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習近平文化思想對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的重大意義和實踐要求

2024-02-29 08:39:43王丹竹楊玉萍
關鍵詞:思想建設文化

王丹竹 楊玉萍

摘? 要:習近平文化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對指引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意義重大。習近平文化思想與鄉村文化振興具有深刻的內在聯系,兩者構成了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并統一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文化思想科學闡釋了鄉村文化振興的時代內涵與核心內容,并明確了鄉村文化振興的政治方向、揭示了鄉村文化振興的內在規律、回應了鄉村文化振興的時代之問。在強國新征程中,以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鄉村文化建設,必須堅持黨對鄉村地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鑄牢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堅持在鄉村地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堅持對鄉村地區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承與弘揚,著力賡續中華文脈;堅持推動鄉村地區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促進實現農民農村精神共同富裕。

關鍵詞:習近平文化思想;鄉村文化振興;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X321;D42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24)01-0001-09

收稿日期:2023-10-25? DOI:10.13968/j.cnki.1009-9107.2024.01.01

基金項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究專項重大課題攻關項目(21JDSZKZ02);華中師范大學優秀研究生教育創新資助項目(2023CXZZ074)

作者簡介:王丹竹,男,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此次會議正式提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這一思想的提出“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1]。習近平文化思想繼承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汲取了黨領導人民推進文化建設的實踐經驗,深刻把握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內在規律,對指引當前我國文化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引。鄉村文化振興作為我國文化建設和新時代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對培育農村文明新風尚、倡導農村健康文明生活、加強農民思想道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具有重要意義[2],同時也有助于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和生態環境治理。當前,學界對鄉村文化振興的概念、意義、舉措等內容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也從數字技術、城鄉融合發展等視角對鄉村文化振興進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鮮有從習近平文化思想視角對鄉村文化振興的理論研究成果。對此,本文著重探究習近平文化思想對鄉村文化振興的重大意義和實踐要求,以期為在推進鄉村文化振興過程中科學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提供有益參考。

一、習近平文化思想與鄉村文化振興的內在聯系

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思想、觀念、意識的生產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3]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一種觀念存在物必然要與現實物質活動發生交互作用,必然與當前我國社會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在鄉村文化振興語境下,習近平文化思想與鄉村文化振興構成了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關系。此外,從歷史與現實角度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習近平文化思想與鄉村文化振興也均統一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一)習近平文化思想與鄉村文化振興構成了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關系

習近平文化思想與鄉村文化振興保持了一種理論與實踐良性互動的關系。雖然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實踐基礎絕不限于鄉村文化振興這一類實踐,但鄉村文化振興無疑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創立發展提供了豐富源泉,習近平文化思想也為鄉村文化振興提供了科學指引。

首先,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一種科學理論,對鄉村文化振興在內的實踐活動具有指引作用。(1)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建立在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礎之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習近平文化思想形成提供了理論根基,在從唯物史觀出發科學把握文化建設規律的基礎上,習近平文化思想閃耀著科學的光輝,能夠為包括鄉村文化振興在內的文化建設提供正確指引。(2)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了我國文化建設的現實狀況。深刻反映現實的理論對現實才更具指導意義,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在黨領導人民長期進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礎上形成的,這一思想根植于黨的百年奮斗史、根植于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可以說,習近平文化思想是真正立足中國實際和中華文化產生的文化建設理論,這種深刻反映現實的科學理論,對包括鄉村文化振興在內的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其次,鄉村文化振興作為一種實踐活動,能夠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豐富發展提供源泉。“鄉村文化振興”這一概念雖然是近年提出的,但黨致力于鄉村文化振興的實踐早在土地革命時期已然開始。鄉村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奪取革命勝利的重要區域,早在土地革命時期,黨就開展了一系列鄉村文化振興實踐,形成了關于鄉村文化建設的科學理論。在此后的建設和改革時期,黨的鄉村文化建設實踐進一步發展,豐富了黨的文化建設理論,而這些理論恰恰又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構建奠定了基礎。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黨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的實踐推動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此外,作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同時習近平也是鄉村文化振興的實踐者,早在青年時期他就帶領陜北梁家河村民學習知識文化,并經常帶書給老鄉閱讀;在河北正定期間,習近平將精神文明建設當作戰略來抓,“大力舉辦農民夜校,開辦文化、技術培訓班”[4];在福建寧德期間,習近平積極發掘閩東地區傳統文化資源,推動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并不斷加強鄉村思想文化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早年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的實踐經歷,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創立提供了諸多有益啟示,從這個意義上講,鄉村文化振興作為一種實踐活動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綜上,習近平文化思想與鄉村文化振興實際上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前者能夠為后者提供理論指引,后者不斷為前者提供實踐養分。

