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心理學研究者卡爾·格根富特納分享了他最近遇到的“消費陷阱”。他從超市買來了一大袋橙子,這些橙子裝在橘紅色的網兜里,每一個看起來都成熟得很好。然而,當他回到家中打開袋子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一離開網兜包裝,漂亮的橙子就突然“變臉”,變成了發青的樣子。
問題就出在裝橙子的網兜上。這些網兜總是紅色或橙色的,在它們的映襯下,袋內的橙子變得比原來更紅了,尚未成熟的青色部分也變得不再明顯。
網兜會改變橙子的顏色,這主要是因為它引發了“色彩同化”(Color Assimilation)的視錯覺現象。這種現象的原理至今仍沒有定論,它應該與神經系統加工視覺信號的方式有關。當圖像中出現細密的條紋或網格結構時,色彩同化現象最容易出現。這些網格會影響人們對鄰近區域的色彩感知,讓周圍的顏色向網格顏色靠攏。
很多視錯覺圖像都運用了色彩同化的原理,比如“蒙克錯覺”(Munker Illusion)。綠色色塊被放在了黃色和藍色兩種彩色條紋背景當中,它在黃色水平條紋的襯托下看起來更黃,而在藍色條紋背景下看起來變得更藍。色彩同化還能讓人感知到并不存在的顏色。比如,只要在黑白照片上覆蓋彩色條紋或網格,錯覺就可以讓整張照片看起來都變成彩色。
圖像越小、網格越細密,色彩同化效應就會越強。相反,如果放大圖像細節仔細觀察,這種效應就會明顯減弱。因此,如果想要透過網兜看到橙子真正的顏色,就需要盡可能湊近仔細觀察。當然,最保險的辦法還是徹底遠離“包裝陷阱”,親自挑選散裝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