性給予初始抗菌藥物治療,并根據病原學培養結果調整抗菌藥物;(3)氧療/呼吸機輔助呼吸,持續評估動脈血氣和肺功能,給予鼻導管或面罩吸氧、機械通氣等;(4)營養支持,根據患者飲食狀況和營養指標補充腸內、腸外營養;(5)每日消毒病房,保持清潔,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并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意識,指導其呼吸訓練、咳痰,采用翻身、叩背、體位引流、霧化、吸痰等方式保持呼吸道通暢,疏導患者不良情緒。
試驗組在常規組基礎上給予中藥貼敷聯合達標式護理。(1)中藥貼敷:將肉桂、白芥子、丁香、細辛、黃芩、大黃、黃柏、杏仁、甘草研磨成粉末,用鮮姜汁調成膏狀,涂抹在敷料上制成0.5 cm 厚、2.0 cm×2.0 cm 大小的膏貼,選取雙側肺俞穴、雙側膏盲穴、雙側定喘穴、膻中穴、天突穴,清潔局部皮膚后將膏貼敷在穴位上,2 h/次,1 次/d,7 d/療程,持續2個療程。(2)達標式護理。①護士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及其需求,全面評估目前存在的護理問題:氣體交換受損,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感染危險,潛在并發癥風險,焦慮,深靜脈血栓、呼吸衰竭等。②針對護理問題與患者或家屬共同制訂護理目標:呼吸道保持通暢,血氧飽和度(SaO2)維持90%以上;維持出入量平衡,未發生明顯消瘦;無感染發生;無并發癥發生;焦慮情緒減輕。③鼓勵患者積極參與護理措施:病房保持適宜溫濕度,氧療/呼吸機輔助呼吸,密切關注患者痰液黏稠度,積極稀釋痰液并協助排痰,指導患者進行縮唇呼吸、腹式呼吸等練習提高肺功能;密切關注出入量和營養指標,加強鼻飼喂養,根據患者營養耐受情況逐步增加鼻飼液濃度和速度,若患者腹脹、未檢測到腸鳴音或潴留過多則需停止鼻飼,增加胃動力,補充腸外營養;病房做好消毒隔離,遵守無菌操作,做好呼吸機管路消毒,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床單位干燥平整,妥善固定管道,定時幫助或提醒患者變換臥位、按摩下肢,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包括生命體征、心電圖、復查的動脈血氣結果、出入量等,若有異常及時通知主治醫師進行處理,積極防治并發癥;關注患者情緒,主動與其溝通,講解先進醫療技術和目前病情好轉情況,幫助其勇敢面對疾病,配合治療。④評估達標情況,每日晨會護士長組織評估目標達成情況,若未達成目標,討論分析原因,并收集醫生、患者的建議優化護理措施,護士長監督落實。
4.1.比較兩組癥狀、體征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 癥狀、體征緩解時間主要記錄退熱時間和咳嗽、氣促、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9],由主管醫生和護士評估并記錄。
4.2.比較兩組臨床療效 治療14 d 后由主管醫生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0]進行療效判定,癥狀及病灶消失為治愈;癥狀緩解明顯,病灶縮小明顯為顯效;癥狀有所緩解,病灶有所縮小為有效;癥狀未緩解或惡化,病灶未縮小或擴大為無效。總有效率為(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4.3.比較兩組肺功能指標 治療前和治療14 d 后上午10:00~11:00 采用肺功能儀檢測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吸容積(FEV1)、呼氣峰值流量(PEF)。
4.4.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指標 治療前和治療14 d 后清晨采用全自動血氣分析儀檢測患者動脈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SaO2。
4.5.比較兩組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 治療期間責任護士記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肺水腫、肺不張、感染性休克、腎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采用SPSS 26.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年齡、時間、肺功能指標、動脈血氣指標等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性別、合并疾病、療效、并發癥等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癥狀、體征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d,± s)

表1 兩組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癥狀、體征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d,± s)
注:常規組給予常規治療和護理,試驗組在常規組基礎上給予中藥貼敷聯合達標式護理
兩組患者的退熱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咳嗽、氣促、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均P<0.05)。