(二)習近平文化思想與鄉村文化振興統一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也是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為之奮斗的宏偉目標,中國共產黨作出的一切努力,付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習近平文化思想與鄉村文化振興始終統一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首先,從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創立目的與鄉村文化振興的實施初衷來看,兩者都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要有科學理論的指引,必須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強大的文化軟實力。習近平文化思想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建設文化強國、賡續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培育和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進行了深刻闡釋,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條件。習近平文化思想創立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文化強國提供理論指引,而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同樣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民族是農耕文明下誕生的偉大民族,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中華民族的先民就以農為生、以農為業、以農為根;在漫長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華民族創造了璀璨的農業文明,并長期領先于世界;而近代中國實現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區域在農村,重要動力是農民。由此可見,從古至今,鄉村、鄉村治理乃至農業文明都對中華民族的發展意義非凡。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領導人民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其根本目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方面,推進鄉村文化振興,能夠有效提升農民群眾的理論知識素養、思想道德素養、科學技術素養、政治法治素養等,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綜合素質更為全面的農民群體,更好地發揮高素質農民對建設農業強國的貢獻;另一方面,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有助于實現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強農民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同時能夠有效弘揚鄉村地區優秀傳統文化,賡續中華文脈。因此可以說,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與習近平文化思想創立的初衷是一致的。

其次,從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過程與鄉村文化振興的實施歷程來看,兩者都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時空坐標之中,都受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深刻影響。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過程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展開的。改革開放后,習近平同志先后主政正定、寧德、廈門、福建、浙江等地,在此期間,他對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如何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如何開展黨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等問題都進行了深刻思考,并在主政區域大力推進文化建設。如保護正定縣鄉村的文物古跡,挖掘正定文化資源,編撰《正定古今》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在寧德推進鄉村茶葉產業,并明確要求在農村地區“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5];在廈門期間,推進廈門城鄉文化融合發展,實現城鄉文化建設資源共享;主政福建期間,推動福州三坊七巷等文化遺產保護,推動鄉村閩劇振興;主政浙江期間,加強對西湖文化的保護,并引領村民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營造浙江鄉村文明新風尚。從黨的十八大至今,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對意識形態工作進行重要論述,兩度召開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旗幟鮮明提出“兩個結合”,全面闡述文化自信,聚焦重要節點與活動開展宣傳思想文化活動等,習近平文化思想日臻成熟。從習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發展的歷程來看,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改革開放后逐步形成發展的,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鴉片戰爭便已然開始,改革開放當然涵蓋其中,因此,兩者處于同一歷史時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發展深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影響。改革開放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涉及的各項事業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文化強國建設更是一日千里,包括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建設、意識形態建設、科技教育建設等,這些圍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的文化建設實踐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建構產生了深刻影響。對于鄉村文化振興而言,黨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的歷程也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處于同一歷史時空。黨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農村革命根據地中的農民識字教育、破除封建迷信、開展特色文化活動等都體現了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所進行的奮斗。此后各個歷史時期,鄉村文化振興事業總體上不斷發展,可以說,鄉村文化振興的歷程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保持了同向同行的關系,鄉村文化振興的要求、內容、方式等也都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同階段的任務經歷了動態調整。綜上,習近平文化思想與鄉村文化振興統一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是兩者的目的使然,也是兩者形成發展的應然。

二、習近平文化思想關于鄉村文化振興的時代內涵與核心內容

深刻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與鄉村文化振興之間的關系,是進一步從習近平文化思想出發掌握鄉村文化振興的時代內涵和核心內容的重要前提。習近平文化思想立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成為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的科學指南,對包括鄉村文化振興在內的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各個方面進行了科學論述,對鄉村文化振興的時代內涵進行了科學性闡釋,對其核心內容進行了系統性歸納,為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提供了根本指引。

