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凈,劉南仙,趙輝明,陳月華
(石家莊市人民醫院,石家莊 050000)
變應性鼻炎屬于過敏性疾病,也稱“過敏性鼻炎”,主要指易感人群暴露于塵螨、霉菌、花粉等吸入性過敏原時,產生鼻癢、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的鼻黏膜免疫性疾病[1-2]。變應性鼻炎影響著全球約4 億人口,發病率為30%;我國變應性鼻炎發病率高達38%,且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工作及學習,需及時給予患者治療措施[3-4]。針刺是變應性鼻炎常用治療方式,可調節患者經絡,能驅邪、宣通鼻竅,但單一治療療效不甚理想。變應性鼻炎發病與吸入過敏原密切相關,石墨烯養護鼻罩納米材料化學及物理性能良好,利于改造,可改造為養護鼻罩用于鼻炎患者,平衡鼻腔與外部環境壓,防塵抑菌。故本研究旨在觀察針刺配合石墨烯養護鼻罩治療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94 例變應性鼻炎患者均為2020 年5 月至2021 年5 月石家莊市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患者,根據查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47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本研究經石家莊市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倫理編號2019112)。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西醫診斷符合變應性鼻炎[5]的診斷標準,屬于輕度變應性鼻炎;中醫診斷符合相關標準[6];年齡20~60 歲,性別不限;治療前7 d 內未給予相關治療;依從性良好;患者及家屬簽署同意書。
合并惡性腫瘤、凝血功能障礙、感染病、免疫系統病、血液系統疾病、臟器功能不全者;合并嚴重精神疾病、語言障礙、聽力障礙、視力障礙者;合并鼻部其他疾病、支氣管炎、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者;近3 個月內使用過抗鼻炎、激素藥物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針灸治療禁忌者。
囑咐患者避免接觸變應源,鼻腔內局部給予抗組胺藥或低劑量糖皮質激素等基礎治療。每晚8 點給予患者石墨稀養護鼻罩(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治療,開啟及佩戴石墨稀養護鼻罩,開啟USB 溫控線,調控至患者舒適溫度,設置好加熱時間,加熱60 min。連續治療8 周。
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針刺治療。取印堂和迎香穴。清涕加雙側脾俞和肺俞穴;怕冷和畏風加雙側風池穴以及大椎穴;鼻塞重加雙側合谷和上迎香穴?;颊呷∽?穴位局部常規消毒后,采用0.30 mm×40 mm 一次性無菌針灸針進行針刺,印堂和迎香穴要求快速進針,隨后再根據患者臨床癥狀辨證配穴進行針刺治療,所有穴位均行平補平瀉法,得氣后留針30 min。每日1 次,治療5 d 后休息2 d,連續治療8 周。
3.1.1 血液指標
兩組治療前后分別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環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 、 特 應 性 免 疫 球 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可溶性白細胞介素-2受體(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SIL-2R)、白細胞介素-5(interleukin-5, IL-5)、環磷酸鳥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cGMP)、干擾素-γ(interferon-γ, IFN-γ)水平,試劑盒廠家為上海繼錦化學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 法檢測let-7e 表達水平;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水通道蛋白1 (aquaporin 1, AQP1)水平,試劑盒廠家為上海彩佑實業有限公司;采用BeamCyte 流式細胞儀檢測患者外周血輔助性T 細胞1(helper T cell 1,Th1)/輔助性T 細胞2(helper T cell 2,Th2),儀器生產廠家為常州必達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1.2 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s,EOS)
兩組治療前后分別通過鼻前庭無菌培養管采集鼻腔分泌物,95%乙醇固定,染色,100 倍鏡下檢測EOS。
3.1.3 鼻腔菌群兩組治療前后分別將滅菌試紙緩緩插入鼻竇,提取鼻腔分泌物,經培養基培養后,將菌落固定、染色,內鏡下檢測需氧菌/真菌情況。
3.1.4 過敏性鼻炎鼻癥狀總分量表(total nasal symptoms score, TNSS)和伴隨癥狀總分量表(total non-nasal symptom score, TNNSS)評分
兩組治療前后分別采用過敏性鼻炎TNSS 和TNNSS進行評分。TNSS 評價患者鼻塞、鼻癢、噴嚏、流涕等情況,總分16 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臨床癥狀越嚴重;TNNSS 評價患者鼻涕從咽部流過、流淚、眼部或鼻部瘙癢、口腔上頜部或鼻疼痛、頭痛等癥狀,總分5 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臨床癥狀越嚴重。
