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林業有害生物成災對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建設產生巨大影響。隨著寶山區林業建設工作不斷推進,林業有害生物監測與防控工作也面臨著新挑戰,因此,提升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能力,防止林業有害生物擴散蔓延,及時、科學、有效對其進行防控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此,結合寶山區的實際情況,論述了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特點,分析了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原因,并提出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對策,旨在為寶山區林業有害生物有效開展防控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寶山區;林業有害生物;生物保護;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4)12–00-03
寶山區位于上海市北部,為上海近郊,全區共13個街鎮園區。近年來,隨著寶山區林業建設工作不斷推進,該區林地面積逐年增加。根據2023年上海市寶山區森林資源監測成果,寶山區森林覆蓋率達到了17.03%,比上一年度的16.57%凈增0.46個百分點,達到逐年增長的年度目標值。隨著林地面積不斷增加,省際間調運苗木數量增多,寶山區林業有害生物監測及防治工作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寶山區高度重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加大了對轄區內尤其是5個涉林鎮的防治力度,但由于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原因復雜多變,應綜合分析轄區內的具體情況,以達到有效防止其擴散蔓延的目的[1]。基于此,對寶山區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特點、發生原因及其防治對策進行探討。
1 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特點
林業有害生物是指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種子正常生長并造成經濟損失的病、蟲、雜草等有害生物?。它不僅帶來直接經濟損失,還可能損害森林生態系統的整體結構和功能,造成嚴重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損失[2]。
寶山區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特點主要有發生區域較集中、常發性林業有害生物種類逐年增多、檢疫性有害生物零星發生,具體如下。
1.1 發生區域較集中
寶山區地處上海近郊,與上海中心城區接壤的部分已經城市化,涉林鎮僅有5個,分別為楊行鎮、顧村鎮、月浦鎮、羅店鎮、羅涇鎮,而寶山區的林地主要分布在各涉林鎮,因此本區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區域主要集中在這5個涉林鎮[3]。根據2023年上海市寶山區森林資源監測成果2023年寶山區森林面積為5 148 hm2,林業測報網絡覆蓋的5個涉林鄉鎮森林面積為3 673 hm2,
占全區森林面積的71.3%。
1.2 常發性林業有害生物種類逐年增多
隨著寶山區造林工作的不斷推進,新造林面積逐年增長[4]。樹木種類、數量的增加致使常見林業有害生物的種類逐年增多,寶山區常見的林業有害生物有40余種,以病害和蟲害為代表。常見的病害有水杉赤枯病、銀杏葉枯病、白粉病、煤污病、楊樹黑星病。按照常見的昆蟲生活習性,可將該地常見害蟲分為食葉性害蟲、蛀干性害蟲、刺吸性害蟲[5-6]。
(1)食葉性害蟲:扁刺蛾、麗綠刺蛾、褐邊綠刺蛾、樟巢螟、黃楊絹野螟、楊小舟蛾、重陽木錦斑蛾、小蜻蜓尺蛾、茶蓑蛾、茶長卷蛾、女貞粗腿象甲、柑橘鳳蝶、楊直角葉蜂、樟葉蜂、楊雪毒蛾、霜天蛾、人紋污燈蛾、三角尺蛾、曲波舟蛾、變色夜蛾、柳藍葉甲、楊大卷葉螟。
