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穎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重癥監護室,南陽 473003
高血壓危象即高血壓急癥,系指原發性、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在某些誘因作用下,血壓突然異常升高的臨床癥狀,一般當收縮壓(SBP)≥180 mmHg(1 mmHg=0.133 kPa)、舒張壓(DBP)≥120 mmHg 時即可確診。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約為30%,其中有1%~2%患者可發生高血壓危象[1-2]。高血壓危象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與多種神經體液及內分泌因素、多種復雜的病理生理變化均有密切關聯[3]。除此之外,當患者自身處于應激防御狀態或伴神經反射異常、內分泌激素水平異常時,交感神經張力亢進或縮血管活性物質含量增加均可導致其血壓在短期內急劇上升[4]。血壓迅速升高會明顯加重心臟負荷,當心臟后負荷量超出其代償水平則會誘發慢性心力衰竭等多種不良預后。相關文獻指出,應用硝酸甘油、硝普鈉或烏拉地爾等降壓藥對高血壓危象患者實施緊急降壓治療是降低病死風險的關鍵舉措[5]。硝普鈉為一種短效血管擴張劑,可通過直接作用于血管內皮細胞而迅速產生降壓效果[6]。本研究旨在分析硝普鈉對高血壓危象患者臨床體征及預后情況的影響。
本文為隨機對照試驗,病例納入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2020 年3 月至2022 年5 月期間收治的90 例高血壓危象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對入組患者進行分組,分別列為觀察組(45 例)和對照組(45 例)。觀察組中男25 例,女20 例,年齡48~72(60.48±5.17)歲,高血壓病史5~10(7.25±1.33)年,高血壓危象病程1~4(2.52±0.36)h,合并癥:冠心病15 例,慢性心力衰竭13 例,糖尿病17 例;對照組中男23 例,女22 例,年齡50~70(61.32±5.21)歲,高血壓病史6~9(7.33±1.25)年,高血壓危象病程2~3(2.49±0.41)h,合并癥:冠心病16 例,慢性心力衰竭12 例,糖尿病17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本研究已獲得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338292)。
(1)納入標準:①入組患者均符合高血壓診斷要點[7];②經血壓檢測確認發生高血壓危象[3];③高血壓危象發病時間均≤4 h;④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參與此次研究。(2)排除標準:①發病后伴意識障礙或昏迷者;②伴其他嚴重心血管急癥者;③惡性腫瘤者;④對本研究所用藥物有過敏史者;⑤伴認知、精神障礙性疾病者。
對照組予以常規治療,首先根據癥狀表現予以調脂、降糖、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失衡及抗感染等對癥支持;結合呼吸情況予以機械通氣治療,通氣模式為呼氣末正壓通氣(PEEP),呼吸頻率設定在12~20 次/min 之間,潮氣量選擇6~8 ml/kg,單次吸氧濃度選擇0.40~0.60 mmHg,吸氣、呼氣比例選擇1∶2,呼氣末壓力值維持在6.12~12.24 cmH2O(1 cmH2O=0.098 kPa),平臺壓需維持在30~35 cmH2O 之間;經靜脈緩慢推注12.5 mg 烏拉地爾(無錫華裕制藥,H20010587,5 ml∶25 mg),后按速率9 mg/h 持續泵注2~6 h,直至SBP≤160 mmHg、DBP≤100 mmHg 目標值為止[8]。觀察組采用硝普鈉(悅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H20058959,50 mg)配合治療,初始按每分鐘0.5 μg/kg劑量經靜脈泵注本品,后根據血壓控制情況按每次0.5 μg/kg 追加用藥量,同樣需持續泵注至血壓控制達標為止,其余對癥支持、通氣治療方法同對照組。
(1)于給藥前(T0)、給藥10 min 后(T1)、給藥30 min 后(T2)等不同時間點檢測并對比兩組患者的SBP、DBP 變化情況;于同期采用飛利浦EPIQ 7C 型超聲心動圖(江蘇徐州,江蘇安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國械注進20193062262)檢測心功能,具體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DD)。(2)記錄并對比兩組患者的體征恢復時間(SBP、DBP 達標時間)、心功能改善時間(LVEF、LVDD 恢復正常控制標準時間)以及輔助通氣時間。撤機指征[9]:基礎體征及心功能好轉、呼吸氧合功能良好、血流動力學穩定且有自主呼吸時即可考慮撤除通氣裝置。(3)統計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主要包括心腦血管灌注不足、頭暈頭痛、心悸乏力、呼吸困難4 種。(4)對所有患者開展為期1 年隨訪,統計并對比兩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情況,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搏驟停、心力衰竭、心肌梗死4種。
數據均采用軟件SPSS 22.0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高血壓危象患者不同時間點的基礎體征比較(mmHg,± s)

