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云南省臨滄市煙草種植受根結線蟲病嚴重威脅,發病田塊病株率高,幼苗至成熟期癥狀逐步加重,產量損失嚴重與品質下降顯著。聚焦云南省臨滄市煙草根結線蟲病,分析煙草根結線蟲病的發生規律,并提出綜合防治策略,包括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及生物防治,并注重各防治環節要點。經持續實施策略,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發病率大幅降低,為煙草根結線蟲病防治提供了極具價值的范例與經驗借鑒。
關鍵詞:煙草;根結線蟲病;發生規律;物理防治
中圖分類號:S435.7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4)12–00-03
煙草根結線蟲病在世界主要植煙國分布廣泛,熱帶、亞熱帶及暖溫帶地區受災尤為嚴重,我國諸多煙區也受到嚴重侵害[1]。作為我國重要煙草產區,云南省臨滄市同樣面臨這一病害的嚴峻挑戰。煙草根結線蟲病會嚴重影響煙草生長,致使產量銳減、品質下降,對當地煙草產業經濟造成巨大沖擊。深入探究臨滄市煙草根結線蟲病的發生規律,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綜合防治策略尤為重要。這不僅有助于臨滄市煙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還能為其他煙草種植區域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與實踐指導,推動整個煙草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1 案例分析
在云南省臨滄市,煙草種植是當地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近年來煙草根結線蟲病的發生給當地煙草產業帶來了嚴峻挑戰。臨滄市鳳慶縣主要煙草種植區域,在過去連續幾年均遭受根結線蟲病的困擾。以2024年為例,該地區煙草種植面積約為0.493萬hm2,
其中約0.149 hm2受到根結線蟲病不同程度的侵害。在發病較為嚴重的田塊,病株率60%以上。
發病初期,煙草幼苗根系開始出現少量白色根結,地上部分生長變緩,葉片顏色略顯暗淡,部分葉片邊緣微微卷曲。隨著病情發展,煙草根系根結數量急劇增多、增大,顏色逐漸轉為淡黃色至褐色,根系功能嚴重受損[2]。這導致地上部分葉片發黃、變薄,植株明顯矮小,節間縮短。經調查,這些重病田塊中,煙草植株高度較正常植株矮15~20 cm,葉片面積減小25%~30%,根系根結數量可達150~200個/株,根系中的線蟲數量超過600條/g。至成熟期,煙草葉片成熟顯著延遲,烤后煙葉顏色不均、品質下降,煙堿含量降低,煙葉中的香氣成分減少。據統計,該地區部分重病田塊煙葉產量損失達到45%左右,上等煙比例降低25%~30%,給煙農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2 煙草根結線蟲病的發生規律
2.1 土壤中的分布與存活
根據研究,該區域煙草種植田土壤樣本的檢測結果表明(表1),根結線蟲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呈現一定規律。
在0~20 cm的表層土壤中,線蟲數量最多,平均土壤中含有線蟲卵和幼蟲數量可達1 000~5 000條/100 g;
隨著土壤深度的增加,線蟲數量逐漸減少,在20~40 cm
土層,線蟲數量為表層的1/3~1/2;在40 cm以下土層,線蟲數量相對較少,但仍有一定分布。這主要是因為表層土壤通氣性好、溫度和濕度適宜,根系分泌物豐富,為線蟲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
根結線蟲在土壤中的存活時間受多種因素影響。在無寄主植物的情況下,卵和幼蟲可在土壤中存活數月至數年。例如,在干燥、低溫的土壤環境中,線蟲的存活時間可延長,部分卵和幼蟲可存活2~3年;在高溫、高濕且有微生物活動的土壤中,線蟲存活時間相對較短,一般為6~12個月。