(一)習近平文化思想關于鄉村文化振興的時代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曾對鄉村文化振興進行過科學論述,他指出:“要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6]125,同時明確了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6]122。從這些經典論述中,可以進一步歸納鄉村文化振興的時代內涵,即鄉村文化振興是指在黨的領導下,為服務鄉村振興全局和滿足鄉村群眾高質量文化需要,在鄉村地區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開展思想道德建設、發展鄉村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等,最終實現鄉村文化繁榮、鄉風文明淳樸、主旋律高度弘揚、農民精神境界顯著提升的偉大事業。

從習近平文化思想看鄉村文化振興的時代內涵,可以進一步透視鄉村文化振興的理論特質,主要涵蓋三個方面。一是鄉村文化振興是著眼于現實的人的文化振興。歷史的人是現實的人,歷史活動本身應著眼于現實的人的需要,鄉村文化振興也不例外。習近平總書記對鄉村文化振興提出的諸多要求,如“改善農民精神風貌”“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等,都是從鄉村群眾對高質量文化需要出發的,都深刻把握住了鄉村文化振興背后人的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講,鄉村文化振興不僅是為了文化本身,更是為了文化背后的現實的人。二是鄉村文化振興是科學把握歷史、現實與未來的文化振興。鄉村文化承載著過去、連接著現在,并向未來延續,因此處理好鄉村文化歷史、現實與未來的關系對鄉村文化振興尤為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曾對農耕文化、鄉村優秀傳統文化進行過論述,他指出:“農耕文化是我國農業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不能丟,而且要不斷發揚光大。”[6]121“我們要深入挖掘、繼承、創新優秀傳統鄉土文化。”[6]124這些科學論述,既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精辟論斷的集中呈現,也深刻反映了我國鄉村文化振興是科學把握歷史、現實與未來的文化振興。三是鄉村文化振興是正確處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系的文化振興。習近平文化思想閃爍著“兩個結合”的智慧,在對鄉村文化振興進行科學闡釋時,明確了鄉村文化振興既要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筑牢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防線,也要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賡續中華文脈。這實際上規定了鄉村文化振興必須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傳播的文化振興。

(二)習近平文化思想關于鄉村文化振興的核心內容

根據習近平文化思想關于鄉村文化振興時代內涵的科學闡釋,可以進一步明確鄉村文化振興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鄉村優秀傳統文化振興。習近平文化思想明確闡述了“賡續中華文脈”,這一論斷對鄉村文化振興而言,就是要實現鄉村地區優秀傳統文化的振興。鄉村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聚集地,鄉村優秀傳統文化涵蓋了中華民族祖先的優秀思想道德、藝術技藝、勞動經驗、節日習俗等,振興鄉村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賡續中華文脈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時代文化強國建設的現實要求。二是鄉村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明確強調:“著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1]從習近平文化思想出發,鄉村文化振興必然要實現鄉村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振興,既要提升農村地區教育文化水平、增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文化事業,也要推進文化產業建設,從鄉土文化中挖掘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有利資源。事實上,只有鄉村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鄉村文化振興才能擁有更為強大的動力。三是鄉村文化人才隊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只有形成高質量的文化人才隊伍,鄉村文化振興才能持續發力、接續前進。習近平總書記深刻認識到了文化人才對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意義,他明確指出:“要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開展文化結對幫扶”[6]123。在不斷培養鄉土技藝傳承人、鄉村文化研究人、鄉村文化宣傳人的基礎上,鄉村文化振興才能行穩致遠,因此可以說,鄉村文化人才隊伍振興是鄉村文化振興的核心內容之一。四是鄉村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高質量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必須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群眾、感染群眾、團結群眾。習近平文化思想明確要求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將此要求投射到鄉村文化振興領域,就是要在鄉村地區高質量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不斷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群眾,以紅色文化感染群眾,以習近平文化思想教育群眾,這就構成了鄉村文化振興的又一核心內容。

三、習近平文化思想對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的重大意義

厘清習近平文化思想關于鄉村文化振興的時代內涵和核心內容的科學闡釋,有助于準確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對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的重大意義。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作為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推動力,“是解決中國鄉村文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關鍵環節,也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舉措”[7]。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引,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的總指引和總方針,能夠對鄉村文化振興的政治方向、內在規律、時代之問等予以明確和回應,對新時代高質量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意義重大。

