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發
(山西龍城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7)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筑模式在近年來逐漸興起。與傳統施工方式相比,裝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材料利用率高、環境污染小等優點,因此備受市場青睞。然而,傳統的裝配式建筑外墻常常需要進行抹灰處理,這不僅導致時間和人力成本增高,而且容易出現質量問題,降低了建筑的美觀性和防水性能。因此,如何實現裝配式建筑外墻免抹灰施工技術成為當前建筑領域研究重點之一。
采用裝配式建筑外墻免抹灰施工技術,不需要進行墻面抹灰處理,減少了人工成本和材料消耗。由于不需要砂漿、水泥等建筑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建筑成本。同時,該技術還能減少施工階段的施工時間,提高工程效率。在傳統的施工方式中,需要等待抹灰完成后再進行下一步施工,而采用裝配式建筑外墻免抹灰施工技術,則可以直接進行下一步施工,縮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人工成本。
外墻的防水性能是建筑物長期穩定運行的保證。采用裝配式建筑外墻免抹灰施工技術,可以有效提高外墻的防水性能。在傳統的抹灰處理方式中,常常存在抹灰不均、孔洞等問題,這些都會對外墻的防水性能造成影響。而采用裝配式建筑外墻免抹灰施工技術,則可以讓外墻表面保持光滑、平整,有效提高了外墻的防水性能[1]。
裝配式建筑外墻免抹灰施工技術可以改善建筑的美觀度。在傳統的抹灰處理方式中,常常存在抹灰不均、色差等問題,這些都會對建筑的美觀度產生負面影響。而采用裝配式建筑外墻免抹灰施工技術,則可以讓外墻表面保持光滑、平整,避免了抹灰不均、色差等問題,從而提高了建筑的美觀度。
采用裝配式建筑外墻免抹灰施工技術,可以加快工程進度,提高施工效率。由于該技術可以直接進行下一步施工,無需等待抹灰處理完成,因此可以縮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效率。尤其是在項目緊張和時間緊迫的情況下,采用這種技術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項目,提升施工質量和效率。
在裝配式建筑外墻免抹灰技術中,構件的堆放和運輸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堆放和運輸環節的合理操作可以保證混凝土構件的質量和安全,確保其正常使用。本文將從驗收入場、堆放和運輸3個方面進行詳細說明。
驗收入場方面,在構件到達工地時,需要對其進行驗收,以確保其符合相關標準和規范。驗收應該包括以下內容:1)檢查構件的生產日期和編號是否清晰可見,以便跟蹤追溯;2)檢查構件表面是否有明顯損傷、開裂或變形等缺陷;3)檢查構件尺寸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并記錄實際尺寸;4)檢查構件類型和數量是否與訂單一致[2]。
堆放場地應該選擇平坦、無障礙物、排水良好的場地,避免陽光直射和雨水浸泡,以防止構件因長期暴露而受損。按照構件類型、規格、強度等特點,采用不同的堆放方法。例如,鋼筋混凝土構件應該采用橫向和縱向交叉堆放,避免單一方向的承重;大型、重量較大的構件需要在運輸時加裝防護措施,以保證不受損害。為了便于區分和管理,可以在構件上貼上標簽或涂上顏色,以便進行分類、記錄和管理。定期進行堆放檢查,確保構件無裂縫、變形或其它損傷,避免因堆放不當而產生質量問題。