(2)蛀干性害蟲:香樟齒喙象、紫薇梨象、星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桃紅頸天牛、咖啡木蠹蛾、小線角木蠹蛾、梨小食心蟲、四斑露尾甲、長足大竹象。
(3)刺吸性害蟲:欒多態毛蚜、桃粉大尾蚜、紫薇絨蚧、紅蠟蚧、白蠟蚧、懸鈴木方翅網蝽、樟脊冠網蝽、梨冠網椿、柿廣翅蠟蟬、斑衣蠟蟬。
1.3 林業檢疫有害生物零星發生
檢疫性有害生物特點為局部地區發生,除治難度大,能隨植物或植物產品傳播,對經濟或生態影響大,經風險評估為危險性大的有害生物。
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分為全國檢疫性有害生物和上海市補充檢疫對象。全國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14種):松材線蟲、美國白蛾、蘋果蠹蛾、紅脂大小蠹、雙鉤異翅長蠹、楊干象、銹色棕櫚象、青楊脊虎天牛、扶桑綿粉蚧、紅火蟻、棗實蠅、落葉松枯梢病菌、松皰銹病菌、薇甘菊。上海市補充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5種):濕地松粉蚧、毛竹枯梢病、雙條杉天牛、柑橘潰瘍病、舞毒蛾。多年來,寶山區檢疫性有害生物僅零星發生,主要有美國白蛾、銹色棕櫚象、扶桑綿
粉蚧。
1.3.1 美國白蛾
美國白蛾為鱗翅目、燈蛾科昆蟲,是世界性的植物檢疫性害蟲,也是我國林業檢疫對象的有害生物之一,具有寄主植物雜、繁殖潛力大、適應能力強、傳播途徑廣、直接危害重、擴散擾民多、除治難度大的特點。該蟲在上海地區一年發生三代[7]。
2016年寶山區首次發現美國白蛾成蟲,2019年該區首次被國家林草局列為美國白蛾疫區,截至2023年仍被列為美國白蛾疫區。自發現成蟲以來,為防止蟲害疫情擴散蔓延,寶山區林業部門嚴格按照市級相關文件要求,積極準備、精準研判、科學防治。科學合理布設誘捕器,堅決做到“外防輸入”。根據美國白蛾的生物學特性,重點監測水杉、落羽杉、池杉、懸鈴木、楊樹、櫻花、紅葉李、桑、榆、楓楊等白蛾喜食樹種,積極開展各類野外蟲態監測、踏查。按照防治的時間節點,有序、有效開展美國白蛾統防統治工作。2016—2023年寶山區美國白蛾蟲態踏查情況如下: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別捕到成蟲2、9、2、0、3、4、0、1頭,此期間均未發現幼蟲、卵及蛹。
1.3.2 銹色棕櫚象
銹色棕櫚象為鞘翅目、竹象科昆蟲,是棕櫚科植物的重要害蟲,其給生態和經濟帶來了嚴重威脅。寄主受害后,葉片發黃,后期從基部折下,嚴重時葉片脫落僅剩樹干,直至死亡[8]。近年來,寶山區僅兩次發現該蟲,均出現在小區內。2022年6月,有市民反映在羅店鎮一小區內抓到一頭銹色棕櫚象。經現場調查,該小區內部及其外部道路均未發現銹色棕櫚象寄主植物存在,初步判斷其是隨外部運輸等方式進入。寶山區林業檢疫人員采取如下措施:取走該銹色棕櫚象,并發放檢疫性有害生物宣傳冊進行宣傳教育,告知小區人員后續如有發現,及時聯系本區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部門。2022年8月,寶山區羅涇鎮一小區內發現銹色棕櫚象成蟲對加拿利海棗產生危害,導致小區內多棵海棗新葉萎蔫、發黃,甚至整株枯死。寶山區立即出動3名檢疫人員和1名測報員前往現場確認,立即開具了《上海市林業植物檢疫處理通知單》,要求受檢單位限期將該批次植物送至指定地點進行銷毀處理。
1.3.3 扶桑綿粉蚧
扶桑綿粉蚧為半翅目、粉蚧科昆蟲,寄主植物以錦葵科、茄科、菊科、豆科為主,為雜食性害蟲。其主要危害植物的幼嫩部位,包括嫩枝、葉片、花芽、葉柄,受害植株生長勢衰弱,生長緩慢或停止,失水干枯,嚴重者死亡。扶桑綿粉蚧自入侵后,嚴重影響了我國的棉花生產[9]。2023年8月,在寶山區羅涇鎮蕰川公路張湯路交叉路口發現了扶桑綿粉蚧成蟲對木芙蓉產生危害,林業人員及時開展化學藥劑防治,區域測報人員密切監測和巡查,做好預警工作。
2 寶山區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原因
2.1 苗木調入存在風險
隨著新造林及公益林撫育等項目持續推進,其對調入苗木的需求量持續增長,苗木調入以省外調入為主,苗木來源復雜,所攜帶的林業有害生物風險隨之提高。尤其是松材線蟲病、美國白蛾等檢疫性有害生物一旦流入寶山區,將會造成疫情暴發,大大提高防控難度。