表2 兩組老年重癥肺炎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98,P=0.036)。
表3 兩組老年重癥肺炎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老年重癥肺炎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s)
注:常規組給予常規治療和護理,試驗組在常規組基礎上給予中藥貼敷聯合達標式護理;FVC 為用力肺活量,FEV1 為第1 秒最大呼吸容積,PEF為呼氣峰值流量;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VC、FEV1、PEF 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14 d后,兩組以上各肺功能指標均高于同組治療前(均P<0.05),且試驗組各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
表4 兩組老年重癥肺炎患者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s)

表4 兩組老年重癥肺炎患者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s)
注:常規組給予常規治療和護理,試驗組在常規組基礎上給予中藥貼敷聯合達標式護理;PaO2為動脈血氧分壓,PaCO2為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SaO2為動脈血氧飽和度;1 mmHg=0.133 kPa;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治療前,兩組的PaO2、PaCO2、SaO2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14 d 后,兩組PaO2和SaO2均高于治療前、PaCO2均低于治療前(均P<0.05),且試驗組PaO2和SaO2均高于常規組、PaCO2低于常規組(均P<0.05)。

表5 兩組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并發癥比較[例(%)]
試驗組、常規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分別為10.64%、27.6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98,P=0.036)。
肺炎致死率在全球范圍內排第三位,僅次于腫瘤和心血管疾病[11]。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不斷加劇和抗生素耐藥增加,老年群體中重癥肺炎的發病率不斷上升,治療難度和護理難度越來越大,預后不甚理想[12]。因此,尋求能夠配合抗感染治療有效控制老年重癥肺炎病情、提高療效的輔助治療手段和護理方法,已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
重癥肺炎在中醫中被稱為“肺炎喘嗽”,肺為嬌臟,不耐熱寒,外邪入體犯肺,化津為痰,痰、熱、毒互結于肺,肺失宣發而生咳嗽,氣血不暢,肺氣上逆有氣喘之癥[13-14],故而需清熱解毒,宣肺化痰,平喘止咳。本研究在中醫經絡學指導下,結合院內中醫治療肺炎經驗進行選穴,肺俞穴、膏盲穴屬足太陽膀胱經,肺俞穴內應肺臟,肺氣由此轉輸,刺激該穴有助于解表宣肺,止咳平喘,刺激膏盲穴能扶陽固衛,調和氣血,且配肺俞穴擅治咳嗽[15-16];膻中穴、天突穴經屬任脈,二者配伍主治咳喘[17];定喘穴屬經外奇穴,具有止咳平喘作用[18]。將肉桂、白芥子、丁香、細辛、黃芩、大黃、黃柏、杏仁、甘草研磨成粉末,制成膏貼貼敷于以上各穴,其中黃芩有清肺熱、燥濕、解毒之效[19],大黃、黃柏擅清熱解毒,白芥子能溫肺、利氣、化痰,杏仁、甘草可鎮咳平喘,加以肉桂、丁香、細辛等芳香藥物行氣走竄[20-22],溫經通脈,協助各藥入穴循經,直達病所,幫助清熱解毒、平喘止咳化痰,促進肺濕啰音消退。
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器官功能、免疫力等明顯衰退,合并基礎疾病較多,并發癥發生風險明顯升高[23],因此,治療期間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必要。達標護理重點強調以目標為導向,護患共同參與護理計劃,促進患者健康目標達成。既往相關研究報道[24-25],達標護理能夠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促進疾病康復,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本研究采用達標護理,護士和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共同分析存在的護理問題,設定護理目標,護士制定個體化護理措施并鼓勵患者共同參與,通過定期評估目標達成情況,分析未達標原因,優化護理措施,進而更為有效地解決氣體交換受損、營養失調、感染危險、潛在并發癥風險、焦慮等各項問題,有助于促進疾病恢復、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提高治療效果。
本研究試驗組的咳嗽、氣促、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治療14 d后的肺功能指標、動脈血氣指標改善情況均優于常規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說明在常規治療和護理基礎上輔以中藥貼敷、達標式護理,更有助于促進患者癥狀消退,改善肺功能和氧合情況,提高療效,減少并發癥發生。分析原因:中藥貼敷療法安全,能夠促進重癥肺炎癥狀消退,同時,配合達標護理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控制出入量,改善機體營養,并協助患者有效清除痰液,指導患者呼吸訓練來提高血氧和肺功能,進而降低肺不張、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發癥發生風險[26]。
綜上,中藥貼敷聯合達標式護理有助于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咳嗽、氣促、肺部濕啰音等癥狀消退,改善肺功能和氧合情況,加速病情轉歸,提高療效,縮短住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