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翠翠,次仁多吉
(1.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產品開發與食品科學研究所,西藏拉薩 850000;2.西藏索男巴農畜產品加工專業合作社,西藏 山南 856400)
青稞(Hordeum vulgare L.var.nudum Hook.f.),又稱裸大麥[1-2],屬于禾本科大麥屬,是藏區特色糧食作物和主要口糧[3],其耐寒性強、生長期短。青稞中含有豐富的β -葡聚糖、酚酸、類黃酮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4-5],具有調節血糖、降低膽固醇、提高免疫力等營養保健功能[6]。
代餐粉是一類添加多種谷物及營養素制備而成的低熱量、易飽腹的食品,能夠快速為人體提供各種必需的營養物質,滿足了人們對代餐產品需求的逐步提升[7]。目前,國內外對代餐粉研究主要是配置滿足人體必需營養素需求,且具有腸道微生物菌群調節功能及有效控制體重的代餐粉[8-11]。研究表明,青稞粉具有“三高兩低”的優勢和特有保健功效,因此以青稞粉為原料制備的代餐粉必將符合人民群眾“健康飲食”的需求,同時也將提高青稞的附加值且豐富青稞粉食用形式。
青稞粉(炒制去皮),西藏阿古邢巴農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提供;南瓜粉,康美來天然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提供;豌豆粉、花生粉、白芝麻粉、黑芝麻粉,自制;乳粉,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白砂糖,安琪酵母有限公司提供;木糖醇,廣州福正東海食品有限公司提供。
粉碎機,江蘇天翎儀器有限公司產品;蒸烤箱,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產品;燒杯、鐵架臺、漏斗等。
1.3.1 原料制備
取60 g 花生于150 ℃下烘烤20 min 后晾涼,用粉碎機打碎40 s;取15 g 芝麻于150 ℃條件下烘烤10 min 后晾涼,用粉碎機打碎20 s;取100 g 豌豆煮熟1 h 后于100 ℃條件下烘干,粉碎并過100 目篩;取白砂糖和木糖醇各20 g,用粉碎機打碎20 s。
1.3.2 青稞代餐粉的制作
根據前期預試驗,首先確定青稞代餐粉基礎配方為青稞粉用量7 g,蔬菜粉用量3 g(南瓜粉∶豌豆粉=1∶1),堅果粉用量4 g(花生粉∶白芝麻∶黑芝麻粉=4∶1∶1),乳粉用量2 g,糖粉用量2 g(木糖醇∶白砂糖=1∶1)。將各原料按照基礎配方進行添加并以麥芽糊精補齊至20 g,取代餐粉進行粉體流動性分析及感官品質評價。
1.3.3 配方優化試驗
以不同青稞用量為單因素試驗,按照基礎配方稱取青稞粉、蔬菜粉、堅果粉、乳粉及糖粉,分別考查不同青稞粉用量(6,7,8,9 g)、不同蔬菜粉用量(2,3,4,5 g)、不同堅果粉用量(2,3,4,5 g)、不同脫脂乳粉用量(1,2,3,4 g)、不同糖粉用量(1,2,3,4 g)對青稞代餐粉感官品質及粉體流動性影響,確定各因素最佳用量。
使用80 ℃熱水按照1∶4 比例沖調青稞代餐粉,評價人員根據感官評分標準(見表1)[12]對青稞代餐粉進行感官評價。

表1 青稞代餐粉的感官評分標準
青稞代餐粉的感官評分標準見表1。
1.5.1 代餐粉粉體流動性分析
粉體流動性是檢測粉體重要性質之一,其中對代餐粉影響最大的是粉體休止角。休止角越小表明粉體流動性越好。粉體休止角測定方法[13]:將玻璃板平鋪于桌面上,同時玻璃漏斗置于鐵架臺上并使其下端距桌面玻璃板3.0 cm,取青稞代餐粉3.0 g,使其從玻璃漏斗中自由下落在玻璃板中央形成圓錐體,測定圓錐體直徑和高度并根據公式(1)計算粉體休止角。同等條件下進行3 次重復試驗。
式中:θ——休止角,°;
d——圓錐底面的直徑,cm;
h——圓錐的高度,cm。
1.5.2 分散性
稱量2 g 青稞代餐粉均勻分布在100 mL 水面上,在普通靜置、磁力攪拌2 種作用方式下記錄粉體完全分散于水中所用時間,即為分散時間[14]。
1.5.3 結塊率
稱取40 g 青稞代餐粉放入500 mL 燒杯并加入80 ℃熱水280 mL,充分攪拌10 min,取0.4 mm篩網對溶解后青稞代餐粉溶液進行過濾,獲得結塊物放入干燥箱中烘至恒質量,并稱質量[15]。按照公式(2)計算結塊率。
式中:M——結塊率,%;
m1——代餐粉的質量,g;
m2——結塊物的質量,g。
1.5.4 溶脹度
準確稱取1.5 g 青稞代餐粉置于離心管中,用去離子水配制成20 g/L 溶液,混勻后置于55 ℃水浴鍋中加熱30 min,每隔5 min 振蕩30 s,水浴結束后冷卻至常溫,以轉速3 000 r/min 離心15 min,上清液與沉淀均于105 ℃條件下烘干至恒質量[16],上清液烘干后質量為a(g),沉淀物烘干后質量為b(g),按照公式(3)和(4)計算溶解度(S)和膨脹度(P)。
每組試驗數據重復3 次,采用Excel 2010 進行數據分析。
2.1.1 青稞粉用量對粉體流動性及感官品質影響
青稞粉用量對感官品質及粉體流動性的影響見圖1。

