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系統復雜、技術含量高、維修難度大,對飛行器平臺、地面控制站與地面保障系統協同的要求高。隨著無人機技術的進步和應用領域的延伸,無人機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強勁,而無人機維修人才在保障無人機應用中的作用將更加重要。因此,作為保障系統重要的人力因素,維修保障隊伍必須具有過硬的業務素質。
本文所述的無人機裝備保障維修人才是指針對于中大型無人機系統的保障,且具備較高維護與修理技能的優秀維修技術人員。
研究現狀
美軍無人機維修人才建設情況
美軍裝備維修保障是以經濟高效為目的,綜合運用保障力量。建立現役、預備役、合同商三位一體的裝備維修保障力量體系,如圖1所示。為發揮三種維修保障力量的整體保障效能,美軍建立了統一管理現役、預備役部隊維修保障設施和承包商維修力量,統一安排維修任務。同時廣泛動員社會技術力量實施裝備技術保障。美軍將許多后勤與裝備保障工作直接交給地方企業承擔,目前美軍在維修和補給等重大保障領域中都廣泛利用合同商力量,提高了保障能力和效益。同時運用裝備狀態監控技術,對大部分主戰裝備增加了內置式或外接式傳感器和其他監控裝置,運用車載監控系統、自動檢測系統、裝備損傷評估系統對裝備的使用和故障狀況進行監控。采用遠程維修技術,使武器裝備修理和維護人員迅速獲得戰場上急需的維修技術建議與相關信息,從而大大提高作戰部隊的野戰修理能力。
無人機裝備維修人才建設情況。美軍面向未來戰爭發展,把高素質軍事人才的培養擺在十分突出的戰略位置,在加速研發和裝備先進無人機系統的同時,在無人機指揮人員、操作人員、維修保障人員的培訓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美國國防部提出了‘新型軍事人才是軍事戰略競爭的制高點’的觀點,把培養、吸引和保留高素質軍事人才作為最優先考慮的事務,努力通過軍事人才培養制度謀求自己的軍事優勢。
美軍在無人機崗位人員劃分中,將無人機維護人員單獨成列,無人機系統維修保障人員由軍方人員和合同后勤支持人員共同組成,如圖2所示。軍方人員主要從其他部隊抽調相關專業的維修保障人員,合同后勤支持人員主要為承包商的維修保障團隊。美軍實行軍民融合的保障方式,合同承包商提供了大量的維修保障服務。特別是對于美國空軍來說,維修保障人員大多是從航空兵部隊抽調,對維修保障工作較為熟悉,通過承包商帶教即可很快滿足對無人機系統的維護保障。
美軍在無人機維修保障人員的培養方面,比較注重維修保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素養的融合。如將電子類中的機電類課程與機械類相關課程的維護培訓融合為一門課程,美軍認為采用這種培訓方式,可使維修人員具備更強的環境適應能力。美軍加強相關人才建設的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加強人才結構建設。通過結構調整,構建專業面寬、技術精湛、來源廣泛的人力資源,以適應裝備復雜化的需要。二是注重人才能力建設。美軍人才培養目標主要是因人設計培養為方針,以崗位需求為中心,針對不同崗位需求來確定個人培養目標。三是注重培訓手段的運用。美軍在維修人才培養途徑方面,建有較為完備的人才培訓體系。
其他國家軍隊維修人才建設情況
俄軍也重視無人機保障人員多層次培養。一是以軍事院校為主,俄羅斯軍事后勤學院是維修技術人員培訓的主要基地,運用院校現代化信息培訓系統,以理論結合實踐的方式精準培養俄軍無人機維修保障人才。二是各軍區部隊,主要通過所屬物資技術綜合保障基地,實施定期舉辦各種培訓的方式,以士兵和初級軍官為培訓對象,開展裝備技術等多個專業培訓。三是俄軍利用地方高校資源培養維修保障技術人才,據俄國防部統計,2023年通過地方中等職業教育機構畢業的技術人員超過3000人。
國內維修人才建設現狀
隨著無人機數量和質量的增加,對高素質維修人才的培養意義重大且十分迫切。相關文獻資料顯示,我國也在建立健全無人機維修保障人才培養機制,包括分類培養專業人才、開展院校和公司聯合培訓、通過數字和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加強培訓條件建設、重視師資力量建設等;從國家人才發展戰略、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等方面去探討無人機維修人才培養的方法途徑,培養模式、培養機制、激勵模式等策略。