2.2 預警預報不夠及時
寶山區共有5個林業有害生物中心測報點,其中月浦鎮、羅涇鎮為市級測報點;楊行鎮、顧村鎮、羅店鎮為區級測報點。測報點測報人員多為兼職狀態,且專業能力差異較大,個別測報員未能及時準確開展踏查、監測及上報工作,導致錯過最佳防治時期。
2.3 防治手段有待提高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是指通過各種手段和措施,預防和控制森林中有害生物的繁殖和擴散,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10]。當前,寶山區的主要防治手段為監測預警、化學防治和物理防治,但由于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種類繁多,較為單一、落后的防治手段影響了防治效果。此外,化學防治可能誤殺有益的生物,如蜜蜂、蜘蛛等,且對土壤和水源有一定的影響,從而破壞生態平衡[11]。
2.4 林分結構不合理
寶山區純林較多。純林由于樹種單一,生態系統簡單,缺少天敵和其他生物種群的制約作用,有害生物更容易在此地繁殖和擴散。例如,位于寶山區北部的羅涇水源涵養林有成片水杉林,樹種單一,結構簡單。美國白蛾一旦入侵,容易出現其幼蟲暴食現象,嚴重時可吃光樹葉,在影響美觀的同時還增加了防治難度。
3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對策
3.1 嚴把植物檢疫環節,筑牢林業安全“防火墻”
森林植物檢疫是保障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的重要手段,是防范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和林業生物災害傳播擴散的第一道關口。造林項目、園林綠化工程等實施單位應高度重視項目復查復檢工作,在項目施工完成后及時在“上海林業植物檢疫云平臺”或“一網通辦”平臺上提交造林和園林綠化工程項目復檢申請,并按要求提交《上海市園林綠化和造林項目復檢申請表》、項目用苗的植物檢疫證明、施工單位與建設單位簽訂的用于本綠化和造林工程的施工合同等材料,確保材料真實、有效、合法。寶山區森林植物檢疫機構要充分履行職責,及時對相關項目開展森林植物檢疫復檢工作,同時要及時對提交產地檢疫申請的苗圃地開展產地檢疫調查工作。嚴把植物檢疫環節,強化檢疫監督,筑牢林業安全“防火墻”。
3.2 完善測報體系,提升監測預報能力
3.2.1 增強監測防控力量
寶山區林業部門應重視植物檢疫和有害生物監測預報工作,配備數名專業防治技術人員開展森林植物檢疫及病蟲害防治工作。市、區兩級測報點應配備多名專職、兼職測報人員做好日常踏查、監測預報等工作。同時,為了加強寶山區林業有害生物中心測報點管理,科學、規范地開展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工作,寶山區林業部門應根據市級要求,結合該區實際,定期對轄區內的林業有害生物中心測報點進行考核,確保各測報點在業務工作、組織管理和人員經費使用等方面達標。
3.2.2 積極組織技術培訓
加強對技術人員培訓,定期對測報員、木材企業人員、苗圃經營人員、養護單位人員等開展病蟲害識別技能、林業有害生物監測與防控技術培訓,并就培訓內容進行理論和實操考試,提高以上人員的專業技能,增強監測預報意識與能力,共同維護林業資源安全。
3.3 推廣先進防治技術,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寶山區林業部門不應局限于現有防治手段,需遵循科學、安全、高效、綠色原則,積極開展防治工作。在監測預警的基礎上,使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機械防治等手段,增強防治效果。第一,要合理采取物理防治措施,如人工捕殺和誘殺方式。誘殺主要是利用昆蟲趨光性進行燈誘、利用性信息素來吸引并捕殺害蟲。這類方式便捷實用、零污染、效果顯著。第二,要積極推廣生物防治措施,其具有環保效果好、維護生態平衡等特點。例如,釋放周氏嚙小蜂來防治鱗翅目害蟲,釋放腫腿蜂來防治天牛類害蟲,釋放異色瓢蟲來捕食蚜蟲類害蟲。第三,要規范使用化學藥劑,優先選擇具有廣譜性、高效性、低毒性、低殘留的化學藥劑,如滅幼脲、除蟲脲、吡蟲啉等。第四,要引進先進的機械化防治技術,如使用無人機開展“飛防”工作,其能精準釋放農藥,具有安全可靠、效率高、成本低、適應性強的特點。?
