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摘要]? 數字化轉型是當前銀行業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銀行業期望通過數字化轉型,以金融科技賦能不斷提升業務經營和風險防控的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客戶營銷能力、收入能力以及內部管理效率和員工操作便利化程度,最終驅動銀行商業模式創新和商業生態系統重構,實現業務的轉型、創新、增長。面對白熱化的市場競爭,縣域農商銀行具有組織結構扁平、管理機制靈活、決策鏈條短、貼近客戶需求等“船小好調頭”的獨特優勢,又有省聯社“大平臺”金融科技賦能,如何做好數字化轉型的思考與實踐顯得格外重要。
[關鍵詞]? 數字化轉型;金融科技;四川農信
[作者單位]? 隆昌農商銀行
隨著數字經濟在我國蓬勃發展,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銀行業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塑造核心競爭力以及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銀行業作為金融行業率先探索數字化轉型的重點機構,具有起步早、投入多、探索度高、成熟度高的特點。同時銀行業作為面對廣大消費者的行業,面臨著用戶消費模式變化、業務結構調整、新型金融機構競爭加劇等影響,對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和迫切性日益增加。未來縣域農商銀行的數字化轉型,更多是要解決中后端專業能力的提升問題,用數字化思維賦能銀行業務,提升經營質效。
隆昌農商銀行數字化轉型實踐
近年來,在省聯社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四川農信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持續提升金融科技數字化服務水平,為“合規銀行、智慧銀行、主力軍銀行”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智能貸款、智能柜面、智能客服、場景生態等系列應用服務系統的上線,大幅提升了四川農信渠道、產品、風控等的數字化轉型水平。隆昌農商銀行充分落實省聯社、內江辦事處關于數字化轉型的決策部署,緊跟四川農信數字化轉型步伐,依托四川農信開放共享的數字金融業務平臺,在業務拓展、鄉村振興、普惠金融等方面做了一些落地的工作。
線下渠道數字化轉型。2021年起,隆昌農商銀行更換所有網點的業務終端、柜內清、柜外清等柜面設備,成功上線智能渠道新柜面業務系統,并依托智能渠道系統,陸續投入智能柜員機(STM機)21臺,智能排隊機35臺,各類智能廣告屏和播放盒子75臺。智能渠道新柜面系統的上線,極大地降低了業務操作風險;應用電子簽名、無紙化等技術大大降低業務辦理成本;通過精簡業務流程,引入智能柜員機提高辦理效率,釋放網點資源,節約客戶時間,改善了客戶體驗。
線上渠道數字化轉型。線上渠道是推進建設“智慧銀行”的重要抓手,對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釋放柜面人力資源、提高全渠道服務能力、獲客留客、增存引貸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截至目前,隆昌農商銀行累計發展個人電子銀行用戶24.98萬戶,企業網銀用戶877戶,累計拓展惠支付商戶20,556戶。立足地域特色,以“生豬、土陶、稻魚稻蝦及夏布”為載體,大力拓展上下游客戶252戶,提供結算賬戶、手機銀行、移動支付等支付服務。“蜀信e·惠生活”電商平臺入駐商戶145戶,并依托“電商+直播+朋友圈”暢銷模式,通過基層黨支部聯合轄區農戶創新開展視頻帶貨、惠生活APP等渠道銷售山茶油、豆桿等10款農特產品,累計銷售商品交易10952筆、金額49.58萬元。
產品數字化轉型。按照省聯社對智能貸款的決策部署,隆昌農商銀行高度重視線上貸款工作,結合線上產品便捷性+線下渠道覆蓋面,把信貸產品數字化轉型作為提升業務經營的重要動力。自“蜀信e·貸”上線以來,累計授信6910戶,授信金額10.46億元,實際用信3719戶,用信金額4.03億元。“蜀信e·商易貸”推廣迅速,截至目前,投放“蜀信e·商易貸”已超過2.8億元,服務全市3000余戶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
