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未
◎圖/李野夫

李野夫走馬觀花系列 攝影 2019 年
李野夫主要的生活和工作空間在懷柔山里的一個小山村。
大多心里有著大悲大喜的人, 常常都會有茶酒為伴。 由此, 讓自己可以更多的在夢想里飛翔。 還有的, 或者佯裝瘋癲。
李野夫的工作室稱謂“三舍草廬”, 面臨湖水。 這個寒冬的時辰, 一眼望去, 就是一湖的冰雪。 冬天的風吹過, 不著一絲痕跡。 4 只大白鵝相擁著, 在面湖的院中享受著溫暖陽光, 十分親密。 院中還有一條肌肉纖細的魏瑪犬, 身上的灰色像灰色絲絨一樣光亮。
進門的廳堂滿是陽光, 一整面的玻璃墻讓冬天溫暖得不請自來。 長長餐桌上的橙子、 橘子, 以及靠墻擺放的長條凳上的南瓜用色彩回應著太陽, 散發著暖調的光。 一樓還有一個層高略低的廚房和一個窄長的小廳, 這讓人很自然地瞭望窗外開闊的湖面和湖對面還有著殘雪的山巒。 據說, 這山的另一面, 就是北京郊區著名的大楊山國家森林公園。
二樓幾乎都是野夫的工作空間。 有畫案和電腦操作臺的一間里種了高聳的芭蕉樹。 每天早上三四點鐘, 野夫會下樓煮上一壺咖啡, 便會在這里開始他一天的工作。 他說, 所有有興趣在做的創作都不過是自身的一種愉悅。 不需要考慮其他的關聯。 置于案頭, 沉入湖底, 都沒什么區別。 只是在每一個興趣所致的創作中, 得到自己身心的快樂就足夠。 最近, 他正在寫的是關于他自己成長的一個手卷, 是計劃送給兒子的生日禮物。 他的兒子和妻子, 一個在亞利桑, 一個在紐約。
這天, 朝暉就在二樓的一個讀書間采訪李野夫。 這里的層高開闊, 視野也很好, 落地窗對著露臺外的山與湖。 高高的書架上, 有野夫和朋友青年時期的合影, 笑容飛揚, 那是專屬于那個年紀和年代的陽光燦爛。 面湖的兩側小墻上, 有他的父親母親祖父祖母外公外婆的老照片, 旁邊, 一縷暖色的燈光, 讓那些老照片更有了一些滄桑的氣息。
朝暉采訪的最后一個問題, 是關于河流。 李野夫說, 他骨子里是一個很悲傷的人。 他喜歡河流, 正是如此。 他說起記憶里一個少年的往事: 一個冬天有雪的夜晚, 他跟著母親和哥哥姐姐穿過古老殘缺的城墻回到城里。 母親讓他們幾個邊走邊叫喊: “爸爸, 你慢點兒。 等等我們。”
其實, 父親是在喧囂的城中奔行, 去往工作的路上。

李野夫工廠系列 版畫 201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