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映章
(山西二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在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高層建筑增多,與傳統建筑群不同,高層建筑多為框剪結構,對施工要求更為嚴苛。而將免抹灰施工工藝運用至工程施工中,不僅能強化混凝土澆筑效果,提升墻面平整光滑度,還能降低麻面、氣泡等質量通病的出現概率,應用價值顯著。
某土建工程高層建筑共29層,其中包括地上27層、地下2層(地下負一層為停車場,地下二層為設備用房),建筑單元由商業區、寫字樓、住宅樓和地下車庫四部分組成,總建筑面積91 008m2。結構安全等級及防水等級均為Ⅱ級,抗震防裂度8度。本案例屬于典型的高層框架結構工程,施工工期一年半,作業周期緊張,為進一步保障施工質量,以施工作業群組合理調配,推進施工進度有序落實,施工單位計劃采用免抹灰施工工藝進行施工。
工程施工期間,測量放線屬于作業進行首要環節,其會對后續工程結果造成決定性影響。為此,在具體應用免抹灰施工工藝時,要自覺強化對工程放線工作的重視。1)嚴格基于工程實況,在充分分析作業場地大小的前提下,精準制定水準點、控制點,保障后續的引測更為便利,以本案例為例,作業人員基于對工程場地,水文地質以及地勢地貌的全方位考量,決定在現場設置4個水準點,且各個輸送點的間距嚴格控制在60m左右;2)要明確主體標高,具體可借助經緯儀這一儀器實現標高處置,達到垂直度優化控制目標。同時還可以采用鋼尺來對經緯儀投測的間距實現二度測量,嚴格保障層間垂直度測量誤差小于3mm,建筑高度測量誤差小于20mm;3)針對地上一層這一主體而言,要采用規格為10×10mm的鋼板實現制作,同時,為有效提升施工安全性能,還要及時對作業雜物實現清除,以雜物投擲洞預留,高效維護現實作業環境,本案例基于對現場雜物實體大小的考量,決定將預留洞的規格設置為200×200mm;4)施工平面范圍使用免抹灰技術時,為保障引測數據更為精準,利用鋼尺實現引測期間,需及時在中間層區域加設規格較統一的標高基準點,并設置水平方向的平面軸線,同一高度樓層,其縱軸線及橫軸線要確保都不少于4條[1]。
為最大化激發免抹灰施工工藝效能,鋼筋材料實現安裝把控十分關鍵。首先,要嚴格把控進場鋼筋材料質量,施工單位要派遣專業水準高的人員,仔細對鋼筋尺寸規格以及平直度等細節實現全方位監督,保障鋼筋質量符合預期要求。具體可借助抽樣檢查的手段,對需使用的鋼筋材料實現性能檢測。同時還要積極做好配料檢查工作,考慮到鋼筋質量會對后期模板施工及混凝土施工整體質量造成影響,若鋼筋質量不合格,不僅會影響模板整體穩固度,還會使得混凝土澆筑環節出現明顯偏移問題,給工程順利完工帶來較大難題。
其次,還要積極做好搭接質量把控,搭接質量會對原材料使用損耗度造成影響,優質的搭接落實,勢必能為后續作業順暢展開創造優良作業條件。本案例考慮到所使用的鋼筋直徑相對過大,就決定借助機械焊接的手段,完成整體的搭接工作。同時,為進一步提升混凝土澆筑觀感,還計劃將多余鋼筋材料彎曲在構件內側,嚴格避免扎絲外漏等不良現象的出現[2]。
最后,優化把控鋼筋生根位置科學性,想要確保免抹灰施工工藝應用成效順利達到理想狀態,本案例計劃在落實鋼筋工程施工期間采用套箍手段,預先對主筋實現加固完善,隨后依據鋼筋橫斷面大小數值,選擇尺寸相對應的套箍,實現鋼筋安裝位置約束目標,可以有效避免形變不良狀況出現。此外,考慮到主筋位置也可能對鋼筋生根位置造成一定程度影響,故計劃同時使用長度約18mm的斜桿斜線落實再次加固處置,以保障主筋穩定性順利達到預期。