圖1 青稞粉用量對感官品質及粉體流動性的影響
由圖1 可知,當青稞粉用量為7g 時,代餐粉感官評分最高;當青稞粉添加低于7 g 時,代餐粉沖調后特有青稞粉風味較淡;當青稞粉添加高于7 g 時,沖調后較濃稠且顆粒感較大。粉體休止角隨青稞粉含量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當青稞粉用量為6 g 時,粉體休止角最小,粉體流動性最佳,可能是由于粉體表面狀態與空隙率出現變化,使粉體顆粒之間摩擦力增大、黏附力增強,導致粉體休止角增大[13],同時也說明添加青稞粉可降低代餐粉流動性,其沖調后品質越好。綜合試驗結果,確定代餐粉中青稞粉用量為7 g。
2.1.2 蔬菜粉用量對粉體流動性及感官品質的影響
蔬菜粉用量對粉體流動性及感官品質的影響見圖2。

圖2 蔬菜粉用量對粉體流動性及感官品質的影響
由圖2 可知,代餐粉感官評分隨蔬菜粉用量增加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主要原因可能是隨著蔬菜粉用量增加導致代餐粉稠度增加。代餐粉的休止角隨蔬菜粉用量增加呈現先減小后增大的趨勢,說明適量蔬菜粉能夠改善粉體流動性,蔬菜粉用量為3 g 時,代餐粉休止角最小,代餐粉流動性及感官評分最佳。綜合試驗結果,確定代餐粉中蔬菜粉最佳用量為3 g。
2.1.3 堅果粉用量對感官品質及粉體流動性影響
堅果粉用量對感官品質及粉體流動性的影響見圖3。

圖3 堅果粉用量對感官品質及粉體流動性的影響
由圖3 可知,代餐粉感官評分隨堅果粉用量增加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堅果粉用量為3 g 時其感官評分最高,堅果粉過量添加會導致代餐粉口感不佳。粉體休止角隨堅果粉用量增加呈現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當堅果粉用量為3~4 g 時,粉體休止角較小;當用量為5 g 時,休止角增加明顯,粉體流動性變差。綜合試驗結果,確定代餐粉中堅果粉用量為3 g。
2.1.4 乳粉用量對感官品質及粉體流動性影響
乳粉用量對感官品質及粉體流動性的影響見圖4。

圖4 乳粉用量對感官品質及粉體流動性的影響
添加乳粉不僅可以提高產品營養價值,還能夠改善其感官品質。由圖4 可知,代餐粉感官評分隨著乳粉用量增加呈現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當乳粉用量達到2 g 時,代餐粉感官品質最佳;當用量大于2 g時代餐粉變黏稠且甜度增加,感官評分受到影響。粉體休止角隨乳粉用量增加而先下降后上升,當乳粉用量為2 g 時,粉體休止角最小,粉體流動性最好。綜合試驗結果,確定代餐粉中乳粉用量為2 g。
2.1.5 糖粉用量對感官品質及粉體流動性影響
糖粉用量對感官品質及粉體流動性的影響見圖5。

圖5 糖粉用量對感官品質及粉體流動性的影響
由圖5 可知,代餐粉感官評分隨著糖粉用量增加呈現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當糖粉用量為3 g 時,代餐粉的感官評分最高。同時,代餐粉休止角呈現先下降后上的趨勢,當糖粉用量為4 g 時,粉體間黏附力增大造成其流動性變差;糖粉用量為2~3 g 時,休止角較小,說明粉體流動性較好;添加糖粉不僅能夠增加代餐粉甜度,還可以改善其口感,但過量加入使代餐粉過甜且不利于人體健康。綜合試驗結果,確定代餐粉中糖粉用量為3 g。
2.2.1 分散性與潤濕性
潤濕性是代餐粉放置并沉積于液體表面吸收水分能力,分散性是已潤濕粉體凝塊在與水接觸時自發均勻分散能力。在靜置與磁力攪拌作用下,代餐粉全部潤濕并下沉的時間分別為96.98 s 和10.00 s,表明代餐粉分散性和潤濕性適中。
2.2.2 結塊率
3 次結塊率均值為3.41%,表明青稞代餐粉按比例沖調后口感細膩醇厚、無顆粒感。
2.2.3 溶脹度
青稞代餐粉的溶解度(S)為27.5%和膨脹度(P)為78.61%,結果表明代餐粉溶解度低,可能是由于青稞粉溶解度不高所致。
以青稞粉、堅果粉、蔬菜粉、乳粉、糖粉為原料配制成青稞代餐粉,在通過感官評價與粉體流動性優化代餐粉中各原料用量。結果表明,適量添加不同原料不僅可改善代餐粉口感和風味,也可改善代餐粉的粉體流動性,最后確定青稞代餐粉最佳配方為青稞粉用量7 g,蔬菜粉用量3 g(南瓜粉∶豌豆粉=1∶1),堅果粉用量3 g(花生粉∶白芝麻∶黑芝麻粉=4∶1∶1),乳粉用量2 g,糖粉用量3 g(白砂糖∶木糖醇=1∶1)及麥芽糊精用量2 g,配制代餐粉共20 g。通過對代餐粉的分散性、結塊率等理化性質進行檢測,表明代餐粉的沖溶特性適中。按照最佳配方配制的代餐粉沖調后谷香濃郁、口感較好,是一款青稞風味協調、營養全面的青稞代餐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