場景營銷數字化轉型。該行依托省聯社“蜀信e+開放銀行”,開通了電費、燃氣費、水費代收,校園通繳費。近期,以全面打造智慧停車場為切入口,已成功打造智慧停車場17個和“路邊臨時占道”智慧停車5000余個車位,去年累計發生交易80.12萬筆。目前正與隆昌市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農貿市場對接,打造“農商銀行+農貿市場”的智慧農貿市場,進一步擴大當地影響力。搭建“銀村直聯·云平臺”,積極與政府對接,成為全市“一村一賬戶”開戶網點,目前“銀村直聯平臺”村級賬戶開戶416戶,村級覆蓋率100%,存款余額達4877萬元,累計發生交易2.89萬筆,金額1.15億元。
營銷過程數字化轉型。為滿足外出營銷數字化轉型需求,進一步推進客戶服務在線化、營銷過程標準化、業務線索數據化,探索推進企業微信私域銀行運營打造。在“惠支付”維護工作中試點運行,通過企業微信的定位、圖片打卡、后臺數據處理及展示,詳細地記錄走訪商戶的使用情況等各類信息,同時搭建了線上長期服務的紐帶。目前企業微信推廣已添加11,667戶,上門服務客戶585戶,遠程服務695戶,通過服務達成業務1100余筆。下一步按照網格化營銷的總體思路,運用企業微信對城區市場和農村市場開展現場營銷走訪,打造私域客戶池,努力實現私域經濟時代的零售業務拓展數字化轉型。
縣域農商銀行數字化轉型面臨的困難
對于縣域農商銀行來說,數字化轉型也面臨很多困難。一是縣域農商銀行專業人才缺乏。受限于地域因素,外部引進人才難度較大,內部人才培養成本高、周期長,且一線員工思維模式受限,專業人才轉化效果不理想。二是內部數據渠道的打通、共享和應用能力不足,難以支撐“數據生態”建設。各條線部門、數據統計部門,對客戶數據、經營數據無法做到統籌聯動,更多依賴手工報表。三是業技融合不足。業務團隊與技術團隊的聯動存在斷點,數字化轉型需要整個組織自上而下的協同配合。尤其是業務部門提出明確的需求,同時“無損翻譯”至科技條線部門。
縣域農商銀行數字化轉型思考
目前四川農信在IT建設及數字化轉型上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尤其是省聯社黨委高度重視IT建設及數字化轉型,在數據中心建設、產品、渠道數字化轉型等方面成績顯著。作為基層縣域農商銀行也感知明顯、受益匪淺。站在基層縣域農商銀行的角度,尤其是立足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的定位,筆者一直在思考基層農商銀行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數字化轉型。
需要營銷過程數字化轉型。在零售業務方面,通過“百日攻堅”活動以及市場競爭沖擊,縣域農商銀行已經徹底轉變了思維,認識到了變思維、走出去的重要性。需要通過構建智能營銷平臺,打造Pad式集中營銷工具、便捷開卡工具、客戶畫像推薦機制等,讓客戶經理走出去時更加便捷地獲取、錄入、營銷客戶,同時通過客戶畫像推薦機制向客戶經理推送高潛質客戶,賦能一線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做到用戶識別及圈選、用戶觸達、轉化、監測全流程的數字化轉型。需要網格化營銷數字化,建立網格化電子地圖臺賬,讓總行管理部門更加高效、精準地管控營銷過程。需要場景營銷配置數字化轉型,能夠讓農商銀行自身針對本地商圈開展“微小”場景營銷活動。
需要客戶管理數字化轉型。縣域農商銀行要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零售銀行,需要數字化的客戶管理工具,對客戶分級管理、歸戶客戶經理管理、重要工作提醒等。以收單商戶的管理為例,如何在數字化系統中將已有客戶分解到員工維護,當交易量、活期存款等顯著變化,或者在大客戶生日等重要節點,對于高價值客戶的激勵(如抽獎)等,能夠智能提醒客戶經理。
需要品牌建設及宣傳工作數字化轉型。在當今數字化新媒體時代,客戶關注、耗時的平臺和方式已不再是傳統途徑。需要通過新媒體品牌宣傳(微信平臺、視頻直播平臺、社交媒體平臺等)來提升其品牌形象、吸引客戶、增加市場份額,并與客戶建立更緊密的關系。借助新媒體宣傳,拓展客戶群體、提升品牌形象、提供個性化服務和增加市場份額。
需要數據報表數字化轉型。對于縣域農商銀行,經常面對各級管理部門各式各樣的報表要求,非常需要通過統計報表數字化減輕手工統計報表的重復工作量,同時通過數據治理保證各項報表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用好大數據技術和數據可視化技術,建立BI工具,可以通過直觀的拖拉拽方式便捷地進行自助分析,提升業務人員使用數據開展業務分析的效率,讓數據能夠用起來,輔助業務經營管理決策。盡量減少手工報表、手工分析、手工分解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