3.1.5 發作次數
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1 年內鼻炎發作次數。
3.1.6 生活質量
兩組治療前后分別采用鼻結膜炎生存質量量表(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RQLQ)評價患者生活質量。RQLQ 包含情感、實際問題、鼻部癥狀、睡眠、活動等 7 個項目,總分168 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差。
顯效:鼻塞、鼻癢、噴嚏、流鼻涕等癥狀消失,3 個月無復發。
好轉:鼻塞、鼻癢、噴嚏、流鼻涕等癥狀好轉,發作次數減少。
無效:鼻塞、流涕、噴嚏等癥狀無改善。
總有效率=[(顯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23.0 軟件分析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U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4.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由表2 可見,治療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7.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7.2%,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單位:例
3.4.2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血液指標比較
由表3 可見,兩組治療前各項血液指標(MCP-1、cAMP、IgE、SIL-2R、IL-5、cGMP、IFN-γ、let-7e、AQP1 和Th1/Th2)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MCP-1、IgE、SIL-2R、IL-5、cGMP和 AQP1 水平均較同組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cAMP、IFN-γ、let-7e 和Th1/Th2 水平均顯著上升(P<0.05)。治療組治療后MCP-1、IgE、SIL-2R、IL-5、cGMP 和AQP1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cAMP、IFN-γ、let-7e 和Th1/Th2 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血液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血液指標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
項目 治療組(47 例) 對照組(47 例)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MCP-1/(pg·mL-1) 87.19±10.21 61.71±5.251)2) 87.63±10.65 72.11±7.341)cAMP/(ng·L-1) 15.32±2.30 20.05±2.011)2) 15.55±2.45 18.14±2.191)IgE/(IU·L-1) 25.65±2.16 11.77±1.051)2) 25.79±2.33 13.02±1.191)SIL-2R/(ng·mL-1) 334.29±22.51 149.58±17.111)2) 335.63±23.35 164.16±20.041)IL-5/(ng·L-1) 45.15±11.20 22.45±6.141)2) 45.86±11.14 30.32±8.731)cGMP/(ng·L-1) 9.83±1.26 8.05±0.841)2) 9.74±1.21 8.96±1.081)IFN-γ/(pg·mL-1) 1.35±0.28 3.09±0.761)2) 1.41±0.32 2.11±0.521)let-7e/(g·L-1) 0.55±0.14 0.98±0.251)2) 0.53±0.13 0.73±0.211)AQP1/(pg·mL-1) 51.25±4.72 40.33±3.161)2) 51.41±4.92 45.12±4.021)Th1/Th2 11.76±2.08 15.25±3.041)2) 11.91±2.13 13.52±2.291)
3.4.3 兩組治療前后EOS 水平、需氧菌/真菌及1 年內發作次數比較
由表4 可見,兩組治療前EOS 水平、需氧菌/真菌及1 年內發作次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EOS 水平及1 年內發作次數均較同組治療前下降(P<0.05),且治療組EOS 水平及1 年內發作次數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需氧菌/真菌組內及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4 兩組治療前后EOS 水平、需氧菌/真菌及1 年內發作次數比較
3.4.4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評分比較
由表5 可見,兩組治療前各項評分(TNSS、TNNSS和RQLQ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各項評分均較同組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治療組治療后各項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評分比較(±s) 單位:分