2.2 與環境因素的關系
2.2.1 溫度
溫度對煙草根結線蟲的生長發育和繁殖起著關鍵作用。通過設置不同溫度梯度的培養試驗發現,在溫度為15~30 ℃時,隨著溫度升高,根結線蟲的卵孵化率逐漸上升,25~30 ℃時根結線蟲的卵孵化率達到最高,超過80%。幼蟲的活動能力和侵染率也呈現類似趨勢,當溫度為28 ℃時,幼蟲對煙草根系的侵染率達到峰值,約為60%。當溫度低于10 ℃或高于35 ℃時,線蟲的生長發育受到顯著的抑制,卵孵化率和幼蟲侵染率均低于10%[3]。
2.2.2 濕度
土壤濕度同樣影響根結線蟲病的發生。在田間試驗中,設置不同土壤含水量處理組,結果顯示,當土壤含水量在40%~60%時,根結線蟲病的發病率較高,病情指數可達30~50。當土壤含水量低于30%時,土壤干燥,線蟲活動受限,發病率明顯降低;當土壤含水量高于70%時,土壤通氣性變差,雖然線蟲活動也受到一定抑制,但煙草根系易受其他病菌侵染,出現復合病害,根結線蟲病的病情指數維持在20~30[4]。
2.2.3 土壤質地與肥力
不同土壤質地對根結線蟲病的發生存在顯著的差異。砂壤土中根結線蟲病的發病率普遍高于黏土(表2)。在砂壤土種植的煙草田,發病率為40%~60%,而在黏土種植的田塊,發病率一般為20%~40%。這是因為砂壤土通氣性好、根系生長快,有利于線蟲的侵染和活動;黏土質地黏重,對線蟲的移動有一定阻礙作用。
土壤肥力狀況也與根結線蟲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土壤中有機質含量高、氮磷鉀等養分均衡的田塊,煙草植株生長健壯,對根結線蟲病的抵抗力較強,發病率相對較低。例如,在長期施用有機肥且配方施肥合理的田塊,根結線蟲病發病率可降低10%~20%。
2.3 煙草生長各階段的發病特點
在煙草幼苗期,根結線蟲病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根系輕微腫大,形成少量白色根結,地上部分生長緩慢,葉片顏色稍淡。對幼苗期發病煙草根系的解剖觀察發現,根結內主要為二齡幼蟲,根系中的線蟲數量為50~100條/g。此時,若不及時防治,隨著植株生長,病情會逐漸加重[5]。
在進入旺長期后,煙草根系的根結數量迅速增多,顏色變為淡黃色至褐色。根系功能受損,導致地上部分葉片發黃、變薄,植株矮小,節間縮短。據調查,旺長期發病嚴重的煙草田,根系根結數量可達到100~
200個/株,根系中的線蟲數量可超過500條/g,植株高度較正常植株矮10~20 cm,葉片面積減小20%~30%。
在煙草成熟期,受根結線蟲病影響,葉片成熟延遲,烤后煙葉顏色不均、品質下降,煙堿含量降低,香氣物質減少。同時,根系腐爛,植株易倒伏,嚴重影響煙葉的產量和質量。在一些重病田塊,煙葉產量損失可達40%以上,上等煙比例降低20%~30%。
3 煙草根結線蟲病的發生規律綜合防治策略
3.1 農業防治
輪作是防治煙草根結線蟲病的有效農業措施之一。通過與非寄主作物輪作,可打破根結線蟲的生活周期,減少土壤中線蟲數量。例如,與禾本科作物(玉米、水稻等)輪作2~3年,能顯著降低煙草根結線蟲病的發病率。間作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如在煙草種植行間間作萬壽菊、除蟲菊等植物。萬壽菊根部能分泌某些物質,對線蟲具有驅避作用;除蟲菊則含有天然殺蟲成分,可抑制線蟲活動。間作這些植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煙草根結線蟲病的發生[6]。
在煙草收獲后進行深耕曬垡,可破壞根結線蟲在土壤中的生存環境。深耕深度應為25~30 cm,將表層含有大量線蟲和卵的土壤翻至下層,使其暴露在不良環境中,同時將下層土壤翻至表層,經過陽光暴曬、風吹雨淋等自然因素的作用,可殺死部分線蟲和卵。曬垡時間不少于15 d,以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培育和選用抗病品種是防治煙草根結線蟲病的經濟有效途徑。當前,已選育出具有一定抗根結線蟲能力的煙草品種(云87),這些品種通過自身的遺傳特性,能夠抑制根結線蟲的侵染或減輕發病癥狀。在種植過程中,根據當地根結線蟲的優勢種群和發病情況,選擇適宜的抗病品種。同時,加強對抗病品種的選育和推廣工作,不斷增強煙草品種的抗病性,保障煙草產業可持續發展。