運輸應該根據構件尺寸、重量、數量等特點選擇合適的運輸工具。例如,對于大型、重量較大的構件,可以采用專門的車輛或吊車進行運輸。對于易碎、易損的構件,應進行適當的包裝,以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損壞。在運輸過程中,應該采用適當的固定措施,以防止構件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滑動、傾倒或碰撞,造成損傷[3]。
除了加強檢查修復外,還需要注意現場保護,以避免因現場操作不當導致構件損壞或出現缺陷。
現場保護方面,應選擇平坦、無障礙物、排水良好的場地,避免陽光直射和雨水浸泡,以防止構件因長期暴露而受損。在場地上可鋪設塑料膜或墊木,以減少對構件表面的摩擦和磨損。現場人員和車輛進入時,應該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在構件堆放區域周圍應設立警示標志,并設置固定的通道和障礙物,以減少因不當操作導致的構件損壞。
安全防范方面應根據構件尺寸、重量、數量等特點選擇合適的運輸工具。例如,對于大型、重量較大的構件,應該采用專門的車輛或吊車進行運輸。在運輸過程中,應控制車速,避免急剎車和急轉彎等操作,以減少因慣性帶來的損傷。在運輸過程中,應采用適當的固定措施和纜繩保護措施,以防止構件在運輸過程中滑動、傾倒或碰撞,造成二次損傷。如出現起重機械裝卸構件時,需要設立專人負責監管,確保起重機設備和工作區域安全可靠;同時,所有參與工作的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手套等安全防護用品,并接受過專業培訓,以確保其安全和健康。
為確保吊裝過程安全可靠,必須合理選擇起重設備,以滿足不同類型和重量的構件的吊裝要求。可從吊裝設備的分類、吊裝方案的選擇、吊裝參數的控制等方面入手分析。
裝配式建筑施工常用的吊裝設備有塔吊、汽車起重機、履帶式起重機等。1)塔吊是一種高聳的鋼鐵結構,通常用于大型和重型構件的吊裝,具有吊裝高度高、吊重大的優點;2)汽車起重機是一種移動式吊裝設備,適用于現場施工、小型物品和短距離運輸。具有靈活性好、操作簡便等優點;3)履帶式起重機是一種能夠通過自身移動進行旋轉和移動的吊裝設備,適用于復雜地形和惡劣環境下的吊裝作業[4]。
吊裝方案應根據構件的類型和重量確定,對于不同類型和重量的構件,應根據其特點和要求,選擇適當的吊裝方式。例如,大型重量的梁板可采用塔吊進行吊裝,小型構件可采用汽車起重機或手持式吊具進行吊裝。在吊裝過程中,必須依據吊裝環境和地形條件的限制,選擇適當的吊裝方案。例如,在狹窄的空間內或高空作業時,應選擇適應性強、操作靈活的起重設備。
參數控制方面,應根據施工要求和場地條件,合理確定吊裝高度,避免因高度不足或超高而造成吊裝事故。在吊裝過程中,不同類型和重量的構件需要選取適當的吊裝角度,以確保吊裝過程中構件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吊裝速度應根據構件的重量和尺寸進行調整,以確保吊裝過程平穩可靠。一般來說,大型和重量較大的構件應該緩慢提升,避免因慣性帶來的損傷。此外,吊裝繩徑應根據構件的重量和尺寸進行調整,以確保吊裝過程中繩索的強度和穩定性。一般來說,大型和重量較大的構件應該選擇直徑較大、材質優良的吊裝繩。
首先,放線定位是依據設計圖紙在現場實地將構件的位置、尺寸通過放線的方式表現出來,以保證整個裝配過程能夠準確進行。而控制標高則是要求在施工過程中,保證放置或安裝組件的位置與設計要求的高度一致,達到設計的預期效果。在具體的施工現場中,放線定位的步驟可分為4步:1)準備工具:水平儀、測距儀、磁性水準器等;2)按照設計圖紙,現場放線人員基于構件的軸線進行放線,劃向墻板的方位和參照線,用磚石或木材固定;3)準備吊裝前,對現場環境進行梳理,確保不存在障礙物;4)使用水平儀、磁性水準器等設備完成標高的定位。
控制標高應首先對基礎標高進行檢查。基礎標高是否準確是保證標高精度的前提,若基礎標高存在誤差,應及時排除。使用儀器測量定位,比如水平儀,激光投影儀,磁性水準器等工具的使用能讓施工人員更精確地控制構件吊裝的位置和高度。同時,也需要對儀器本身的校準、維護和使用方法進行了解和檢查。此外,還可預置插筒,進一步保證吊裝后的標高精度[5]。