作為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環節,模板設計及安裝對于工程施工整體質量有著直接影響。在具體施工期間,必須有效保障模板嚴密度及性能,嚴格避免混凝土澆筑期間出現脹模或漏漿等問題。以本案例為例,基于對整體施工質量的考量,計劃本次模板施工允許誤差設計如表1。

表1模板施工可允許誤差
2.3.1 模板設計
(1)荷載計算
澆筑高度的增加會使得模板側壓力持續變大,當整體的澆筑達到最大限值時,側壓力才會趨于穩定狀態。為此,想要完善模板設計格局,需自覺對荷載壓力實現計算,積極選取計算最小數值。計算公式(1)如下。
F=0.22γctoβ1β2V1/2
(1)
式中,β1、β2分別表示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和混凝土塌落度影響系數;γc表示混凝土重力密度(單位kg/m3),to、V則分別表示混凝土初凝時間(單位h)及實際澆灌速度(單位m/h)。
(2)面板計算
面板計算落實期間,要自覺對撓度實現驗算,公式(2)如下:
(2)
式中,ql表示跨度方向下最大線荷載數值;E表示面板彎矩值,I則表示次楞間距。
待細節性計算數據順利得出結果后,即可基于工程作業實際需要,精選出最適宜高層框剪結構實現免抹灰施工的混凝土施工模板。
2.3.2 常見模板類型
與傳統混凝土施工不同,免抹灰混凝土施工對模板要求十分嚴格。投入使用的模板必須具有不易變形、剛度強等優勢。
(1)散裝模板。散裝模板嘗試用在外形復雜的混凝土構件中,有著切割便利、拼裝方便等使用優勢。此類模板操作性較強,在拆除之后,混凝土表層依舊可以擁有優質平整度,但也存在一定使用缺陷,內部配套方木梁較多,可能會對項目整體進度造成影響,且如若遇水浸泡,極易出現模板變形,最終影響混凝土實際澆筑成效。
(2)鋼框模板。此類模板適用在梁模板、混凝土側壓力小的結構區域。鋼框模板板幅大所需要接縫較少,在拆除之后可保障混凝土表層平整度較佳,但也存在著剛度差等使用缺陷,在施工期間,極易對最終澆筑效果造成影響。
(3)大鋼模板。其在梁、剪力墻等細節構件中十分適用,在此類模板介入之下,作業人員勞動強度將明顯降低,模板拆除之后表層平整度十分優質,能夠順利實現免抹灰成效。但也存在一定作業缺陷。施工期間極易受自然天氣因素影響,出現反復施工問題[3]。
(4)鋁合金模板。此類模板在水平樓板、墻體等各類構件中有著廣闊的使用空間,混凝土成型質量較優且施工周期相對較短,施工爆膜問題不易出現。對于整體的現場施工環境污染較小,使用價值顯著。但此類模板需在前期投入較多費用,對于經濟成本指標介入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
(5)塑料模板。塑料模板適用在框剪結構中墻、柱項目中,板面平整度控制起來較為便利,厚度公差基本可維持在0.2mm左右,不僅整體的脫模速度較快,且平整度較佳,拼裝起來十分便捷,作業人員可快速地完成鉆孔拼裝等細節操作,但此類模板承載力十分有限,極易因施工操作不當而使得薄膜出現問題。
基于統計分析視角來看,不同類別的模板體系都存在一定的介入優勢以及使用缺陷。為此,在具體施工期間,作業人員要嚴格基于現場施工工況選擇適配度最高的模板體系,以保障混凝土成型質量順利達到預期。本工程通過大量對比分析后,在統籌考慮面板厚度、次楞間距以及強度等細節參數最佳值后,就決定實現分段式模板設計安裝。
2.3.3 模板安裝
在針對主體框架結構梁柱模板作業,為保障模板施工質量順利達到預期,本案例計劃提前預留搭接筋在矯正柱上,并在柱四周近6cm處焊接規格統一的頂桿,待所有準備工序完畢之后,及時對柱根部位置實現清理,以保障漏漿等不良問題的預防作業落實有力度。其次考慮到內膜板厚以及層高,二者數差較小,僅高出3cm左右,為此可借助型號為80×8mm的模板實現加固。再次,面對門窗及地面相鄰處區域,為嚴防雨水從外部滲入,則計劃采用厚度約為3cm的海綿條實現全范圍粘貼。同時為持續提升建筑防滲漏水準,還計劃在陰角模細節區域上粘貼與四周寬度相同的海綿條。最后,為確保重復作業問題不出現支立柱,安裝期間也要自覺從房間一側開始實現逐步安裝,并嚴格基于施工圖紙要求規范鋪設,將具體的安裝誤差控制在2mm以內。直至所有的模板安裝工作完畢之后,即可生成手動工作報告,并自覺強化對于建筑工程防滲漏效果的檢測。若所有檢測數據均達到一定標準后,即可借助氣泵實現吹除模板雜物。
