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離不開寫人,其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這些外在的元素,很多同學掌握得較好,但普遍覺得人物的心理描寫很難,要么沒有描寫人物心理的意識,常常將人物心理描寫拋到九霄云外;要么就是不痛不癢、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什么是心理描寫呢?主要是人物在特殊環境、特殊場景下的心理活動、精神面貌和情感情緒,是展現人物性格特點、思想狀態的重要手段。面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事情,作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內心總會有一些想法,比如贊嘆不已、驚喜不斷、心生厭煩、悔恨不迭……如何才能將人物的內心世界寫清楚呢?下面有五個小妙招,大家不妨在平時的寫作中大膽嘗試。
妙招一:直接描寫,將人物內心和盤托出
讀者對文本信息的閱讀和接受,都習慣于以直接的方式,心理感受原本是藏在人物心中的,所以在描寫人物的內心活動時,不妨直接描寫,正面展現人物的真實想法,人物當時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寫,想的是什么就寫什么,這是最直觀、最有效的心理描寫方式。在作文中,我們可以通過“我想”“我覺得”等句式,直接描寫人物的所思所想。這種描寫方式有助于讀者深入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增強文章的代入感和真實感。
比如一位同學在冬日看到了窗外飄飄灑灑的雪花,一時感慨不已,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站在窗前,看著外面飄落的雪花,小明心里想:“如果我能變成一片雪花,那該多好啊!我就可以隨風飄揚,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而現在,我只能在這里看著,感受雪花帶來的寒冷和孤獨。”想到這里,小明不禁打了個寒戰,但依然目不轉睛地盯著窗外的雪花。
僅是看而沒有任何感受,想要獲得讀者的認同,尤其是共鳴,簡直是天方夜譚。在這個片段中,小明站在窗前,目睹雪花飛揚的場景時,如果僅寫看到了什么,就只能反映所“看到”的客觀世界,人物是怎樣看待這個場景的,與我們的真實感受有什么不同?這些內容如果毫不涉及,場景和人物就是完全割裂開來的。難能可貴的是,小作者不僅描寫了人物所看到的,還借助“心里想”的方式,直接表達感受,表達了想變成雪花的渴望。這種直接描寫的方式,為文章增添了詩意和浪漫,同時也讓讀者清晰地感受到小明的內心世界,更體會到了小明這一人物的特點,可謂一舉兩得。
妙招二:內心獨白,袒露人物心聲
與直接將內心感受和盤托出不一樣,內心獨白雖然也有直抒胸臆的特點,但兩者之間抒發感受的視角存在較大差異。獨白是通過人物自我對話展現內心活動的方法,能讓讀者直接進入人物的內心深處,了解人物最真實、最隱秘的想法。這種描寫方式要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無需過多外在修飾,直接以人物內心的聲音為橋梁,讓讀者與人物產生緊密的情感聯系。
例如在一次競選班干部的活動中,小李同學非常渴望成為班長,但又擔心自己能力不足。描寫自己等待競選演講時,有這樣一段內心獨白:
我真的好想當班長啊,我可以為班級做很多事,比如組織有趣的活動、幫助同學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可是,萬一我表現不好,同學們會不會笑話我呢?要是忘詞了怎么辦?不,我不能這么想,我準備了這么久,一定可以的。
小李同學借助內心獨白,將自己對競選班長的渴望和擔憂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這種自我對話的方式,生動地刻畫了小李在競選前復雜而糾結的心理狀態。這種方法與直接描寫有所不同,更側重于人物內心的自我交流,是深入挖掘人物心理的有效手段。描寫內心獨白時,可適當運用一些語氣詞,以增強其真實感和感染力,使人物的內心活動更加生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內心獨白這種方法能最直接地呈現人物的心理矛盾和情感變化。通過人物內心的自我剖析和自我鼓勵,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飽滿。寫作時,要注意把握好內心獨白的節奏和語氣,使其符合人物的性格特點,這樣才能更好地借助內心獨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讓讀者沉浸在人物的情感中,產生強烈的共鳴。
妙招三:展開想象,將內心呼喚真情迸發
很多同學覺得心理描寫很難,一方面是因為沒有站立在人物的視角進行體驗,覺得無話可說;另一方面則是沒有找到抒發情感的渠道,不能將內心的感受呈現出來。針對這種情況,可以發揮想象力進行心理描寫,比如運用夸張修辭手法,以及具象化的表達方式,將人物的內心情感轉化為具體的形象或場景,讓情感表達更加生動、感人。