3.4 加強林分改造與撫育,優化生態系統
為切實提高林木質量,減少林業有害生物,可以采取以下三種措施。第一,大力?營造混交林?。通過種植多種樹種,增加生物多樣性,優化生態系統,以提高對病蟲害的抵抗力?。第二,?合理搭配樹種?。在植樹造林時,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樹種并合理搭配,避免大量種植單一樹種,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第三,?加強撫育管理?。及時對幼齡林和中齡林進行撫育管理,保護林地衛生,及時清除病弱木和枯死木,減少病原生物,以防止病蟲害擴散。?
3.5 加大宣傳力度,增強防范意識
為進一步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提高市民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認識,寶山區林業部門應以每年的植樹節、全國防災減災日等重大時間節點為契機,組織并開展林業有害生物安全科普宣傳工作,通過設置科普展板、發放宣傳資料和政策法規咨詢等方式,大力宣傳、全面普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植物檢疫法律法規、重大及常見林業有害生物種類及林草生物災害防控基本知識,幫助其掌握林業有害生物及植物檢疫知識,增強其防范外來物種入侵的意識,營造群防群治的社會氛圍,筑牢維護林業生態安全的屏障。
4 結束語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形勢愈加嚴峻,防治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寶山區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必須因地制宜,從保護和改善森林環境出發,結合該區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特點和森林生態現狀,在植物檢疫、測報體系、防治技術、林木質量、宣傳力度等方面提出對策,以提高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及防治能力,保護森林生態安全。
參考文獻
[1] 朱燁.浦東新區新建公益林有害生物發生情況與對策[J].上海農業科技,2023(4):142-144.
[2] 鄧陽川,楊小娟,李波,等.廣元市利州區2018-2022年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特點及防治策略[J].陜西林業科技,2024, 52(1):23-30.
[3] 潘衛國.加快推進寶山城鄉融合發展建設科創中心主陣地后花園[J].上海農村經濟,2023(5):7-10.
[4] 朱靖.淺析上海市嘉定區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現狀[J].華東森林經理,2017,31(2):49-52.
[5] 王焱.上海林業病蟲[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
[6] 吳時英,徐穎.城市森林病蟲害圖鑒[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
[7] 田剛.美國白蛾發生特點及綜合防控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23(8):38-39.
[8] 潘麗蛟,李懿航.昆明市呈貢區紅棕象甲發生為害調查及防治對策[J].湖北植保,2022(1):54-55.
[9] 黃濤,蔣曉玲,周天躍.警惕扶桑綿粉蚧對棉花生產的威脅[J].中國海關,2022(6):56.
[10] 劉佳.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及解決路徑[J].農業災害研究,2023,13(5):10-12.
[11] 張輝.淺析病蟲害防治在園林綠地養護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2021(4):59-60.
收稿日期:2024-09-05
作者簡介:呂瓊(1990—),女,上海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林業有害生物測報及森林植物檢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