而針對現澆墻結構模板施工這一作業而言,為持續優化整體的模板施工支設質量,還要求作業人員要時刻注意內模高度與模板高度的數差,預先在工作開始前提前預留一定距離,助力后續鋼板更順暢焊接[4]。
免抹灰施工工藝,能夠促使混凝土澆筑擁有較佳光滑度以及平整度。想最大化發揮免抹灰混凝土澆筑成效,在具體實現技術應用期間,需要嚴格把控免抹灰混凝土澆筑及混凝土養護措施布局。
2.4.1 免抹灰混凝土澆筑
(1)施工準備:施工進行前要做好如下準備工作。首先,技術部門要發揮主體責任,積極組織施工班組實現技術交底,掌握施工設計圖紙內涵以及各部位構件的方位。同時,施工班組還要及時對鋼筋作業以及模板支護工作落實狀況檢查。如若發現存在不合格之處,要立即反映,及時整改。其次,在實現混凝土澆筑期間,還要及時對各類機械設備進行性能抽查,確保其在較佳狀態內完成施工。最后施工各班組還要及時對模板清理,并保持濕潤狀態,若條件允許的話,可涂刷隔離劑,為進一步保障拆模之后混凝土表層平整度助力。
(2)澆筑施工:1)免抹灰混凝土澆筑期間,澆筑面與吊斗口二者的距離要小于2m,如若澆筑高度明顯高于2m,則要充分借助導管這一器具實現細節操作,嚴防混凝土成型效果達不到預期;2)澆筑施工期間,還要嚴格依據施工圖紙落實分段澆筑措施。分段澆筑高度,也要嚴格把控,不可超過0.5m;3)在實現振搗作業期間,施工人員還要緊握振搗棒,并以相同頻次插入,待整體的澆筑面不存在明顯氣泡問題之后,再將振搗棒拔出。分層振搗期間,還要合理布置振搗棒下層插入深度,將其嚴格控制在8cm左右,以預防層間出現明顯裂縫問題,影響最終的澆筑水準;4)澆筑環節進行期間,要確保不間斷澆筑,如若需要間接澆筑的話,則要嚴格控制澆筑時間,具體時間安排要嚴格基于工程水泥種類以及初凝時間加以明確;5)澆筑作業要安排專人負責鋼筋、插筋以及洞口預留的監督,嚴格避免鋼筋位移等狀況出現。
2.4.2 免抹灰混凝土養護
免抹灰混凝土對拆模板之后,混凝土表層平整度有著十分嚴苛的要求,為此需積極強化養護措施落實,及時在澆筑施工完畢之后,對混凝土實施養護。1)覆蓋養護,通常指借助塑料薄膜實現養護;2)澆水養護。通常情況下,處理抗滲性能高的混凝土柱體時,要保障養護時間不低于半個月。而對常規混凝土養護周期不少于7d;3)養護液養護,作為新型養護手段,其主要是通過在混凝土表層涂抹養護液等行為,助力致密薄膜順利形成,以保障混凝土水分蒸發能夠得到有效控制。
在實現免抹灰混凝土養護期間,除了要基于對現實環境的考量,選擇適用的養護手段之外,還要注意如下3個方面內容。1)養護期間強度低于1.2MPa時,不可隨意踩踏;2)若使用膠水養護,則需保障作業次數不低于每天兩次;3)如若在寒冷冬季展開施工,則要制定專項混凝土養護方案,并及時做好保溫措施。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工程實例,詳盡對免抹灰施工工藝在高層礦井結構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具體應用展開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在免抹灰施工工藝的介入下,施工效率明顯提升,不僅能有效縮短施工工期,還能有效降低工程造價,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發展前景,值得大范圍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