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彬彬 徐小琴 顧星星 解其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消化內科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是指除過量飲酒等損肝因素所致的一種肝病,以彌漫性肝細胞大泡性脂肪變為特征[1]。大部分NAFLD患者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會發生不同程度肝纖維化,增加肝癌等并發癥發生率[2-3]。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島素抵抗會加重糖脂代謝紊亂,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促進NAFLD患者病情進展[4]。本研究對江蘇省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接診的30例單純NAFLD患者、3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30例健康體檢者進行分析,旨在探討脂肪肝診斷中ElastPQ彈性成像技術檢測肝硬度與纖維化評分(NFS)評分及肝纖維化指數(FIB-4)指數的相關性。
選取江蘇省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接診的30例單純NAFLD患者作為觀察1組、30例2型糖尿病(T2DM)合并NAFLD患者作為觀察2組,選定江蘇省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同期健康體檢中心3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比組,醫院倫理委員會已審批。觀察1組: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齡在26~75歲,平均(50.62±6.14)歲;疾病嚴重程度:10例輕度、13例中度、7例重度;病程在1~6年,平均(3.52±1.54)年;體質量指數(BMI)在21~31 kg/m2,平均(26.52±2.01)kg/m2。觀察2組: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齡在28~74歲,平均(50.85±6.04)歲;疾病嚴重程度:12例輕度、12例中度、6例重度;病程在2~5年,平均(3.59±1.42)年;BMI在22~30 kg/m2,平均(26.67±1.96)kg/m2。對比組:15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在29~72歲,平均(50.72±6.04)歲;BMI在23~26 kg/m2,平均(24.12±0.96)kg/m2。兩組相比P>0.05,可比較。
納入標準:①觀察1組均滿足《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管理專家共識》[5]中對“NAFLD”診斷標準。觀察2組均滿足《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6]中對“T2DM”診斷標準;②年齡在20~75周歲,男、女不限;③均已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排除標準:①近期每日飲酒40 g以上或既往長期大量飲酒者;②入組前3個月存在重大手術史者;③合并血液、免疫系統疾病者;④合并藥物性、病毒性肝病者;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⑥接受腹膜透析等治療者;⑦合并心肌病、心臟瓣膜病等心臟疾病者;⑧入組前1周接受過保肝等對癥治療者;⑨同期參與其他研究者;⑩營養不良、貧血者。
(一)ElastPQ值檢測方法 采用飛利浦公司的IU Elite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查,采用C5-1凸陣探頭。華西醫科大學大樣本研究表明,應用實時剪切波彈性成像測量肝硬度時,選擇肝右前葉在平靜呼吸屏氣后測值更穩定且準確。因此本研究患者取左側臥位,感興趣區域選擇位于肝右前葉包膜下1 cm并避開膽管、血管等可見的管道結構處,囑患者平靜呼吸屏氣后,啟動彈性成像功能,系統自動計算感興趣區內組織平均硬度值,單位以kPa表示。每個患者測量10次取平均值,每次間隔10 s。
