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她不甘平庸,用絕食爭取上學機會;她苦心鉆研,研制出我國第一根硅單晶;她開拓創新,開辟了我國微重力半導體材料科學研究新領域,并在砷化鎵晶體太空生長和性質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她就是林蘭英,我國半導體材料科學的奠基者和開拓者。

圖1 林蘭英(圖/《學習時報》)
林蘭英出生于福建莆田。在莆田那個重男輕女思想盛行的年代,林蘭英的求學之路并不順利,但是林蘭英打定主意堅持要讀書。她與母親爭辯,甚至以絕食抗議才爭取到上學的機會。
求學機會來之不易,因此林蘭英讀書異常刻苦,經常挑燈夜讀,即使在燒火做飯、刷鍋洗碗時,也不忘背誦詩文。
后來,林蘭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莆田中學高中部。她頑強刻苦的學習精神和名列前茅的學習成績,終于讓家人接受了她走讀書這條路。
1936年,林蘭英以出色的成績考入福建協和大學物理系,畢業后留校任教。1948年,林蘭英申請到賓夕法尼亞州迪金森學院的交流項目赴美留學,1949年獲得數學學士學位。當時,她的導師有意推薦她到芝加哥大學數學系繼續深造,但懷著“一切都應該服從祖國建設事業的迫切需要”的想法,她果斷改學固體物理專業,當時這門學科在我國還是一片空白。1949年秋,林蘭英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生院,開始固體物理專業的學習。
1955年6月,林蘭英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固體物理學博士學位。她是該校建校以來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人,也是該校有史以來第一位女博士。
完成博士學業的林蘭英來到美國著名的索菲尼亞公司擔任高級工程師,專注于半導體材料研究。在索菲尼亞公司任職的一年多時間里,林蘭英深度接觸半導體材料研究領域的前沿,學習實用技術。
盡管在美國,林蘭英有著良好的工作環境,被公司器重,但她始終惦記著祖國,只不過因美國政府施壓一直無法回國。
1956年解禁,林蘭英立即以母親病重為由,向美國當局遞交了回國申請。公司一度用高薪挽留她,但林蘭英不為所動。
在林蘭英登機前,美國調查員對林蘭英進行了詳細的搜查,扣押了她6800美元旅行支票,還拿起她的藥瓶詢問。林蘭英十分緊張,但還是故作鎮定地謊稱藥瓶里裝的是母親的救命藥。實際上,藥瓶里裝的是林蘭英親手制成的單晶硅和單晶鍺,這正是國家急需的戰略物資。
最后,在林蘭英的堅持下,海關只得放行。幾經周折,林蘭英終于回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祖國。
林蘭英回國后進入中國科學院工作,從事半導體方面的研究。當時,我國的半導體事業十分落后。外國專家曾預測,中國要到20世紀60年代才能著手單晶材料的研制。然而在林蘭英的帶領下,我國于1957年拉制成功第一根鍺單晶,于1958年拉制成功第一根硅單晶,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生產出硅單晶的國家。
20世紀80年代,林蘭英提出在太空生產高純度砷化鎵單晶的設想,遭到國外專家的嘲笑。林蘭英并沒有退縮,她決定利用我國的返回式人造衛星,自力更生開展這一研究工作。從1987年到1990年,林蘭英進行砷化鎵單晶太空生長實驗3次,均獲得成功,并用其研制出半導體激光器,開創了國際上的先例。這項偉大的成就不僅讓她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還讓世界為之震撼。
林蘭英在科研道路上克服種種困難,憑借滿腔的愛國熱情和持久的毅力,為我國半導體材料科學事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開拓性貢獻。我國半導體材料科學領域的每一次進步都與林蘭英和伙伴們的艱苦奮斗息息相關。在她的推動下,我國半導體材料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名師點撥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林蘭英不甘平庸,絕食抗議只為爭取機會發奮讀書。她用不畏困難的精神辛苦鉆研,讓我國成為第三個生產出硅單晶的國家。她開拓創新,提出在太空生產高純度砷化鎵單晶的設想,并取得成功,讓世界為之震撼。
寫作主題應用:
1.不畏困難 林蘭英在提出設想后,遭到國外專家的嘲笑。但她沒有退縮,反而更加刻苦鉆研,取得了成功,開創了國際先例。寫作上可重點突出她不畏困難、勇于在事業上突破瓶頸的精神。
2.強烈的愛國情懷 林蘭英在美國有著良好的工作環境,還被公司重用,但她仍然惦記祖國,在1956年解禁后,放棄美國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國。這種一往無前、赤心報國的精神,值得學習。
——廣東省東莞市東城實驗中學 鄧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