無人機維修人才發展綜述
注重總體規劃
把握人才成長的客觀規律,依據現有崗位和工作需要,科學確定無人機維修專業人才隊伍規模,把控人才選調的具體要求,采取優中選優、按比例控制、憑實績遞補的辦法,對中高職配備實施專業數量調控,拉開梯次調整配備,防止集中“扎堆”。
分類精細管理
針對無人機維修專業覆蓋面寬、技術組成復雜等特點,突出專業化、精細化和科學化。打造工匠型維修人才和無人機載荷維修保障人才。無人機任務載荷技術具有較大的專業差異,不同的任務載荷分屬不同的專業門類或技術領域,具有較大的專業差異,對無人機維修保障人員專業水平提出更高標準,比如,載荷維修保障人才要求掌握CCD、多光譜、紅外、SAR雷達等多種設備工作原理與測試維修方法,承擔無人機光電、SAR雷達等任務載荷設備維修保障工作。無人機平臺維修保障人才。 隨著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和航空推進技術等高新技術的進步,無人機平臺智能化程度將更高,對機體和零部件的維修保障更加嚴格,比如,要求機械維修保障人員掌握飛機、發動機系統原理、構造及測試維修方法,能夠完成無人機平臺檢修、維護及設備更換;要求特設維修保障人員掌握機載特種設備的原理、構造及測試維修方法,承擔無人機機載傳感器、電氣設備、飛控系統等維修保障工作;要求測控維修保障人員掌握測控系統工作原理及與測試維修方法,承擔無人機鏈路監控及指揮控制站、鏈路站、引導站等測控系統維修保障工作;要求航電維修保障人員掌握機載航電設備的原理、構造及測試維修方法,承擔無人機機載導航、通信、電子對抗等設備維修保障工作。
拓寬培訓渠道
積極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培訓體系。大力推行送學機制,讓無人機維修保障人才有機會走出本單位,到更先進的教育機構和實踐基地去汲取知識;同時,完善跟修模式,讓無人機維修保障人才能夠緊跟行業專家和技術骨干,在實際維修工作中積累經驗、提升技能;此外,強化自訓方式,鼓勵無人機維修保障人才自主學習、自我提升,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和目標,不斷挖掘自身潛力。
融合各方資源,聯合專業院校、實力雄厚的廠家以及上級修理機構,建立起緊密的人才培養合作關系。與院校合作,充分利用其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專業的師資力量,為無人機維修保障人才提供系統的理論知識培訓;與廠家合作,及時了解最新的技術動態和產品信息,讓無人機維修保障人才掌握最前沿的維修技術和方法;與上級修理機構合作,共享優質的實踐平臺和經驗豐富的技術團隊,為無人機維修保障人才提供更高水平的實踐鍛煉機會。
注重實踐錘煉,全力優化無人機裝備技術檢查、故障排除、應急保障等能力的生成。在技術檢查方面,加強對無人機維修保障人才的專業培訓,使其能夠熟練運用各種先進的檢測設備和方法,準確判斷無人機裝備的技術狀態;在故障排除方面,通過模擬各種復雜的故障場景,提高無人機維修保障人才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能夠迅速、有效地排除故障;在應急保障方面,組織無人機維修保障人才進行實戰化演練,提升他們在緊急情況下的反應速度和應對能力,鍛造出一批急需的“能工巧匠”,為無人機裝備的高效運行和保障任務的圓滿完成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結束語
匹配高速發展的無人機發展形勢,無人機維修保障人才這一群體建設發展將贏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和空間,加快對無人機系統維修保障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為高效的無人機系統維修保障體系建設打好基礎是非常值得探索研究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