3.2 物理防治
高溫悶棚是一種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尤其適用于設施栽培煙草。夏季,將煙草種植棚室密閉,利用太陽能使棚室內溫度升高。一般經過15~20 d的高溫悶棚,棚室內土壤溫度可達到50~60 ℃,足以殺死大部分根結線蟲和其他病原菌。在悶棚前,應先將棚室內的殘株病葉清理干凈,并進行深耕、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增強悶棚效果。高溫悶棚不僅可以有效防治根結線蟲病,還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減少土壤中有害生物的數量,為后續煙草種植營造良好的土壤環境[7]。
土壤熏蒸是利用化學熏蒸劑對土壤進行處理,以殺死土壤中的根結線蟲、病原菌和雜草種子等有害生物。常用的土壤熏蒸劑有棉隆、威百畝等。在使用土壤熏蒸劑時,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先將土壤翻耕平整,然后按照規定的劑量將熏蒸劑均勻施入土壤中,并立即覆蓋塑料薄膜,密封熏蒸一定時間(一般為10~15 d)。熏蒸結束后,應揭去薄膜,通風透氣一段時間,待土壤中熏蒸劑殘留濃度降低至安全范圍后,方可進行煙草種植。土壤熏蒸雖然防治效果顯著,但成本較高,且對環境有一定影響,因此應謹慎使用。
3.3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當前煙草根結線蟲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殺線蟲劑主要有以下4類。
(1)阿維菌素類:阿維菌素是一種廣譜性的殺線蟲劑,對根結線蟲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它通過干擾線蟲的神經系統,使其麻痹死亡。阿維菌素可用于灌根處理,一般在煙草移栽后15~20 d,將阿維菌素稀釋成一定濃度的溶液,沿煙草植株周圍進行灌根,灌藥量為200~300 mL/株。例如,使用1.8%阿維菌素乳油
1 000~2 000倍液灌根,防治效果可達60%~70%。
(2)噻唑膦類:噻唑膦是一種新型的高效殺線蟲劑,具有內吸性強、持效期長等特點。它能夠抑制線蟲的乙酰膽堿酯酶活性,從而殺死線蟲。噻唑膦可在移栽前進行土壤處理,將其均勻撒施于土壤表面,然后翻耕入土;可在移栽后進行灌根處理,用藥劑量和方法與阿維菌素類似。例如,移栽前按照15~30 kg/hm2的劑量撒施10%噻唑膦顆粒劑并翻耕,或移栽后用10%噻唑膦水乳劑1 000~1 500倍液灌根,灌藥量為200~
300 mL/株,防治效果可達 70%~80%。
(3)氨基甲酸酯類:克百威等殺線蟲劑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對線蟲有較強的殺傷力。但由于克百威毒性較高,對環境和人體健康有一定危害,當前已被限制使用或禁止使用。在使用化學殺線蟲劑時,應注意選擇低毒、高效、低殘留的藥劑,并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控制用藥劑量、用藥時間和施藥方法,以確保防治效果和農產品質量安全[8]。
(4)氟吡菌酰胺類:路富達是近年來才上市的一種新型殺線蟲劑,它作用于線粒體呼吸鏈,抑制線蟲的線粒體內琥珀酸脫氫酶的活性,阻止電子傳遞,導致線蟲無法提供機體組織的能量需求,進而殺死線蟲或抑制其生長發育。在煙草移栽后5~7 d,以750 mL/hm2(15 t水)進行灌根,防治效果顯著。這是一款低毒、高效、低殘留的藥劑,更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當前逐漸成為防治煙草根結線蟲的主流產品。