表5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評分比較(±s) 單位: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TNSS 評分 TNNSS 評分 RQLQ 評分治療組 47 治療前 11.59±2.25 3.20±0.85 115.61±20.35治療后 5.18±1.141)2) 1.06±0.211)2) 72.23±12.511)2)對照組 47 治療前 11.44±2.32 3.13±0.83 116.15±20.87治療后 6.37±1.261) 1.61±0.321) 89.18±15.831)
變應性鼻炎是臨床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屬于慢性非感染性炎癥。過敏性鼻炎的發生有2 個階段,分別為致敏階段和激發階段。在致敏階段,當外來變應原初次接觸和刺激鼻腔黏膜,鼻黏膜下的抗原攝取變應原,信號傳遞至輔助性T 細胞,對其產生刺激作用,促進輔助性T 細胞分化為Th2 細胞,Th2 細胞分泌多種細胞因子,促進B 細胞產生特異性IgE,在嗜堿性粒細胞及肥大細胞表面結合高親和力的受體,此階段為激發階段作準備;當變應原再次接觸鼻腔黏膜,可立即結合特異性IgE,介導免疫活性細胞、多種炎癥因子,促進炎性介質釋放,產生炎癥反應,導致鼻黏膜產生病理改變,引發鼻塞、鼻癢、打噴嚏、流涕等癥狀,誘發疾病[8-12]。變應性鼻炎屬中醫學“鼻鼽”范疇,多由患者先天稟賦不足、外邪侵襲所致。肺為嬌臟,開竅于鼻,若其先天稟賦不足,衛表不固,易受風、熱等外邪侵襲,伏于肺部,損傷肺氣,肺氣虛則鼻腔壅塞,化為涕,風、熱邪氣無泄,循經上犯鼻竅,進而誘發疾病[13-14]。
針刺是中醫特色療法,給予相應穴位刺激治療疾病。本研究治療所用印堂穴屬督脈,可通鼻開竅;迎香穴屬手陽明大腸經,可疏散風熱,通利鼻竅,調氣血;脾俞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可利濕升清,健脾和胃;肺俞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可補虛清熱,補肺氣,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風池穴為足少陽膽經和陽維脈的交會穴,可疏風溫經散寒;大椎穴屬督脈,是足三陽經和手三陽經的交匯處,可通督行氣,疏通經絡;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可疏風清熱,活絡;上迎香穴屬于經外奇穴,可清利鼻竅,活絡止痛,宣絡通竅,疏風清熱。諸穴合用,共達疏風散熱、活絡、宣通鼻竅之功。針刺可調節機體IgE表達,通過TSLP-OX40L通路調節Th1/Th2平衡,減少炎性因子分泌及EOS 浸潤,改善鼻炎患者臨床癥狀[15-16]。
石墨烯養護鼻罩納米材料具有較好化學及物理性能,人體自身的遠紅外頻譜集中在4~14 μm,與石墨烯養護鼻罩發熱時釋放的遠紅外幾乎一致,作用于人體可滲透機體,引起細胞中分子及原子共振,非常有利于人體吸收,進而促進血液循環和激活人體細胞傳導,促進淋巴回流,松弛肌肉,擴張血管,血流量隨之增加,利于炎癥介質代謝,產生調節免疫系統、消腫、抗炎的作用;石墨烯養護鼻罩加熱鼻罩運用于變應性鼻炎可降低患者鼻部肌張力,對患者感覺神經興奮性有抑制作用,密閉加熱可產生物理隔絕,平衡外部環境和鼻腔壓差,防塵的同時具有超強的抑菌、抗螨、滅螨功能,減少變應性鼻炎發作,改善患者病情[17]。
變應性鼻炎患者多伴隨Th1/Th2 平衡異常,變應原刺激可促進Th2 細胞分化,誘導炎癥產生,打破Th1/Th2 平衡,IL-5 為Th2 產物,在變應性鼻炎中高表達,產生炎癥狀態;IFN-γ由Th1 分泌,可抑制機體炎癥細胞,減少炎癥反應;SIL-2R 是變應性鼻炎特應性指標,為T 淋巴激活產物,可用于觀察患者病情[18];AQP1可加重炎癥,促進腺體分泌,增加患者水樣鼻涕癥狀[19];MCP-1 為趨化因子,當Th2 細胞過度表達可刺激血管內皮細胞產生MCP-1,從而加重炎癥[20];let-7e 屬于miR-let-7 家族,參與機體炎癥反應,當機體存在炎癥反應,let-7 呈低表達狀態,利于產生促炎細胞因子,加重炎癥損傷[21]。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治療后Th1/Th2、IFN-γ、let-7e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IL-5、MCP-1、AQP1、SIL-2R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針刺配合石墨烯養護鼻罩治療可調節變應性鼻炎患者免疫狀態,抑制機體炎癥,提升let-7e 水平。過敏性鼻炎產生的核心機制是特應性IgE 介導的變態反應,EOS 水平呈升高趨勢[22]。cAMP、cGMP 是細胞內信息傳遞的重要物質,二者相互制約,調控正常生理狀態,二者表達失衡,可導致機體免疫產生異常[23]。治療組治療后cAMP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IgE、EOS、cGMP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針刺配合石墨烯養護鼻罩治療可提升患者cAMP 含量,降低鼻腔分泌物EOS、IgE 水平。此外,治療組患者1年內鼻炎發作次數及TNSS、TNNSS、RQLQ 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需氧菌/真菌無明顯變化,治療組總有效率(97.9%)明顯高于對照組(87.2%),提示針刺配合石墨烯養護鼻罩治療變應性鼻炎對鼻腔菌群無明顯影響,但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及鼻炎發作次數,從而提升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