(一)習近平文化思想明確了鄉村文化振興的政治方向

鄉村文化振興堅守正確的政治方向,關鍵在于回答好鄉村文化振興堅持什么理論、走什么道路、恪守什么立場的問題。習近平文化思想從宏觀戰略層面指明了文化建設的政治方向,即中國的文化建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之路,必須恪守人民至上這一根本立場。這實際上也為我國鄉村文化振興指明了政治方向。首先,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能夠有效確保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8]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之上的,對人類社會文化發展規律、文化建設規律、文化與人的關系予以科學回答的卓越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繼承與發展,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集中體現。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鄉村文化振興,能夠確保鄉村各項文化建設深入貫徹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世界觀與方法論,能夠將馬克思主義本身所蘊含的“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等科學理論有機融入鄉村文化振興的目標、原則、任務、策略之中,使鄉村文化振興永葆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底色。其次,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能夠有效確保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始終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之路。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詮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規律,對“為什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之路”和“如何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之路”進行了科學回答,他指出:“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這個首要政治任務,圍繞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的文化使命”[1]。這就意味著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才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之路上行穩致遠。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這一基本地理單元為實現文化振興的目標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之路的具體實踐行為,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能夠為鄉村文化振興提供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之路的密碼,能夠將宏觀層面我國文化建設的戰略部署、歷史層面我國文化發展的經驗啟示、理論層面我國文化建設的科學理論、微觀層面鄉村文化建設的現實需要聚合起來,形成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的磅礴之力。最后,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能夠有效確保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文化部分,對文化建設應堅持人民導向提出了要求,強調“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9]43“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9]45。由此可見,習近平文化思想蘊含深厚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強調人民是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和享有者,文化建設必須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須不斷通過系列文化建設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并增強文化自信,從而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習近平文化思想所體現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進一步鑄牢了鄉村文化振興的根本立場,為新時代鄉村文化建設凝聚人民之心、聚合人民之力、吸收人民之智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習近平文化思想揭示了鄉村文化振興的內在規律

鄉村文化是一種立足農業生產實踐背景之下的文化類型,既包括承載中華文脈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包括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鄉村文化振興屬于文化建設的范疇,一般是指在鄉村區域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接續弘揚,對鄉村文化建設的現實困境予以解決,對鄉村文化轉化為推動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力量予以激發的各類行為總和。從鄉村文化與鄉村文化振興的概念中不難發現,鄉村文化振興必須處理好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系、鄉村文化與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鄉村文化建設成就與現實困境之間的關系、鄉土社會的思想道德與現代社會的價值觀念之間的關系等,而鄉村文化建設的內在規律就蘊含在這些關系之中。習近平文化思想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為靈魂內核,以包括文化建設實際為根本立足點,對包括鄉村文化振興在內的我國文化建設規律進行了科學揭示,這是習近平文化思想之于鄉村文化振興的重大意義之一。一方面,習近平文化思想中的“兩個結合”理論,為揭示鄉村文化振興必須遵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諧互動這一規律,提供了理論指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闡述“兩個結合”,強調“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9]17根據“兩個結合”理論的要求,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要結合,而且要能通過結合釋放強大思想文化效能,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良性互動的規律是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的內在規律之一,只有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深刻把握這一規律,將優秀的傳統鄉土思想道德與無產階級思想道德相結合,將鄉村地區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流文化相融合,鄉村文化振興才能順利推進。另一方面,習近平文化思想理順了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之間的關系,這實際上也為揭示鄉村文化振興必須遵循文化建設與鄉村經濟發展良性互動這一規律,提供了理論指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很重要,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是辯證法的觀點”[6]122。在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時,只有將文化建設與鄉村經濟發展聯系起來,發揮文化對鄉村致富的賦能作用,不斷滿足群眾對高質量文化產品和文化娛樂的需要,鄉村文化才能實現真正的振興。