小華在老師和父母的鼓勵下,參加了學校的田徑運動會。通過訓練,小華對比賽充滿了希望和憧憬。下面是他在比賽之后回顧自己參賽經歷的片段:
我躺在床上,心里仿佛有一個巨大的舞臺,舞臺上正進行著激烈的比賽。作為比賽的選手,我已經站在了起跑線上,隨著槍響,奮力沖刺……我聽到觀眾席上傳來陣陣加油聲,那是爸爸媽媽在為我吶喊助威。我感到自己的力量在不斷增長,仿佛要沖破一切障礙。突然,我摔倒了,但我沒有放棄,勇敢地爬起來,繼續向前奔跑。
小華描寫了自己在正式比賽前一個晚上的狀態。很多同學閱讀這個片段之前,或許都存在這樣的困惑:比賽前肯定要好好休息,有什么可寫的呢?但小華不僅寫了,而且把內心的活動寫得特別精彩,主要原因在于,小華展開想象,將自己內心對比賽的渴望和憧憬展現得淋漓盡致。這種具象化的方式,通過文字將自己在比賽中的努力和堅持,以更容易被讀者理解、接受的形式呈現出來。閱讀這樣的文字,讀者仿佛直接與小作者之間進行面對面的促膝長談,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小華內心的堅韌和勇敢,使文章更加生動有趣。
妙招四:感官互聯,細節折射心理變化
人是鮮活的生命感官體,一旦形成某種具體的情感或心理活動,就會導致外顯層面,如動作、語言和神態,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這就是典型的感官互聯。所謂感官互聯,主要是指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和語言反映其內心的情感變化,因此人物在特定場景和特定環境下的表現,是一個有機整體,不宜被人為地拆解或割裂開來,只有看到彼此之間的聯動關系,并將其運用到寫作中,才能細膩地刻畫人物的心理狀態,讓讀者更加深入地進入人物的情感世界。
小紅因為一次的失利而惶恐不安,她在日記中并沒有一味地只描寫內心活動,而是將內心活動與真實感受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表達合力。請看:
我拿著成績單,手微微顫抖,眼睛緊緊盯著成績單上的分數,緊張又不安。走進家門后,我深吸一口氣,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后慢慢地抬起頭,看著正在做飯的媽媽,聲音有些顫抖地說:“媽媽,我這次沒考好。”說完,眼淚止不住地掉了下來。
試想一下,如果大量描寫內心獨白,篇幅一長,顛三倒四地重復,就會讓讀者產生審美疲勞。但在這個片段中,作者只有一次提到了“不安與緊張”,起到了點明語段中心的作用。隨后,將描寫的重點聚焦在自己的動作、神態和語言上,比如手微微顫抖、眼睛緊盯成績單、聲音顫抖等動作和神態,將“不安與緊張”的狀態描寫得活靈活現,就像人物活脫脫地站在我們面前一樣真實可感。同時,“我這次沒考好”的語言,也生動解釋了這種“不安與緊張”的緣由。這一系列外顯細節的描寫,與“緊張與不安”這兩個關鍵詞形成匹配和點綴之勢,讓讀者隨著文字,一起走進人物的真實世界中。
通過感官互聯的方式描寫人物心理,能讓讀者更直觀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狀態。在寫作中,我們要善于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和語言,將其與內心感受緊密結合,以生動的細節展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可讀性。
妙招五:環境襯托,將內心感受蘊藏其中
“一切景語皆情語”,這句話告訴我們,環境描寫不僅是視覺的展現,更是情感的抒發。環境與人物情感,以及內心活動緊密相連,通過環境的描繪,可以反映人物內心的喜怒哀樂,加深讀者的情感體驗,使人物情感更加鮮明。同時環境的變化也常預示著人物情感的轉變,因此,環境不僅是故事的背景,更是人物情感的延伸和深化。因此,寫作時,我們不能單描寫人物,而要借助天氣、景色等環境因素反映人物的情感狀態,使文章更加富有意境和美感。例如:
小安走在回家的路上,天空灰蒙蒙的,仿佛要下雨。她的心情也像這天氣一樣,陰沉沉的。她想起今天在學校發生的事,有些難過。她低頭走著,突然,一滴雨水落在了她的臉上。她抬起頭,看著天空,雨水開始淅淅瀝瀝地落下來。她張開雙臂,任由雨水打在身上,仿佛要將心中的煩惱都沖洗干凈。
閱讀這個片段,我們雖然不知道小安在學校里遇到了什么事,但這并不影響我們與小安內心的共鳴。主要原因在于,作者通過描寫灰蒙蒙的天空和淅淅瀝瀝的雨水烘托了小安的難過和煩躁,幾處典型的環境描寫,將內心情感與外部環境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讓讀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小安內心的痛苦和掙扎。這種描寫方式不僅增強了文章的意境美,還讓讀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小安的情感。
通過以上五個妙招和示例片段,可以發現直接描寫、內心獨白、展開想象、感官互聯和環境襯托這五種方法各有千秋,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地運用,在作文與讀者之間架設一條溝通的橋梁,使文章更加生動、真實、感人,讓讀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