吊裝司機必須理解并遵循設備的負載限制和適用性,了解由風力、懸掛鋼索長度、設備傾斜和其他環境因素引起的變化如何影響設備的性能。并充分利用現場的放線定位和預制組件、測量工具等,通過多次測量和驗證來確定安全有效的吊裝點。吊裝施工應該嚴格照著設計圖進行,偏離圖紙極易出現誤差。因此,現場人員需要嚴謹對待每一個施工環節。吊裝過程中需要有專人進行觀察,發現誤差及時調整,防止構件已經吊裝完成后才發現問題,導致大規模返工重裝。此外,還應考慮溫度影響。溫度對構件的長度也有一定影響,不同溫度下,構件的長度是有變化的,這導致必然會產生吊裝誤差,因此,需要提前預測并做好準備。除此以外,人員培訓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吊裝操作的人員需經過相關的技術培訓,并充分了解和掌握相關操作規程,這樣才能更好地控制吊裝誤差。
組件吊裝的時候,特別是在不同板塊之間,首先需要選擇并使用高質量、耐久性強的密封材料。例如聚氨酯密封膠或硅氣囊,用來填充和密封接縫(結構如圖1)。由于這些密封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和粘接性,因此可以防止有害物質進入建筑內部,并且有助于防止空氣滲漏,提高建筑的整體能效。應考慮在接縫處增加設計,例如溝槽或擠壓輪,以便在吊裝過程中更快更容易地安裝密封材料。

圖 1 密封結構
背襯泡沫棒應安裝在預制墻體之間的接縫中,起到支撐密封膠的作用,防止密封膠過量擠出,同時也吸收構件間隙的變化,避免接縫處破壞,是有效防水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的安裝方法依賴于背襯棒的類型和它在接縫中的位置。
施工過程中,應先擠膠后再安裝泡沫膠棒。首先,將密封膠均勻地涂抹在預定的區域上,然后立即將背襯泡沫棒按照設計的方向和深度壓入合適的位置,以確保附著力符合標準,再進一步使用密封膠進行覆蓋,形成更為穩妥的防水層。對于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細致入微、標準化施工,并做好記錄。使得所施工的每一部分都能保持同樣的高標準質量,并且提供充足的防水密封。對于齡期較長并且有可能出現磨損的部位,建議定期審核,并在發現問題時及時進行替換或者補強。
為確保墻體的整體性能和外觀效果,應在吊裝后對墻面平整度進行嚴格復核。首先是吊裝前的準備階段。由于外墻構件吊裝對基礎和板間位置準確度要求高,此階段主要進行詳細勘測、熟悉圖紙,獲取準確信息,確保墻體的布局與施工圖一致。并且需要做好墻體的初步標定,含基點、較點等的放線工作。其次,吊裝過程中加強平整度復核,保證外墻精度。在吊裝每片墻體前,都必須進行預校核,檢查掛鉤是否鉚合順直,否則可能引起吊掛傾斜。在每片墻體吊裝后,立即用檢測工具進行平整度復核,如塞尺、水平儀和長度規等,在墻體懸空狀態下一片片逐塊進行檢測,由上至下方向刻度間距要均勻符合標準,否則要及時調整。復核過程中可利用一定工具進行復核校正。可選專業激光儀器進行橫向、縱向的復核,在這一步中螺絲聯接可用來微調。同時,為了保證相鄰2塊墻體的平整度和連續性,應該及時用水平線做快速檢測,并手動調整或使用力動工具進行調整。此外,窗戶和門框處的吊裝也尤為關鍵,為確保不出現窗戶開啟困難或門框變形等問題,需要在吊裝前后2個階段進行特別細致的平整度復核。最后,在整體吊裝工程完畢后,需要對全體墻面進行綜合復核。主要是看擠出的膠是否均勻,并且檢查各部位的連接是否堅固,如有不合格的地方應及時修補或重做。
綜上所述,通過對裝配式建筑外墻免抹灰施工技術的分析可以發現,這種技術具有諸多優點,例如施工速度快、節省人力和材料成本、防水性能好、美觀度高等。同時,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戰。例如需要精確的尺寸設計、對墻體結構要求高等。因此,在實踐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施工技術,從而達到優化建筑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