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

仲小某的親生父母生活困難無力撫養仲小某,1991年10月,經仲小某親生父母同意后,仲某與何某辦理相關手續后收養了仲小某,共同生活并以父母子女相稱,形成事實收養關系。
2020年,仲小某經仲某、何某悉心撫養長大并順利組建家庭。但自仲小某成家后,因房屋還貸等生活瑣碎問題經常與其養父母發生爭吵。故仲某和何某于同年10月向法院起訴要求解除收養關系,經法院調解,雙方達成維持收養關系不變。
2020年12月3日,仲某、何某以與仲小某關系惡化、無法共同生活為由再次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解除與仲小某的收養關系,同時要求仲小某支付一部分生活費用。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仲小某成年成家后,未能正確處理家庭關系,導致與仲某、何某關系惡化,無法共同生活,并且仲某、何某要求解除與仲小某的收養關系態度堅決,矛盾確已不可調和,繼續維持收養關系并不利于仲某、何某的正常生活,故法院判令解除收養關系。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仲某、何某將仲小某撫養長大,盡了撫養義務,仲某本人患有疾病,除每月1000元退休金之外,無其他收入,何某無收入。故法院判決在解除收養關系后,仲小某每月給付仲某、何某生活費500元。
【以案說法】
收養關系解除后,養子女與養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即行消除,但這不意味著養子女可以“一走了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八條規定:“收養關系解除后,經養父母撫養的成年養子女,對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養父母,應當給付生活費。”
本案中,養父母仲某、何某將仲小某撫養長大,甚至幫助其結婚成家,已充分履行了撫養義務,在雙方解除收養關系后,仲小某雖無需對養父母承擔贍養義務,但由于養父母均已年邁,每月除了微薄的退休金外無其他收入,屬于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故仲小某仍應向養父母支付生活費。
同時還需注意:
一、若養父母是因遭到成年養子女虐待、遺棄而解除收養關系的,養父母還可以要求養子女補償收養期間支出的撫養費。
二、生父母要求解除收養關系的,養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適當補償收養期間支出的撫養費,但因養父母虐待、遺棄養子女而解除收養關系的除外。
收養制度旨在讓兒童享受溫暖家庭,得到健康成長。在收養制度下,許多愛心人士向身處困境的兒童伸出援助之手,將其收養并視如己出,含辛茹苦將其撫養長大。很多養父母本身并不富裕,只是憑借一顆真摯的愛心去收養子女,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作為養子女理應盡反哺之孝,使養父母能安享晚年。
編輯 周曉序 24754968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