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然
在共和黨人想盡辦法準備在“大選年”打擊拜登的政治聲譽時,拜登政府的國防部長奧斯汀為政治對手送上了一份“大禮”:在中東戰事持續、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美軍在伊拉克對民兵組織頭領實施“斬首行動”的時刻,奧斯汀在2024年1月1日因病住進沃爾特·里德國家軍事醫療中心的重癥監護室,但五天后才對國會和公眾說明情況。
奧斯汀及其助手們固然可以用防長“注重隱私”來辯解,但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他們隱瞞的對象包括拜登——美國總統當地時間1月4日才得到消息。此前三天,白宮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等國家安全事務高層也被蒙在鼓里。甚至,當正在度假的國防部副部長希克斯被通知需要緊急代管部務時,也沒有人告訴她奧斯汀已經住院了。
隨著事件進一步發酵,美國媒體發現,70歲的奧斯汀在2023年12月22日入院做手術時,就沒有通知白宮和希克斯。2024年1月1日,他就是因“秘密手術”的并發癥疼痛難忍,被迫住院治療。
兩黨政治人物及美軍前高級將領都對此表示震驚。“總統必須隨時知道他的內閣成員在哪里。”曾任奧巴馬政府國防部長的哈格爾說。就滿足公眾和國會的知情權而言,此事也不符合美國國防部的慣例。去年10月,美軍四星上將埃里克·史密斯就任海軍陸戰隊司令后因心臟病發作住院,五角大樓在幾小時后就發布了聲明。
“我本可以做得更好,確保公眾得到適當的信息。”奧斯汀1月6日致歉道。拜登則表現出了寬容。1月6日,他和大病初愈的奧斯汀“親切通話”,然后表示不會因此接受國防部長的辭呈。
白宮隨即表示將修訂高級官員移交權力時的通報流程,以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五角大樓則表示,這一意外事件的責任人是奧斯汀的幕僚長凱利·麥格薩門:她那幾天得了流感,所以沒能把消息傳遞到白宮。“流程問題”疊加“下屬問題”,奧斯汀似乎可以“免責”了。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圖/視覺中國
顯然,拜登不愿在此時失去奧斯汀: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裔國防部長。拜登很看重“開創性”提名,《政客》雜志報道稱,拜登正在考慮,如果再贏得一個總統任期,就提名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國防部長,排在人選名單首位的就是希克斯。
另一方面,總統選舉在即,拜登也希望展現對忠誠下屬的支持。奧斯汀是拜登擔任副總統時就結識的“舊部”,兩人曾在白宮戰情室“一起度過了無數個小時”。奧斯汀和拜登已故的兒子博·拜登也有密切關系,他們都在伊拉克服役時,經常并排坐著參加彌撒。
然而,共和黨人不愿輕易放過這個“意外收獲”。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共和黨領袖威克稱奧斯汀的沉默“不可接受”,這“進一步削弱了對拜登政府的信任”;另一位共和黨參議員班克斯說,奧斯汀“從上任第一天開始就是一場災難”。
有國防部官員私下對媒體表示,如果奧斯汀真的不辭職,恐怕他很難躲過一場腥風血雨的國會聽證會,甚至被國會提議給予紀律處分乃至解雇。“拜登為了私交包庇奧斯汀”,或將成為共和黨近期的“選戰牌”之一。奧斯汀長期低調行事、不舉行記者會的故事,也將被貼上“拜登政府不值得信任”的標簽。正在競爭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特朗普就公開表示,奧斯汀應該被解雇。
距離選舉日尚遠,“奧斯汀住院事件”大概率不會產生多么深遠的政治影響。對拜登團隊來說,最為尷尬的是:多年來,他們一直指責、嘲諷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外交、安全高層的混亂局面,但事實證明他們也會犯下類似的錯誤。他們一直批評特朗普在外交、安全高層的人事任命,但如今民主黨內也在反思:在全球沖突加劇的時代,拜登選擇幾乎沒有政治經驗、回避記者會等“防長必備工作”的奧斯汀主持五角大樓,是否真的“從一開始就是錯誤”?
不過,人們恐怕永遠都不會知道奧斯汀住院第一天到底是怎么考慮的。有國防部前高級官員對媒體披露,奧斯汀過于謹慎和內向,“在所有事情上,他都一言不發,都保留自己的建議,你永遠不會知道他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