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全
撇在永字八法中有兩種稱謂:“長撇如掠,狀似燕掠檐下。短撇為啄,如鳥之啄物。”歐陽詢《八訣》:“丿利劍截斷犀象之角牙。”無論長撇、短撇,書寫法則是:起筆皆取逆勢,行筆加速,出鋒輕捷爽利,有瀟灑利落之姿,筆力須送至撇之鋒端,輕快出鋒掠出,以免飄浮乏力,以輕捷勁健為勝。尤其是平撇(短撇),似鳥啄食般發力。用筆必須準而快,筆鋒峻利,出鋒干凈利落。
李邕《李思訓碑》中撇的形態歸納起來有斜撇(長撇)、豎撇、平撇(短)、蘭葉撇(柳葉撇)等。下面逐一解析之。
斜撇也稱“長撇”。我們取“秦”字中斜撇放大解析。
“秦”字斜撇的書寫筆法要領:
①承上筆入鋒:
②折向右;
③略駐鋒;
④按著不動,直接側鋒向左下撇行;
⑤行筆注意提按變化,行至適當長度,加速,略產生弧度;
⑥出鋒收筆。

(一)斜撇字摹寫舉例
我們選一個帶斜撇的“秦”字,解析單鉤摹、雙鉤摹以及整個字的筆畫順序。

解析整個字的筆畫順序,九筆完成帶斜撇的“秦”字。

(二)斜撇單元練習
將下列帶斜撇的字進行單鉤摹、雙鉤摹,并在此基礎上臨寫,注意每個斜撇的筆法和形態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