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威海市第一中學 尹翔
山東省威海市實驗高級中學 連君樸 宋睿 梁淑儀
2023 年,我們有幸參加了第九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創意作品——智慧社區(中學組),其中,初賽以線上提交作品的形式進行,復賽則以線上答辯及展示的方式進行。
初賽時,我們最初是想設計面向老年人的適老化智能社區,經查找資料發現,許多面向“一老一小”的設計的原理是互通的,于是我們將思路調整為兼顧“一老一小”的實際需求。考慮到現有社區的相關數據較分散,缺乏集群化的集中處理與使用,我們最終確定以《基于數據集群化的智慧社區一體化研究及展望》為題,展開設計。
多次討論與磨合后,我們從適老、適小和數據集群化三個方面入手進行設計,提出具體措施,并撰寫了設計報告。在這一過程中,團隊分工井然有序:尹翔、梁淑儀主要負責資料的搜集、整理以及內容的撰寫,連君樸主要負責程序設計和代碼編寫,宋睿主要負責相關硬件設計。

圖1 小組成員通過視頻會議進行討論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兩校聯合初選、市級擇優推薦以及省級評審,我們的作品在初賽中榮獲省級一等獎,位列全省中學組第二名,順利晉級復賽。
按照比賽規則,復賽答辯時,必須在選手前后各放置一個攝像頭。
經過一番思考,我們決定將手機自帶的前置攝像頭放在前面,將白板內置攝像頭放在后面。這種方式帶來了一個問題:與評委們交流、答辯時,到底要開啟哪一臺設備的麥克風?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們許久。
倘若使用白板的麥克風,在答辯時會出現較大的回音;若使用手機的麥克風,盡管回音較小,但人聲模糊。最終,我們使用外接無線麥克風和藍牙耳機的配置,規避了回音。
激動人心的復賽終于拉開帷幕。我們沉著冷靜地進行展示,有理有據地回答評委提出的各種問題。然而,復賽獲獎名單公布,我們的作品僅獲三等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我們著實有些沮喪,但不久我們就調整了情緒,仔細分析失利的原因,以期為今后的賽事積累經驗。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圖2 賽前模擬,測試視頻會議效果
首先,由于在現場連接的Wi-Fi網絡并非5G 頻段,答辯時視頻與音頻的輸出存在卡頓、音畫不同步等問題,而我們測試時使用的是手機移動數據,沒有及時發現此問題。其次,我們在展示時將重點放在對代碼和公式的講解上,對硬件設計和其他措施的講解不夠具體,使用的部分算法比較復雜,導致在短時間內,評委老師不易理解。
這次比賽讓我們深刻地體會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含義,我們更加明確,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而應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嘗試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