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豪
人勤春來早,兩江涌春潮。
“不松勁、再加力”;“主動擔當作為、奮力爭先進位,爭做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發動機’”。1月29日,重慶召開區縣委書記和部門一把手例會,鼓勁鞭策、擊鼓催征。
現代化新重慶,好似一艘巨輪,“發動機”是動力源。
2023年,“現代化新重慶號”巨輪揚帆啟航,在承壓中前行,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萬億元,彰顯出“發動機”的強大動力。
而今邁步從頭越。推動“現代化新重慶號”巨輪劈波斬浪,需要更強馬力的“發動機”。
輪船的發動機是一種動力裝置,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蒸汽或燃料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再通過螺旋槳將機械能轉化為水的反作用力,使船體產生前進的推力。
引擎是發動機的核心部分,牽一發而動全身,全市所有區縣和市級部門都要爭做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強大“引擎”。要面上聚力,堅持市委提出的“穩進增效、除險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強企”工作導向,充分用好黨建統領“885”工作機制,推動“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重慶見行動”閉環落實,做好國家重大戰略和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目標分解、任務分解和責任分解,強化指標監測、要素保障、政策供給、科學調度,確保“現代化新重慶號”巨輪行穩致遠。要橫向借力,區縣和市級部門要加強聯動,完善多跨協同體系,形成整體作戰能級。要點上用力,大膽解放思想,敢于無中生有,勇于攻堅克難,尤其要增強內生動力,讓干部敢為、區縣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
經營主體好似“發動機”的能量來源,“發動機”的動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經營主體的動力。要著力打造經濟發展最優環境,營造最優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創新環境,為“現代化新重慶號”的遠航掃除障礙。要圍繞“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夯實“現代化新重慶號”的“壓艙石”。要深入推進國有企業、園區開發區、政企分離改革攻堅,全力推動國有資產盤活,為“現代化新重慶號”減負荷、破難題、增動力、強能級。要引導各類企業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全面增強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為“現代化新重慶號”匯聚磅礴力量。
眾人劃槳開大船。推動“現代化新重慶號”巨輪行穩致遠,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前行路上,有風高浪急,甚至還有驚濤駭浪,黨員干部要迎接挑戰、攻堅克難,帶領人民群眾迎難而上、砥礪前行。要加強生成性學習,克服“本領恐慌”,增強內生動力,在工作中不斷取得更多突破性進展、創造更多標志性成果。要保持奮進者姿態,不畏難、不懈怠,敢擔當、善作為,做實現目標的貢獻者、實干爭先的引領者、攻堅克難的奮進者。要激發創造性張力,用創新思維和數字化手段改革突破,推動“發動機”動力變革、動能轉換、能級躍升,推動“現代化新重慶號”巨輪乘風破浪,抵達勝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