3.4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種環境友好型的防治方法,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根結線蟲病的發生。當前,常用的生防菌劑有淡紫擬青霉、厚垣輪枝菌等。淡紫擬青霉能夠寄生根結線蟲的卵、幼蟲和成蟲,抑制線蟲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厚垣輪枝菌可在土壤中定殖,通過產生毒素和競爭營養等方式,殺死或抑制根結線蟲。生防菌劑可通過拌種、蘸根、灌根等方式被施用于煙草植株。例如,在煙草種子播種前,將種子與淡紫擬青霉菌劑拌勻,可在種子萌發過程中保護幼苗免受線蟲侵染;在移栽時,將煙草苗根部蘸取厚垣輪枝菌菌液,可使菌劑在根系周圍定殖,發揮防治作用;在煙草生長期間,可定期用生防菌劑溶液進行灌根,補充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數量,增強防治效果。例如,使用淡紫擬青霉菌劑(有效活菌數≥1×108 cfu/g)以15~30 kg/hm2
的劑量與細土混勻后撒施于移栽穴內,或用厚垣輪枝菌菌劑(有效活菌數≥2×107 cfu/mL)以500~1 000倍液灌根,灌藥量200~300 mL/株,防治效果為50%~60%[9]。
4 結論
煙草根結線蟲病的發生嚴重制約了煙草產業的發展,其發生規律與土壤環境、氣候條件及煙草生長階段密切相關。綜合防治策略應從農業、物理、化學和生物防治等方面入手,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防治方案。農業防治注重從根本上改善土壤生態環境和增強煙草的抗性;物理防治在特定條件下可有效殺滅土壤中的有害生物;化學防治能夠在短期內快速控制病情,但需要謹慎使用以減少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生物防治則為煙草根結線蟲病的防治提供了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方向。在實際生產中,應綜合采用多種防治手段,加強監測與預警,不斷探索創新防治技術,以實現煙草根結線蟲病的有效防控,保障煙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勇.宏基因組和代謝組分析揭示抗感煙草品種應答南方根結線蟲侵染的根際微生態特征[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24.
[2] 楊曼菲.新安縣煙草生長期氣象災害分析及氣象服務[J].黑龍江糧食,2024(4):52-54.
[3] 李乾坤,徐興陽,楊艷梅,等.煙草嫁接組合對根結線蟲病的抗性鑒定[J].江西農業學報,2024,36(3):40-46.
[4] 郭山虎,張錦韜,張志紅,等.煙草根結線蟲病綠色防控技術研究[J].農學學報,2023,13(11):29-34.
[5] 閆鼎,蔡憲杰,李德文,等.煙草根結線蟲病綠色防控技術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23,39(17):86-91.
[6] 吳婷婷,張辰,楊麗莉,等.吉林省煙草主要病害與防治措施[J].湖北植保,2024(5):49-52,55.
[7] 吳秀慶,李彩斌,羅杰,等.貴州煙草根結線蟲種類鑒定及其與根莖類病害混合侵染情況調查[J].南方農業學報, 2024,55(10):3013-3022.
[8] 江其朋,鄒惠宇,王金峰,等.影響四川涼山地區煙草根結線蟲病發生的關鍵氣候因子分析[J].植物醫學,2024,3(1): 64-71.
[9] 徐興陽,彭昌田,顧進坤,等.云南昆明煙草主產區根結線蟲種類及分布研究[J].昆明學院學報,2023,45(6):1-9.
收稿日期:2024-09-10
作者簡介:王瑞聰(1987—),女,云南大理人,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為煙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