表1 兩組高血壓危象患者不同時間點的基礎體征比較(mmHg,± s)
注: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烏拉地爾,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硝普鈉;SBP為收縮壓,DBP為舒張壓;T0為給藥前,T1為給藥10 min后,T2為給藥30 min后;1 mmHg=0.133 kPa;與T0比較,aP<0.05
兩組患者T0、T2 時的SBP、DBP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T1 時的SBP、DBP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表2 兩組高血壓危象患者不同時間點的心功能比較(± s)

表2 兩組高血壓危象患者不同時間點的心功能比較(± s)
注: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烏拉地爾,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硝普鈉;LVEF為左心室射血分數,LVDD為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T0為給藥前,T1為給藥10 min后,T2為給藥30 min后;與T0比較,aP<0.05
兩組患者T0、T2 時的LVEF、LVDD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T1 時的LVEF 高于對照組,LVDD 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表3 兩組高血壓危象患者的康復進程比較(± s)

表3 兩組高血壓危象患者的康復進程比較(± s)
注: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烏拉地爾,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硝普鈉
在不同治療方案下,觀察組的體征恢復時間、心功能改善時間及通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表4 兩組高血壓危象患者的用藥安全性比較[例(%)]
在不同治療方案下,觀察組的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8.89%(4/45),低于對照組22.22%(10/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5 兩組高血壓危象患者的預后情況比較[例(%)]
隨訪期間,觀察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11.11%(5/45),低于對照組26.67%(12/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高血壓危象是一種以動脈血壓快速、顯著升高為主要特征,伴小動脈痙攣、壞死或繼發性組織損傷的臨床綜合征,除短期內血壓急劇升高外,此類患者臨床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胸痛、心悸、呼吸困難癥狀,部分嚴重者還可存在心、腦、腎等多種靶器官損傷[10]。針對此類患者,臨床多以積極糾正病因、及時降低血壓水平為主要治療原則,但由于不同患者的靶器官損傷存在一定差異,在對其進行緊急降壓治療時應合理控制降壓目標及降壓速度,以此避免臟器持續損傷或降壓后灌注不足[11]。目前,臨床多會應用硝酸甘油對高血壓危象患者進行急診治療,硝酸甘油可通過擴張心臟前循環血管而達到降壓目的,但此藥對于減輕心臟后負荷的作用有效,無法實現對部分高血壓危象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療[12]。研究指出,對高血壓危象患者實施緊急降壓治療時所用藥物應具備起效迅速、作用時間短、代謝快等多種藥代動力學特征[13]。
硝普鈉為一種短效血管擴張劑,可同時擴張心臟動靜脈血管,通過在內皮細胞代謝、釋放大量一氧化氮(NO)后能有效舒張血管平滑肌并迅速產生降壓效果[14]。烏拉地爾也是一種用于治療急癥高血壓的常見藥物,目前,臨床對于二者的療效及安全性方面尚存在一定爭議[10]。本研究結果顯示,在不同治療方案下,觀察組給藥10 min后的血壓控制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與烏拉地爾相比,硝普鈉的藥物起效時間更短,考慮原因如下:硝普鈉為一種硝酸酯類藥,經靜脈給藥后進入人體后,此藥可迅速被代謝為亞硝酸鹽形式并進一步轉化為NO[15]。研究指出,NO 可有效激活血管內皮細胞中的鳥嘌呤環化酶,經合成環磷酸鳥苷即可活化蛋白激酶G 并松弛血管平滑肌、擴張心臟動脈血管[16]。除此之外,硝普鈉還被證實可通過同時擴張小動脈及靜脈而顯著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經改善心臟血流動力學后亦可增加心臟血流供應并減輕心臟負荷,由此也可進一步改善高血壓危象患者的心功能指標[17]。故本研究中,觀察組T1時的LVEF 高于對照組,LVDD 低于對照組。但在不同治療方案下,本研究兩組患者T2 時的血壓水平及心功能指標均無明顯差異,提示隨給藥時間延長,硝普鈉的藥理作用會逐步減弱,考慮與其自身藥代動力學特征相關。硝普鈉本身為一種短效血管擴張劑,經靜脈給藥其血藥濃度可迅速達到峰值,一般給藥10 min 后其藥效可隨藥物被代謝為氰化物并分解為硫氰酸鹽后逐步下降[18]。其代謝產物無擴張血管活性氫化物,因此,亦可參與維生素B12 代謝過程。硝普鈉代謝快、半衰期短,不易在體內蓄積,超過半衰期后即可經腎臟排出,也不會導致患者發生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19]。因此,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經硝普鈉治療后,隨訪期間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也低于對照組,提示經硝普鈉快速舒張動靜脈血管平滑肌并控制患者血壓水平,也能有效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硝普鈉可快速降低高血壓危象患者的血壓水平并改善心功能,其作用時間短,用藥安全性高,對降低遠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風險并改善患者預后均有積極意義。
利益沖突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