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可的風格是一目了然的。
在現代水墨的范疇內,很多水墨畫家都在千方百計地顯現自己的風格和樣式,因此,風格和樣式對于現代水墨來說非常重要。尚可把現實生活做了碎片化的處理,即將一個真實的現實打碎而成為一個支離破碎的自我存在。在這樣一個碎片化的處理中,人們看到畫面中顯現出來的不管是古與今,不管是什么職業與什么狀態,以及人和物質世界中的各種所有,它們交織在一起,用不同的語言方式構造了一個屬于尚可的水墨世界。
在尚可的水墨世界中,他千方百計地用碎片化的方式來解構生活中的所有,包括人物的造型,包括人的五官中一些具體的內容,它們都在碎片化的表現中讓人們看到了它的“碎”。“碎”在以往的藝術表現和批評中是一個帶有貶義的字眼,是一種缺點,而缺少整體的“碎”是很多畫家終生難以解決的問題。可是,尚可卻利用了“碎”,并成全了一個不同一般的整體表現。他最終表現出來的整體,哪怕是一種荒誕的,哪怕是一種后現代方式的(他并沒有去拼貼),都是用主動的構成來顯現出他對現實的一種認知。因此,尚可的形式感之強,也在現代水墨中表現出了在傳統水墨基礎上的當代發展。他從題材內容到表現方式以及個人風格的種種不同,正在于人們看到的現代化的多樣化發展。
當然,每一位當代水墨畫家所表現出來的差異性,除了整體,往往還表現在一些非常小的方面。尚可風格所顯現出來的特點在于他解構了現實生活中的所有內容,將它們重新組合或拼接到一起,這種既把它碎片化,又把它做整合處理的方式,顯現了他的水墨在現代藝術或當代藝術發展中的一種特別的作為。因此,人們也能夠看到進入21世紀以來,當代水墨在發展過程中,以尚可為代表的這樣一種風格的發展所顯現出來的當代樣式,它既不同于20世紀后期,也不同于21世紀初期當代藝術的發展狀態。這種在學院繪畫影響下的一種當代藝術的發展,呈現出更加理性的一面,尚可這種個人風格中的理性化的處理,本質上是對現代生活的一種理解。而基于現實生活的這種理性化處理,哪怕是非常碎片化的對待或者處理的方式,都能讓人們看到數字化時代的影響,而數字化時代中的所有對于藝術的影響,對于藝術風格形成的問題,表現出這個時代藝術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最為重要。
因此,所謂的尚可風格正是他表現出了這樣一種獨特的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所以,他的生活態度以及他的藝術態度,在其作品中的表現都呈現出值得我們研究的狀態,也是值得去關注的在當代藝術發展中的一個個案。他讓人們看到了當代水墨畫的發展在尚可身上的一種特別的展現,顯然,這不同于過去人們所理解的藝術與生活的關系,更不是以往時代中所表現的藝術反映生活的畫面。它實際存在的多樣化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當代藝術以及當代水墨在新時代發展的可能性,尚可是一個非常好的例證。■
(作者系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原標題為《尚可、尚可》,現標題為編者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