(二)NFS評分 -1.675+0.037×年齡+0.094×BMI+1.13×空腹血糖(FPG)異常(無-0,有-1)+0.99×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0.013×血小板計數(PLT)-0.66×白蛋白。NFS評分>0.676:進展性肝纖維化;NFS評分<-1.455:排除進展性肝纖維化;-1.455 (三)FIB-4指數 (AST×年齡)÷(ALT1/2×PLT)[8]。 對比三組ElastPQ值、NFS評分、FIB-4指數,對比觀察1組、觀察2組中輕度、中度、重度患者ElastPQ值、NFS評分、FIB-4指數。 觀察2組ElastPQ值、NFS評分、FIB-4指數均高于觀察1組,觀察1組均高于對比組,P<0.05,見表1。 表1 三組ElastPQ值、NFS評分、FIB-4指數對比(±s) 觀察1組中重度患者ElastPQ值、NFS評分、FIB-4指數均高于中度患者,中度患者均高于輕度患者,P<0.05,見表2。 表2 觀察1組輕、中、重度患者ElastPQ值、NFS評分、FIB-4指數對比(±s) 觀察2組中重度患者ElastPQ值、NFS評分、FIB-4指數均高于中度患者,中度患者均高于輕度患者,P<0.05,見表3。 表3 觀察2組輕、中、重度患者ElastPQ值、NFS評分、FIB-4指數對比(±s) ElastPQ值與NFS評分、FIB-4指數均呈正相關性,P<0.01(r值=4.967、5.011)。 高脂血癥、T2DM、肥胖等均為誘發NAFLD的危險因素[9]。流行病學調查顯示,NAFLD好發于40~50歲的人群,FPG正常人群中NAFLD發生率在27%左右,FPG升高人群中NAFLD發生率在43%,T2DM患者NAFLD發生率在92%[10-11]。NAFLD在發生、發展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纖維化,如果難以去除肝臟受損因素,則隨著肝纖維化的持續存在,患者極易發生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原發性肝癌等并發癥,最終會導致患者死亡[12-13]。因此,及早對NAFLD患者病情作出準確的診斷,是改善預后、預防肝癌發生的關鍵。 雖然病理活檢穿刺是臨床確診NAFLD的金標準,但存在創傷性、不能重復檢查、價格昂貴等缺點,且診斷結果容易受到采樣誤差的影響,故該檢查技術并未在臨床中推廣開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4]。彈性超聲具有簡便、無創、可重復等優點,可以定量評估肝臟相對、絕對硬度[15]。本研究在NAFLD診斷中采用了ElastPQ技術,結果顯示,觀察2組ElastPQ值、NFS評分、FIB-4指數均高于觀察1組、對比組,表明合并T2DM的NAFLD患者機體ElastPQ值顯著高于單純NAFLD患者與健康人群。分析如下:ElastPQ彈性成像技術在常規超聲檢查的基礎上,發出一個強度較高的縱向脈沖波,機械激發ROI,產生局部組織位移,促使受激發部位出現橫向剪切波,通過測量病灶部位的組織密度,獲得彈性模量值,提高了檢測穩定性、成功率,可避免壓迫性超聲彈性成像技術頻率與力度的不穩定性,在定量評估肝臟相對、絕對硬度中具有一定的優勢[16-17]。而合并T2DM的NAFLD患者,由于機體脂代謝異常情況嚴重,大量的甘油三酯沉積在肝臟細胞中,胰島素無法正常抑制脂肪分解,從而導致脂肪沉積現象嚴重,肝纖維化進展速度加快,而大量的脂肪聚集又會加重胰島素敏感性,形成惡性循環[18]。因此,合并T2DM的NAFLD患者肝纖維化程度較單純NAFLD患者更為嚴重。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1、2組中重度患者ElastPQ值、NFS評分、FIB-4指數均高于中度、輕度患者。表明無論是單純NAFLD患者還是合并T2DM的NAFLD患者,隨著肝細胞脂肪變范圍的擴大,肝纖維化程度會逐漸加重。分析如下:T2DM與NAFLD患者本身均存在不同程度炎癥反應,隨著疾病的發展,機體會釋放更多的氧化應激物質,啟動促炎信號通路NF-kB,釋放更多的炎癥介質,例如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從而影響IRS-P13K-AKT通路。NF-κB信號通路激活以及CD36過度表達,是加重炎癥反應、促進肝纖維化進展的關鍵步驟,因此,炎癥灶越多的NAFLD患者,肝纖維化程度越嚴重[19-20]。本研究結果顯示,ElastPQ值與NFS評分、FIB-4指數均呈正相關性,提示臨床可通過超聲測量ElastPQ值,評估肝纖維化程度。 綜上所述,彩超檢查測量ElastPQ值,可對NAFLD患者肝纖維化程度作出準確評價,ElastPQ值與NFS評分、FIB-4指數均呈正相關性,臨床可通過測量ElastPQ值,對NAFLD患者病情及進展程度作出準確診斷。 利益沖突聲明: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三、觀察指標
四、統計學方法
結 果
一、三組ElastPQ值、NFS評分、FIB-4指數對比

二、觀察1組輕、中、重度患者ElastPQ值、NFS評分、FIB-4指數對比

三、觀察2組輕、中、重度患者ElastPQ值、NFS評分、FIB-4指數對比

四、ElastPQ值與NFS評分、FIB-4指數的相關性
討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