(三)習近平文化思想回應了鄉村文化振興的時代之問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數字技術、人工智能、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科技不斷涌現,深刻影響著經濟社會發展。以新科技為依托形成的流行文化、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也對鄉村文化提出了挑戰,致使鄉村文化在面對現代文化時的疏離狀態更加嚴重,“這種對鄉村文化的集體失落感直接反映了鄉村文化振興主體對鄉村文化的整體認同危機”[10]。與此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腐朽思想與錯誤價值觀念也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產生了沖擊,鄉村地區的意識形態建設面臨諸多挑戰。此外,我國文化建設相關的各類配套資源在空間分布上尚不均衡,鄉村地區教育質量、科技基礎、人才儲備等與城市相比存在差距。基于上述事實,當前我國鄉村文化振興面臨的時代之問主要包括:鄉村文化在面對城市現代文化挑戰時如何保持自信的問題、鄉村文化建設如何筑起抵御西方意識形態沖擊的堅強之盾、鄉村文化建設資源如何匯聚并發揮相應的作用等。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是立足新時代文化建設現實而形成的科學理論,能夠科學回應鄉村文化振興面臨的時代之問。首先,習近平文化思想能夠科學回應鄉村文化如何在城市現代文化面前保持自信的問題。習近平文化思想強調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文化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鼓勵文藝工作者深入農村、貼近農民”[6]123“廣泛開展農民樂于參與的群眾性文化活動”[6]123。以此為指引,有助于從群眾對優質鄉村文化的所思所需所盼出發推進鄉村文化建設,不斷發掘鄉村文化資源,增強鄉村文化的影響力和生命力,進而增強群眾對鄉村文化的信心。另外,習近平文化思想強調鄉村文化建設應具有包容性,以此為指引,有助于增強鄉村文化建設海納百川的氣度,有助于鄉村文化不斷吸收借鑒城市現代文化的長處。例如以流行網絡文化助推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推動城市現代文化觀念與鄉土文化觀念有機融合等,進而打破鄉村文化與城市現代文化“非此即彼”的關系,不斷增強鄉村文化的現代生命力。其次,習近平文化思想能夠科學回應鄉村文化如何抵御西方意識形態的沖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加強無神論宣傳教育”“推出具有濃郁鄉村特色、充滿正能量、深受農民歡迎的文藝作品”[6]123。以此為指引,能夠切實筑牢村民的意識形態防線,增強其抵御西方腐朽文化和不良社會思潮侵蝕的能力,同時有助于增強鄉村文化的競爭力。最后,習近平文化思想能夠科學回應鄉村文化建設資源如何匯聚并發揮相應的作用。習近平文化思想蘊含深刻的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和整體思維,對鄉村文化建設資源的匯聚和作用的發揮提出了諸多科學論斷。如“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6]125“把我國農耕文明優秀遺產和現代文明要素結合起來”[6]124-125“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6]125等,這些科學論斷為鄉村文化建設的資源整合提供了方向指引。

四、習近平文化思想對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的實踐要求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內容集中體現為“七個著力”,“七個著力”既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理論的精華所在,也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實踐要求所在。對鄉村文化振興而言,習近平文化思想對其提出了明確的實踐要求,即堅持黨對鄉村地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鑄牢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堅持在鄉村地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堅持對鄉村地區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承與弘揚,著力賡續中華文脈;堅持推動鄉村地區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促進實現農民農村精神共同富裕。

(一)堅持黨對鄉村地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鑄牢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堅持黨對鄉村地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鑄牢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習近平文化思想對鄉村文化振興的實踐要求之一。首先,堅持黨對鄉村地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必須強化鄉鎮黨委和黨員干部的政治擔當,堅持黨管宣傳、管好宣傳。鄉鎮黨員干部是黨在鄉村地區領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最關鍵力量,是推進鄉村文化建設的“關鍵少數”,鄉鎮黨員干部需強化政治擔當,明確責任意識,以習近平文化思想鑄牢自身的思想防線,強化精神之鈣。在此基礎上,鄉鎮黨員干部應提升意識形態工作實效,及時掌握村民的思想動向,做好黨的大政方針在農村地區的宣傳和普及,切實保障各項宣傳工作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其次,堅持黨對鄉村地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必須不斷推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改革創新。鄉村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的現實是不斷變化的,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科技深刻影響了村民的思維方式與認知方式,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深刻改變了鄉土文化、改變了部分村民的價值觀念,各種紛繁復雜的思潮也開始向農村地區蔓延。在此背景下,黨領導鄉村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必須緊跟時代之變、把握鄉村之變、理解文化之變,以改革創新的姿態不斷推進鄉村文化建設,鼓勵以新技術推動鄉村文化傳播、以新觀念推動鄉村移風易俗、以新方法推動鄉村文化建設賦能經濟建設。再次,黨領導鄉村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必須著眼鄉村文化建設實際,從不同鄉村的經濟狀況、文化底蘊、地理區域、村民文化素質出發推進鄉村文化振興。黨的領導不是抽象的,而是根據客觀現實狀況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方面進行的領導。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區域中的鄉村存在較大差異。如東部沿海地區鄉村經濟整體發展較好,對鄉村文化資源的經濟支撐較強,村民受教育程度較高、思想觀念較為開放;而中西部地區鄉村經濟相對較薄弱,經濟對文化建設的支撐力度偏弱,村民思想觀念較為保守。此外不同區域的鄉村長期積淀下的文化傳統也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黨領導鄉村文化建設,必須充分考慮不同鄉村的差異,從鄉村實際出發,改善黨的領導方式。鄉鎮基層黨委也應形成轄區內鄉村文化建設的具體方案,并突出方案的針對性,實現科學領導、高效領導、全面領導。最后,黨領導鄉村文化建設,推進意識形態工作,必須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在鄉村地區的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是黨的指導思想,也是興國強國的思想武器。在鄉村地區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就是要對村民進行富有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教育,不斷增強村民的政治認同感和強國責任感。同時村黨員干部應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運用到為人民服務的具體實際中,從而讓村民切實感受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生命力,為村民真信真學真用馬克思主義提供堅實保障。

(二)堅持在鄉村地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蘊含著馬克思主義道德理念,對新時代全體人民鑄牢理想信念、提升思想道德、規范行為習慣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堅持在鄉村地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是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舉措。在鄉村地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堅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鄉村百姓日常生活之中。一種思想觀念要深刻影響社會生活,就必須融入社會生活,必須以潛移默化的方式進入到社會群體的日常生活之中。在鄉村地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在鄉村文化宣傳活動、市場銷售活動、公務辦理活動、學校教學活動、農業生產活動、選舉評價活動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理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鄉村文化新氣象。二是鄉村黨員干部應帶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形成引領示范作用。鄉村黨員干部是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關鍵少數,鄉村黨員干部有責任有義務帶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實際工作中應始終發揚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廉潔奉公、公道正派、遵守法律、敢于擔當等優秀品質,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以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觀念融入鄉村文化建設的實際工作中;在家庭生活中應嚴格約束家庭成員,弘揚優良家庭風尚和家庭美德,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融入到家風之中,并以此推動鄉村地區優良家風的培育,為鄉風文明建設起到榜樣示范作用。三是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推動鄉村不良風俗的矯正,營造風清氣正的鄉村文化環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體現了無產階級的道德價值觀,具有先進性與科學性,而我國鄉村地區在歷史上長期受到封建禮教、封建迷信、封建陋習的影響,致使部分鄉村的群眾仍存在“重男輕女”“迷信鬼神”“忽視法律”等不良觀念,其利益觀、法律觀、道德觀等仍不能完全與現代社會相適應。對此,應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科學性和先進性相融合的思想觀念破除封建殘余觀念,持續推進鄉村移風易俗,不斷塑造新時代鄉村文化新氣象。

(三)堅持對鄉村地區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承與弘揚,著力賡續中華文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根植于農耕文明。”[6]124堅持對鄉村地區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承與弘揚,充分挖掘體現農耕特質、民族特色、地域特點的鄉土文化,既是堅持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著力賡續中華文脈的必然選擇。在鄉村地區傳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首先要善于發掘和保護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我國鄉村地區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分布較為零散,由于部分鄉村地理位置較為偏僻,加之所在區域物質經濟條件較弱,致使部分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發掘難度大、整合效率低。對此,各級政府應加強對鄉村優秀傳統文化資源保護的資金投入力度和政策保障力度,為發掘鄉村優秀傳統文化提供雄厚的基礎保障條件;鄉鎮黨委應通過調查研究全面掌握所轄區域內的優秀傳統民俗、飲食、服飾、建筑工藝、手工工藝等,并系統梳理轄區內的文物古跡等,為系統發掘和保護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提供必要前提。其次,要在鄉村地區以多種形式弘揚體現區域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一方面,應積極采用現代科技如互聯網、數字技術等,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方式進行改進,鼓勵開展“元宇宙+優秀傳統文化”“VR+優秀傳統文化”“抖音、快閃、直播+優秀傳統文化”等活動,以多樣的方式增強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感召力和影響力,逐步實現鄉村優秀傳統文化跨區傳播;另一方面,應結合本村實際,在特定節日開展優秀傳統文化表演展示活動,并將鄉村內特有的優秀傳統文化名片在宣傳欄、車站、學校、街道等處予以呈現,增強優秀傳統文化的“日常式”弘揚。最后,應積極培養一批致力于鄉村地區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與研究的人才隊伍。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中華文脈的賡續,終究要靠一代代人的接續奮斗。人在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在鄉村地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培養致力于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以研究挖底蘊、以研究帶傳播,通過系統研究不斷揭示優秀傳統文化背后的生成密碼與研究歷程,使大眾認其過去、知其當下,同時也應在鄉村地區選拔和支持致力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各類人才(解說人才、技藝傳承人等),為這些人才提供專業培訓和物質支持,提升其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性。

(四)堅持推動鄉村地區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促進實現農民農村精神共同富裕

鄉村文化振興不僅是鄉土文化、優秀傳統文化的振興,更是鄉村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振興。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日益密切,文化對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顯著,在鄉村地區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能夠有效實現農民農村精神共同富裕。首先,堅持推動鄉村地區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必須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方面,在鄉村地區廣泛建設圖書室、閱讀亭、健身區、音樂廳等文化活動空間,并向鄉村居民贈送書籍與報刊,同時開展“點餐式”公共文化服務,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另一方面,應構建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管理體系、活動體系、評價體系、保障體系,形成“政府統籌指導、市場資源整合、群眾主動參與”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格局,以此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質量。其次,堅持推動鄉村地區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必須充分整合鄉村文化資源,積極吸收外來資本,實現文化資源和市場資本的有機融合,既突出社會效益,也兼顧經濟利益。對發展鄉村文化產業而言,鄉鎮政府應積極招商引資,在結合鄉村實際的基礎上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產業,如鄉村旅游業、鄉村特色傳統美食銷售業、鄉村特色美景相關的文創業等,以特色文化產業帶動鄉村文化的傳播與弘揚。最后,推動鄉村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走創新發展之路。創新是持續發展的動力,推動鄉村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必須著眼于當下人民群眾文化需求之新、市場經濟發展要求之新、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之新。從人民立場出發,以人民群眾的現實需要為導向,全面把握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創新立場,不斷促進農民精神共同富裕;從市場經濟出發,以鄉村市場經濟發展的現實狀況為依托,不斷筑牢文化產業創新的市場之基;從科學技術出發,不斷加大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與新科技的融合力度,切實提升文化事業的服務效能,切實增強文化產業的創新力度,以此不斷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為實現新時代鄉村建設提供有力保證。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N].人民日報,2023-10-09(01).

[2]? 陳錫文.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28.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1.

[4]? 習近平.知之深 愛之切[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16.

[5]? 本書編寫組.習近平福建足跡(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83.

[6]?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三農”工作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

[7]? 李重,林中偉.鄉村文化振興的核心內涵、基本矛盾與破解之道[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06):43-52.

[8]? 習近平著作選讀(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83.

[9]?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0]? 夏小華,雷志佳.鄉村文化振興:現實困境與實踐超越[J].中州學刊,2021(02):79-85.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 to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WANG Danzhu,YANG Yuping

(Marxism Institut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 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 is the lates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of the Chinese-oriented era of Marxist cultural theory,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uide the revival of rural culture in the new era.The 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 and the rural culture revitalization have the profound internal relation,both constitute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benign interaction,and unify in the Chinese Dream.The 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 clarifies the political direction of the revival of rural culture,reveals the internal law of the revival of rural culture and responds to the question of the times.In the new journey of building a powerful country,we must adhere to the Party's leadership in the propaganda of rural areas and firmly establish the socialist ideology,we should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rural areas,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ivilization,carry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rural areas and continue the Chinese culture,and we will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 and industries in rural areas and strive to make them culturally rich.

Keywords: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rural culture revitalization;cultural self-confidence;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責任編輯:張潔)

猜你喜歡
思想建設文化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中國外匯(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誰遠誰近?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電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人大建設(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免费小视频| 久久免费视频6| 欧美综合激情|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黄网在线| 波多野结衣二区|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在线va视频|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九九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四虎在线高清无码|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国产青榴视频|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国产在线八区|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国产 | 欧美精品v|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人人视频| 国产情侣一区|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情侣午夜国产在线一区无码|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国产91透明丝袜美腿在线|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在线国产毛片|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国产sm重味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天堂|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少妇精品网站| www.亚洲国产| 色成人亚洲| 亚洲最黄视频| 国产一级视频久久| 狠狠操夜夜爽| 91免费观看视频|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香蕉网久久|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伊人久综合| 亚洲香蕉在线|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天天综合网色|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